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林则徐的故事300字?

林则徐的故事300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644 更新时间:2024/1/26 1:25:28

公元1804年,林则徐中举,开始了自己的仕途。先后在江西、云南浙江、江苏、江宁等地任职。在任上他采用劝平粜、禁囤积、放赈济贫等措施救灾抚民。后来,升任河东河道总督,其间,不辞劳苦,亲自实地查验山东运河、河南黄河沿岸工程。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的鸦片在虎门销毁。林则徐在中华民族面临沦入半殖民地的紧要关头,他挺身而出,“置祸福荣辱于度外”,坚决实行禁烟,抵抗外国武装侵略,I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

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后代都发展的怎么样?

林则徐,福建侯官人,清末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因编纂《四洲志》被誉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又因主持“虎门硝烟”被称为民族英雄。1850年逝世于赴任广西途中。林则徐家族繁盛,他有三个儿子和四个女儿,而且后世香火甚旺,现在已经传至九代。

长子林汝舟林汝舟(1814年-1861年),戊戌科进士,殿试第六名,授任翰林院编修,1861年去世。林汝舟一脉比较著名的人物是他的重孙林鸿汉,担任南京金陵石化职工大学教师、校长,获“南京好市民”称号。

次子林聪彝林聪彝(1824-1878),历任六部主事、衢州知府、署浙江按察使等职。故居福州市现宫巷24号,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林聪彝的子女比较多,占了林则徐后人的约2/3。

三子林拱枢林拱枢(1827-1880),1842年林则徐遣戍新疆,林拱枢一同随往。补任内阁中书,在刑部工作十余年。后调任广西道,京畿道、山西道、河南道监察御史。林拱枢一脉出了很多优秀人才,不乏革命烈士。

林曾同,化名李良,就读于北京大学西语系,1946年加入共产党参加地下工作,在解放战争中多次深入虎穴,获取重要情报。60年代受到冲击,1969去世。1977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林兴,李良的弟弟。生于1919年,就读于辅仁大学,1945年参加了解放军,是一名出色的解放军战士。解放后在安徽大学工作,后受到冲击,于1993年病逝。

凌青(原名林墨卿),李良幼弟,生于1923年,是出色的外交家。他在燕京大学就读时参加革命,后经晋察冀根据地到延安从事英语翻译工作,“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就是他现场翻译的。20世纪80年代出任我国驻联合国大使。1997年收回香港的“中英联合声明”,是他代表中国政府交联合国备案的。

林子东,李良的妹妹,新四军老战士,先后在省出版社、社科院、社科联任领导工作。她曾任全国政协委员。

林则徐的四个女儿长女林尘谭,嫁给了河南布政使刘齐衔;次女林金鸾夭折;三女林普睛,嫁给了两江总督沈葆桢;小女林金銮,嫁给了秀才郑葆中。

晚清民族英雄林则徐出生于福建侯官一个清贫的家庭。家境虽然贫寒,可林家世代都非常重视教育,林则徐的祖父林正澄、父亲林宾日都曾考中廪生,以教书为业。林则徐的祖父和父亲都曾寄希望于科举考试取得功名,但都没能如愿,他们又把金榜题名的理想寄希望于林则徐。

少年林则徐确实聪颖过人,12岁中佾生,也就是半个秀才,13岁中秀才,20岁中举人,但在赴京参加会试时却落第了。

林则徐才华横溢,在当地也小有名气。这时厦门海防同知房永清邀请林则徐担任文书一职。正是在这个职位上,林则徐目睹了鸦片流入中国导致白银外流、国民嗜瘾的危害。

后来林则徐受到福建巡抚张师诚的赏识,成为其幕僚,并在张师诚的扶助下,在第三次参加会试时,一举成功,入选翰林院,正式踏入仕途。

此后,林则徐任江南道监察御史、江苏按察使、陕西按察使、布政使、江苏巡抚等职,道光十七年升湖广总督。林则徐为官清正廉洁,为民兴修水利,改善民生,深受百姓爱戴。

道光年间,鸦片持续输入,造成朝廷国库空虚,民众体力羸弱,军队战斗力下降,长此以往,有亡国灭种之。鸿胪寺卿黄爵滋上书道光帝,强烈要求禁烟。林则徐与黄爵滋本来同是“宣南诗社”的成员,与黄政见相似,也痛感于鸦片的危害,因此极力赞同黄爵滋的主张。

于是,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他到任后,查封烟馆、缉拿英国鸦片贩子、销毁鸦片,禁烟成果卓见成效。在禁烟期间,林则徐曾写下一幅著名的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确实也是这么做的,他积极搜集、了解国外讯息,学习国际公法,又加紧备战,整顿海防。

鸦片战争爆发后,林则徐虎门督战,英军遂转头攻向浙江,随后长驱直入攻占大沽。道光帝慌了手脚,忙于求和,把战争的责任归咎于林则徐,林则徐被革职,发配伊犁。林则徐忍辱负重,在流放期间不计个人得失,心系国事。他在疆期间,翻阅大量资料,实地考察了多地,认为沙俄是我国西北的威胁,应加强西北边防。

道光二十五年,林则徐复出,就任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等职。道光三十年,再次被任命为钦差大臣,遗憾的是林则徐在赴任途中去世,终年66岁。

林则徐被发配新疆途径西安时,曾题诗《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中有这么一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的一生,不计个人荣辱,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自己身遭流放也毫无悔意,确实令人钦佩。

林则徐一生为国,宦海沉浮,几经荣辱,那么他的后人的境况如何呢?

林则徐的妻子名郑淑卿,郑淑卿的父亲郑大谟是乾隆年间的进士,曾官至河南永城知县。他慧眼识人,认为当时只是秀才的林则徐必成大器,于是将长女郑淑卿许配给了林则徐。林则徐就在中举人的那一天迎娶了郑淑卿,那一年,林则徐20岁,郑淑卿16岁。林则徐一生宦海飘泊,郑淑卿深明大义与其患难与共,风风雨雨陪伴林则徐走过40余年。1847年,58岁的郑淑卿辞世。

郑淑卿与林则徐共育有四子四女八名子女。其中次子林秋柏和次女林金鸾早夭,所以只有三子三女长大成人。

长子林汝舟,生于1814年,此时林则徐已是翰林院的庶吉士,负责编修。林汝舟同其父林则徐一样聪慧,他在24岁时高中进士,也同其父一样,入选翰林院庶吉士,此后他一直在翰林院负责编修,直到林则徐逝世后他才升为翰林院侍讲。

三子林聪彝,生于1824年,这时的林则徐已是江宁布政使。林则徐流放伊犁时,因长子林汝舟有职在身,由三子林聪彝和四子林拱枢随侍入疆。林则徐病逝后,林聪彝三年守孝期满应召入京,补内阁中书。后又被两江总督怡良赏识,协办团练事务,升为员外郎。同治年间,林聪彝任衢州知府、浙江按察使等职,在任期间,勤勉政事,政绩斐然。光绪四年,林聪彝在福州治水期间,积劳成疾,病逝家中,终年55岁。林聪彝的第五女林步荀也很有文才,她嫁与了姑父沈葆桢的儿子沈琬庆。

林聪彝的孙子林炳章是光绪二十年的进士,曾任钦差大臣,也曾在福建负责戒除鸦片事务。民国时,曾任福建财政厅厅长、福建海关监督。后创办实业,1923年病逝。

四子林拱枢,出生于1827年。林则徐发配新疆时,林拱枢只有15岁,他和三哥林聪彝陪伴父亲入疆。林则徐病逝后,他和三哥林聪彝一同应召入京,补内阁中书,此后十余年一直在吏部工作。后来到地方任江南道、山西道、河南道监察御史等职。1880年,53岁的林拱枢去世。

值得一提的是,晚清最末一代翰林林步随就是林拱枢的孙子,他是光绪二十九年的进士。他曾赴美任留学生总监、北洋政府国务院秘书长等职。后致力于实业救国,但在动荡的时局中被劫受骗,家财散尽。

另外,我国著名的外交元老凌青是林拱枢的曾孙。他原名林墨卿,在抗战时期为保护家人改名凌青。

再来看一下林则徐的女儿们。

长女林尘谭,她的丈夫是清河南布政使刘齐衔。刘齐衔是道光年间的进士,曾任德安知府、浙江按察使、河南布政使等职,为官清正,强力肃贪,名臣胡林翼对他就非常赏识。

三女林普晴,她的丈夫便是晚清名臣沈葆桢。沈葆桢是林则徐的六妹林蕙芳的儿子,所以沈葆桢还是林普晴的表兄。林普晴是位非常有胆识的女子,沈葆桢任广信知府时,为对付太平军沈葆桢四处募兵,很少在府治上饶。有次沈葆桢又外出募兵,太平军大举进攻上饶。城中无主帅,官员都劝林普晴赶紧逃生。可林普晴临危不乱,誓与上饶共存亡。她与守城军官制订守城方略,又亲率城中妇女为守城将士送饭。紧接着她当机立断,血书一封致衢州守将饶廷选求援。饶廷选紧急之下出兵广信,于是广信解围,而饶廷选却因为没有收到军令即调兵被革职,林普晴因血书乞援而赢得百姓敬重。

同治六年,沈葆桢接办福建船政,家中事务全部交由林普晴打理。同治十二年,林普晴积劳成疾,于中秋之夜病逝,年53岁。

至于林则徐的幼女,史料并无记载她的名字,她的丈夫郑葆中是一名秀才,郑葆中的父亲曾官至江西九江知府。

林家的后人都非常优秀,这和林家“清廉自律、慎守儒风”的家风熏陶是分不开的,林则徐为国谋利、不计个人得失的忠贞气节和“有容乃大、无欲则刚”的人生态度为后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你如何看待柳永的一生?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不认识这个人,不好评论柳永词总的来说属婉约派代表人物,由于出身官宦家庭,愿意沉眠于街头巷尾的杂耍卖唱人群之中,屡试不递却又不以为然。与当今某些类似出身的人有极其相似之处。但话说回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养成一些小毛病,也是情有可缘。古往今来概莫如此。大诗人柳永?柳永的诗仅存的不多,都是词,还是歌词。说

  • 白族在历史上出过哪些杰出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谌贻琴,女,1959年12月出生,贵州织金人,1977年3月参加工作,198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研究员(社会科学)。现任十九届中央委员,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介绍几位白族名人,与友友们分享,他们是:△周保中,云南大理人。白族。1902年2月7日,

  • 近代历史人物的传记该怎么写?,1000字左右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传记就是记录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名人事迹的一种文学体裁。人物传记的写法一般是介绍人物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及老年的成长经历(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末尾一般总述人物的功绩成败,也可以在记叙成长经历的同时加入一些议论。写人记叙文以记叙人物的活动、经历、事迹为主,如人物传记、人物通讯、人物轶事等等。写

  • 贵州有哪些名人?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在贵州的众多名人中,这里介绍几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贡献的人,让我记住他们的事迹和名字吧。黄齐生(18791946),祖籍江西抚州,后移籍贵州安顺,早年在贵州兴办教育,组织贵州学生赴日本留学、赴欧洲勤工俭学,参加护国运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1931年11月,王若飞在包头因叛徒出卖被捕,作为舅舅的黄齐生

  • 指鹿为马相关历史事件用小标题概括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指鹿为马指鹿为马一词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相传赵高试图要谋/朝篡/位,为了试验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他的意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秦二世不信,赵高便借故问各位大臣。不敢逆赵高意的大臣都说是马,而敢于反对赵高的人则说是鹿。后来说是鹿的大臣都被赵高用各种手段害死了。指鹿为马的故事流传至

  • 历史上的诸葛亮和赵云真的有罗贯中描述的那样完美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历史上的诸葛亮军事才能要明显不如《三国演义》中描写的那么神。历史上诸葛亮六出祁山都无功而返。像“空城计”实际是套用赵云的“空营计”。像“赤壁之战”主要是周瑜指挥的,至于“借东风”都是虚构的,“草船借箭”也是套用孙权的……。但诸葛亮的政治才能远高于其军事才能。他治理国家的才能确实是一流的。这一点《三国

  • 胸有成竹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胸有成竹的故事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同,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文同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风下雨,或是天晴天阴,他都常年不断地在竹林子里头钻来钻去。三伏天气,日头像一团火,烤得地面发烫。可是文同照样跑到竹林子对着太阳的那一面,站在烤人的阳光底下,全神贯注地观察竹子的变化。

  • 《天龙八部》中的人物,哪些是在历史中真实存在的?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据考证,《天龙八部》中段誉的原型就是文安帝段正淳之子,大理国第十六位皇帝段正严(又名段和誉)。段正严(1083年1176年),又名段和誉,大理国第十六位皇帝,在位长达39年。他在位期间“勤于政事”“爱民用贤、思揽政权”,后因诸子内争外叛,禅位为僧,高寿94岁而终。有人疑问父子二人名字中都有一个“正”

  • 中国哪些古代名人有列传?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谢谢邀请。《史记》中有列传的总共70篇,全都是名人传记,是值得弘扬和传承的宝贵精神。伯夷列传第一管晏列传第二老子韩非列传第三司马穰苴列传第四孙子吴起列传第五伍子胥列传第六仲尼弟子列传第七商君列传第八苏秦列传第九张仪列传第十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穰侯列传第十二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孟尝君列

  • 北魏为什么会分裂成东西魏?宇文泰又如何成长为高欢的对手的?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对于题主这个问题,我的上一个回答《南北朝时期东魏权臣高欢是一个怎样的人?》已做过部分回答,结合今天的回答,或许你就清楚了。读者朋友可参看我的上一个回答一并了解。宇文泰(507年-556年),字黑獭(一作黑泰),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宇文部后裔,南北朝时期西魏杰出的军事家、改革家、西魏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