以前我不知道现在看看程派研究会对一直喜欢京剧以赤子之心推广程派京剧的张云雷先生的打压突然明白了。听流行歌曲长大的一代人和戏曲基本是绝缘的。我觉得那是老年人干的事是张云雷先生长身玉立在台上唱锁麟囊的赤诚模样让我对京剧产生兴趣进而想去听名家的唱段他说过他唱得很业余让我们有机会一定要去听听真正名家的唱段;他告诉我们这些京剧盲要尊重荟萃哪里可以叫好哪里可以鼓掌哪里需静听一点点的让我们70后80后看着香港四大天王听着周杰伦长大的一代慢慢走近了京剧。甚至打印下来那些晦涩难懂的戏文跟着学希望有一天有幸走入专场的时候可以参与下千人大合唱!然而前几天程派研究会的两个声明崩塌了我对君子这个词的认知狰狞的用词更想让我和庙堂艺术保持“安全距离”所以就这样吧你们是可以拿国家补贴的艺术家。我喜欢的是拿我们当衣食父母的草根艺人。所谓的国家情怀我觉得也应该是能自食其力不用国家拿纳税人的钱供养的艺人才有资格说的话。所以我觉得国家越补贴他们他们就越不接地气不会拿观众当衣食父母,指着高居庙堂阳春白雪的研究会推广真的很难!建议国家取消给他们的补贴让他们凭本事在民间生存就像这门艺术诞生之初一样。这样这门艺术才会更有生命力!
进入智能多媒体时代,传统的东西都受到了冲击,都存在着难以推广的问题,不只是京剧!
但也用不着刻意的去推广,好的玩意自然有她的属性。所以京剧肯定有钟爱她的群体。
由于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但并未失去本身辉煌。她依然是世界三大表演体糸,顶尖艺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当人沉下来后,当自己的艺术修养达到一定高度后,当你在智能媒体中穿梭而身心疲惫时,或者当你遍及所有艺术形式后,你就会感悟到京剧深厚的艺术昧力与文化内涵!
所以好的东西不必强加于人,而是凭借自身的昧力去吸引人!
世界上的所有艺术,那个门类能象京剧这样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是歌剧,舞剧,话剧,杂技还是交响音乐?都不是!只有京剧要求唱念做打舞并重,手眼身法步全能。相反京剧却包罗了所有的艺术形式。难怪想把京剧翻译成贴切的外语称谓都不可能!
所以京剧会象唐诗,宋词,汉赋,书法,绘画,交响音乐那样客观的存在。但不会独霸一方,强求于人。到了哪个层级,自然会喜欢!你什么都不行,还去看京剧,京剧当然与你格格不入!
广州有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话大家再熟悉不过了。但是,对于八仙的生养之地又知道多少呢?八仙中有个美女仙人,仙人美女,何仙姑,她家居何处呢?
之前我也不知道。
直到去年,广州开展环保大督查,我们洗水厂排污严重,被查封。失业了。四处找厂。好不容易在增城区找到新工作。大家拼死拼活加班加点工作,目的只为保全得之不易的新工作。国庆节到了,放假一天。大家欢呼雀跃,终于可以出去放松一下了。
刚出厂门,我就被惊住了。面前的公交站牌上画着大大的飘飘欲飞的何仙姑的写意画。旁边详细介绍着何仙姑的情况。
原来何仙姑出生在这里!——广州增城西南村。
原来我来到了何仙姑的故乡!
转身一千零八十度观瞧,真个好地方!快速国道车水马龙,工厂如蜂巢,农民工多于蜂蚁,仙姑乡亲无须上班劳作无须读书奋斗创业坐地分金天生富贵人,蓝蓝的天空金红的太阳,忙忙碌碌外乡人。好不繁华热闹!
欢迎领略仙姑故里。这里仙香阵阵。
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
一、被誉为“西关五宝”的三雕一彩一绣,包括牙雕、玉雕、木雕、广彩、广绣。
二、曲艺类,粤曲、珐琅、灰塑、粤剧、粤语、讲古、客家山歌、醒狮等。
三、拳种技艺类,广州螳螂拳、黄埔区的金花娘娘传说、海珠区的古琴斫制技艺、海珠区洪拳、番禺区上龙舟制作技艺、番禺区端午节扒龙舟习俗、越秀区的饼印制作技艺等。
广州物质文化遗产有:广州海珠区的孙中山大元帅府、中山大学、黄埔军校、光孝寺、三元宫、华林寺、六榕寺、怀圣寺、五仙观、赤岗塔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