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历史要看什么书?关于南诏大理的古书有哪些?关于云南的南诏和大理国,历史上有很多记载。在《新唐书两爨蛮传》中,就记载着中国西南部的云南地区,多民族共同杂居的情景:“群蛮种类,多不可记”。在里面就有关于南诏的详细记载。南诏是乌蛮为国王,]白蛮大姓为辅佐,集合境内各族(包括汉族)共同组成的统一国家。要统一政权,自然要削弱豪酋的分散割据势力;集合各族共同立国,自然要废除羁縻状态;抵御唐与吐蕃两个强邻,自然要提高本国的经济与文化。经南诏以及大理前后五百余年的统治,国境内原来的落后面貌,有很大改变,经济和文化,一般地提高到汉族的水平。有些族虽然还保持所谓“故俗”,与南诏立国以前相比,数量却不是那么多,水平也多少有些提高了。研究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历史要看什么书?关于南诏大理的古书有哪些?(商都文化频道配图)
巍山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巍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大理风景名胜区的巍山有保存完好的始建于明洪武23年、距今600多年的古城,有国家级森林东莲花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东莲花村古村落风
天龙叶二娘的义子后来是大理皇帝
同学,你要问什么啊。你先断句好伐。我大胆猜测一下您说的。天龙八部里面叶二娘的儿子是虚竹,虚竹和段誉是结拜兄弟,段誉正是后来的大理皇帝,而且是历史上真正存在的皇帝,就是这样。
大理历史中有哪几诏国
大理历史中有蒙诏、越析诏、浪穹诏、赕诏、施浪诏、蒙舍诏六诏国。简介:唐初,分布在洱海地区的众多少数民族部落经过相互兼并,最后形成蒙诏、越析诏、浪穹诏、赕诏、施浪诏、蒙舍诏六个大的部落,称为「六诏」。其中,蒙诏在今巍山县北及漾鼻县地,越析诏在今宾川县地,浪穹诏在今洱源县地,赕诏在今洱源县邓川,施浪诏在今洱源青索,蒙舍诏在今巍山县地。因其位于诸诏之南,蒙舍诏又称「南诏」。六诏国具体如下:1.蒙诏是唐朝前期云南的一个部落,六诏之一。其分布在今云南巍山县北及漾濞彝族自治县地,中偏南。2.越析诏,唐朝前期云南的一个部落,六诏之一。在今云南宾川县地,位于六诏之东。3.浪穹诏,唐朝前期云南的一个部落,六诏之一。在今云南洱源县,位于六诏西北。4.赕诏在今云南洱源县邓川,位于六诏之西;是唐朝前期云南的一个部落,六诏之一。5.施浪诏,唐朝前期云南的一个部落,六诏之一。在今云南洱源县青索,位于六诏东北。唐朝设置舍利州,以施浪诏王世袭舍利州刺史。6.蒙舍诏,别名蒙舍国、南诏,是洱海南部的彝族小邦国。蒙舍诏位于在其他五诏南部,又称“南诏”。
大理有些什么传奇故事?
大理,身边的朋友去过的大都说没有太多意思,可我却固执的认为能以风花雪月闻名的地方会像一个传奇。从昆明去丽江的路上,路过大理是下午四点多,只见蓝天、白云骄阳之下,近处成片成片绿油油的蚕豆不规则间断的包裹着几亩金黄金黄的油菜花,中间深蓝色的洱海岸边一排落叶桦树在阳光下摇曳着秃秃的枝条,远处苍山犹如一道屏风在云雾与水气的遮盖下似幻似真。那一刻我开始明白为什么这个地方让这么多文人墨客想入非非,因而杜撰出无尽的浪漫传奇,中原的古城因为历史而精彩,而大理是凭借传奇而让人生出无限遐思。唐代大理名为南诏,对南诏这个名字我有着非常的好感,好感是源于大学时代曾让我如痴如醉的游戏《仙剑奇侠传》,第一女主角赵灵儿原就是南诏国公主,那时并不知南诏即是现在的大理,以为南诏国只存于虚拟世界。在我的脑海中,能够养育灵儿这样如水一般美丽、灵动而温柔的女子的南诏,是一个山河秀丽、物产富饶,民风淳朴而又略带神秘的地方。至宋段氏建立大理国,据史载宋时的大理远不如唐朝南诏强盛,实权还一度落入我们老高家人手中,但金庸先生却把这段传奇演绎得着实精彩,大理段氏的六脉神剑和一阳指让多少武侠迷心驰神往,大理王段和誉应该就是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中撰写段誉故事的源头吧。我最喜欢的是《天龙八部》中段誉在曼陀山庄高谈山茶花的一段,尤以“抓破美人脸”这个名字印象最深刻,也不知是否真有所说十八学士、十三太保、八仙过海、风尘三侠这些品种。从泸沽湖返程路上,小舅妈说了一句雷倒我的话:“赶紧去大理吧,去看看环珠格格隐居的地方”,琼瑶阿姨演绎的一段清代有关大理的传奇原来还有不小的影响力。大理就是这样一个寄托人们无限美好遐想的地方,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香格里拉,只要有传奇就有香格里拉的存在。2号下午我们终于来到背负如是这些优美传奇的大理,来到订好的客栈苍月别院下榻,客栈是一栋白族民居,布置处处彰显了主人不俗的品味,颇有些年头的雕花门窗,院内奇石垒成的鱼池,连屋内的凳子和茶几都是造型各异的老树桩子制成。老板和老板娘人都非常好,不仅对我两次更换入住时间未有丝毫不满之色,还按我们的时间热情的推荐了游玩路线、并谆谆告诫我们不要乱买东西。大理城内绝大部分居民为白族,近观古城,未有料到的是这里的白族人民对汉文化超常之热衷,所有的民居在白墙上都绘有山水或花卉的图案,并书写诸如“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波光滟敛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之类的古训或诗句。生活在“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中,这里的老百姓都变得很有情调起来街面普通白族民居铺面的大门,青一水的都是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