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李牧)的原文及翻译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李牧)的原文及翻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74 更新时间:2023/12/26 10:57:10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

译文:李牧是驻守赵国北部边境的名将,李牧常年率军驻扎在代地雁门郡,防御匈奴。李牧有权根据实际需要在所管辖的防区内设置官吏,在李牧防区内城市的租税都收入李牧的幕府,作为军队的费用开支。

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

译文:李牧每天都下令宰杀几头牛犒劳士兵,教士兵练习射箭骑马。看守烽火台,派出侦察人员刺探敌情,李牧给予士卒优厚待遇。制定规章说:“匈奴如果侵入边境劫掠,所有士卒应尽快退入营垒坚守,有胆敢擅自捕捉敌人的斩首。”

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

译文:匈奴每次入侵,烽火台都能及时举烽火警告,士卒们也都能立即退入营垒防守,不应战。像这样过了好多年,也没有什么伤亡和损失。可是匈奴却认为李牧是胆小战,就连赵国守边的官兵也认为“我们的将军胆小怯战啊”。

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译文:赵王责备李牧,李牧仍和以前一样。赵王大怒,把李牧召回,派另外的将领取代李牧领兵。

岁馀,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

译文:过了数年,接替李牧的赵军主将,只要匈奴前来劫掠,就率军应战。然而,只要与匈奴作战都是败多胜少,伤亡颇多,导致赵国边境不能正常开展农业生产。赵王无奈重新起用李牧,李牧闭门称病不出。

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译文:赵王只得强行命令李牧必须前往边境带兵。李牧对赵王说:“大王如果确定要重新起用李牧的话,臣前往边境还是会”采取之前臣在边境的政策,这样臣才愿意前往。”赵王同意了李牧提出的条件。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原一战。

译文:李牧回到边境,还按照原来的军规号令办事。匈奴好多年都一无所得,但是士卒始终认为李牧怯战。守边的士兵每天都能得到赏赐,可无用武之地,都希望与匈奴打一仗。

於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

译文:这时李牧就准备了经过挑选的兵车一千三百辆,精选出战马一万三千匹。还有曾经获得百金奖赏的勇士五万人,能拉硬弓的优秀射手十万人,全部组织起来训练作战。同时放出大批牲畜四处散放,放牧的平民布满山野。

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

译文:匈奴派出小股兵力入侵,李牧部众就假装失败,故意把几千人丢下给匈奴。匈奴单于听到这个消息,就率领大批人马入侵。李牧布下许多灵活奇特的战阵,从左右两翼包抄反击,大败匈奴,斩杀匈奴十多万人马。

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後十馀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译文:接着李牧率军灭了檐褴,打败东胡,收降了林胡,匈奴单于败逃。此后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的城邑。

赵悼襄王元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居二年,庞暖破燕军,杀剧辛。

译文:赵悼襄王元年(前244),廉颇已经逃到魏国之后,赵国派李牧率军进攻燕国,攻克了武遂、方城。两年后,庞煖率军击败燕军,斩杀剧辛。

後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於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於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

译文:又过了七年,秦军在武遂打败并斩杀赵将扈辄,斩杀十万赵军。赵国任命李牧为大将军,李牧率军在宜安进攻秦军,大败秦军,赶走秦将桓齮。

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

译文:李牧因战功被赵王封为武安君。又过了三年,秦军进攻番吾,李牧率军抗击秦军,最终李牧率军击败秦军,李牧又率军向南抵御韩国和魏国。

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

译文:赵王迁七年(前229),秦国派王翦率军进攻赵国,赵国派李牧、司马尚率军抵御秦军。秦国用重金贿赂赵王的宠臣郭开,指使郭开施行反间计,造谣说李牧、司马尚要谋反。赵王便派赵葱和齐国将军颜聚接替李牧,李牧不接受王命。

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

译文:赵王派人暗中乘其不备逮捕了李牧,然后杀害了李牧,同时还撤了司马尚的官职。

後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译文:三个月之后,王翦趁机猛攻赵国,大败赵军,杀了赵葱,俘虏了赵王迁和将军颜聚,最终赵国灭亡。

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

译文:太史公说:知道将死而不害怕,必定是很有勇气的人;死并非难事,而怎样对待死亡才是难事。当蔺相如手举宝璧斜视庭柱,以及呵斥秦王侍从的时候,就面前形势来说,最多不过是被杀,然而一般士人往往因为胆小懦弱而不敢如此表现。

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译文:蔺相如相如一旦振奋起他的勇气,其威力就伸张出来压倒敌国。后来又对廉颇谦逊退让,他的声誉比泰山还重,他处事中表现的智慧和勇气,可以说是兼而有之啊!

标签: 史记李牧

更多文章

  • 《<战国策-魏策二>田需、周宵相善》的原文及翻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战国策,田需,周宵

    田需、周宵相善,欲罪犀首。犀首患之,谓魏王曰:“今所患者,齐也。婴子言行于齐王,王欲得齐,则胡不召文子而相之?彼必务以齐事王。”王曰:“善。”因召文子而相之。犀首以倍田需、周宵。 译文: 魏国的田需、周宵关系友好,他们想加罪于犀首。犀首担心此事

  • 明代爱情小说中的婚姻观与性别认同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明代爱情小说,婚姻观,性别认同

    明代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中国文学在明代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文学成就,包括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等。在这其中,明代的爱情小说是一个重要的文学类型,这些小说围绕着情爱、婚姻和性别认同等主题展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婚姻观和性别认同。 在明代,婚姻被看作是

  • 《辞职自遣》(明代·刘基)的解析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辞职自遣,刘基

    买条黄牛学种田,结间茅屋傍林泉。 因思老去无多日,且向山中过几年。 为吏为官皆是梦,能诗能酒总神仙。 世间万事都增价,老了文章不值钱。 这是明代诗人刘伯温的一首辞官诗。 关于辞职这件事,文人似乎都比较热衷,更多体现出一份洒脱与通透。 汉朝大才子司马相如为景帝时武骑常侍,因不得志,称病

  • 《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宋·朱敦儒)的原文及解析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西江月,朱敦儒

    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不须计较注1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 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 这是宋代词人朱敦儒的一首抒情词。 “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这人世间的事短得就如同一场春梦,而人情冷暖,薄得就好似一朵秋云。要经历多少艰

  • 《遣子诗》(唐.黄峭)的原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遣子诗,黄峭

    信马登程往异方,任寻胜地振纲常。足离此境非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朝夕莫忘亲嘱咐,晨昏须荐祖蒸尝。漫云富贵由天定,三七男儿当自强。这是唐代诗人黄峭(872953)的一首遣子诗。与其说这首诗是遣子诗,不如说是言志诗。好男儿是穷守故里,还是外出闯荡?在这首诗中,黄峭旗帜鲜明地给出了答案,欲求富贵,必闯四方

  • 《<战国策-魏策二>齐、魏战于马陵》的原文以及翻译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国策

    原文:齐、魏战于马陵,齐大胜魏,杀太子申,覆十万之军。魏王召惠施而告之曰:“夫齐,寡人之仇也,怨之至死不忘。国虽小,吾常欲悉起兵而攻之,何如?”对曰:“不可。臣闻之,王者得度,而霸者知计。今王所以告臣者,疏于度而远于计。王固先属怨于赵,而后与齐战。今战不胜,国无守

  • 董卓的谋士李儒去哪了?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董卓,李儒

    说起李儒去哪了?不少人都得懵一下,是啊李儒去哪了呢?其实这个问题有点“曼德拉效应”,演义中其实交代了李儒的结局。董卓大闹凤仪亭后,董卓和吕布的关系有了裂痕,李儒建议董卓把貂蝉赐给吕布。董卓先是同意,后又后悔了。李儒追问此事惹得董卓老大不高兴,说你怎么不把你妻子送给吕布。李儒碰

  • 曹操的优势比刘备好,为何诸葛亮最后选择跟随刘备?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备,诸葛亮

    最主要的一点是诸葛亮有政治洁癖。也就是说诸葛亮有匡扶汉室的想法。汉献帝的“衣带诏”大白天下之后,曹操就是名副其实的汉贼,有“洁癖”的诸葛亮不可能去保一个汉贼。除了这个原因之外,还有一些小原因。1、能当谋士的一般都是出自士族大家,拖家带口的比较多,他们出

  • 《道德经》全文及翻译与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道德经

    第一章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翻译:凡是可以言说的道理,都不是永恒的道理。凡是可以被命名的名称,都不是永恒的名称。无任何名称,正是天地的元始。有最初的命名,乃是生育万物的

  • 贾政的人物性格,贾政为什么要打宝玉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贾政

    贾政是《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但是他并不喜欢人人都喜欢的贾宝玉,甚至还打过他,这不免让人觉得他是一个脾气很火爆的人,其实贾政是一个有文化的人,他从小喜欢读书,并且十分孝顺,所以贾政有着很多让人值得捉摸的性格,那么贾政的人物性格是怎样的呢?贾政为什么会打宝玉呢?贾政的人物性格贾政是荣国府中的二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