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哲学和谐的思想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有

哲学和谐的思想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有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816 更新时间:2024/2/25 15:02:45

谐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灵魂.不论是儒家还是道家,还是其他思想家,都把追求和谐作为自己的哲学目标.和谐概念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较早的记载见于《国语·郑语》,西周太史史伯为郑桓公分析天下大势时指出,西周将要灭亡,原因是周亲小人、远臣,不顾人民的意愿,且“去和而取同”.史伯认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是最早出现的和谐思想或观点.在这里,史伯把“和”与“同”作为对立的范畴列出,什么是“和”,什么是“同”,它们之间本质的不同在哪里呢?史伯下面举例来分析:“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声一无听,物一无,味一无果,物一不讲.”…总之,事物是多种因素的集合,它们相互配合,协调组成新的事物,达到理想的效果.和谐内在的包含多样性、差异性、矛盾甚至冲突,但是,事物最终会达成更高层次的统一与协调,即和谐.所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和”,就是“以他平他”,即不同的事物构成一个整体,形成多样性的统一.同时,史伯也论证了和谐的作用,在他看来,“和实生物”,和谐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只有一种声音谈不上动听的音乐,只有一种颜色构不成五彩缤纷,只有一种味道称不上美味,只有一种东西就没法进行优劣的比较.相同的事物不能产生新的事物,也就是说,“同则不继”.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谐概念不断获得了丰富的内涵.“和谐”与一切美好的东西紧密相连,如和平、和睦、和气、和善、和美、和乐、祥和、柔和、温和、亲和等等,由此“和谐”被视为中国文化的审美理想和至高境界.《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里的“中”是自然人的状态,而“和”是社会人之符合礼仪法度从容自然的理想状态,就是人们追求的和谐状态.和谐思想要求人们坚持和谐的原则.就是说,要承认事物的多样性,差异性,甚至是矛盾性.人们不能用整齐划一的,绝对化的思想看待事物.要正确的认识事物,正确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必须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充分尊重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善于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孔子认为能不能坚持和谐的原则是区分和衡量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西方的哲学发展有没有受到中国哲学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我个人认为西方哲学没有受到中国哲学的影响,或者说影响很小。西方文明是海洋文明,中国的文明是农业文明,西方的哲学注重逻辑推理,认识论等,中国哲学注重人伦,注重感悟,注重天人合一。西方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黑格尔的哲学以绝对精神为其理论核心,构成了一切社会现象的本源和基础,在黑格尔看来,中国没有哲学。中

  • 中国哲学体系与西方哲学体系有何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现在我们的学堂里,谈到哲学不是马克思、就是苏格拉底、康德等。而中国哲学很少作为独立的体系进入年轻人的读书生涯。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哲学有其特殊的主题,更有其特质。因此,区别二者也是有讨论意义的。如果按照西方的哲学体系来看,中国根本没有哲学,或者说中国哲学尚停留在人类精神最原始的阶段相当于西方哲学的史前

  • "物生有二"、"万物莫不有对"包含什么哲理?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不仅有丰富的系统整体观念,而且还有丰富的辩证矛盾观念。中国传统哲学常用有两、有对、有耦等来说明事物普遍地存在着矛盾,用相反相成、相依相济、相形相生、一分为二、合二而一等来阐明矛盾双方的辩证关系及其在事物运动发展中的作用,用和而不同、执两用中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处理矛盾。《易经》以阴

  • 中国古人崇尚“天人合一”,是否可用来解释我们为什么应与自然和谐相处?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可以!众生平等,尊重万物,对自然万物持敬畏心为基,即可循序体会天人合一之境。题主这个问题非常好。说说我的观点:首先,“天人合一”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基石,对解决人和自然的关系有着积极意义“天”即“道”、“法则”、“真理”,“天人合一”即与先天的本性相合,回归大道,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

  • 欧洲历史为什么没有出现类似儒家的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谢邀。所谓存在即合理,在已经存在的前提下,后世可以从各个方面找出如此存在的理由。而我只能从一个角度提出一孔之见,局限之处祈请见谅。我们常说欧洲文明的源头有三,古希腊文明,野蛮人的尚武精神,和基督教。其中古希腊又蕴含着两重根本属性,民主城邦和航海贸易。古希腊文明由古埃及文明与两河文明在克里特岛交融产生

  • 中国古代各种的法律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孔子的思想是仁者爱人,尊礼尚德,觉得道德是约束人们的主要手段,君子应该自省,对于法律的看法是遵守但不重点推崇。先秦儒家的法律思想是施仁政,轻刑罚,认为法律不该过于严格。韩非子是法家代表人,认为社会主要由法律维护秩序,法律应该严格,天子与庶民同罪,法律是统治的重要手段,比较严苛,并且他的思想得到了实践

  • 欧洲有文艺复兴,同时期的中国是否也有文艺复兴?如果有的话本质上有哪些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这个题目,应当从当时的欧洲与中国的历史背景、文学现象和社会意义等方面简述。文艺复兴是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一次思想文化运动。从14世纪开始,欧洲封建社会由于内部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陆续出现了资本主义关系的萌芽。15世纪末,随着环球航行的成功和美洲新大陆的发现,

  • 中国古代神话的基本类别分为几类?谢谢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1、创世神话在上古神话中,人们对于世界的产生和人类起源的探索和解释,构成了创世神话的基本主题。天地是如何开辟的?万物是怎样生成的?人类是从哪里来的?总之,世界是怎样产生的?这个最原始、最基本也最重大的问题,是人类意识发展处于开始阶段的原始人思考和关注的一个大问题。因之,创世神话也就成为了所有神话中最

  • 中国古代人格思想的精华与糟粕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人受儒家思想影响,所以在思想与精神上特别注重君子气节和礼数周全。因此中国古代君子的浩然正气和待人的礼数不失为精华。但是也是由于儒家思想的局限性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糟粕,比如说愚忠愚孝思想,重男轻女思想等。

  • 在西欧扩张时期,西欧与中国在哲学观念上有什么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西欧扩张大概从16世纪开始!自从哥伦布发现美洲和马可波罗把东方描绘的遍地黄金的景象!西欧列强开始了淘金热!富于冒险精神的探险家开始逐渐用坚船利炮洋枪轰开了亚非美洲大门!我个人觉得他们虽然信奉天主教但骨子里还是充满了对金钱的渴望!在欧洲潦倒的生活逼迫他们走出去!有了枪炮就有了一切!美洲处在原始部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