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吕不韦是怎么扶持嬴异人上位的?为什么“嬴异人”能成为潜力股?

吕不韦是怎么扶持嬴异人上位的?为什么“嬴异人”能成为潜力股?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578 更新时间:2024/1/2 2:16:02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为什么“嬴异人”能成为潜力股?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吕不韦是著名的投机客,他用千金之资谋得一个相国之位,这投资收益不知道要碾压巴菲特多少倍,后世对其谋国能力大为赞赏。那么问题来了,吕不韦为什么能精准选中“潜力股”?吕不韦是如何一步步扶赢异人上位的?今天我们就从利益关系上看问题,看看为什么吕不韦能扶持赢异人上位。

吕不韦买“潜力股”,双方共同发力

吕不韦是阳翟地区的商人,早期通过低买高卖的手段赚了一笔钱。有一次吕不韦去邯郸的时候遇见了一个商机,这个商机就是扶持赢异人。要知道赢异人是秦国太子的儿子,一旦赢异人能继承父亲的太子之位,那就会给他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吕不韦为什么不扶持其他人?秦国太子(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赢异人只不过是个人质,按理说赢异人的赢面并不是很大,为啥吕不韦还是选择赢异人?原因如下:

1:安国君虽然有二十多个儿子,但是安国君最喜欢的妃子(华阳夫人)无后。如果能把赢异人绑在华阳夫人这条大船上,那赢面就很大了。

2:“在其他人都投了资的地方去投资,你是不会发财的------巴菲特”

安国君其他儿子在秦国,那秦国宗室、大臣自然会在本土选支持者,此时吕不韦的支持要远远弱于那些宗室、大臣,就算他们支持的儿子成了太子,那首功也不会是吕不韦,分赃的时候吕不韦话语权也是最小的,也就注定发布了财。而且一个儿子有多个人支持,那投资成本必定会加大。但是赢异人不一样,赢异人混得饭都快吃不上了,此时支持赢异人就是雪中送炭,未来首功一定是吕不韦。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这两个含金量能一样吗?

吕不韦最后选定了赢异人,并且回家和父亲商量投资回报。爷俩对话如下:

吕不韦:种地能赚几个钱?

父亲:十倍收益吧。

吕不韦:贩卖珠宝哪?

父亲:百倍吧。

吕不韦:扶持国君哪?

父亲:无数。

吕不韦:种地也不过养家糊口,扶持国君发家致富,这活能干!于是他去找了赢异人,双方又产生了一段对话:

吕不韦:我来让你体面(广大门庭)。

赢异人:你自己先体面了,再来帮我体面吧。

吕不韦:你体面了,我自然就体面了。

赢异人:那咱俩就商量商量如何体面吧。

之后吕不韦就帮赢异人分析了一下政治形势,赢异人的兄长(子傒)深受太子器重,而且其母一直在安国耳边吹温柔风,未来赢面很大。而你在赵国无法和安国君培养感情,外加上你母亲又不受宠爱,你迟早边缘化,而且很有可能沦为弃子。赢异人也不是傻子,秦赵关系都快到刀兵相交的地步了,一旦爆发战争,赵国境内爆发反秦情绪,他一个秦国公子很容易成为批斗对象,他巴不得早点离开赵国哪。此时吕不韦对于赢异人来说就如同溺水者看见游泳圈一样,必须抓住这一机会上岸,不然自身难保。

吕不韦给赢异人描绘了宏伟的蓝图,两个人兵分两路,赢异人负责买水军造势,吕不韦负责寻找政治靠山,两人合谋太子之位。赢异人对此计划还是很满意的,并且许诺吕不韦可以共享秦国。就这样吕不韦买了“潜力股”,并且两人按照蓝图来发展,共同向太子之位前进。

寻找政治资源依附,为利益集团添砖加瓦

吕不韦给了赢异人五百金,让他用于生活开销、买水军。当时战国流行养“士”风气,说白了就是养水军,这些水军平时为主子造势,关键时处理一些不体面的活。“金钱一旦作响,坏话随之戛然而止--罗斯柴尔德家训”,在这五百金的作用下赢异人的影响力、知名度迅速提高,成为当时的明星公子。但是仅靠这些水军的支持是没有用的,赢异人还需要强有力的支持,这一支持只能来自安国君。不过吕不韦的身份不够格,直接去说服安国君不太实际,所以吕不韦就把目光放在华阳夫人身上了。

当时吕不韦去拜访了华阳夫人的弟弟(阳泉君),并且为阳泉君分析了政治形势。阳泉君的政治地位严重依赖华阳夫人,一旦安国君去世,那么华阳夫人的权力会迅速衰退,身为华阳夫人的弟弟,阳泉君怎么可能幸免于难?而且当时赢面最大的公子是子傒,子傒上位之后必定会重用士仓,阳泉君肯定得不到重用。“谋人之前先谋己”,阳泉君他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与其扶持一个对头上位,还不如早做打算。因此阳泉君请教吕不韦怎么办,吕不韦直言扶持赢异人上位,赢异人上位之后也会相对回报阳泉君。阳泉君想了想,觉得有道理,所以送吕不韦去见华阳夫人。

吕不韦同样从个人利益的角度出发,说服了华阳夫人。吕不韦说:“以色侍人者,色衰而爱弛”,说白了就是提醒华阳夫人自身利益,华阳夫人毕竟没有后代,一旦自己年老色衰,那谁能保证安国君不会变心?政治斗争是非常残酷的,谁能保证自己没有几个仇家?一旦自己失势,谁能保证没人“痛打落水狗”?谁都不能保证,而且这种事试错成本很大,稍有不慎就是粉身碎骨。商鞅那么大的一个大功臣,最后什么结局?五马分尸!谁能笃定自己不会是商鞅?谁都不能保证,因此华阳夫人被吕不韦说动了,决定扶赢异人上位。

就此利益集团初步完成,华阳夫人身为安国君最宠爱的夫人,负责在安国君耳边吹温柔风;阳泉君负责拉拢支持赢异人的大臣们,为利益集团添砖加瓦;吕不韦亲自掌舵,负责每个人的工作;赢异人大肆买水军,提高自己威望,并且争取其父的支持。因为有共同的利益,而且失败之后他们可能都会有危险,所以必须全力经营。开弓没有回头箭,在个人利益的驱动下利益集团开始谋取太子之位。

赢异人发展之路

华阳夫人不断在安国君耳旁吹温柔风,最终促使安国君召赢异人回国。但是当时赵国不肯放行,所以还需要吕不韦出面游说。赢异人本身就是人质,赵国肯定不会轻易撒手。吕不韦基于这点就开始不断削弱赢异人的影响,强调秦国不会因为一个公子放弃战争。而且还建议赵国把赢异人送回去,利用这个无用的人质亲近秦国。赵心里一打算盘发现确实如此,与其攥着一个无用的弃子还不如主动打造一个大国形象,所以决定放了赢异人。但是没想到战争来的太突然了,秦、赵两国爆发战争,国内反秦情绪高涨,不少人把赢异人当成宣泄点,欲杀赢异人泄愤。

吕不韦肯定不会让人杀了赢异人,如果杀了赢异人,那自己的投资不就黄了吗?所以赶紧想办法让赢异人出城。吕不韦用重金贿赂了守城士兵,让赢异人顺利出城。这守城士兵的行为无异于叛国,但是他们还是这样做了。为什么?因为在部分人眼里个人利益要高于国家利益。不要拿什么个例来说事,真正的清官如同凤毛麟角,贪官如黄河之沙,两者基数差距大了。

随后吕不韦让赢异人穿着楚国服饰去见华阳夫人,其原因就是想要拉近赢异人和华阳夫人的关系,事实上华阳夫人很满意,并且把赢异人收为儿子。利益集团已经做到这种地步了,剩下的只能看赢异人发挥了。赢异人不负众望,不断拉近自己与秦王的关系,多次留宿宫中。这一点其实不难理解,现在很多家庭生前不赡养老人,非要等到老人病危之后才去献孝心,为啥?还不是图那点家产。谁离老人近,老人也会记住谁,对日后对遗产分配有好处。就这样赢异人不断在秦王眼巴前晃悠,并且多次出计给秦王,最终成功获取秦王的支持,被立为太子。

总结:最后赢异人当了皇帝,华阳夫人成了华阳太后,吕不韦成了丞相,阳泉君虽然没有记载,但是跟着华阳夫人混,结局不会差的。他们最后都得到了应有的利益,虽然最后吕不韦的结局并不怎么好,但是他一个商人能混成相国,这在历史上是非常少见的。吕不韦从个人利益的角度去游说他人,最终获得了自己想要的回报,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

标签: 战国嬴异人吕不韦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古装剧里的太监要拿拂尘?拂尘有什么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为什么古装剧里的太监要拿拂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对于太监,由于这些年古装剧的盛行,我们对这种人可以说都略知一二了。有的甚至是非常熟悉,因为很多的影视作品里都会出现太监这种职业。在宫廷戏里面就更不用说了,到处都是这群人的身影。不过细心的人们能够发现,不管是哪个朝代的太监,

  • 康熙为什么不修长城?除了耗费民力还有一个重大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康熙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为什么不修长城?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自大清入主中原以来,从长城的防御作用上来讲,确实大幅降低,但也绝没有到完全无用不必修葺的程度。清代的大一统格局是通过一系列战争手段从而逐步实现目标的,并非一蹴而就,漠北蒙古、青海蒙古、漠西蒙古也是在这个过程中被逐个击破收

  • 土木堡之变瓦剌和大明的目的分别是什么?最后两边都讨不了好!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土木堡之变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土木堡之变瓦剌和大明两败俱伤,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土木堡之变的两个对手,瓦剌和大明,一个是血气方刚的壮年、一个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少年。这是一个壮年与少年的硬碰硬,少年的明英宗被打得头破血流。但是,壮年的也先太师,也只是狂笑一时,旋即便遭遇了北京保卫战的惨败。这

  • 朱元璋是怎么对待元末明初的蒙古人的?“怀柔政策”如何实施?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朱元璋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元璋是怎么对待元末明初的蒙古人的?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1367年,朱元璋出兵北伐,不到一年的时间便攻下元大都,将元朝的政权赶出了中原腹地。此时,元朝并没有彻底灭亡,在元顺帝带领下,一部分元朝宗室重臣以及蒙古军民退往北方,成立了北元政权,继续与明朝对抗,而另外一部分却

  • 洪武八年镇物案与九年空印案有什么关系?朱元璋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镇物案,空印案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洪武八年镇物案与九年空印案有什么关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洪武八年爆发“镇物案”,造成修建中都凤阳的数千工匠被杀;洪武九年就爆发了“空印案”(当然,空印案爆发还有洪武八年和洪武十七年两者说法)。那么,这两种案件爆发有没有关系呢?再加上,“镇物案”爆发是由李善长告发,薛祥又

  • 明末孙沐结盟有何意义?大顺军余部结局怎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李自成

    明末孙沐结盟有何意义?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杨畏知与孙可望达成合作协议,实际也就相当于沐天波势力与大西军势力同意合作。九月。孙可望率军进抵永昌,以“共扶明后,恢复江山”为原则,与据守滇西的沐天波达成和解协议。混乱已久的云南,终于尘埃落定。孙沐结盟,在明末意义之重大,甚至远远超过了

  • 古代皇帝上朝有哪些规定?什么样的大臣才能参加朝会?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古代朝会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我们看古装剧的时候,经常会看到皇帝高坐在龙椅之上,俯瞰群臣,群臣弓着腰,高呼一声“吾皇万岁万万岁”,这就是我们说的上朝,古代臣子到朝廷觐见君王,奏事议证都要通过上朝来实现。上朝这事里面可是有大学问,不同朝代也有自己的特别规定,甚至还有一些

  • 清代的知县权利巨大!知县手下有多少官府机构?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清朝知县手下有多少机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清代地方“省、府、县”三级行政系统的设置中,县作为基层行政单位,乃系皇权向基层民众延伸的最直接、最有效媒介。所谓“天下之治始于县”,知县作为县级政权最高行政长官,更是被雍正皇帝称为“亲民之官,吏治之始基”的重要官职

  • 清代内务府是什么机构?内务府有多大?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清朝,内务府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清代内务府是什么机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清代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入关后沿袭明制,但在很多机构的设置上体现出了满族的特有风格,并带有一定的“奴”性色彩。其中最为特殊的一个机构便是内务府。有清一代,内务府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清代最大的一个衙门。清中期以后,全国的文职官员

  • 刘备借荆州孙权为何会同意?曹操南下孙权为何又破坏联盟?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三国,孙权,刘备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三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赤壁之战前,刘备军团几乎消亡曹操南下荆州时,刘备什么情况?1、《三国志·先主传》这样记载当阳溃败: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获其人众辎重。刘备只剩下数十亲信,军队丧失殆尽。《吴录》记载,赤壁之战中刘备找周瑜借两千兵,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