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
道德经
黄帝内经
了凡四训
四库全书
二十五史
西方哲学史
西方美学史
开卷有益!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万件事,三万人生当能不虚此生!!!
哲学就起源于西方,而且他们现在还是最优秀的,所以的哲学思想都是西方提出的,即使我们仅可以学习的马克思哲学也是西方的。
为什么中国的哲学系统没有演化出古希腊逻辑演绎呢?
为什么中国的哲学系统没有演化出古希腊逻辑演绎呢?这是因为中国的哲学系统和古希腊的逻辑演绎立足点和出发点不一样。中国的哲学体系是以遵从自然规律的发展,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就是在维护自然存在的法则和遵重人的本性基础上发展建立起来的,所以就表现的比较全面,系统性也很强;古希腊的哲学体系是在以神话创世说的基础上通过对水、火、土、气这四种元素的辩论和质询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如果一方想说服另一方,就必须要在在辩论和质询的过程中充满很缜密的逻辑思维模式才能够战胜对方,所以古希腊的哲学逻辑演绎就比较强,而且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两大阵营。
实际上,哲学这个词,就是指古希腊哲学及其现代流派,哲学家们说,现代哲学只不过是对柏拉图思想的注脚。
当我们认识到哲学在西方文化里的重要地位之后,就在中国文化里寻找对等的东西,把经史子集(中国古代图书分类法,如《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四部备要》)里内容按照西方现代学科重新分类,拿出来经、子等部分,称之为中国古代哲学。(经:指儒家经典;史即正史;子:百家即宗教;集:即诗文汇编。)
通过对中西方“对等”著作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特征显示二者的区别。
比如希腊和先秦,都流行对话录的形式,比如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对话录,孔子、孟子和学生、客人的对话录。这些著作表面上类似,实际上,柏拉图的对话录是真正多人各自发表观点,其他人等某人发表完之后再予以评论,诸人平等,无高下之分。而先秦对话录,更像授课记录,即弟子提问,老师一人作答,答案即思想标准。
很多人说,柏拉图之后有很多柏拉图,孔子之后再无孔子。因为古希腊哲学精神是“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而不是像儒家认为孔子是“至圣先师”,“圣贤无过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形式逻辑的产生,如同我们今天说的形式正义,是为了保证我们在讨论问题过程少出错。正如柏拉图“洞穴隐喻”之处的,我们实在是太容易犯错误了。形式逻辑提供了在讨论过程中尽量少犯错误的保障。
所以在中国先秦对话录里,缺少真正的哲学思辨,或者说,各家思想没有真正“打”起来,各家领袖和弟子之间的交流是不平等,没有能就各类问题深入交流。故而不需要逻辑来说服对方。诸子百家很大一部分精力实际上用于如果解决列国所需要的“富国强兵”的问题,而不是进行哲学思辨。
因此我觉得,名义上我们有中国古代哲学,哲人们也进行了广泛的思考和讨论,但深度是远远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