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史书都是后朝人编写的,其中关于前朝大段人物对话是怎么写出来的?

史书都是后朝人编写的,其中关于前朝大段人物对话是怎么写出来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659 更新时间:2024/1/22 22:53:54

古代的史官是非常严谨的,有个成语叫“秉笔直书”,就是说史官在记载事件的时候大部分都能遵循一个实事求是的原则。所以史书上的大段对白一般会有出处可考的。我国是具有悠久的历史的国度,几千年前就设置了史官,记录帝和大臣的言行,这是历朝历代都有的。其中有一个官职叫起居舍人,是专门记载皇帝的言行举止的。在州县、军营都有负责纪事的师爷主簿,也会记录一些大事要事。而这些,将作为官方修史的依据。另外现有碑文的记载,将作为重大史实的编写依据。族谱记载的爵里信息,人物传记,墓志铭,也是作为国史中编修列传的依据。前朝人物的各种文集也会作为参考。举个宋代的例子,绍兴年间就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作者李心传就写了他编写的经过:心传年十四五时,侍先君子宫行都,颇得窃窥玉煤所藏金匾石室之副;退而过庭,则获闻名卿士大夫之议论。每念渡江以来,纪载未备,使明君、良臣、名儒、猛将之行事,犹郁而未彰。……分门著录,起丁未迄壬戌,汰类相从,凡六百有五事,勒为二十卷。又有许奕在缴上《要录》的奏状中也说:“李心传博通群书,尤熟本朝故事。”宋代每一朝,设有国史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负责人多为宰执大臣,主持编修国史、实录、玉牒、日历等。一般本朝史官编制前朝国史,他们要寻找熟悉历史事件,有原则,有能力的人胜任这份工作。再举个例子,在《宋史》上有段话,是讲君臣对话的,我专门去考证过出处,是来源于《日讲礼记解义》,是该大臣担任经筵讲官时期的对话。这个被史官记录下来了,而成了编写《宋史》的引用文献。史臣在修史过程中,对于无法考证,毫无依据的部分,则不会书写。这就可以看出为什么有的时间段的历史记载得很少,有的时间段记载的很详细,是因为这是根据史臣能获知的资料缺盈程度来的,并不是我们想象中,他会编造一点,实事求是,疑者缺之,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而很多其他的史书援引的部分资料是相同的,可以推敲出其中一个编修方法,就是从别的史书里找资料。对于野史中的记载,不会出现在正史中,这也是为什么正史野史有截然不同的表现的原因之一,因为编史书的时候也会考证可信度的。

编修历史,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是需要一个团队的。编著一部皇皇巨著,我们看似不可思议,但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而史臣能够胜任这份工作,有其专业的方法和操守。而引用大段的对白,更是增添了叙事的生动性和史料的可信度。

有些是当时有人记录下来,有些是采访当事人写下的,还有些是询问旁观者得来的,当然,也有写史者自己的推敲,自己发挥创作。

只有活着的人才能记录历史,而根据“幸存者偏差”,这会导致我们知道的历史,跟真正的历史肯定是有出入的。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历史也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感言,写史书的时候,因为种种外部原因,再加上各人的喜好和各人的行文分格不同,书写下的历史也不一定跟真实的历史相同。

真正的历史到底是什么样的,已经不可考据了,除非有一天我们能发明时光机穿越时间回到过去,自己观察历史,可即使是这样,也可能因为“观察者”效应而对历史-产生一点程度的影响,使我们无法知晓真正的历史。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许多证据表明了秦始皇坑的并不是儒生,而是那些骗人的方士而已。

还有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项羽兵败的时候。

于是项王乃悲歌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在那个兵凶战危的时候,项羽真的有心思慷慨悲歌?就算他这样做了,麾下士卒皆战死的情况下谁人能够记录这些歌?谁人又能把它流传出来呢?

这些,只不过是司马迁根据项羽的性格特点,结合当时的情形,自己创作出来的文学形象,因为对项羽的敬仰,特意美化了一番项羽而已。

我们读史书,主要是为了学习前人的精神和思想,避免犯前人的错误,如果太过于在意所谓的真相,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研读大理国历史,应该读哪些书?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南诏和大理国》作者:邵献书著出版社: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1-01邓承礼《南诏大理国军事史略》,载1988云南人民出版社年出版《大理彝族绽奇葩》电视专题片(1997年撰,大理彝学会拍摄《赞邓小平理论》长诗,2001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其它如《大理文化》《大理民族研究》《大理史论文集》《

  • 历史上的大理国强大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想当年段思平文治武功,建立大理,又创枯荣神功、一阳指、六脉神剑,从此大理段氏威震武林,成为江湖上一个响当当的名号。想必看过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的人都知道风流多情的段誉,以及保定帝段正明、镇南王段正淳、“恶贯满盈”段延庆,还有《射雕英雄传》《神雕侠女》的一灯大师段智兴皆是段氏一脉。其实我们都被金

  • 卧薪尝胆、破釜沉舟、闻鸡起舞、三顾茅庐、入木三分和乐不思蜀。这些成语的背后的故事的人物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这么多,都是我以前整理的文学常识,你自己找找,里面都有一字千金吕不韦退避三舍重耳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入木三分王羲之孺子可教张良马革裹尸马援凿壁偷光匡衡东山再起谢安颜筋柳骨颜真卿、柳公权老当益壮马援讳疾忌医蔡桓公南柯一梦淳于棼三顾茅庐刘备七步之才曹植不贪为宝子*望梅止渴曹操闻鸡起舞祖*乐不思蜀刘禅

  • 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和那位历史人物有关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这句话的原话是:“文同画竹,早已胸有成竹了。“这句话中提到了一个人,叫文同,他生于1018年,卒于1079年,寿62。字与可,号笑笑居士、又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善画竹,开创“湖州竹派”。一年四季画竹,不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都要画竹,对竹子的习性,

  • 冰心人物小传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因一生刚好度过了一个世纪,所以被称为“世纪老人”,深受人民的喜爱。1900年10月5日出生于福州一个具有爱国、维新思想的海军军官家庭,她父亲谢葆璋参加了甲午海战,抗击过日本侵略军,后在烟台创办海军学校并出任校长。冰心出生后7个月,便随全家迁至上海,4

  • 简单概括以下乐不思蜀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蜀后主刘禅投降以后,司马昭设宴款待。在放到蜀国的音乐时,蜀国的官员都掉眼泪了,只有刘禅还笑嘻嘻的,司马昭问刘禅,想念蜀国吗?刘禅说,这里快乐,不想。这就是乐不思蜀的由来你问的应该是乐不思蜀吧。这个典故说的是刘备的儿子刘禅。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他死后,儿子刘禅(小名阿斗)继位。刘禅昏庸无

  • 你印象最深的历史故事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人民公仆为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回家乡调查研究、体恤民情的故事,感人致深的故事!1961年,我国的经济处于建国后最为严重的困难时期,饥饿成为普遍问题。4月2日至5月15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家主席刘少奇回湖南老家农村蹲点、调查研究、摸清实情。44天中,多次与基层各界群众座谈。一连几天的调查座谈,大家都

  • 人物传记的定义特征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人物传记是人物志的主体,是地方志中的重要内容。人物传记的特征有二个:其首要特征是真实,另一个显著特征是生动。(即真实性和文学性)“人物传记”中的“人物”都是历史、文化等领域的名人(政治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文学家、甚至艺术家等)。记载人物经历的作品称传记,其中文学性较强的作品即是传记文学。传记文学

  • 贵州有那些现代和古代名人?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张仪(前?~309年)战国时魏人。相秦惠王,以连横之策游说六国,使六国背叛纵约以事秦。惠王卒,六国复合纵以背秦,群臣谗之,乃去秦而为魏相,一年后卒。张良(前?-前186年)字子房。汉初名臣。本是韩国公子,秦灭韩,良欲为觊仇,乃使人击始皇于博浪沙,不中,遂更姓名,隐于下邳,而受太公兵法于圯上老人。后为

  • 历史上的大理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段誉是个好皇帝吗?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大理国(973年一1094年1096年一1253年)是中国历史上在西南一带建立的多民族政权,全国尊崇佛教。历代国君多于暮年禅位为僧。疆土覆盖今中国云.南丶贵州、四川西南郅,以及缅甸,老挝.越南北部部分地区。后为元朝所灭。段誉在金庸的《天龙八部》中被设定为一个风流倜傥舟才子,还过在历史中段誉‘的原型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