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英国胜利丘吉尔为什么下台(丘吉尔对英国的胜利的贡献)

英国胜利丘吉尔为什么下台(丘吉尔对英国的胜利的贡献)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551 更新时间:2024/2/2 21:27:31

这是一张1945年2月份雅尔塔会议时期的照片,照片上的三巨头,就是英美苏三国当时的领导人。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英国领导人还是丘吉尔。

但是到了1945年7月17日的波茨坦会议时,情况发生了变化。当时丘吉尔兴高采烈地参加了在柏林近郊举办的波茨坦会议,其实就是分赃大会。可是会开到7月28日,英国大选的结果出来了,信心满满的丘吉尔居然被英国民众赶下台了!

好家伙,丘吉尔一脸懵,这是什么情况?我带你们走胜利,你们就是这么对我的?剩下几天的会议,只好由英国新任首相艾德礼继续参加,丘吉尔骂骂咧咧地卷铺盖回家了。求当时丘吉尔的心理阴影面积是多少?

那么为啥丘吉尔会下台呢?而且是以这种非丢人的方式下台?以至于斯大林杜鲁门看他的眼神都充满了同情。

一、英国民众已经不需要军事首相了。

丘吉尔下台后,曾经引用古希腊作家普鲁塔克的一句话介绍过自己的近况:对他们伟大人物忘恩负义,是伟大民族的标志。

很多人会觉得这是丘吉尔的一种抱怨,其实在我看来,这是丘吉尔比较自豪的一种夸赞。他所夸赞的对象,不仅仅是自己,更是他所在的民族。

  1. 首先,二战让这位昔日的英国海军大臣,成为了带领英国击败德国的首相,所以他认为自己是英国的伟大人物。

  2. 其次,丘吉尔觉得英国民众实在是太了不起了,是实用主义者,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来领导他们,而且他们有这个权力更换这些人。

此后丘吉尔就回家写二战回忆录了,销量相当可观,也让他当了一回富家翁。其实正如丘吉尔所说,英国人是很务实的。

过去二战的时候,英国需要一位主战派的人带领他们走出战争。如果像法国那样,不战而降的话,那英国也没有未来。所以丘吉尔顺势而上,成为了带领英国的首相。

可是当时二战结束了,德国被击败了,英国的战争威胁也都被解除了。这个时候英国人为还要一个只懂军事,只知道主战,却不太懂发展的人来领导他们呢?

这个时候的英国人,需要的是食物供给,是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的安定繁荣,是宽松的住房政策等等。可是丘吉尔对此却十分敷衍,甚至在竞选宣言中,希望大家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

好家伙,你不知道大家都很疲惫了吗?虽然丘吉尔的演讲激励人心,赢得了大家的欢呼。可是众多欢呼之中,绝大多数的人,应该是在为这位大人物送行吧?

二、丘吉尔所代表的保守党,竞选策略相当失败。

丘吉尔代表的是保守党,而艾德礼代表的是工党。战争期间,工党基本处于被保守党碾压的状态,军政大权全都在保守党手里,那么当时的工党在干些什么呢?

比如说丘吉尔在抓军事的同时,当时的艾德礼,出任副首相,主要负责后勤工作。工党成员们积极地在英国内部负责后勤动员,人员疏散,食品供应,避难救灾等工作。

所以说当时英国老百姓,能直接看到的,其实就是工党在卖力地为老百姓们的生命安全作出努力,他们很难看到丘吉尔所代表的保守党,为老百姓做了什么。这为工党后来的大选,增加了不少分数。

1943年,丘吉尔也提出了战后重建的问题,但是只是一笔带过,把老百姓们刚吊起来的激动心情又给打压下去了。工党可没放过这个机会,他们立刻详细缜密地做了一整套战后重建、医疗保健、保险住房、就业教育等各方面的计划,瞬间把老百姓们的眼球给吸引住了。

尝到甜头的工党再接再厉,继续在民生工程上下功夫,而保守党们却一副骄傲的面孔,他们认为战争胜利才是第一关键,所以压根就没在民生工程上做多少宣传。

可以说,要么就是丘吉尔太忙了,没工夫管这档子事。要么就是丘吉尔太自负,认为就算保守党不宣传这些,照样可以得到大家的认可。结果啪啪打脸了,人家工党的宣传到位。

最终在选举中拿下了393个议会席位,占了61.41%,

反观保守党,只拿下了213个议会席位,占了30.78%,你说丘吉尔能不恼火吗?

英国的体制并不是直接选出首相,而是先由老百姓选举议会成员,再由议会成员选举首相。而议会成员的数量,直接决定了首相花落谁家。可以说,丘吉尔被自己背后的保守党团队给坑了。

三、丘吉尔没能保住英国的霸主地位。

实际上我们看二战,英国未必就是赢家。虽然他们战胜了德国,可是却失去了世界霸主的地位。按照丘吉尔在美国的演讲,我们可以得知,欧洲逐渐落幕,真正雄起的是美国。

过去的英国,掌握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殖民地,陆地面积高达3500万平方公里,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等等陆地面积超大的国家,都是他们的殖民地。所以英国当时压根就不缺资源。

可二战结束后,英国还有啥呢?殖民地们陆续开始脱离英国的摆布。由于深陷二战之中,导致了英国很难再以强大的优势管辖这些殖民地,这就给了他们陆续独立的机会。

英国民众显然已经感受到了这一点,他们可不管丘吉尔有多难,他们只觉得丘吉尔把英国带向了落寞。

这个锅丘吉尔背不背呢?当然是要背的,谁让他是首相呢!可是换其他人来难道就可以扭转这一局面吗?不好意思,真不行,这是大势所趋。可是民众们不管这些,他们只看到了结果。

总结:6年以后,丘吉尔又回来了。

丘吉尔只是失去了首相的位置,但是他依旧还是英国国会议员。1951年,保守党调整了参选策略,再加上民众们开始怀念丘吉尔的光荣时刻,所以保守党获得大选胜利,而丘吉尔则再度成为了首相。

者归来的丘吉尔,并没有再展现出他优秀的政治能力,反倒是他的回忆录,获得了诺贝尔学奖。好家伙,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放空自己几年,是为了去搞创作呢!

标签: 丘吉尔胜利下台英国贡献为什么

更多文章

  • 清朝的摄政王有多大的权力(大清朝摄政王是什么官)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摄政王,权力,大清朝,什么

    清朝的摄政王,无非就是多尔衮和载沣两位。多尔衮是清朝入关时期的摄政王,可以说大一统的清朝就是这位老兄奠定的基础。载沣则是清朝灭亡前的摄政王,由于他没有力挽狂澜的能力,所以清朝就这么没了。一个开启了帝国的宏图大业,一个结束了帝国的宏图大业。虽说都是摄政王,可是这两位的差距还真不是一星半点的。有人问,既

  • 齐襄公和文姜到底什么关系(齐桓公和文姜是兄妹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姜,齐襄公,齐桓公,兄妹,关系,到底,什么

    文姜号称春秋四大美女之一,另外三个分别是息妫、夏姬、西施。西施是大家都知道的,由此可见文姜究竟有多美。不过文姜的出身要比西施强得多,人家是正儿八经的千金小姐,她老爹是齐国国君齐僖公,异母哥哥是著名的齐襄公和齐桓公。可以说这姑娘从小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让文姜闻名天下的,可不是她的出身,也不是他的美貌,

  • 历史上因为小事而引发的大事(出其不意的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小事,引发,大事,出其不意,故事,因为

    崇祯年间有个御史叫毛羽健,这个人在历史上倒也不怎么出名。明朝的官员都比较刚,喜欢怼天怼地怼空气,尤其是御史,更是谁都敢怼。因此魏忠贤掌权那会儿,毛羽健就被怼下台了。为啥?因为他这回要怼的人,是阉党核心成员杨维垣、阮大铖两人。魏忠贤作为他们的大老板,能答应吗?因此毛羽健就麻溜地滚蛋回湖北老家了。等到崇

  • 关陇集团势力有多大(历史上关陇集团真的存在吗)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关陇,集团,势力,历史,存在,真的

    关陇集团中的关和陇是分开的。关指的是陕西关中,陇指的是甘肃陇山。从北魏开始,在关中和陇山一带崛起的门阀势力,被历史学者们称之为关陇集团。北魏在全国设立六大军区,早期都是鲜卑贵族充当将士,后来汉人逐渐取代了鲜卑人的位置,成为了六大军区的主力军。尤其是到了北魏孝武帝时期,关中大行台贺拔岳与大丞相高欢分庭

  • 左宗棠瞧不起曾国藩吗(历史上左宗棠怎么评价曾国藩)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曾国藩,左宗棠,历史,评价,瞧不起,怎么

    左宗棠为啥瞧不上曾国藩?当年左宗棠跟着曾国藩后面混的时候,发现曾国藩总是打败仗,而且还多次要跳河轻生。你说目睹这一切的左宗棠,咋能看得起他?左宗棠这个人是个天才,纵然40出头才出来搞事情,进士都没考上,可一眨眼功夫就成了清朝的封疆大吏。而曾国藩这个人是个稳步前进的人,他考上进士以后,一步步往前走,可

  • 张作霖乘坐专列被炸事件称为皇姑屯事件(专列被炸毁的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专列,事件,皇姑屯,炸毁,乘坐,张作霖,地方,称为

    炸死张作霖的罪魁祸首,其实是奉军自己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炸弹放在了桥上!而且诡异的是,日军知道张作霖的出行时间、火车班次、坐在哪一节车厢,你说说,张作霖还能怎么避免这件事呢?如果没有自己人把这件事出卖给日军,你说这些细节他们是怎么把握住的?尤其是张作霖为了防止自己出意外,特地提前释放了好几个假消

  • 外族入侵孔子后人投降真的吗(每个朝代都不敢惹孔子后人 )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孔子家族,和中国封建王朝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从西汉汉高帝十二年时,孔子的第八世孙孔腾,便被汉高帝刘邦册封为奉祀君。汉元帝时期,改为褒成君。汉平帝时期,直接封为褒成侯,而孔子也被追封为褒成宣尼公。唐玄宗时期,孔子被尊为王爵,而孔子的嫡长子孙则被封为文宣公。奉祀君、褒成侯、文宣公等称号,大家不是很熟悉,

  • 古代的三妻四妾分别为哪些(古时候三妻四妾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意思,古时候,古代,哪些,分别,什么

    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笼统地说,可称为“一夫一妻多妾制”,即一个男人,同一时期只能有一个妻子,却可以有多个小妾。所谓“三妻四妾”,就是妻妾众多的意思,其中的三、四,并非确指,而是泛指,四妾尚有可能,三妻绝无可能。 无论是礼制,还是法律,古代都规定男子只能有一个妻子,并且得到了严格执行,即便是

  • 郭松龄叛乱对东北军的损失(龄倒戈事件对奉军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奉军,东北军,郭松龄,龄倒戈,损失,事件,叛乱,影响

    郭松龄反奉之前,老张的势力范围是怎样的呢?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后,吴佩孚所领导的直系军阀惨败,不得不退出京城。老张带着东北军浩浩荡荡地入关,占领了京畿重地。此后老张的势力不断南下扩张,到了1925年中期的时候,已经坐拥东北三省、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河南、热河等9省之地,光兵力也达到了37万人之多,

  • 安史之乱李亨甚乱登基(安史之乱太子李亨在哪登基)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安史,登基,李亨甚,太子

    李亨并不是唐玄宗立的第一个太子,唐玄宗李隆基比较会玩,后宫佳丽无数,生了37个儿子29个女儿。其中次子李瑛最初被立为太子,结果唐玄宗宠幸的武惠妃设局,打算改立自己的儿子寿王李瑁为太子,寿王李瑁就是杨玉环的第一任丈夫。结果计谋得逞,唐玄宗误以为太子李瑛有谋反的可能,所以狠心将其杀害。没错,唐玄宗的确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