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羊质虎皮"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成语"羊质虎皮"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737 更新时间:2024/1/18 22:20:25

解释成语“羊质虎皮”?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语】:羊质虎皮

【拼音】:yángzhìhǔpí

【解释】: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成语故事】:

在所有的动物中,以羊最为驯良,常会受到其它别种动物的欺侮;而最凶恶的,应该是老虎了。后汉书里经有一种比喻:有一种人,本来是羊一般的素质,却喜欢扮成老虎威猛的样子,从外表看,这种人虽然像一只老虎,但内心仍然像羔羊一般的懦弱,当他遇到豺狼的时候,便会感到恐惧,而不再像一只威猛的老虎了。

这个典故,被大家用“羊质虎皮”这句话来形容,表示外表好看,里面却空虚而不实际的意思。比较简单而完整的解释是这样的:用来比喻蒙上一层虚伪欺人的外表,而实际却是一个空虚无力的人。

这句成语应用的范围非常的广泛,像市井中的无赖,平日作威作福,专门欺侮善良的人,等到被欺侮的人忍无可忍,要这个无赖拼命的时候,无赖反而畏缩逃走,这种欺善怕恶的无赖,就可以说是“羊质虎皮”的人。

“羊质虎皮”的人,虽然表面凶恶,实际上不过是一只纸老虎;但这种纸老虎比真老虎还要讨人厌,还要凶残。所以,“羊质虎皮”都是形容坏的,被否定的人。

典故

北魏龙骧将军羊祉的儿子羊侃身材高大魁梧,十几岁就随父出征,立下赫赫战功。北魏皇帝召他入朝,故意说他是羊质虎皮,让他学老虎的样子,羊侃的手指在地板上抓了十个洞,真的像老虎那样,北魏皇帝称他是真正的壮士。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小巫见大巫"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小巫见大巫【拼音】:xiǎowūjiàndàwū【解释】:巫:旧时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原意是小巫见到大巫,法术无可施展。后比喻相形之下,一个远远比不上另一个。【成语故事】:三国时期,东吴孙权身边的名将张绂,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不但能写诗,还擅长作赋。当时著名的文学家陈琳是他的同乡,

  • 成语"铁砚磨穿"有什么历史典故吗?"铁砚磨穿"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铁砚磨穿”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铁砚磨穿”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铁砚磨穿】故事的主人公:桑维翰(898年—947年),字国侨,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大臣,石敬瑭卖国的帮凶。【铁砚磨穿】是什么意思?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形容立志不移,持久不

  • 历史文化探索:宾至如归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成语典故

    宾至如归,读音为bīnzhìrúguī。宾:客人,指客人到这里就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形容招待客人热情周到。出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那么成语宾至如归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成语故事】:春秋时,郑国子产奉郑简公之命,出访晋国。晋平公摆出大国架子,没有迎接他。

  • 成语"吴越同舟"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吴越同舟”?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吴越同舟【拼音】:wúyuètóngzhōu【解释】:吴越:指吴国人和越国人。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成语故事】:春秋时,吴国和越国经常交战。一天,在吴越交界处河面的一艘渡船上

  • 历史文化探索:手不释卷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手不释卷,读音为shǒubùshìjuàn,意思是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那么成语手不释卷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三国时,吕蒙是吴国的大将。一次,他点兵3万,用船80余只袭击荆州。水手一律身着白衣,大批精兵埋伏在船舱里。黑夜,船

  • 成语"​髀肉复生"是什么意思?"​髀肉复生"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髀肉复生”是什么意思?“髀肉复生”出自于哪里?这个成语是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髀肉复生的出处国志》:曹公既破绍,自南击先主。先主遣麋竺、孙乾与刘表相闻,表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

  • 成语"疾风劲草"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疾风劲草”?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疾风劲草【拼音】:jífēngjìncǎo【解释】:在猛烈的大风中,只有坚韧的草才不会被吹倒。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知道谁真正坚强。【成语故事】:西汉末年,刘秀起兵反抗王莽。一次他率人马在经过

  • 成语"闻雷失箸"出自于哪里?"闻雷失箸"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语典故

    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成语“闻雷失箸”出自于哪里?成语“闻雷失箸”是什么意思?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闻雷失箸】故事的主人公: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

  • 成语"脍炙人口"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脍炙人口”?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脍炙人口【拼音】:kuàizhìrénkǒu【解释】:脍:切细的肉;炙:烤熟的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和称赞和传讼。【成语故事】:这个成语是从《孟子·尽心

  • 成语"先声夺人"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先声夺人”?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先声夺人【拼音】:xiānshēngduórén【解释】: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成语故事】:宋国的司马华费逐,有三个儿子:华驱、华多僚和华登。华多僚得国君宋元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