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西方《古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是否抄袭《史记》纪传体通史?

西方《古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是否抄袭《史记》纪传体通史?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930 更新时间:2024/1/23 20:03:27

《希腊罗马名人传》没有抄袭《史记》,因为罗马帝师「普罗塔克」,完全没听说过「司马迁」^_^

2部传记,都是世界上顶尖的传记。另外,中东赫利坎的《名人传800》也是能媲美的传记集。

不过,2部传记之间,还是有差别的:

①《史记》:《列传》分述了各色人等,脑补了无数的生活细节、对话,生动表现人物性格,把民间生活情态,也展现出来。这是其它24史,都没法比的。

另外,作为正史的《史记》,还中规中矩的写了《本纪》《志表》,体例完备,真正做到了司马迁许下的诺言:究天人之变、成一家之言。

地球上可能只有《史记》1本史书,做到了朝野兼备、体例完备。而且,在帝家谱的流水账、相斫书之外,还增添了无数的微妙细节,有血有肉。

②《希腊罗马名人传》:由于古希腊已经有很多正史,比如《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亚历山大远征记》之类的,普罗塔克没有必要复述一遍。

所以,普罗塔克写《名人传》,几乎摒弃了战争情况,侧重于人物的生活细节、心理。被称为「心理传记」。反正,我是把《名人传》当作希腊第一史书看待。

我个人对正史那些帝王打架,兴趣不大。因为拉锯战一打就是几场,前后重复,全地球差不多,没必要过多的看,只要挑经典的战争时代,了解一下即可。

关于战争年代,我选择的是司马辽写的日本战国小说。司马辽是司马迁的脑残粉,竭力模仿司马迁的细节脑补术,也算非常成功啦,只是没有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

我没有看过你说的《希腊罗马名人传》,但我从我所学的历史只是可以很肯定回复你:没有。

从两个作者的出生和生活时代来看,希腊的作者普鲁塔克确实比司马迁晚,也很有可能有机会看到《史记》。但我们从我们学过的历史知识可以知道,历史记载中国跟西欧有联系的大事件是甘英出使大秦,大秦就是我能常说的罗马帝国,然而,老甘并没有完成任务。更何况,当时没有纸,一般书写用竹简,印刷术还没发明,明的传播特别困难,普鲁是不可能看到司马迁的史记的。

《名人传》和《史记》都是史学领域无法普及的佳作,如果有类似的部分,也许就是两天才的隔空对话吧!

世界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间谍故事?

1953年对世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把冷战折腾到出神入化的一对选手纷纷离开了舞台。1月20日艾森豪威尔接替杜鲁门成为白头鹰大统领,3月5日格鲁吉亚大胡子挂掉,熊也换了新当家。连逐渐有小透明倾向的常凯申大师都出来刷了一把存在感,宣布废除《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不再承认外蒙独立。对常大师我就不再吐槽了,这篇主角不是他。

那一年世界是动荡的,冷战愈演愈烈,双方患上了严重的被害妄想症,于是急切的想知道对方到底要干什么。其中最迫切的人就是威廉哈维,因为这哥们不幸的成为CIA西德地区的负责人。能出现在我段子里的大抵上都是逗逼,这货也不例外,但这篇不会详细写,因为他也不是主角。

哈维老兄有足够的理由着急,十几公里外就是一群毛熊在晃荡,谁知道那群二货啥时候喝高了就来一发?被惊悚笼罩着的哈维拉着英国军情五处的哥们苦思了若干天,终于想出了办法。我们窃听吧!有线加密信号能解码,这里离东德也不远,挖个隧道过去,在毛熊的通讯电缆上接个旁通。这样就可以提前知道毛熊啥时候发疯啦,计划通!

哈维是个动手能力极强的哥们,他带着一票兄弟就开始挖。这群苦逼孩子比肖申克还肖申克,这条隧道足足2500米,挖到1955年才算竣工。为了迷惑毛熊他们不知道死了多少脑细胞,在边界建仓库,声称是雷达站,实际是为了装挖出来的土。足足3100吨啊!在不能使用大型机械的情况下,这是啥工程量啊!?完工后怕毛熊发现,哈维还在隧道的东德部分立了一块告示,上面用俄文和德文写着“奉总司令的命令,严禁进入。”

监听开始后,哈维果然得到了很多第一手的通讯资料,他把这些资料送去华盛顿,由若干专家解密并由50名精通俄语的语言专家翻译。每天需要消耗800盒录音磁带以及4000米长的文件打印纸,可是渐渐的,哈维觉得有点不对劲,因为一年来他监听来的资料不是无关紧要就干脆是错的。

正当哈维疑惑的时候,他的柏林隧道以极其逗逼的形式被毛熊给发现了。毛熊自称一队通讯兵在例行线路检修时候发现了隧道(一年才检修一次?),然后看到了告示上的字,他们请示上级后二话不说就把隔离墙给炸开了,发现里面还有三个苦逼鹰酱在监听呢。那三个倒霉孩子仓皇逃窜,电灯和监听器都没关,这队通讯熊就在隧道里和司令部愉快的聊了个天。

这下毛熊可得着理了,瞧一瞧,看一看啊!无耻鹰酱居然挖隧道偷听我这纯洁的白莲花熊上厕所放屁啊!现在人赃并获被我抓到啦!欢迎群众强势围观啊,免门票还送鹰酱监听器合影机会啦!吃瓜群众们纷纷表示,我擦,鹰酱果然重口味,这么恶心的事儿都干的如此敬业,简直是我辈楷模啊!

灰头土脸的哈维只好溜回了美国,他的下一个任务更苦逼,暗杀某个叫卡斯特罗的人。只是他一直都没想明白毛熊到底是怎么发现那个隧道的?一直到了1961年,波兰特务头子格莱涅夫斯基叛逃西方,这个谜底才揭开。陪着哈维挖隧道那个军情五处驻西德的头目乔治布莱克根本就是毛熊的人,他的计划还没实施毛熊就知道了,只是那群黑心熊一直装白莲花,实际给他监听的全是筛选过的情报。当毛熊觉得把他耍差不多的时候,又把隧道曝光,让他卡了个大脸。

哈维能说啥?这黑暗世道真的好难混啊,连熊都学的这么坏。那个卡斯特罗又像小强一样,怎么都杀不死,我觉得我的人生一片灰暗。至于传奇间谍乔治布莱克,他被英国逮捕,关进监狱,五年后越狱跑回了苏联,至今依然坚称自己的选择没错。因为他在朝鲜看到过最可怕的地狱,他深信只有无产阶级才是真正的和平者,即使他深爱的国家已经不存在了。

一个英国人为苏联做间谍,并且在英国情报机关成为高级要员,被发现后逃往苏联,一直活到76岁才去世。

哈罗德.金.菲尔比,苏联特工,世界间谍史上最著名、最成功的间谍,他是一个英国人。因为在剑桥大学接触了马克思主义,之后对政治产生巨大兴趣,他经过研究,发现英国的政治不符合主流,他逐渐信仰共产主义。

1933年他离开剑桥大学,决定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共产主义,当时奥地利的工人运动兴起,他于是赶往奥地利,在维也纳加入了共产党并加入了一个苏联组织,一年后他回到英国,与他之前的政治朋友全部断绝来往,并且加入一个英德联谊组织,经常与德国大使馆来往,他的这些行为掩盖了他共产党的身份。

西班牙战争爆发后,他受苏联委派,到西班牙法西斯占领区进行情报活动。

1940年夏天在《泰晤士报》任职的菲尔比被英国军情五处选中,自此菲尔比进入了英国的秘密情报局,这是苏联第一了解到这个世界闻名的情报机构的全部清况,菲尔比为苏联提供了大量情报,获得了苏联的赞赏,同时他在军情五处竟然也得到了晋升。有一次菲尔比了德国的“博登”行动,最后盟军逼迫德国取消这次行动,之后菲尔比负责的范围越来越大,1944年升任英国情报处第九处处长,他继续为苏联提供更有价值的情报。

1945年菲尔比经历了他间谍生涯中第一次危机,苏联驻伊斯坦布尔的总领事叛逃英国,只要英国愿意为他提供政治避难,他将公布3名潜伏在英国的苏联间谍,幸亏苏联及时下手将其逮捕,不然菲尔比难逃这一劫。

1949年菲尔比被晋升为英国秘密情报局与美国中央情报局合作处处长,以英国驻美大使馆一等秘书的身份赴华盛顿工作,此时的菲尔比已经处于西方情报机构的核心,他利用职务之便将许多重要情报送到苏联。

1949年,英美打算派一支行动小组到阿尔马尼亚进行颠覆活动,菲尔比作为此次行动的监督人,他事先将情报送给苏联,这只行动小组一到达阿尔马尼亚就被苏联消灭。靠菲尔比的情报,苏联发现了很多内鬼和准备叛逃的人员,这些人员经常不明不白的就被处死。

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美国联邦调查局发现了一名潜伏在英国情报局的苏联情报人员,菲尔比当时也参加了调查,随着调查的深入那名间谍的身份即将暴露,菲尔比于是将其送出英国,同行的还有一名苏联间谍,随着两名间谍的出走,引起了英美的注意,3星期后菲尔比被召回伦敦,接受审查,但是没有证据英国没有逮捕菲尔比。

1956年,外交部将菲尔比开除,之后在军情六处的两位朋友的帮助以记者身份在军情六处工作,继续为苏联提供情报,1962年苏联的高级情报人员被捕,于次年出卖了菲尔比,于是连夜逃往苏联。

在苏联他被授予将军军衔,还获得众多荣誉勋章,包括列宁勋章,1988年菲尔比在莫斯科病逝。

如有错误,望斧正。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秦朝在秦始皇时期有哪些优秀的将领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王翦,秦国名将,秦代杰出的军事家,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王贲,王翦之子,秦朝著名将领,是秦灭六国战争中的主要将领。王离,王翦之孙、王贲之子,秦朝著名将领。李信,秦国著名将领,在灭燕国之战中立有大功。蒙骜,秦国著名将领,数次率军出征,屡立战功。蒙武,秦国将领

  • 段王爷在大理历史是个什么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段王爷是说段正淳吗?段正淳是大理第15世王,是在高升泰之子高泰明归还段氏时被送上王位。继位后将高氏改的大中国改回大理国。段正明弟(一说是子)后禅位于子段正严,出家为僧。虽为名义上的帝王,但实权仍在高氏一族手中。谥号为文安帝,庙号中宗从公元8至13世纪的唐宋五百多年间(即从公元738年南诏国建立至公元

  • 哪本曾国藩传最好?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推荐张宏杰老师的《曾国藩传》。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读完了张宏杰老师的《曾国藩传》,在400多页的书籍里了解了曾国藩的一生。可敬,可叹,可歌颂。张宏杰的《曾国藩传》一共分为四卷,分别为京官时代、湘军崛起、总督生涯、曾国藩的最后岁月。其实不管是哪一卷内容,单拎出来一部分,都可以写出一篇完整的文章。因为,曾

  • 有哪些关于爱因斯坦的传记?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导读:爱因斯坦和数学,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他自己说“在12岁时,我……在欧几里得平面几何小书经历了第二次奇迹……”对欧几里得神往的不只是爱因斯坦,大哲学家罗素在他的《自传》第一卷中也谈到,在1112岁时,心情十分抑郁,甚至想到自杀,但学习欧几里得几何的狂喜使他从这种境地摆脱了出来。接着爱因斯坦说,“

  • 成语“草木皆兵”一词出自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草木皆兵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一一发生在秦、晋之间淝水之战中留下的一句成语。东晋时期,曾几次北伐失利。秦苻坚错误地认为,自已拥有“强兵百万,资仗如山,可以大举发兵攻晋。公元383年,苻坚下令广征兵马,令苻融率步骑二十五万为先锋,自已带领步兵六十万、骑兵二十七万,倾全力攻打东晋。东晋将领

  • 陶谦真的把徐州让给刘备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前言:历史上,的确存在陶谦将徐州让给刘备,可是,这个“让”,却并不是陶谦还活着时候的直接转让,而是陶谦病逝前的一次托孤或者说一个托付。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一)陶谦的神操作汉末群雄当中,陶谦,是一个企图充当领导似的人物,当各地诸侯断绝了对朝廷的朝贡之后,陶谦派人从小路给朝廷进贡。当初平元年

  • 芈启为什么叛秦?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翦灭了及其党羽的叛乱,顺势完成了加冠亲政并任命隗状和芈启为左右丞相,算是架空了吕不韦确立了自己的王权。可见,芈启是始皇帝一开始就很倚重的重臣,他在左丞相的位置上一干就是13年之久,直到公元前225年起兵反秦,他才与秦始皇的关系彻底破裂。位极人臣又是嬴政的表叔,他为什么要造反呢

  • 《史记》中的商鞅是个什么样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商鞅,姬姓,公孙氏,名鞅,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后代。商鞅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战;军事上,

  • 你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谁,他的主要事迹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毛泽东主席。出生于农家,成长于清朝衰败、民国成立、军阀混战、列强环伺、战乱频发、民不聊生的时代。17岁走出乡关,知国情而寻求救国救民之道,历尽坎坷、艰难和失败,34岁建立工农革命军,因所选道路不符合苏俄经验,也与历朝历代直至民国的政权夺取都是从攻占城市不同,所以早期很不得志,然而还是开辟了一片根据地

  • 关于柳永的问题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本人大爱: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一直觉得中国古典诗词比外国翻译过来的要有韵味些,因为看外国的毕竟隔了一层。所以把自己喜欢的与大家分享了。上学时侯被强迫背,根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