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空城计是真实的历史还是文学戏曲中的虚构内容?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空城计是真实的历史还是文学戏曲中的虚构内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279 更新时间:2024/4/17 8:22:11

是罗老先生给诸葛亮增加的主角光环,历史上并没有发生过这件事。

演义中的诸葛亮空城计

《三国演义》中写的这件事发生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

诸葛亮派马谡为先锋,去镇守北伐要冲街亭。马谡不听王平的劝告,舍水上山,结果被司马懿率魏军打的大败。

此时,正在西城运粮的诸葛亮还没来得及撤退,司马懿已经率十五万魏军杀到城下。诸葛亮只带了五千兵马来西城运粮,其中一半已经运粮出发了,城内只剩下了二千五百士兵和一些文官。

诸葛亮就下令,将旌旗全部藏起来,军队也躲避在城中房屋铺户内,不准擅自走动,大声说话。并且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而他自己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在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司马懿到了之后,一看就笑了,说你诸葛亮还想使诈,引诱我进城,伏击我,我才不上当,就命令大军撤退了。

历史上的诸葛亮空城计

罗老先生编的故事很精彩,但是在历史上并没有发生这件事。

历史上的第一次北伐情况,陈寿写的《三国志》中记录的比较详实。

蜀军方面,诸葛亮力排众意,没有魏延吴懿等宿将作先锋,而是启用了马谡为先锋,和王平一起去镇守街亭。

魏军方面,主帅并不是司马懿,而是魏明帝曹睿御驾亲征,坐镇长安城督战。

魏军主帅为魏国大将军、大司马曹真,率主力阻击诸葛亮派出走斜谷道的赵云、邓芝的疑兵。

司马懿这时也就是个幕僚,他还要等到诸葛亮第三次北伐失败后,才会被曹睿启用。

攻克街亭的是魏军大将张。

张当时奉命率五万大军进攻街亭,将马谡围困在了街亭道口旁的山上。蜀军因为缺水,没法造饭,军心大乱,被魏军击溃,马谡自己逃跑了。

蜀军安全撤退的原因

东路出箕谷,取斜谷道的赵云,仅仅率领了上万疑兵,对阵曹真的魏军主力,众寡悬殊不敌,败于箕谷。但赵云军并未大败,而是敛众据守,将曹真军迟滞在了斜谷。

题外话,诸葛亮不派魏延、吴懿,派赵云去守街亭,也是妥妥的。箕谷赵云军面对的可是曹军主力,而且这里的蜀军兵力还没有派往街亭的多。

西路街亭,马谡被张打败后,王平率自己的数千军队,鸣鼓自持、徐徐而退,并沿路聚集溃散的蜀军。王平的军队数量越来越多,这让张误认为蜀军在街亭战败,是想引诱他进入埋伏,就没有继续追击撤退中的蜀军。

要说这次北伐中是谁用了空城计,王平使用的才是“空城计”,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把张给忽悠走了。

因为马谡失街亭,诸葛亮不得不挥泪斩了马谡。

而赵云和王平,才是让诸葛亮从容的率蜀军全身而退的功臣。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在真正的历史中,有谁用过空城计?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提到空城计,大家下意识想到的肯定是诸葛亮,不少人在看到这个情节的时候都会赞叹诸葛亮的智慧,实际上在真正的历史之中,诸葛亮压根没有用过空城计,准确的说在《三国演义》这本小说之中,很多东西都是虚构的,而且在这本小说中,一直是在刻意神话诸葛亮,当然并不是说否定诸葛亮的才华。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中,谁用过空城计

  • 空城计故事梗概?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空城计故事概括空城计起因:三国时期,诸葛亮错用马谡失掉战略要地街亭,使魏将司马懿顺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地攻来。当时,诸葛亮身边已经没有大将,城中只剩余2500名士兵。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计成空城计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待命,不许私下大声鲜花,如违斩首示众

  • 忠义小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关羽以忠义著称,考其事迹主要有: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救白马曹操解重围关云长挂印封金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关云长义释曹操等回。忠好理解,忠于刘备。义,应该既指桃园之义,又有曹操待他的深情厚意(如果只是前者,那么关云长义释曹操岂不是不忠不义)。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看关羽的忠义,前几件事做的没话说,

  • 历史上的空城计,真的是司马懿故意配合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空城计”出自小说家之笔。就三国故事整体而言,“空城计”的经典计谋是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的。诸葛亮运用“空城计”惊退了司马懿,不但使诸葛亮免遭被擒,也使司马懿能巩固自己的位置,为今后夺取魏国政权创造机会,可谓是双赢的妙计。为何上演“空城计”《三国演义》的“空城计

  • 空城计是司马懿故意放走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司马懿真的没有看透空城计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可谓是用兵如神,所向披靡,不但通晓兵法,善于排兵布阵,而且还能未卜先知,呼风唤雨,可谓是神一样的存在。由于诸葛亮坚持北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被后人誉为忠诚的代表,人臣的楷模。然而就是这位无往不胜的军事家,因为用错了马谡,导致街亭失守,而不得不上演

  • 杨震暮夜却金 这则小故事的寓意 给故事换个题目 解释字的意义 故人知君 知()何谓无知 何()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杨震暮夜却金》讲述了杨震“暮夜”拒贿的故事,本文妙就妙在“暮夜”二字上。在夜深人静之时,在没有第三者知道的情况下,杨震作为王密的上司,同时又是他的恩师,坚决拒收重金,并且铮铮铁言,这是天理不容,法理不容,人理不容,情理不容的事,其“慎独”的精神可嘉,堪称历代师表。故事虽小,其教育意义却不小。一个人

  • 空城计,诸葛亮司马懿在琴声和沉默中完成了一次怎样的生死交流?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空城计这一桥段的创作真是充满了智慧,把诸葛与司马的战场较量转换为心理斗争,斗智、斗勇、斗耐力、斗胆量、斗见识、斗思想、境界,看谁心理素质好,看谁胆识高。司马懿可辨别的是琴声里面的真伪,其他均为假象。考验诸葛亮的是大胆、沉着、临危不乱,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稳操瑶琴而心不乱。司马懿可谓诸葛亮的知音,料定

  • 我看不懂这些小故事 谁来帮我解说下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第一个应该好理解吧,前一部分是讲述一个女孩的不幸经历,然后通过一个牌友说这个男的影响了社会风气而终结,那个尴尬的笑真是对这个社会极大的讽刺。第二个就是在说,一个人的价值不是体现在做事多少上,更与得到的回报轻重无关,我们不应把生命方在对虚幻东西的追逐上,这是一个典型的寓理故事阳光明媚的一天,小牛和小鸭

  • 历史上,空城计除了诸葛亮这个,还有哪些呢,最后结果都怎样了?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彭老总在西安高调空城,马继援傻傻分不清,最终错失夺回西安的良机。彭老总在西安的这出空城记唱得非常绝妙,在近代战争史中也非常出名,绝对算得上是一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经典战例。也说明了彭老总绝对是一个有勇善谋的战神。彭老总但其实在我军中远不止彭老总使用过空城计,像贺帅早在土地革命时期在桑植领导开展土地革命

  • “人尽可夫”的主人公是谁?“人尽可夫”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古人为了注解“人尽可夫”,特地聘请了一个“形象代言人”,不,是“形象代言鸟”鸨。据传,这种鸟有个奇怪的特性,只有雌性没有雄性。你可能哑然失笑,没有雄性怎么繁衍?难不成雌雄同体?雌雄同体只在低等的软体动物和植物中出现,鸟类还没听说过有这种情况,那么大鸨究竟靠什么繁衍呢?借种!古人发现,大鸨是相当的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