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金庸小说中隐藏着十大高手,独孤求败只能排第4位

金庸小说中隐藏着十大高手,独孤求败只能排第4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242 更新时间:2024/1/13 17:10:50

金庸先生的每一部武侠作品都堪称经典,他笔下也有很多角色让我们印象深刻,比如义薄云天的乔峰,精灵古怪的韦小宝、浪荡不羁的令狐冲、宽仁敦厚的郭靖等等。

而金庸武侠中的绝世高手同样让我们为之赞叹,比如《笑傲江湖》中的东方不败,《天龙八部》中的扫地僧,《倚天屠龙记》中开挂的张无忌等等。

金庸原著中石破天、张三丰这样的顶级高手自然不必多说,很多文章都已经分析得非常透彻了。今天我们就用这篇文章来聊一聊金庸武侠中隐藏的十大高手。

什么叫“隐藏”的十大高手呢?就是金庸武侠中没有正面描写过此人,此人出手也非常少,甚至此人在原著都没有出场过,我们只能从侧面去推测其武功的一流高手。

根据以上标准,“史书凌轩阁”来分析一下金庸武侠中隐藏的十大高手,其中逍遥子上榜,第3是张三丰的蒙恩师。

10、史火龙《倚天屠龙记》

张无忌心中一凛:“听说丐帮帮主名叫金银掌史火龙,武林中极少有人见过他的真面目,却不知是何等样的人物?”

史火龙是《倚天屠龙记》中的丐帮帮主,降龙十八掌传到他这一代时,已经失传了五掌,史火龙只学会了其中的十三掌。而且为了练成这十三掌,史火龙还走火入魔,几乎瘫痪。但就是凭借这残缺不全的十三掌,史火龙的实力就足以纵横江湖。

谢逊身为明教的四大法之首,武功已经可以吊打武林中的各大二流高手,但谢逊始终打不过成昆,每次找成昆报仇都不是人家的对手。可成昆却被接近残废的史火龙拍得吐血而逃,由此可见,降龙十八掌的确很强。

9、百损道人《倚天屠龙记》

张三丰皱眉道:“我知道三十年前百损道人一死,这阴毒无比的玄冥神掌已然失传,岂知世上居然还有人会这门功夫。”

相信很多没有看过《倚天屠龙记》原著的读者,可能都没听过“百损道人”这个名字。百损道人是谁?他是玄冥二老的师父,也是玄冥神掌的创始人。玄冥二老的武功在《倚天屠龙记》中属于一流水平,他们俩的其中任何一人,就可以跟练过乾坤大挪移的杨逍刚正面。

武当七侠中,除了二侠俞莲舟,无人是玄冥二老的对手。如果是玄冥二老联手出战,那除了张无忌和张三丰,没人应付得了。所以,玄冥二老的师父百损道人,堪称一位隐藏的绝世高手。

8、玄澄《天龙八部》

上代高僧之中曾有人兼通一十三门绝技,号称"十三绝神僧",少林寺建寺数百年,只此一人而已。

天龙八部中,少林派堪称高手如云。少林的扫地僧最为惊艳眼球,他能够硬挨乔峰一掌后轻描淡写地说一句:“好掌力!”这等排面,已经有了张三丰的风范。除了扫地僧之外,少林派还有一位隐藏的高手,号称“二百年来少林第一高手。”

这个人就是玄澄,他精通“少林七十二绝技”中的十三门绝技,是少林古往今来的第一人。而《笑傲江湖》中的方证大师,也只不过精通十一门绝技,就足以让心高气傲的任我行出口称赞。

7、金蛇郎君《碧血剑》

金蛇郎君原名夏雪宜,是一个冷酷无情,性格偏激之人,他也是《金蛇秘籍》的创始人,袁承志的师父。金蛇郎君并没有在《碧血剑》中出现过,袁承志发现他留下的《金蛇秘籍》时,夏雪宜已是一堆枯骨。

袁承志本身的武功很杂,他学过铁剑门的轻功、剑法,也学过华山派的内功、剑法,但让袁承志纵横江湖的,还是金蛇郎君留下的《金蛇秘籍》。《金蛇秘籍》上面的武功实在怪异莫测,招式套路让人摸不着头脑,由此可以看出金蛇郎君是一个跟东邪差不多性格的绝世高手。

6、林远图《笑傲江湖》

林远图是《笑傲江湖》中林平之的曾祖,林震南的祖父,也是“福威镖局”的创始人。林远图并不是创作《葵花宝典》的前朝太监,他原本是少林寺的渡元和尚,是红叶禅师的徒弟。

红叶禅师偶然间得到了《葵花宝典》,他原本想毁掉害人害己的《葵花宝典》,但被旁边的渡元偷偷背了下来,并写在随身的袈裟上。渡元和尚练成葵花宝典后,还俗创立了“福威镖局”。个人估计,林远图的武功,比起东方不败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5、逍遥子《天龙八部》

逍遥子是《天龙八部》中逍遥派的开山鼻祖,他是一位金庸武侠中隐藏的绝世高手。个人认为,逍遥子琴诗书画样样精通,奇门八卦也颇有研究,他属于那种全能型的奇才。五绝之一的东邪比起逍遥子来,都要逊色不少。

东邪比不上逍遥子?不信咱们来看看逍遥子自己领悟出的绝世武功,随便拿出来一个都是响当当的绝技。轻功“凌波微步”算是金庸武侠中的一流轻功;“北冥神功”堪称“吸星大法”的完全版,算是金庸武侠中最无解的武功之一;“小无相功”和“生死符”也都是武林独一无二的一流绝学。

4、独孤求败《神雕侠侣》

纵横江湖三十余载,杀尽仇寇,败尽英雄,天下更无抗手,无可奈何,惟隐居深谷,以雕为友。呜呼,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

首先,剑魔独孤求败对得起他的名字,一生只求一败,江湖罕有敌手。如果论剑法,孤独求败可能是金庸武侠中剑法最强的。杨过学了独孤求败的“玄铁剑法”后功力大进,而令狐冲更是凭借“独孤九剑”独步武林。由此可见,独孤求败当真是“孤独求败”。

3、斗酒僧《倚天屠龙记》(张三丰的启蒙恩师)

这部九阳真经已记了十之五六,张君宝若有所悟,在洞中苦思七日七夜,猛地里豁然贯通,领会了武功中以柔克刚的至理,忍不住仰天长笑。

很多人觉得张三丰的启蒙恩师应该是觉远,其实不然,应该是《九阳真经》的创始人斗酒僧。

觉远在临死前把《九阳真经》背诵给张三丰听,但是断断续续也只背诵了其中的一半左右。张三丰就是凭借着一半的《九阳真经》,悟出了以柔克刚的至理,开创了武当一派。所以说,斗酒僧算是张三丰的启蒙恩师吧。

2、黄裳《神雕侠侣》;1、《太玄经》作者《侠客行》

《太玄经》跟《九阴真经》算是金庸武侠中武功的天花板了,是包罗万象的至高武学。而他们两位都没有在金庸武侠中正式出场过,算是两位隐藏的顶尖高手。因为金庸武侠更加注重内功,所以独孤求败要排在斗酒僧、黄裳、《太玄经》作者之后。

黄裳是《九阴真经》的作者,他的这本武学秘籍影响了金庸武侠中的几百年,随便哪个人学点《九阴真经》都可以纵横江湖,成为一等一的高手。而《太玄经》的作者更不用多说,石破天学会《太玄经》后,已经成了半神之体。那太玄经的原作者,估计得有全神之体了。

标签: 黄裳斗酒僧太玄经

更多文章

  • 《史记·秦始皇本纪》的原文及翻译(四)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异日韩王纳地效玺,请为藩臣,已而倍约,与赵、魏合从畔秦,故兴兵诛之,虏其王。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 译文:秦国前无古人的统一了天下,秦王政对兼并天下做总结,顺便对丞相、御史等高官下令说:“想当年韩王向孤进献土地,交出王印,请求成为秦国的附

  • 《史记·秦始皇本纪》的原文及翻译(六)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史记,秦始皇本纪

    既已,齐人徐巿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巿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译文:秦始皇巡游期间,齐郡人徐巿等方士上书,说海中有三座神山,名叫蓬莱、方丈、瀛洲,是仙人居住的地方。徐巿等人请求斋戒沐浴,带领童男童女前往寻找神山。于是始皇派

  • 《史记·秦始皇本纪》的原文及翻译(九)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史记,秦始皇本纪

    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左丞相斯从,右丞相去疾守。少子胡亥爱慕请从,上许之。十一月,行至云梦,望祀虞舜于九疑山。浮江下,观籍柯,渡海渚。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其文曰: 译文: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十月癸丑日,始

  • 平儿对于王熙凤而言,重要性不亚于白龙马对于唐僧的重要性!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平儿,王熙凤

    王熙凤的得利助手是平儿,贾母身边最重要的丫头是鸳鸯,王夫人身边最得利的丫头是彩霞,宝玉身边不可或缺的丫头是袭人。这四个丫头她们都有各自的好处,几大主子身边,她们都少不了。 如果是王熙凤是唐僧,那么平儿就是驮着她的白龙马,王熙凤每天都有很多的工作,平儿照顾她的起居,还能帮她分担很多的任务。 贾

  • 聊斋故事:年轻貌美的寡妇日夜供奉亡夫的泥像,不想却由此怀孕,婆婆不信,县令却想了一个办法证明她的清白!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聊斋志异,夫死从子

    古代,有个年轻美貌的寡妇,发誓不会再嫁。她让人做了一尊亡夫的泥像放在卧室,日夜供奉。没想到几年后,寡妇就怀孕了。婆婆怀疑她与人有私,十个月后她生下孩子,县令想到一个办法可以证明她是否清白。 这个寡妇叫王玉秀,她和丈夫李云青梅竹马,二人成婚后恩爱有加,只是李云突然就得了痨病去世了。婆婆看到玉秀还

  • 《史记·晋世家》的原文及翻译(三)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史记,晋世家

    献公元年,周惠王弟颓攻惠王,惠王出奔,居郑之栎邑。 译文:晋献公元年(前676年),周惠王的弟弟颓谋反,纠结党徒袭击惠王,惠王出逃投奔郑国,郑国安排惠王居住的栎邑。 五年,伐骊戎,得骊姬、骊姬弟,俱爱幸之。 译文:晋献公五年(前672年),晋献公率军入侵骊戎,俘获骊姬以及骊姬的妹妹,献公十

  • 《史记·晋世家》的原文与翻译(十五)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史记,晋世家

    四年,伐秦,取少梁。秦亦取晋之郩。六年,秦康公伐晋,取羁(jī)马。晋侯怒,使赵盾、赵穿、郄(qiè)缺击秦,大战河曲,赵穿最有功。 译文:晋灵公四年(前617年),晋国入侵秦国,攻取了秦国的少梁。秦军也攻取了晋国的崤城。晋灵公六年(前615年),秦康公率军讨伐晋国,攻取了羁马。

  • 《史记·魏世家》的原文及翻译(四)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史记,魏世家

    襄王元年,与诸侯会徐州,相王也。追尊父惠王为王。 译文:魏襄王元年,魏襄王与诸侯在徐州举行会盟,互相称王。襄王追尊他的父亲惠王为王(这里记载有误,前文中惠王卒应该是惠王改元,在位的国君还是惠王)。 五年,秦败我龙贾军四万五千于雕阴,围我焦、曲沃。予秦河西之地。 译文:魏惠王改元后五年(前3

  • 《史记·赵世家》的原文及翻译(一)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史记,赵世家

    赵氏之先,与秦共祖。至中衍,为帝大戊御。其后世蜚廉有子二人,而命其一子曰恶来,事纣,为周所杀,其后为秦。恶来弟曰季胜,其后为赵。 译文:赵国的先祖,与嬴秦是同一个先祖。传承到中衍时,中衍担任商朝大戊帝的御手。中衍的后代蜚廉生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名叫恶来,侍奉殷纣王,武王伐纣是恶来被杀,他的后人

  • 《史记·韩世家》的原文及翻译(上)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史记,韩世家

    韩之先与周同姓,姓姬氏。其后苗裔事晋,得封于韩原,曰韩武子。武子后三世有韩厥,从封姓为韩氏。 译文:韩国的先祖与周天子是同姓,都姓姬。其后代待奉晋国,得以被封在韩原,称韩武子。韩武子以后再传三世到韩厥,韩厥以封地为氏,称为韩氏。 韩厥,晋景公之三年,晋司寇屠岸贾将作乱,诛灵公之贼赵盾。赵盾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