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理解《论语》第四篇第13章: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理解《论语》第四篇第13章: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461 更新时间:2024/1/7 13:58:1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译文:

孔子说:“能用礼让来治理国家吗?这有什么困难吗?如果不能用礼让来治理国家,又怎么能实行礼制呢?”

逐句解释:

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礼让:礼节谦让,指礼法。

何有:何难之有的意思。

能以礼让来治理国家吗?何难之有呢?孔子的意思是按礼法来治理国家有什么不可以呢?

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如礼何:那礼怎么办?即如何行礼呢?

不以礼制来治理国家,那该如何施行礼法呢?孔子的意思是国家层面不遵守礼制,那么礼制将无法推行。

心得总结:

本章孔子指出治理国家采用礼让没什么问题,推行礼制应该先从国家开始。

孔子一生都在推崇周礼,他认为朴素的礼制有利于治理国家和教化民众。周朝以来,国家推行道,人们信奉礼节和谦让,因此天下大治,百姓安居乐业。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民心不古,祸乱四起,孔子觉得只有恢复礼制,才能让天下大治。

孔子为了推行礼制而奔走呼号,可是诸侯君王表面欢迎,实则并不推崇,因此孔子气愤难当,却又无可奈何。他只能坚持他的理想,招收学徒,传播思想。

孔子的心思没有白费,上下两千年,后世中国受到孔子礼法思想的深刻影响。

虽然已经是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社会早就全面西化,人们普遍采用西方的哲学和科学思想来工作和学习。传统意识逐渐凋零,但儒家的仁爱、忠恕、和谐、克己、谦让、信义等思想依然牢牢地印在中国人的脑海里。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只有把中国传统思想和现代科学精神结合才能打造出美丽的新世界来。

标签: 论语

更多文章

  • 成语爨桂炊玉是什么意思?读音是什么?典故来源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成语,爨桂炊玉

    【成语】爨桂炊玉【拼音】cuàn guì chuī yù【注音】ㄘㄨㄢˋ ㄍㄨㄟˋ ㄔㄨㄟ ㄩˋ【释义】爨:炊。柴禾难得如桂木,米价贵得如珠玉。形容物价昂贵,生活艰难。【出处】宋 司马光《答刘蒙书》:“月俸不及数万,爨桂炊玉,晦朔不相续。&rdq

  • 成语勿忘在莒是什么意思?背后的成语故事是什么?典故来源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语,勿忘在莒

    【成语名字】: 勿忘在莒【成语拼音】: wù wàng zài jǔ【成语注音】: ㄨˋ ㄨㄤˋ ㄗㄞˋ ㄐㄨˇ【成语释义】: 莒:莒国;指不要忘记在莒国逃亡之时的情景,比喻不忘前事,不忘本、不忘初衷,不忘家乡,不忘峥嵘岁月。【成语出处】: 战国&middo

  • 成语初写黄庭是什么意思?背后的成语故事是什么?典故来源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语,初写黄庭

    “黄庭”,道经名,相传谓老子所著,例如《唐书?艺文志》书目中就有“老子《黄庭经》一卷”。《黄庭经》因有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写本而著名于世。并且还流传了一个“写经换鹅”的故事:据说,王羲之爱鹅。山阴(今浙江绍兴县)有个道士,养着一

  • 玉清元始天尊 天尊一词竟然源自佛教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玉清元始天尊,天尊

    以史为鉴,唯道是师。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分享是道教三清之元始天尊。元始天尊,又称“玉清元始天尊”、“青玄祖炁玉清元始天尊妙无上帝”、“清微圣祖玉清元始妙道上帝”等。最早记载于东晋末年的灵宝经中,在唐代初期成为了道教公认的最高神,与灵

  • 为什么称银元为“大洋”?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大洋,银元

    历史上,中国把银作货币使用时间很久,但是那时使用的银都是碎银或银锭。15世纪,欧洲国家出现银元,大约在明神宗年间,也就是公元1573~1620年间,西班牙银元流入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后来墨西哥银元(鹰洋)、英国银元(站人)、日本银元、美国银元、法国银元先后流入我国。因为当时民间把泊来之品都以&ldqu

  • 以书入画,以画通书 ——论郑板桥的诗书画三维艺术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郑板桥,诗书画三维艺术

    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尤以画竹、书法著称。他追求诗、书、画三位一体的创作。他的艺术追求,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文人画精神,而且在书画结合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板桥的书法传统根植于二王和晋唐名家,他所自创的“六分半书”,就是在通书法之后融汇诗、画之境界的产物。难怪蒋宝玲

  • 汉隶《乙瑛碑》的中和之美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隶,乙瑛碑

    在汉代碑刻文化中,《乙瑛碑》是儒家中和之美的典型代表。这部伟大的作品不仅展示了儒家立德、立功、立言的价值观,还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中和”美学。“中和”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概念,表达了求同性、整体性、中庸与融合。在道家思想中,“和&

  • 为什么宋徽宗瘦金体不普及,学的人少呢?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徽宗,瘦金体

    在书法艺术的历史长河中,瘦金书风格独特,然而,这一独特书法艺术并未得到广泛的普及和重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瘦金书难以流传呢?首先,当时瘦金书被视为皇帝的御笔,普通百姓并不敢轻易模仿和学习。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宋徽宗本人就是一位亡国之君。在那个时代,成王败寇论盛行,许多人认为瘦金体代表着衰败和灭亡,因此

  • 成语怀铅提椠是什么意思?怎么读?典故来源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成语,怀铅提椠

    【成语】怀铅提椠【拼音】huái qiān tí qiàn【繁体】懷鉛提槧【注音】ㄏㄨㄞˊ ㄑ一ㄢ ㄊ一ˊ ㄑ一ㄢˋ【释义】怀:怀藏;铅:铅粉;提:手里拿着;椠:古代书写用的木片。常带书写工具,以备写作的需要。。【出处】晋 葛洪《西京杂记》第三卷:&ldqu

  • 成语拾人牙慧是什么意思?典故来源是什么?背后的成语故事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语,拾人牙慧

    【成语名字】:拾人牙慧【成语拼音】:shí rén yá huì【成语释义】:拾:捡取;牙慧:指别人说过的话。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