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青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青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403 更新时间:2024/3/29 19:08:31

有崂山民间故事、道教音乐、鸳鸯螳螂拳、胡峄阳传说、胶东大鼓、胶州秧歌、柳腔、茂腔、周戈庄上网节等。

崂山民间故事俗称拉呱,是山东崂山当地人民千百年来集体创作的口头学,在解放前几乎没有文字记载。2008年6月7日,崂山民间故事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崂山民间故事具有乡土大众文化与山海文化交汇相融的特征,并在世俗文化与宗教文化的相互渗透中不断演进,地域特色鲜明。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学价值。

传承保护: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青岛市崂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获得“崂山民间故事”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国家级:崂山民间故事、胡峄阳传说、福传说、秃尾巴老的传说、崂山道教音等。省级:宗家庄木版年画、胶州剪纸、茂腔、京剧等。市级:周戈庄上网节、天后宫新正民俗文化庙会、沙子口庙会、莱西木偶戏等。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青岛市市名“青岛”本指城区前海一海湾内的一座小岛,因岛上绿树成荫,终年郁郁葱葱而得名“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场所。截至到2019年10月,青岛市的国家级非遗传承14个、省级非遗传承55个、市级非遗传承167个。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人不知而不愠”的历史事例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公元322年,晋室重臣王敦起兵作乱,其弟王导及家族受牵连,为了请罪一大早王导带着王氏子弟跪在宫殿门前等候皇上发落。这时周进宫,王导希望周能替他说些好话,便小声对他说:“伯仁(周的字),我全家100多口,就靠你了。”结果周就当没听见,昂首走进宫去。等他从宫里出来,已经喝得晕

  • 你会花几百元去买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产品吗,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要看其对个人来说是否有价值,确实有纪念意义、欣赏价值、收藏价值的,可买回家欣赏或使用。不是什么都值得买。有些虽属于非遗项目,但如果价值不高或者自己不喜欢的话,也不会买的。谢谢!非遗是涵盖面十分广泛的概念,手工技艺只是其中的一个门类。手工技艺的产品是非遗的载体,它倾注了传承人的心血和智慧,代表着这门手

  • 作文:普通又不寻常的手艺人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不寻常的爱一个秋风萧瑟的夜晚,又是在门外,一个模糊的身影伴随着一阵阵敲门声……“对不起,能请您把音量调低些吗?”爸爸低头哈腰地对四楼的邻居说道。“呃……好吧!”还没说完,爸爸又打断了他,“我家小孩在做作业,您这声音……有点响。”“!”随着房门的紧闭声,爸爸一转身,叹了口气,眉峰轻蹙。顿时,他周围的空

  • “国家级非物质遗产”清明节:聊聊令你难忘的人和事?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谢谢邀请。“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从古至今,清明不仅是祭祀先人的节日,也是外出游玩踏青的日子。记忆里,最深刻的莫过于“荡秋千、做面燕、放风筝、吃鸡蛋”等习俗。不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本宽裕的活动空间被进一步压缩,虽然在一些地区的城市和农村还依稀可见有荡秋千和放风筝的,但却是寥寥无几,

  • 京剧为什么很难推广?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以前我不知道现在看看程派研究会对一直喜欢京剧以赤子之心推广程派京剧的张云雷先生的打压突然明白了。听流行歌曲长大的一代人和戏曲基本是绝缘的。我觉得那是老年人干的事是张云雷先生长身玉立在台上唱锁麟囊的赤诚模样让我对京剧产生兴趣进而想去听名家的唱段他说过他唱得很业余让我们有机会一定要去听听真正名家的唱段;

  • 常德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多种如常德的花鼓戏、歌舞团、黄梅戏、管乐队等等常德,古称武陵,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勤劳智慧的先民世居于此,在这里,传统力量更加坚韧持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古老的生命记忆,是活态流变的精神财富。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开展,曾被视为“守旧”、“落后”、

  • 正月十五闹元宵,你们家乡有什么不一样的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没有啊,一样吃夜宵赏花灯。感谢邀请,我故乡是海上女神妈祖故乡湄洲岛元宵最热闹的是全岛出游场面壮观感谢邀请,《天利宫祖庙请香》话说港楼天利宫,南宋妈祖传至今番锁元帅闹元宵,金鞭一出震八方祖庙踩火撼人心,千古难再出其右令旗宝剑和金鞭,军冠战袍照妖镜大灯清道迎球炉,三声火铳请乩童炉下弟子港楼村,虔诚之心逾

  • 如今,九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丝弦锣的演奏者都是老年人。如何更好地传承下去?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1、制定“丝弦锣非遗”产业化发展规划。对于需要进行市场化开发的“非遗”项目,要进行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实现产业聚集化发展,谋求“非遗”项目规模经济效应的产生,避免分散、零散、封闭式布局以及资源的不合理配置造成的规模不经济。要建设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文化产业基地,选择“非遗”项目聚集能力较强、文化

  • 贾湖骨笛是最古老的乐器,但古人为何要用鹤骨制笛呢?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最古老的乐器,贾湖骨笛,是当之无愧的了。用鹤骨做成的贾湖骨笛距今已有9000多年的历史了。可问题是贾湖先民为何非要用鹤骨制作骨笛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其中鲜为人知的奥秘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河南舞阳县贾湖村,当地村民在劳作时常会发现各种圆润的石器和一些碎陶片。后来这一现象被博物馆的专家注意到

  • 唐代高适《塞上听吹笛》描写了边关生活,如何体会是边关诗精品?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唐,高达夫的边塞诗是比较悲壮的,他曾几度到边关去是有大丈夫的气质的,真可谓达夫。高适的这首《塞外听笛》之所以略有名气,是因为这首绝句的写作方法有点特别,即是从实景连接到虚景之中。即是从眼前的场景延伸到他的意景中去,这叫比兴两法溶于于一炉,使诗更加生动和凄婉而不失风度,这就是大丈夫的胸怀,虽即生死和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