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掩耳盗铃"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成语"掩耳盗铃"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103 更新时间:2023/12/24 3:57:02

解释成语“掩耳盗铃”?有什么典故?下来历史故事网编就给大家带来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语】:掩耳盗铃

【拼音】:yǎněrdàolíng

【解释】: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掩盖。

【成语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门口有一口大钟,就想把它偷去。可这钟重,没法背走,他就取来一个铁锤,想敲碎后一块块偷走。可是还有一个问题,用铁椎砸钟会发出很大的声音,肯定会被人抓做的。他转念一想:钟一响耳朵就能听见,可是如果把耳朵蒙起来,就什么都听不到了!

掩耳盗铃:比喻蠢人自己欺骗自己。

吕氏春秋·自知》: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郑人买履"是什么意思?"郑人买履"有什么典故吗?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郑人买履”是什么意思?“郑人买履”有什么典故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郑人买履】是什么意思?主要说的是郑国的人因过于相信“尺度”,造成买不到鞋子的故事。揭示了郑人拘泥于教条心理,依赖数据的习惯。常比喻做事死板,不会变通的人。【郑人买履】出

  • 成语"画蛇添足"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画蛇添足”?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画蛇添足【拼音】:huàshétiānzú【解释】: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成语故事】:战国时楚国有位管祠堂的人,在祭祀后把酒分给底下

  • "说曹操,曹操到"的典故出处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典故

    说曹操曹操到是一句流行的俗语。形容对方出其不意的出现在说话者面前,常常给人惊喜,典故由来自《三国演义》。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说起“说曹操,曹操就到”这句话,让人不由想起2008年央视春晚中一个叫做《火炬手》的小品节目。这个小品中有这样一个问答题,问:“谁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

  • 成语"半途而废"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半途而废”?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半途而废【拼音】:bàntúérfèi【解释】:废:停止。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成语故事】:东汉时期,有一个叫乐羊子的人,离开家到很远的地方去拜师学艺。一天,他的妻子正在家里织

  • 成语"​揭竿而起"是什么意思?"​揭竿而起"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揭竿而起”是什么意思?“揭竿而起”出自于哪里?这个成语意思是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揭竿而起的出处一、汉·贾谊《过秦论》:“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二、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斩木为兵,

  • 成语"小题大作"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小题大作【拼音】:xiǎotídàzuò【解释】:小题:明清科举考试,以“四书”文句命题。拿小题目做大文章。比喻把小事情当做大事情来处理。【成语故事】:一位美丽、温和而多情的女子,跟一个男子(诗中的“氓”)从小就相识,他虚情假意,甜言蜜语,骗取了姑娘纯真的爱情,可是在姑娘带着她的嫁妆,满怀

  • 关于隔岸观火有何历史典故?这个典故旨在告诫人们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隔岸观火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 尾生抱柱出自《庄子·盗跖》,关于尾生抱柱有何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尾生抱柱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尾

  • 成语"大腹便便"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大腹便便”?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大腹便便【拼音】:dàfùpiánpián【解释】:便便:肥胖的样子。形容肥胖的样子。【成语故事】:东汉桓帝当政的时候,陈留郡有个读书人,名叫边韶,字孝先;他很有些文才,在没有当官的时候,教了几百

  • 成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来源于哪个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拼音】:pízhībùcún,máojiāngyānfù【解释】: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