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赵孟,算是超过了二王吗?

赵孟,算是超过了二王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338 更新时间:2023/12/16 4:22:51

一生在二王书法中讨生活的人,怎么能超过二王?可以说,是二王成就了赵孟。谢谢

赵孟算是超过了二王吗?

从历代对赵孟的书法评论中,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认为赵孟超过了二王。我们就事论事,不去理会前人的评价,单纯的从书法角度来看赵孟是否超过了二王。

赵孟书法,受赵家皇族的影响,有宋高宗赵构的遗风,圆润上不如赵构,而遒丽过之。这是他学习王羲之《兰亭序》和《圣教序》的结果。赵孟所学的《兰亭序》,是石刻定武《兰亭序》拓本。体态劲瘦。没有神龙本《兰亭序》丰润。我们都知道,学习书法取法乎上。赵孟学习王羲之的两件作品,均为刻本。这在法上就输了一把。他为什么不学神龙本墨迹《兰亭序》?开玩笑!虽然神龙本不是王羲之原迹,那也是天下独一无二的一件孤品,就算他见过,也不可能朝夕临习啊。这件东西不是他的。能看一眼都是非常幸运的事。

其实不只是赵孟,中国古代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见过王羲之王献之的字像什么样。有钱人家,买到王羲之王献之的作品拓片,就已经很不错了。真迹能见到的,凤毛麟角!没见过二王的笔迹,去讲超越二王的话,是不是有点不靠谱!

我们不是要把王羲之神秘化,可以把赵孟和二王的作品进行对比。二王书法自然逸纵的神态,把赵孟的作品和他们放在一起,就可看到赵孟作品局促,谨小慎微的用笔。除了本身的性格外,他的生活环境,迫使他做任何事都得小心谨慎。

赵孟是大宋皇室宗亲。远祖是宋高祖赵匡胤。本来皇位应该是他们这一支族继承的。却被赵光义篡夺了。失去皇位继承权的赵德芳一脉的后人,只能夹着尾巴做人。当大宋被蒙古人灭了以后,元世祖忽必烈把赵孟请到朝廷做官,忽必烈见到赵孟时,惊呼他“真天人也”。赵孟那个帅,直接秒杀现在的小鲜肉!虽然忽必烈对他恩宠有加,也只是封他一个闲职,并没有实权。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只能事事小心。包括写字,都不能有出格的地方。要知道,在古代,“字如其人”,给他随便挑个茬子,脑袋就要搬家。所以赵孟的书风,妍媚柔弱。比不得傅山宁可被杀,也决不为清人做事。所以傅山极其渺视赵孟的为人。从而连带他的书法一道被傅山痛恨。

在四大楷书中,赵孟占有一席之地。大家觉得四大楷书中,各人都有自己的书体,而做为书圣的王羲之,为什么没有列在四大楷书中?这四大楷书,全部出自于王羲之书法体系当中。他们都是王羲之书法体系里的脉流。而王羲之则是源头。就如一个父亲生育了四个孩子,辈分上的差异,没有王羲之,四大楷书也就无从谈起。

赵孟有“前后五百年,纵横一万里”的美誉。虽然如此,往前数五百年,他才到唐代大约柳公权的这里,离王羲之还远着呢!

赵孟为什么能日写万字?

历史上记载赵孟能“日书万字”,这个并不是夸张,能够熟练掌握毛笔技法的古人,一天写一万字是完全有可能的,正常情况下,古人用毛笔的熟练程度和我们今天使用钢笔或者中性笔一样。

我们今天的人用中性笔一天写一万字是可以做到的,我们上学的时候写作文一般都是四十分钟写1000字左右,一天是能够写10000字的。我用业余时间用手机一天还能打5000字呢。

古人能够做到一天写一万字,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他们从小使用的是毛笔,对于毛笔的性能掌握的非常的熟练,完全可以自由的书写,不像我可就今天有人写毛笔字要考虑很久才写上一笔,写完还要来回的欣赏自己的大作。

第二,由于工具的限制,古代人写的字都是非常小的,古人拳头大的字都属于大字了,我们今天一些人用斗笔写还算不上大字,因为有人已经开始用拖把写字了。

我们之所以认为古人不可能一天写一万个字,是因为我们平时见到的写毛笔字的人写的都非常的慢,影响了我们的判断,其实练习书法的时候是要慢的,我们看的是练习的状态,不是正常文字书写的速度。

加上我们现在大部分人写的字都非常的大,所以速度也会比较慢,一天写一万字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古人,一其实赵孟这样的高手是可以的。

日书万字,即使在以毛笔为书写工具的古代,能有这样能力的人,也是很稀少的。赵孟具有的这个能力,才会被人们世代夸奖。

他为什么能日书万字?这个日书万字,指的是他的小楷。他的小楷,近于行楷。流动性非常的强,点画间的承接完美,这在速度上会有相当大的提升。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有熟练的书写能力,扎实的书写功底,是流畅的保证。小楷的书写速度,也会比大字快很多。

现代人练书法,写的都是大字。以大字的书写速度,写的又是唐代碑版楷书,一天磨蹭出几百字来,根本体会不出来日书万字的真实性,一说日书万字,便有人出来质问。总拿自己去和古人较量。如果有古人的能力,谁还会无事乱喷!

书体也是决定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与赵孟同时代的另一个大书法家康里夔夔,日书三万字,真正的笔下生风,快如闪电。写草书的话,现代人也有人能达到这个数量的人。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楷书四大家之一的赵孟,他的字为什么被骂“妍媚纤柔”?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赵孟书道德经赵孟画像骂赵孟的字“妍媚纤柔”的人,往往是狭隘民族主义者。根源是赵孟的身份比较特殊。因为在这些人看来,赵孟是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他血液里流淌着皇室的贵族血统,最后却没有“心念前朝”,而出任了元朝的大官,为异族的皇帝效命称臣,这就是“没骨气”的表现。事实上,南宋灭亡之

  • 大唐书魂颜真卿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大唐书魂颜真卿》是由张敏执导的作品,唐国强参加演出。《大唐书魂颜真卿》是我国首部真实再现我国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颜真卿一生光辉事迹的大型电视连续剧,本剧通篇饱含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情怀,洋溢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颜真卿“拙于生事”,却明于大事。任平原太守时,他发现安禄山有

  • 颜真卿的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是出自几代书法家之口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出自唐代颜真卿的《劝学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译文及注释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代要知道发愤苦读,勤奋学习。但如果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

  • 颜真卿的故事边个有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不知道你想要什么故事,但是我可以告诉你,直接上百度。GOOGLE等等直接输入“颜真卿的故事”要多少有多少!下次不要这么偷懒了!呵呵!不过这句话好像也是在说我自己哦!呵呵!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为了学习书法,颜真卿起初向褚遂良学习,后来又拜在张旭门下。张旭是唐代首屈一指的大书法家,各种字体都会写,尤其

  • 练习书法可不可以用铅笔?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谢谢你的提问。练习书法铅笔也很好,尤其是B型铅笔,2B以上的型号都很好用。铅芯越软的铅笔越好。为什么?因为铅笔跟其他硬笔不太一样。铅笔属于硬笔书法,但是,一般的硬笔的笔头不能有粗细变化,但是铅笔会有一些变化。这是铅芯的质地消耗引起的变化。所以,铅笔写起来非常舒服,还能写出笔锋的变化,这些都是其它硬笔

  • 著名书法家的故事简短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著名书法家的故事简短有王羲之染黑池塘的故事。在给朋友的一封信里,王羲之写道张芝就着池塘的水练书法,连池水都变黑了,如果人们也下这么深的工夫去练习,未必会赶不上张芝。从此,王羲之每天挥笔疾书,写完字后就到家门口的水池去涮笔。久而久之,池水都染黑了,人们把这个水池称作“墨池”。根据记载,王羲之居住过的绍

  • 王羲之和彦真卿对中国书法史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和颜真卿两位书法泰斗,对后世书法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先说王羲之,王羲之的书法雄秀内敛,俊美矫健,号称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看了就知道,怎么夸奖都不为过,在王之后的书法家都受到他的影响,在王的书法里面看到的是魏晋的风骨,文人的优雅。颜真卿的书法代表另一种美,如果说王的书法是秀美遒劲的话,那颜的

  • 硬笔是从哪个朝代开始有的?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书法有硬笔书法和软笔书法之分,软笔书法主要指的是毛笔书法,最早的毛笔书法墨迹是甲骨文时期,现在还有写完没有刻的甲骨文的残片,后来说的蒙恬造毛笔并不准确,蒙恬应该只是改进了毛笔,甲骨文时期就已经有毛笔了。硬笔的概念比较广泛,广义上说笔尖是硬的都可以叫硬笔,比如钢笔、圆珠笔、粉笔、签字笔、水笔、记号笔等

  • 可以靠自学硬笔书法成为书法老师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不要小瞧自学,能自学的人往往都是真热爱。热爱是学好硬笔书法的重要因素。现在自学的条件好多了,只要善于利用网络,自学也是可以的。虽说是自学,还是要对自己严格要求。首先是选一本好字帖,这本字帖既是你学硬笔书法的范本,也是你成为硬笔书法老师的资本。所以在选帖上的问题上,要取法乎上。古代优秀小楷很多,选二王

  • 怎么教好孩子硬笔书法?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这个问题我有发言权!因为我的两个孩子都是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送去书法班练字了!我的孩子是从一年级暑假开始送去书法班的,平时周六周未两天早晚去书法社练字,寒假暑假每天去练字。要让孩子练好硬笔书法,一定要从小学就抓起,并持之以恒地临帖。因为小学功课少,只有三门功课,孩子学习比较轻松,有充裕的课外时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