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武松最大的成就是什么?不是打虎,而是杀死了一位能做皇帝的人

武松最大的成就是什么?不是打虎,而是杀死了一位能做皇帝的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526 更新时间:2024/1/7 8:00:10

对于我们而言,四大名著我们并不会感到陌生,因为这四本名著中所蕴含着深厚的化底蕴,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发展状况。

其中最精彩就要数《水浒传》莫属了,这本书中将108位好汉身上的鲜明特性描写的淋漓尽致,尤其是鼎鼎大名的武松,他曾因为在景阳冈打虎而出名,但是我们不知道的是武松最大的威严并不是这些,而是他杀了一个本该能成为皇帝的人。

这时,大家一定对刀下的这个人充满了好奇,想要知道此人究竟是谁,既然有能力成为一国之君,为何最后还是会死在武松的刀下,武松为何能够如此强劲的能力将此人杀害呢?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武松的成名之路。

因景阳冈打虎而出名

武松是一个性情中人,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和志同道合之人结为好兄弟,他出生于清河县,但是对于自己的亲身父母并没有太多的印象,因为武松自小就和自己的哥哥相依为命,是哥哥武大郎将武松养育成人。

稍长大一点的武松,深知哥哥挣钱不易,于是他就打算去外面为家里赚一些外块,于是他就开始苦练自己非常感兴趣的武术,顺利进入了杂技团,在这里的武松表现非常优秀,受到了很多观众的好评,而武松也因为这份工作不仅收获了相应的酬劳,而且让他自己的武功如飞猛进。

有一天,武松正在路上闲逛,当时武松正好看见了一个地主在欺负一位老实巴交的农民,这让正义凛然的武松,内心非常气愤,于是便二话不说,将那个欺负人的地主暴打一顿,可谁知,不知轻重的武松,竟然将地主打死了。

就这样,武松开始了自己的逃亡之路,告别了家乡,告别了自己的哥哥。在离开老家之后,武松有一年多的时间都没有回去,每天都漫无目的游荡。

后来,由于武松再也无法压抑内心对哥哥的思念之情,于是他就踏上了回清河县的道路。当武松经过景阳岗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小客栈的门上写着三碗不过冈的话语。

这句话很快就引起了武松内心的波澜,决定要去挑战一番。毕竟,当时的武松不仅喜欢去做有挑战的事情,而且他还喜欢美酒,因此,这对于武松而言,可谓是一举两得。

于是,武松满怀自信的踏进了客栈,一口气连着喝了十八碗,并且在临走前好像客栈的老板吐槽,就不够辣。可是武松却不知道的是,这些酒的后劲可是很大。

走在郁郁葱葱的山林里,武松感到有一些头晕目眩,决定先找一个地方休息一会,可谁知,就在这时,一只凶猛的老虎盯上了武松,当武松发现这种老虎的时候,这只老虎早已经发起了非常猛烈的攻击。

老虎的出现让昏昏欲睡的武松清醒了过来,只见他其在老虎的背上,紧接着,他又将老虎放到在地方,武松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拿出了宝剑,了断了老虎的生命。就这样,武松打虎的威名引起了附近很多村民的注意,大家都纷纷夸他是一个骁勇善战之人。

但是不幸的是,武松的哥哥却因为潘金莲和西门庆这对奸夫淫妇所杀害,在这种情况下,气急败坏的武松将他们直接杀死,就这样,武松又走上了逃亡之路。

其实,此事武松并没有做错,有错在先的是潘金莲和西门庆,因此,武松在逃亡了一段时间之后,武松本打算不再进行逃亡,可谁知没过多久,武松有意此因为血溅鸳鸯楼的时间,惹上了官事,在这种情况下,在武松大哥宋江的带领下,走上了梁山。

被迫招安,走上征战之路

在进入梁山之后,武松坚持每天勤奋练习武术,对于大哥宋江交代的事情都会认真完成。但是恰好是武松的这种愚忠,最终导致武松的晚年生活凄凉至极。

其实,当时对于宋江想要招安的时候,遭到了梁山上很多兄弟的反对,对于武松而言,虽说他的内心多多少少有一些顾及,但是他是一个非常看重感情的人,因此,武松选择了支持宋江想要朝廷低头,选择招安的想法。

正是在招安之后,梁山的好汉们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朝廷之中,一心一意为朝廷办事,而朝廷也总会派梁山的好汉们去绞杀一些外来的侵略者。

在一次战争中,武松斩杀了一位名字叫做耶律得重的将军,当时对于武松绞杀耶律得重的场面,仅仅使用了几句话就带过,当时的耶律得重和武松斗争的过程中,由于耶律得重一直都处于下风,在这种情况下,耶律得重就想要逃过。

但是面对这一切,武松全部都看在眼里,于是武松挥起手中的大刀,一刀砍断了马头,这时的耶律得重狼狈的掉下了马,趴在地上,于是武松就揪住耶律得重的头发,将其斩首。

而被武松斩首的耶律得重就是在未来极有可能成为皇帝的人,这时,此人看着并没有什么过人的能力,为何会成为未来的一国之君呢?

其实,主要原因和《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况,当时大宋朝急剧衰败,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这一切都和外来侵略者有着一定的联系,因此,施耐庵就将所有的不满都发泄在了书中的耶律得重的身上。

在真实历史中的耶律得重,是一个善长舞刀弄剑,对文学知识也有一定的研究,正是这样优秀的耶律得重,建立了西辽,并且还占领了很多中亚地区的国家,还在中亚叶密立称帝,直到1143年,他才因病离开了人世。

结语

不可否认,《水浒传》中的片段不过是作者施耐庵为了发泄内心的不满,才写下了武松痛杀耶律得重的局面。

而真实历史中的他,依旧存活于世,建立西辽,并且成帝,因此,这场看似不起眼的杀人事件,实则成为了武松一生中最大的成就。

不可否认,《水浒传》这本书中所蕴含的不止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也包含着施耐庵个人的感情与寄托。

标签: 武松水浒传耶律得重

更多文章

  • 《史记·五帝本纪》舜帝部分原文及翻译(一)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舜帝

    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gǔ sǒu),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gōu)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自从穷蝉以至帝舜,皆微为庶人。 译文:虞舜,名叫重华。重华的父亲叫瞽叟,瞽叟的父亲叫桥牛,桥牛的父亲叫句(gōu,通“勾&r

  • 武松真的不近女色吗?武松是爱潘金莲的,武松爱潘金莲有哪些证据?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武松,潘金莲

    武松,在梁山上被称为“行者”,表面上也是个修行之人,不过很多人应该都知道,这是张青夫妇为了掩护他的身份,而帮他装扮成这幅模样的,实际上他根本与修行沾不上多少关系,很多人大概甚至认为他是个不近女色之辈,可是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说起女人,就不能不谈论梁山上的这些男人们,他们

  • 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猪八戒挑的担子里面是什么?为什么八戒总不愿意担!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西天取经,猪八戒,西游记

    唐僧小小的两担行礼里都有啥,真的很重吗?为何八戒总喊累? 《西游记》是我国家喻户晓的文学名著。其中所讲述的故事跌宕起伏,精彩生动。西行取经的四人一龙中,孙悟空无疑是那个倍受万千观众所喜爱的角色。 一身铜筋铁骨,通天的本领,更兼得一対火眼金睛,手中铁棒抱打不平。 为人嫉恶如仇,刚直不阿,可以

  • 《史记·夏本纪》(四)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史记

    荆河惟豫州:伊、雒、瀍(chán )、涧既入于河,荥(xíng)播既都,道菏泽,被明都。其土壤,下土坟垆。田中上,赋杂上中。贡漆、丝、絺、纻(zhù ),其篚纤絮,锡贡磬错。浮于雒,达于河。 译文:大禹九州治水,到了河南地段的豫州,位于在荆山与黄河之间

  • 姜子牙封神忘了自己,想了个办法,地位凌驾众神之上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姜子牙封神,姜子牙

    姜子牙,又名姜尚,关于此人的传说是十分多的,其中人们了解最多的大概就是《封神演义》了。他是中国的武圣人,一生轰轰烈烈,堪称传奇。后世因为崇拜他,将其奉为神明。 据说在姜子牙帮助武王伐纣之时,请了不少的能人异士。周朝建立之后,姜子牙也按着自己当初的约定,按照封神榜分封众神,最终所有人都得到了自己

  • 《史记·殷本纪》(一)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史记,殷本纪

    殷契(xiè,),母曰简狄,有娀(sōng)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封于商,赐姓子氏。契兴于唐、虞、大禹之际,功业着于百姓,百姓

  • 三国时,貂蝉原型秦宜禄之妻杜夫人数次被人霸占,但她却没寻短见,反而生活惬意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貂蝉,秦宜禄,杜夫人

    在很多人看来古代女子的地位极其低下,对于女子的要求也十分的严苛,受到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的束缚,即使是丈夫离世后,女子也要按照“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传统理念为丈夫守寡白白断送了自己的一生。 事实上这些看法大多是我们的刻板印象或者说是在宋朝以后,伴随着宋明理学的兴起对女

  • 《史记·周本纪》(六)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史记,周本纪

    武王征九牧之君,登豳之阜,以望商邑。武王至于周,自夜不寐。周公旦即王所,曰:“曷为不寐?”王曰:“告女:维天不飨(同“享”)殷,自发未生于今六十年,麋鹿在牧,蜚鸿满野。天不享殷,乃今有成。维天建殷,其登名民三百六十夫,不显亦不宾(通&l

  • 神雕大侠杨过晚年收了2个徒弟,其中一个祸乱了武林,一个颠覆了江湖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杨过,神雕大侠,阳顶天,成昆

    杨过是金庸笔下的一个经典人物,他一生经历传奇而又绚烂,早期的他倔强又叛逆,有着极端的性格,在经历了一系列事件后,终于参透侠之奥义,成为了一个保家卫国的大英雄。 《神雕侠侣》的故事结束后,杨过本人便消失在了江湖,但他对江湖依旧有着不小的影响。神隐后的杨过曾收过两个徒弟,也正是这两个徒弟颠覆了后来

  • 《史记·周本纪》原文及翻译(十七)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史记,周本纪

    三十四年,苏厉谓周君(即西周君)曰:“秦破韩、魏,扑师武,北取赵蔺、离石者,皆白起也。是善用兵,又有天命。今又将兵出塞攻梁,梁破则周危矣。君何不令人说白起乎? 译文:周赧王三十四年(前281),苏厉对周君说:“秦击败了韩国、魏国,打败了魏将师武,往北攻取了赵的蔺、离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