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已,齐人徐巿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巿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译文:秦始皇巡游期间,齐郡人徐巿等方士上书,说海中有三座神山,名叫蓬莱、方丈、瀛洲,是仙人居住的地方。徐巿等人请求斋戒沐浴,带领童男童女前往寻找神山。于是始皇派徐巿挑选童男童女数千人,率船队到海中去寻访仙人。
始皇还,过彭城,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乃西南渡淮水,之衡山、南郡。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
译文:始皇巡游途中,经过彭城,始皇就地斋戒祭祀,想要从泗水中打捞失传的周朝九鼎。他派出数千人潜入水中寻找,最终无功而返。于是始皇向西南渡过淮水继续巡游,前往衡山郡、南郡。泛舟长江,到达湘山准备祭祀。却遭遇大风,几乎不能渡过长江。
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于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zhě)其山。上自南郡由武关归。
译文:始皇问博士说:“湘君是何方神圣?”其中一个博士回答说:“据臣所知,湘君是尧帝的女儿,舜帝的妻子,去世后埋葬在这里。”始皇被这一阵大风惹得十分生气,认为是所谓的湘君跟他作对,于是始皇下令,征召服劳役的罪犯三千人砍光湘山上的树木,露出红褐色的山岩。然后始皇从南郡经武关回到国都。
二十九年,始皇东游。至阳武博狼沙中,为盗所惊。求弗得,乃令天下大索十日。
译文: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年),始皇再次来到东方巡游。来到阳武博狼沙时,被刺客击中附属车辆后,受到惊吓(留侯张良谋划的)。始皇下令追捕刺客,却没有抓到人,就下令在全国大规模搜查十天。
登之罘(fú),刻石。其辞曰:
译文:始皇登上之罘山,镌刻石碑。碑文如下:
维二十九年,时在中春,阳和方起。皇帝东游,巡登之罘,临照于海。从臣嘉观,原念休烈,追诵本始。大圣作治,建定法度,显箸(同“着”)纲纪。外教诸侯,光(通“广”)施文惠,明以义理。六国回辟,贪戾无厌,虐杀不已。皇帝哀众,遂发讨师,奋扬武德。义诛信行,威燀旁达,莫不宾服。烹灭强暴,振救黔首,周定四极。普施明法,经纬天下,永为仪则。大矣哉!宇县之中,承顺圣意。群臣诵功,请刻于石,表垂于例程。
其东观曰:
维二十九年,皇帝春游,览省远方。逮于海隅,遂登之罘,昭临朝阳。观望广丽,从臣咸念,原道至明。圣法初兴,清理疆内,外诛暴强。武威旁畅,振(通“震”)动四极,禽灭六王。阐并天下,甾害(通“灾”)绝息,永偃戎兵。皇帝明德,经理宇内,视听不怠。作立大义,昭设备器,咸有章旗。职臣遵分,各知所行,事无嫌疑。黔首改化,远迩同度,临古绝尤。常职既定,后嗣循业,长承圣治。群臣嘉德,祗诵圣烈,请刻之罘。
译文:又是石刻碑文,建议大家还是看原文吧,翻译出来很怪。
旋,遂之琅邪,道上党入。
译文:离开之罘山后,始皇一行前往琅邪郡,然后途经上党郡回到咸阳。
三十年,无事。三十一年十二月,更名腊曰“嘉平”。赐黔首里六石米,二羊。始皇为微行咸阳,与武士四人俱,夜出逢盗兰池,见窘,武士击杀盗,关中大索二十日。米石千六百。
译文:秦始皇三十年(前217年),没有重大事件。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十二月,把腊祭改名为“嘉平”。赏赐平民百姓每里六石米,两只羊。
这一年始皇微服出行巡视咸阳,有四名贴身侍卫随行,夜晚在兰池遭遇盗贼,始皇一行处境十分危险,结果四名武艺高超的侍卫将盗贼全部诛杀,经过此事后始皇下令在关中地区大规模搜捕二十天。同年关中粮食价格暴涨,米价达到每石一千六百钱。
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刻碣石门。坏城郭,决通堤防。石刻其辞曰:
译文: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始皇巡游到碣石山,派燕地方士卢生外出寻访羡门、高誓两位仙人。在碣石门上镌刻文字。始皇下令摧毁城墙,挖通堤防。铭文说:
遂兴师旅,诛戮无道,为逆灭息。武殄暴逆,文复无罪,庶心咸服。惠论功劳,赏及牛马,恩肥土域。皇帝奋威,德并诸侯,初一泰平。堕(同“隳”)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地势既定,黎庶(指平民百姓)无繇(即徭役),天下咸抚。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惠被诸产,久并来田(本地和外来的农户),莫不安所。群臣诵烈,请刻此石,垂着仪矩(法律规定)。
译文:还是石刻碑文,大家还是看原文吧,翻译出来很怪
因使韩终、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始皇巡北边,从上郡入。燕人卢生使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
译文:始皇还派韩终、侯公、石生去寻访仙人及不死灵药。同年始皇巡游到北方边境,途经上郡回到国都。这一年,燕人方士卢生从海上返回,向始皇描述了所遭遇的神鬼之事,并趁机献上他所抄录的图书,上面写着“亡秦者胡也”。始皇看到谶语后,马上委派将军蒙恬率军三十万人向北进攻胡人,攻取了河套地区。
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西北斥逐匈奴。
译文: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始皇下令征发曾经逃亡在外的犯人、入赘妻家的男子、商人等入伍,然后派这些人攻占陆梁地区,并就地设置桂林郡、象郡、南海郡,并遣送罪犯前去戍守。同时始皇还派兵在帝国的西北地区驱逐匈奴人。
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徙谪,实之初县。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
译文:秦国占领了从榆中沿黄河向东,一直到阴山的大片土地,在上述地区设置了四十四个县,在黄河边修筑堡垒为要塞。始皇又派蒙恬渡过黄河占领高阙、阳山、北假中等地区,蒙恬在这些地区修筑了堡垒来驱逐戎人。始皇下令迁徙犯人充实刚创建的县。同年禁止民间私自祭祀。彗星出现在西方。
三十四年,适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
译文: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始皇规定有断案不公的官吏,将会被送去修筑长城或戍守南越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