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的本体论。医学哲学包含认识论、本体论/形而上学和医学伦理,重要的是医学伦理。而题主所问从医学哲学的角度看医学的本质是什么,那么涉及到的就是本体论或者形而上学的部分。
(1)使现代科学成为可能的本体论革命
(2)笛卡尔二元论,与现代医学的关系
(3)单因素致病论
(4)安慰剂和安慰剂效应
至于,涉及临床实践的本体论。则涉及基本医学术语的定义,如:疾病,疾病过程,诊断和患者等基本名词。而对这些基础概念的思考,有助于我们认识人类社会中的医学实践和理念的变迁。
疾病是什么?乍一看,“什么是疾病?”这个问题的答案相当简单,似乎每个人都可以毫不费力的回答它,至少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我们对疾病有着直观的把握。但是,当我们了解得越多,就越会发现,要想严谨的定义疾病,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除非你把自己定义为正常,而任何和你不一样的都算成疾病。但这样的主观定义也行不通,因为这意味着你自己就不会生病了,而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以此类推,可以把一群人的平均状态定义为正常或者健康,而与之不同的就算成疾病,虽然在很多时候我们就这么干的,比如血压、血糖、心率啊等等。但是,运动员的心率比非运动员的要慢,同时身高恰好等于平均身高的也没多少人,因此平均值固然有助于帮我们判断正常和异常,健康和疾病,但它们都只能算辅助工具,无法用来做严谨精确的定义。
而什么算作疾病,也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生变化,部分原因是对健康的期望越来越高,部分原因在于诊断能力的变化,但主要是由于社会和经济原因的影响。
所以,如果认为本质是永恒的和不可改变的,那么人类的医学是没有真正的本质的。
举两个例子吧,一个是生理上的(骨质疏松),另一个是性倾向上的(同性恋)。
比如:骨质疏松症,这本来是出现在老年人中的一个普遍生理现象,但自从这种现象在1994年被世界卫生组织正式认定为疾病后,骨质疏松就从正常的衰老现象变成了一种病理现象。而这根源于,骨质疏松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同时人们发现不同的人骨质疏松的程度差异很大,医学认为那些不怎么疏松的人才是正常和健康,反之则不够健康,在此基础上,制药公司开发出了极好的能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同时流行病学家则在健康宣传时,号召年轻人多运动,以对抗老年时的骨质疏松。
图示:紫外线促进维生素D合成,维生素D维持我们的骨骼健康。不过,紫外线对皮肤不好,同时还有致癌变的可能性,所以正午的太阳不能晒,一早一晚晒晒还是不错的。当然,也可以通过直接补充维生素D药丸的方式来避开晒太阳。
而另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则是同性恋,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同性恋被视为需要激素治疗的一种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后来又变成需要通过电休克治疗的精神疾病,或者需要通过神经外科手术进行治疗,最终这些极不人道的治疗被终止,1974年,在西方国家,同性恋不再被当做一种疾病对待。
我们如何恰当地区分真正的疾病,以及我们恰好发现令人不安的人类行为或特征?
当前,这个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心理药物的使用上,最受人关注的现象是被诊断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儿童数量越来越多。批评者认为ADHD的诊断,实际上是由于父母和学校无法控制行为不端的孩子,因此就寄希望于药物干预。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关于疾病和健康的范围也会不断发生改变,而且这其中还涉及到复杂的政治和经济的纠缠,远不是那么容易分清楚的。事情是如此错综复杂,以至于没有一个真正的因果关系,或者没有一个简单的因果关系存在着。而我们必须学会接受这一点,而这正是我们思考本质问题时得到的教益,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比如医学的本质就是治病救人,或者掏空患者钱包。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解决三个分问题:
1、什么是哲学?
2、什么是本质?
3、什么是医学?
解决了这三个问题,才能讲清楚从哲学角度看医学的本质。
一、什么是哲学?哲学讲什么?
什么是哲学呢?简单讲,哲学就是智慧之学。那什么是智慧之学呢?就是让人通透明白,干净的学问。让人糊涂的学问,恐惧的学问不是哲学。如果让人恐惧的学问是哲学的话,那就叫魔鬼哲学。这是非正能量哲学,是邪恶之学。
关于这个说法,得解释一下。
我们的传统文化是这样定义的:智,五行属水,五常属智,这个智就是智力智慧的意思,五脏属肾,根据古中医讲,元气藏肾,中有真阳,这个阳,就智下面的那个日字,明莫过日,所以说一个人才智过人,也可以讲这个人聪明。智者乐水,也是这样来的哈。由此可见,智慧的第一个特征是明。
慧呢?丰丰扫走心,丰丰之谓大,大然后可以广,扫走旁,在心上,就是讲啊,用扫走把心上的尘土清理干净,心就宽广了。
所以,智慧的第二个特征是大,什么大,心大。
从以上内容可以大略看出:哲学是研究宏大的东西,包括世界本源,人生的意义,人和万物的最终归宿,人从哪里来等等这些人类社会世界的终极问题。
其它哲学古希腊哲学,古印度哲学,现代西方哲学,对于哲学的研究范围,研究对象,都是一样的哈。
二、什么是本质?就是事物的本来的固有的面目和属性。再具体讲就是本来的形体,本身的形体,固有的属性。
刘智《论天》:“言虚者,以为当日之冲,地体之荫,日光不至,谓之虚。凡光之所照,光体小於蔽,则大於本质。”
我们讲,刨去现象看本质。凡事物,有辅助性的内容,辅助性的包括:修饰,影藏(不是隐藏)。比如说这个长得漂亮。就是本质的描述,的确是身体长得好。如果说这个人漂亮。那就不一定是身体长得好了,有可能是衣服穿得好,有可能是会化妆,当然,也有可能是长得好,就有了三种本质可能性。判断的依据是不一样的,我们要准确判断,就要抓住本质,不要生出个娃不像爹也不像妈,丑死了,象隔壁老王,你还瞎猜疑,就是没有抓住本质,本质是自己的对象原本长得不好,只是衣服穿得好,会化妆,而刚好生出的娃像她而已。
正所谓:不蒙女史进,更失画师情。娥眉非本质,蝉鬓改真形。
用辩证唯物主义来看:现象和本质的关系见下图:(如不清楚,请去我微头条查看)
其它哲学观我们不讲。后面正式回答主题补充。
因为题主所问的是医学,目前主流医学是中医和西医,所以我们下面还要讲讲中国古代哲学对于事物本质的认识和方法论。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世界是由阴阳二气构成。物质的本质就是阴阳二气。用现代语言讲就是:世界是两种对立的东西构成的。他们是一体两面的,是相互包含的。用一个图来表示:太极图。
黑的代表阴,白的代表阳。
为了节约篇幅,详情我们看图说话:
注意:很多朋友把中国古代哲学的哲学和方法论弄得糊涂了,所以阴阳五行八卦的搅浆糊,自己在里面循环论证,各种口袋式的套装证明,洋洋洒洒,自己把自己都能整糊涂。
三、什么是医学?
现代对于医学是这样定义的:通过科学或技术的手段处理人体的各种疾病或病变的学科。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
注意:(1)手段:用科学或者技术的手段。(2)、目的:处理人体的各种疾病或者病变(3)、是什么东西:一门学科。所以我们要清楚,题主问的医学这一学科的哲学本质。这叫审题,要不容易偏题。
从概念可以看出:科学或者技术而不是科学技术,“或”这个词就用得很准确,表明科学和技术是并列关系而不是决定和被决定关系。
科学和技术是两码事,这是很多人容易搞混淆的,民科们对于中西医之争,经常把科学和技术混为一谈。科学能解释某些技术和指导某些技术,发展某些技术。但科学不是技术的决定性因素,很多时候科学是走在技术后面或者前面的。技术是人们为了变革自然和社会所采取的一切物质手段、工具和方法的总和.科学是人们研究自然、社会、思维的本质及其规律所获得的一种知识体系.这是题外话,但对于回答本问题也很关键。因为下文会牵涉到从中国哲学怎么认识医学本质,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怎么认识医学的本质。从机械唯物主义怎么看医学本质。
四、从哲学角度从医学哲学的角度来看,医学的本质是什么?
前面我们铺垫了那么多概念以及对于本质的认识和定义,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明白哲学和医学的逻辑。
了解了基本概念和定义,下面我们就可以从各种主流哲学观点:世界本源,人和万物从何处来何处去,来干什么,这四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了:
1、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无。本质是阴阳。万物本于阴阳,天地万物和人是一体的。所以中医学的本质是纠偏扶正(阴阳平衡)的学科。目的是延年益寿,目标是好生好死。方法是“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共处。
2、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的。人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人认识自然改造的主观能动性,而改造自然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工具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的生灭规律。所以,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来看:医学的本质是怎么使用工具的学问。用工具和技术来对抗自然的生老病死。也就是用医疗器械和医药来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3、机械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源是原子(现代西方哲学从科学发展中,找到了原子的更多内部粒子)。人是由原子分子组成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生化机器。人生病,主要是因为细菌,病毒,机械创伤等引起的。所以机械唯物主义哲学认为:医学的本质就是修复、更换病变、老化、创伤的器官和组织,甚至改变细胞(基因技术),隔离、杀灭(细菌、病毒)的学问。
4、宗教哲学认为世界以及万物都是是神创造的,人当然也是神创造的。人只能顺从神的旨意才能。认为人只要遵守教规,礼神敬神畏神,才不会生病。如果生病了,是因为人对神不敬或者亵渎了神灵。所以,宗教哲学认为医学的本质就是神学。生病了念念经,拜拜神就好了。
5、古希腊哲学和中国古代哲学差不多。略去不讲。印度哲学不是很了解,就不讲了。
综上所述,不同的哲学观,对于医学的本质有不同的认识。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医学的本质是纠偏扶正,以达到阴阳平衡的学科。有一系列的方法论理论体系和实践实用的中医学体系。机械唯物主义哲学认为人体是由“器官组织细胞等零配件”构成,所以在此哲学指导下的西医学认为医学是修复、更换器官组织等并杀灭、清除、改良影响这些零配件的物质的学问。其它的已经讲得很明白了,就不在此总结了。
回答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