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天净沙·春》(元.白朴)的解析

《天净沙·春》(元.白朴)的解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062 更新时间:2023/12/9 10:30:24

春山暖日风注,阑干注楼阁帘栊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注,小桥流水飞红注。

这是元代白朴的一首咏春小令。

这首小令最绝妙之处在于前三句写静景,后三句写动景,一“静”一“动”之间,就将一幅和暖、静谧、灵动的春天勾勒出来了。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这三句是说,桃红柳绿的春山可望,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和柔的东风吹起。楼阁上,女子卷起帘拢,凭栏远望。庭院深深,杨柳依依,秋千轻轻摇动。这是写“春天之静景”。

“春山”“暖日”“和风”,只六字,三个名词,就将春天的气候特征道尽了。春日的美好,用这六个字,想来是极其合适的。“阑干”“楼阁”“帘栊”,虽然同样是写室内之静景,却在这些室内静景的背后可以感受到一位闺中女子的存在。正是这位女子在眺望“春山”“暖日”“和风”,作者不说破,却给我们留下了丰富想象空间。“杨柳”“秋千”“院中”,同样六字,三组名词,则是写室外之静景。同样,在室外之静景中,依然可以感受到闺中女子的日闲适。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这两句是说,庭院之外,黄莺啼啭,燕子飞舞,小桥流水潺潺,红花随风飘落。这是写“春天之动景”。

“啼莺”“舞燕”,一下子就将整个静谧的画卷拉开了空间,变得灵动起来。“啼莺”“舞燕”,是近景;而“小桥流水飞红”,则为远景。无论是近景,还是远景,皆给人一种灵动的感觉。飞舞的黄莺、燕子,流动的小河,飞落的红花,都勾勒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美丽画卷。

纵览小令,构思美、意境美、声律美,以“春”点“情”,又以“情”映“春”,仅扣“春”“情”,含蓄表达了“楼阁帘栊人”的孤寂、春思、惜春之情。

标签: 白朴天净沙

更多文章

  • 西游记里最厉害的佛祖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西游记,佛祖

    在西天灵山一众佛祖中实力比较强大的佛祖都有谁呢?首先说一下如来佛祖,如来佛祖在西游记里出手是较多的一个,比如把孙悟空压在了五行山下,六耳猕猴也被他的钵盂给收服住和金翅大鹏也被他给降服了等等,有人会认为如来佛祖的实力还是非常高, 其实在灵山中还有一位厉害的佛祖,他就是孙悟空,又称之为南无大圣舍利

  • 《<战国策 -魏策一>苏秦拘于魏》的原文及翻译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国策,苏秦

    原文: 张仪欲穷陈轸,令魏王召而相之,来将悟之。将行,其子陈应止其公之行,曰:“物之湛者,不可不察也!郑彊出秦曰,应为知。夫魏欲绝楚、齐,必重迎公。郢中不善公者,欲公之去也,必劝王多公之车。公至宋,道称疾而毋行,使人谓齐王曰:‘魏之所以迎我者,欲以绝齐、楚也。&rdqu

  • 《<战国策 魏策一>张仪欲并相秦、魏》的原文及翻译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战国策,张仪

    原文: 张仪欲并相秦、魏,故谓魏王曰:“仪请以秦攻三川,王以其间攻南阳,韩氏必亡。”史厌谓昭鱼曰:“公何不以楚佐仪求相之于魏,韩恐亡,必南走楚。仪兼相秦、魏,则公亦必并相楚、韩也。” 译文: 张仪想兼任秦、魏的相国,就对魏王说:“

  • 《<战国策-魏策一>魏文侯与田子方饮酒而称乐》的原文及翻译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战国策,魏文侯,田子方

    原文: 魏文侯与田子方饮酒而称乐。文侯曰:“钟声不比乎?左高。”田子方笑。文侯曰:“奚笑?”子方曰:“臣闻之,君明则乐官,不明则乐音。今君审于声,臣恐君之聋于官也!”文侯曰:“善,敬闻命。” 译文

  • 《<战国策 赵策四>赵太后新用事》的原文及翻译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战国策,赵太后

    原文: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胥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

  • 《<战国策 赵策四>魏败楚于陉山》的原文及翻译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战国策,陉山

    原文: 魏败楚于陉山,禽唐明。楚王惧,令昭应奉太子以委和于薛公。主父欲败之,乃结秦连宋之交,令仇郝相宋,楼缓相秦。秦王合赵、宋,齐、楚之和卒败。 译文: 魏在陉山之役中击败了楚军,擒获楚将唐明。楚王害怕了,便派昭应送太子到齐国去做人质,通过薛公田文与齐国媾和。主父想要破坏这事,就与秦、宋联

  • 《<战国策 赵三>魏魁谓建信君曰》的原文及翻译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国策,建信君,魏魁

    原文: 魏魁谓建信君曰:“人有置系蹄者而得虎,虎怒,决蹯而去。虎之情,非不爱其蹯也,然而不以环寸之蹯害七尺之躯者,权也。今有国,非直七尺躯也,而君之身于王,非环寸之蹯也。愿公之熟图之也。” 译文: 魏魁对建信君说:“有人设置了一个捕虎的绳套,捕得了一只老

  • 《<战国策-赵三>秦攻赵》的原文及翻译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国策

    原文: 秦攻赵,平原君使人请救于魏,信陵君发兵至邯郸城下,秦兵罢。虞卿为平原君请益地,谓赵王曰:“夫不斗一卒,不顿一戟,而解二国患者,平原君之力也。用人之力,而忘人之功,不可。”赵王曰:“善。”将益之地。 公孙龙闻之,见平原君曰:“

  • 《<战国策 赵三>赵惠文王三十年》的原文及翻译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战国策

    原文: 赵惠文王三十年,相都平君田单问赵奢曰:“吾非不说将军之兵法也,所以不服者,独将军之用众。用众者,使民不得耕作,粮食挽赁不可给也。此坐而自破之道也,非单之所为也。单闻之,帝王之兵,所用者不过三万,而天下服矣。今将军必负十万、二十万之众乃用之,此单之所不服也。”

  • 《<战国策-赵一>或谓皮相国曰》的原文及翻译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战国策

    原文: 或谓皮相国曰:“魏杀吕辽而卫兵,亡其比阳而梁危,河间封不定而赵危。文信不得志,三晋倍之忧也。今魏耻未灭,赵患又起,文信侯之忧大矣。齐不从,三晋之心疑矣。忧大者不计而构,心疑者事秦急。秦、魏之构不待割而成。秦从楚、魏攻齐,独吞赵,齐、赵必俱亡矣。” 译文: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