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一生感情笃厚,他们的儿子是什么结局?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一生感情笃厚,他们的儿子是什么结局?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952 更新时间:2024/1/21 23:24:57

历史上,像光武帝刘秀的皇后阴丽华、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后马氏这样的贤后毕竟屈指可数。争风吃醋、搞得后宫一团糟,给皇帝添乱的皇后倒不少。李世民的模范妻子长孙皇后在贤后的排名中绝对可以位居前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长孙皇后的名字,史无记载。不过很多人称其为长孙无垢。她的哥哥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好哥们,舅舅高士廉阅人无数,慧眼识人,看出李世民是一支“潜力股”。肥水不流外人田,在长孙皇后十三岁的时候,舅父便把她嫁与李世民,那一年李世民十六岁。从此,长孙皇后与李世民患难与共、生死相依,携手走过二十三年。贞观十年,长孙皇后病逝于立政殿,年仅三十六岁。此后,李世民再无立后,对长孙皇后用情之深可见一斑。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一生感情笃厚,共育有长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九子李治三个皇子;长乐公主李丽质、城阳公主晋阳公主李明达、新城公主四位公主。

李承乾生于619年,即大唐建国的第二年。李承乾少时还是棵好苗子,在八岁的时候就被李世民立为太子。李世民为他配备了最好的师资,如张玄素、杜正伦等人。李承乾也不负众望,仁孝纯深、监国理政,得朝臣好评。

可是自从母亲长孙皇后去世后,加上承乾又患有足疾,李世民爱子心切,便嘱咐承乾不必朝谒。可李世民渐渐发现,那个乖孩子承乾不见了,李承乾变得越来越不靠谱。贪恋游猎、荒废学业、私引突厥群竖入宫。更令李世民气愤的是李承乾荒诞不经,竟然宠幸乐队的小男童。李世民派人搞掉了这个叫“称心”的男童,李承乾竟然耍起了脾气,几个月旷工不上班。李世民心痛不已,但仍没有废储的念头,毕竟他在这个儿子身上倾注了太多心血。

而李承乾的胞弟李泰此时对太子之位也是虎视耽耽。李世民对这个儿子也很偏爱。危机之下的李承乾决定先下手为强。贞观十七年,李承乾勾结侯君集、汉王李元昌、杜如晦之子杜荷等人谋反逼宫。事败,李承乾被为庶人,次年卒于黔州。李承乾身为皇储,一副好牌,打得稀巴烂,真是不作不死啊!

李泰是李世民的嫡生次子。他年少聪慧,很得李世民欢心。贞观十年的时候,李泰被封魏王,封地在今河北境内。可李世民对这个儿子非常偏爱,舍不得让他离开自己,还想下诏将李泰留居武德殿陪伴自己。

爱屋及乌。李泰的长子李欣也很受李世民喜爱。在李欣四岁的时候,就被皇爷爷李世民接到宫中抚养。

李世民对李泰的偏爱,使李泰对太子之位产生非分之想。在李承乾被自己玩完了后,李泰也不知缺了哪根筋,竟对李世民说若他为帝,定会杀了自己的儿子,百年之后传位于李治。而李世民也不知是老糊涂了,还是咋的,竟被老二的鬼话打动了。幸亏褚遂良提醒,哪有杀子传弟的道理!这分明是老二的鬼话!若传位于李泰,承乾、李治性命难保!而李治仁厚,若为帝,两位兄长性命无虞。于是,李世民下令将李泰贬为东莱郡王,后不忍心,又将其封为濮王。永徽三年,李泰薨。

有时候,一些事强求无益,不如静待花开。李治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在李世民的嫡子之中,他性格偏懦弱,性情宽厚。在两位哥哥双双被废后,他在老舅长孙无忌的力挺下,被立为太子。贞观二十三年的时候,在太极殿继位,是为高宗皇帝。在位期间,开创了永徽之治。弘道元年的时候,五十五岁的李治驾崩。李承乾、李泰醉心于皇位,相继被废。而躲在哥哥身后的李治却当了三十四年的皇帝。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长平一战赵括背锅千年!经典的“纸上谈兵”事件真实情况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战国,赵括,战史风云

    长平一战赵括背锅千年!经典的“纸上谈兵”事件真实情况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现在人们一说到赵括,许多人都会说,此人是一个“纸上谈兵”的典型教材。其实不然,从战国的长平大战到今天,他足足被人们冤枉了两千多年,也被人们讥讽了两千多年,被人们嘲笑了两千多年,这是极为不公平的,尤其是对他

  • 陈玄礼追随唐玄宗45年,为什么却在马嵬坡兵谏?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陈玄礼,唐朝,历史解密

    陈玄礼跟随李隆基起兵诛杀韦后及安乐公主,使得李隆基再一次从女人手里夺回了唐朝江山,论功劳是无人能及,论感情是曾经与皇帝共同作战过,也是无人可比。李隆基登基后让陈玄礼宿卫皇宫,一直到安史之乱共追随唐玄宗四十五年,可以说是忠心耿耿,任劳任怨,为什么到了马嵬坡陈玄礼会落井下石呢?迫于形势,不得不屈服安史之

  • 李莲英的地位有多高?他的妹妹进宫待遇比妃子还好!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李莲英,野史秘闻

    李莲英的地位有多高?他的妹妹进宫待遇比妃子还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古代,礼节是非常重要的。无论做什么都要守一定的礼节,这是所有人必须遵守的。但若是有了一定的靠山,有些人就不用理会那些条条框框。比如清朝时期的一个丫鬟,她在桌上坐着,而皇后妃嫔都在一旁站着,具体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让

  • 石达开为什么过不了大渡河?真的已经无路可走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石达开,清朝,风云人物

    大渡河下游,两岸高山,一河怒水,惊涛澎湃,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率领数万大军进驻河边的紫打地,因山洪暴发,抢渡不成,粮尽援绝,最后全军覆没。百余年来,特别是近几十年.议论太平天国的功过是非,议论石达开功过是非的文章颇为不少。但是非常遗憾,比较之下,探讨历史真相的文章寥寥。如果在不明真相之前,即大加评论,

  • 明朝虽然国力强盛,为何却没有收复汉唐时期的西域地区?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西域地区,文史百科

    众所周知,明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王朝,建立于1368年,灭亡于1644年,国祚长达276年。在这276年里,明朝先后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嘉靖中兴、万历改革等上升时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最强大的时候,明朝版图东起太平洋,西越青藏高原,北跨外兴安岭,南临南海,

  • 长平之战中赵军节节败退,为何不向其他国家求助呢?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史风云

    公元前260年农历七月,长平之战经过三个月的拉锯战,赵军被迫步步后撤至丹朱岭上的百里石长城防线,秦赵双方军队陷入僵持局面。而面对不利的战局,赵孝成王为何不向其他诸侯国求援,而是要单方面遣使向秦国求和呢?当秦赵两军在长平之战中陷入僵持局面时,一个显著的问题便跃然浮出水面,那便是双方大军的粮食供应问题。

  • 项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为什么韩信会评价他为妇人之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谈及项羽失败的原因,古今名人有很多分析,比如任人唯亲、匹夫之勇、刚愎自用、目光短浅、不会用人等,大家都有所了解,在此就不多说了!但唯一的弱点却被人们忽略了,即:项羽对秦国非常残暴,但对起义军却很仁义;相反,刘邦对秦国很仁义,对起义军内部势力下手却相当狠毒!对于项羽这一致命弱点,韩信一语点破,只有四个

  • 古代文人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挣外快还可以置田买地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野史秘闻

    古代中国属于是帝制家天下的模式,因此史书记载也是围绕着帝王这个主线来进行叙事,所以今天的我们回望古代,是说不完的帝王将相,而相比之下,有关古人的生活记载,倒是少见了,因此今天的我们说起古代的历史,更多围绕的是皇帝和大臣的那些事儿。当然虽然古代关于社会生活的记载很少,但只是相对帝王将相的记载来说的,其

  • 孟尝君田文是个什么样的人?有哪些所作所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风云人物

    君子是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之人。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上不宗乎君,下善取誉于民;不恤公道通义,朋党比周,以环主图私为务。”这句话,是荀子对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名士的评价。这位名士,就是“战国四君”之一的孟尝君。要知道在战乱的年代,能够身居高

  • 入选武侯祠的要求是什么?为何法正这位功臣不能进入?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法正,三国顶级谋臣之一,被《三国志》作者陈寿称赞为可比曹操帐下的程昱和郭嘉。法正善于奇谋,是深得刘备宠信的肱股之臣。法正定计斩杀夏侯渊,为刘备占据汉中立下汗马功劳。刘备自立为汉中王,任命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在蜀汉政府中,法正的权力仅次于刘备,成为实权派。法正当权,恩怨分明、睚眦必报,对他有恩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