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反对种族歧视的好处

反对种族歧视的好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740 更新时间:2024/1/21 2:32:30

反对种族主义、种族歧视、仇外心理

有关不容忍行为世界会议

2001年8月31日至9月7日

南非

自1948年通过《世界人权宣言》以来,国际社会在反对种族主义、种族歧视、仇外心理和有关的不容忍行为的斗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制定了国家和国际法律;许多国际人权书出台,特别是一项禁止种族歧视的条约;甚至取得了一些辉煌成就,例如废除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然而,消除世界上种族隔离和种族偏见的理想仍只实现了一半。

技术缩小了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距离,但种族歧视、仇外心理和其它形式的不容忍行为继续危害社会。人们用新词“种族清洗”形容一种过去就存在的恐怖罪行。而种族优越的思想已蔓延到因特网。虽然全球化可能会带来种种好处,但也有导致排斥和加剧不平等的危险,而这种现象往往以种族和族裔划线。

这一痼疾显而易见,但治疗办法却不尽然,尽管70多位世界领导人为支持即将召开的德班反对种族主义、种族歧视、仇外心理和有关不容忍行为世界会议而签署的《远见声明》称,治疗之根本在于不言而喻的事实,即我们人类同属一家。该声明是去年在联合国总部召开千年首脑会议期间发表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与世界会议秘书长、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玛丽鲁宾逊一道以最近绘制的人类基因组图为例,重申“我们人类一家”。这一成就“鼓励我们充分发扬人类精神,重新唤起发明创造和道德的潜能,而男女平等参与可加强这些潜能”。声明要求视多种族、多文化为相辅相成的源泉,而不是限制因素。这些领导人认为,德班会议应“提出标准、框架和补救办法实质上是文化,以确保充分承认所有人的尊严和平等,充分尊重所有人的人权”。

应付新千年的挑战

1997年,大会要求召开反对种族主义世界会议,德班会议是第三次世界会议。虽然种族隔离问题是前二次会议的重点,但德班会议面临的问题反映出当今种族偏见和不容忍行为的种种复杂面貌。德班会议议程涉及奴隶制毒与种族冲突、土著人民状况与基于信仰的歧视,在因特网上发表煽动仇恨的言论与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之间的联系。这些议程令人无法漠不关心。世界会议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将取决于世界各国如处理这些问题。高级专员兼会议秘书长玛丽鲁宾逊保证,她将努力“使世界会议不光说话而有行动”。她还说,“世界会议将是消除一切形式种族主义斗争中的里程碑。世界会议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后续机制,以便检查各国政府是否已履行其在新千年伊始所作的承诺”。

筹备委员会

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担任世界会议的筹备委员会,召开了一次不限成员名额会议。筹备进程旨在提高全世界人民对种族主义和种族歧视的认识,注重采取必要行动与之作斗争。在世界会议之前,计划举行两次筹备会议。第一次会议已于2000年5月1日至5日在日内瓦举行,第二次会议将于2001年5月/6月也在日内瓦举行。在第一次会议上,筹备委员会通过了会议临时议程和议事规则草案。此外,还设立了自愿基金,筹备进程和世界会议提供额外资金。

临时议程

临时议程的要点将按下列主题来分类:

主题1:种族主义、种族歧视和有关的不容忍行为的根源、起因、形式和当代的表现;

主题2:种族主义、种族歧视和有关的不容忍行为的受害者;

主题3:在国家、区域和国际各级旨在消除种族主义、种族歧视和有关的不容忍行为的预防、教育和保护措施;

主题4:在国家、区域和国际各级提供有效的补救、援助、纠正、[补偿]和其他措施;

主题5:实现充分、有效平等的战略,包括开展国际合作并增强联合国及其他国际机制以对抗种族主义、种族歧视和仇外心理。

主题4中的括号表示对“补偿”一词未能达成共识。

即将召开的会议

8月31日至9月7日反种族主义世界会议,南非

参加反对种族主义世界会议

世界会议及其筹备委员会各次会议都开放给下列单位参加:

*联合国所有会员国;

*参加区域会议筹备工作的所有区域组织和委员会;

*获得大会长期邀请作为观察员出席会议的各机构代表;

*联合国各专门机构、区域委员会、机关和计划署;

*联合国人权领域机制的代表;

*有关非政府组织可根据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第1996/31号决议派观察员出席;

*其他有关的政府组织可派观察员出席。

全球反对种族主义行动

联合国自成立以来,一直尽力谋求克服种族歧视和族裔暴力的措施。这种维护人类尊严和平等的决心反映于所通过的许多决议、公约和宣言,包括:

1948年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

1963年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宣言

1965年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

1973年禁止并惩治种族隔离罪行国际公约

1978年第一次向种族主义和种族歧视进行战斗世界会议,日内瓦

1983年第二次向种族主义和种族歧视进行战斗世界会议,日内瓦

1973-1982年向种族主义和种族歧视进行战斗的第一个十年

1983-1992年向种族主义和种族歧视进行战斗的第二个十年

1994-2003年向种族主义和种族歧视进行战斗的第三个十年

2001年反对种族主义、种族歧视、仇外心理和有关的不容忍行为世界会议

国际年

1998年,大会决定宣布2001年为动员反对种族主义、种族歧视、仇外心理和有关的不容忍行为国际年。这项纪念活动将有助于促请全世界注意会议的目标,形成对消除种族主义和种族歧视作出进一步政治承诺的势头。

全部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越南社会主义的模式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你可以去--“新浪网-爱问共享资料”免费高速下载:30秒钟即可下载全书。以后找书不求人。要啥有啥,不必等人发邮箱。希望你满意,并能自己下载。

  • 大禹是怎么当上夏王的?这和良渚文化的消失之间有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相对于世界其他几大历史文化系统而言,中国文化是自我一系的;中国古代文化又是多源的;它的发展不是一条线贯彻始终,而是多条线互有交错的网络系统,但又有主有次。各大文化区既相对稳定,又不是封闭的。苏秉琦《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01.总述据专家考证,大约在距今4000多年前,新世纪的小冰期结束,南北两极

  • 史前文明良渚文化:和蚩尤族同一时代,真正的它们是什么样子?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对于中华文明来源的研究,中国人从未停止。我们一直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生活,也一直探索着几千年前那个遥远国度的痕迹。那是我们的根,也是我们的魂。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历史的古国。对于外界的质疑,我们不予理会,而是通过实地考察和证据去回击他们。从1973年开始,一个古老的遗迹被揭开神秘的面纱,同时也

  • “良渚文化”在近年出镜率颇高,为什么说“良渚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就时间开始良渚上限在6000年左右,城的年代在5300年左右,在时代华夏文明也有城,而且就地域而言比良渚文化大的多的多!华夏文明是主要是以中原河南为主,和山西,山东,河北,江苏一部分组成!共同是以始祖轩辕黄帝为认同的!黄帝就是郑州新郑人,黄帝姓公孙,轩辕氏有熊(能下三点)国,少典之子!由于宅心仁厚,

  • 为什么说良渚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良渚文化在近年出镜率颇高。这一距今5300~4300年的考古学文化,曾经在今天的苏南、上海、浙北地区创造出灿烂的文明,不断刷新着我们对中国文明起源的认识。在5月15、16日评选出的“201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竟同时有两项与良渚文化有关的发现赫然列于榜单,分别是江苏蒋庄遗址和浙江良渚古城外围大

  • 与良渚古城同时代的文明古国都在干啥 良渚文明中还有哪些不解之谜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良渚古城是大国之都吗?——完全基于考古材料的初步还原和科学报道良渚文化遗址,目前各地共发现135处,中心地带是余杭的瓶窑、安溪、良渚三镇——33.8平方公里范围内,密布50多处遗址。在古城发现后,你会发现,有了这一圈城墙,这些遗址在布局上,有了可徇的规律——王、高级贵族、贵族、平民,是以古城为核心,

  • 商淫乐的特点和西周礼乐的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一、商代音乐自商代起,中国音乐进入了信史时代。民间的音乐和宫廷的音乐,都有长足的进步。由于农、牧、手工业的发展,青铜冶铸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从而使乐器的制作水平飞跃,大量精美豪华的乐器出现了。乐舞是宫廷音乐的主要形式。可考证的有《桑林》、《大护》,相传为商汤的乐舞,为大臣伊尹所作。从事音乐专业工作的,

  • 礼乐文化对当今和谐社会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礼乐文化与人性的和谐从根本上来讲,社会的和谐是人自身的和谐,而人自身的和谐,则是心性的和谐。人有喜怒哀乐等“七情六欲”,它是不学而有,不教而能,是与生俱来的天性。人是从动物进化来的,因而人性中不可避免地残留着动物的野性。人的“七情六欲”受心理支配,一个没有教养的人,他的心理是不受理性支配的,因而表现

  • 儒家礼乐文化内核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礼乐教化通行天下,使人修身养性,体悟天道,谦和有礼,威仪有序,这是我国古典“礼乐文化”的内涵和意义所在,也是圣人制礼作乐的本意。《礼记乐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礼是天之经,地之义,是天地间最重要的秩序和仪则;乐是天地间的美妙声音,是道德的彰显。礼

  • 周朝的礼和乐分别指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礼起源于原始先民的习俗意识,后逐渐演变为人们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规范,起到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周公制定礼乐制度,将礼的规范作用推广到宗法关系和政治等级上,以显示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之间的身份差异及权利义务。古代的五种礼制。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乐:周公创作的舞乐、史诗,以音乐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