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髀肉复生"是什么意思?"​髀肉复生"出自于哪里?

成语"​髀肉复生"是什么意思?"​髀肉复生"出自于哪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84 更新时间:2024/1/14 8:00:52

成语“髀肉复生”是什么意思?“髀肉复生”出自于哪里?这个成语是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髀肉复生的出处

国志》:曹公既破绍,自南击先主。先主遣麋竺孙乾刘表相闻,表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髀肉复生的故事

刘备在与曹操作战中失败后,丧失了地盘,只得投奔汉皇族刘表。一天,刘表请刘备喝酒聊天。

席间,刘表对刘备说:“上次没有听贤弟的话(指刘备建议趁曹操在官渡与袁绍鏖战,起兵偷袭许昌),失去了一个好机会,真可惜!”刘备安慰地说:“如今天下分裂,天天有战事。上次失去机会,怎么知道今后不能再碰到呢!机会是没有尽头的。已经过去的事,就不必再后悔了。”

两人交谈得很投机,又商量了以后的打算。过了一会儿,刘备起身上厕所,他摸了摸自已的髀发现上面的肉又长起来了,不禁掉下泪来。回到座上的时候,脸上还留着泪痕。刘表见了很奇怪,问他道:“贤弟这是怎么啦?”

刘备长叹道:“我以前一直南征北战,长期身子不离马鞍,大腿上肥肉消散,精壮结实;到这里来后,很久没有骑马作战,闲居安逸,髀肉复生。一想起时光如水,日月蹉跎,人转眼就老了,而功名大业尚未建成,因此悲从中来。”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疾风劲草"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疾风劲草”?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疾风劲草【拼音】:jífēngjìncǎo【解释】:在猛烈的大风中,只有坚韧的草才不会被吹倒。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知道谁真正坚强。【成语故事】:西汉末年,刘秀起兵反抗王莽。一次他率人马在经过

  • 成语"闻雷失箸"出自于哪里?"闻雷失箸"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语典故

    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成语“闻雷失箸”出自于哪里?成语“闻雷失箸”是什么意思?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闻雷失箸】故事的主人公: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

  • 成语"脍炙人口"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脍炙人口”?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脍炙人口【拼音】:kuàizhìrénkǒu【解释】:脍:切细的肉;炙:烤熟的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和称赞和传讼。【成语故事】:这个成语是从《孟子·尽心

  • 成语"先声夺人"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先声夺人”?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先声夺人【拼音】:xiānshēngduórén【解释】: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成语故事】:宋国的司马华费逐,有三个儿子:华驱、华多僚和华登。华多僚得国君宋元公

  • 成语"徐市求仙"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徐市求仙”?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徐市求仙【拼音】:xúshìqiúxiān【解释】:比喻和讽刺某些人长生不老的妄想,也有的用来比喻事情根本不可能办到。【成语故事】:公元前219年,秦始皇(诞生于邯郸)到齐地琅邪山(今山东

  • 成语"阳春白雪"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阳春白雪【拼音】:yángchūnbáixuě【解释】: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成语故事】:宋玉是战国后期楚国的一位文人。楚王听别人说了他一些坏话,就把宋玉找来问道:“先生的行为恐怕有些不检点的地方吧!为什么许多人都对你不满意呢?”宋玉答道:“先让

  • 成语"尺短寸长"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尺短寸长”?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尺短寸长【拼音】:chǐduǎncùncháng【解释】: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比喻人或物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成语故事】:爱国诗人屈原曾多次向楚王提忠告。但昏庸的楚王不仅不接受,反而听信谗言,把

  • 成语"雪中送炭"有什么历史典故吗?"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呢?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雪中送炭”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太宗是宋太祖的弟弟,年轻的时候曾和宋太祖一起打天下,深知江山来之不易。因此,他特别爱护老百姓。淳化四年的冬天,东京(今开封)滴水成冰,房檐垂下的冰挂有一尺多长,在清冷的冬天

  • 成语"养虎为患"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养虎为患”?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养虎为患【拼音】:yǎnghǔwéihuàn【解释】:比喻纵容敌人,留下后患,自己反手其害。【成语故事】:这个成语出自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秦朝末年,刘邦和项羽两股势力成为义军中最

  • 成语"十行俱下"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十行俱下”?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十行俱下【拼音】:shíhángjùxià【解释】: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形容读书极快。【成语故事】:南朝梁武帝制衍第三个儿子萧纲,从小聪明伶俐,记亿力很强。他四岁开始识字读书,能够过目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