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李隆基杀上官婉儿的真相(历史上唐代才女上官婉儿结局)

李隆基杀上官婉儿的真相(历史上唐代才女上官婉儿结局)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547 更新时间:2024/1/26 2:12:49

谈到武则天,必要谈到上官婉儿,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而上官婉儿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宰相。

公元664年,唐高宗的宰相上官仪因为起草废后诏书,得罪了武则天,被诬陷谋反,和儿子一起被处死。唐朝的传统是不杀女眷,所以此时刚刚出生的上官婉儿就被送入了宫中为奴。

在宫中,上官婉儿的主要任务就是伺候高宗的一众嫔妃,闲暇之余,上官婉儿爱好读书,由于她聪慧异常,很快就能吟诗作文,成了宫中小有名气的“才女”。

武则天听说宫中还有这么一位才女,很感兴趣,于是命人将上官婉儿叫到跟前,当场给她出了个题目,让她即兴写一篇文章。不料上官婉儿文不加点,一挥而就,而且辞藻华丽,武则天非常喜欢。当即下令免除了她的奴婢身份,并让她掌管宫中诏令。

这简直就是一步登天啊。要知道在古代,如果一旦入了奴籍,那么一辈子都是奴才,甚至连生出来的孩子也是奴才,只能干些伺候人的活。如今武则天不仅免除了上官婉儿的奴籍,而且还让她做了女官,意味着上官婉儿从此步入了政坛。

这一年,上官婉儿才刚刚十四岁。

从此,上官婉儿就一心一意地服侍武则天,为武则天起草诏书,深得武则天的信任。上官婉儿也通过实践中的磨炼,不断成长,终于在696年,她32岁的时候,从众多女官中脱颖而出,“内掌诏命”。两年后,开始帮助武则天处理奏章、形成决议,权势日盛。

当时朝中大臣都称上官婉儿为“内舍人”,即为女宰相之意。

据说,上官婉儿的私生活十分不检点,武则天的面首大多都和上官婉儿有一腿,有一次被武则天当场撞见,盛怒之下要处死上官婉儿。上官婉儿苦苦哀求,武则天又怜爱她的才华,最终饶恕了她,只是在她的额头刺字,以为警告。

上官婉儿为了遮丑,在额头上贴上梅花样式的花钿,不料不减姿色,反而更见妩媚,宫中之人争相效仿,并由此开了后世数百年的女性面部贴花钿的风尚。

如果说和武则天面首之间的私情,只是上官婉儿的本性使然,那么她与武三思的私通,就是有着明确的政治目的了。

二人私情始于何时不确定,但一直十分稳固、互利互惠。有人认为,上官婉儿是靠武三思才脱颖而出,也有人认为,武三思是靠着上官婉儿才得到了武则天的赏识。但无论如何,两人之间存在着私情。

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了神龙政变,逼迫82岁的武则天退位,还政于李唐,于是曾经做过55天皇帝的李显再次登基,即唐中宗。

李显当年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时,流离失所,生活困苦,唯一不离不弃陪在他身边的只有皇后韦氏。所以,在李显重新当了皇帝之后,就对韦后十分纵容,允许韦后参与政事。

无所顾忌的韦后,竟然与武三思勾搭成奸,给李显结结实实地戴上了一顶绿帽子。

与此同时,上官婉儿也得到了李显的信任,仍旧负责诏书起草的工作,同时被封为昭容。她与武三思的私情,也就成了李显头上的第二顶绿帽子。

就这样,重新登上皇位的李显,就被韦后、上官婉儿、武三思等人架空了,朝堂成了这三人的天下,卖官鬻爵,无恶不作,不少忠良遭到陷害惨死。

公元707年,太子李重俊不满武韦集团的所作所为,同时也担心自己的太子位置不保,于是铤而走险,发动了兵变,先是杀死了武三思,然后带兵直闯皇宫,想要杀死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急忙逃至唐中宗和韦皇后处,并扬言说:“观太子之意,是先杀上官婉儿,然后再依次捕弑皇后和陛下。”李显大怒,命右羽林将军刘景仁平叛,李重俊兵败被杀。

此时,朝堂上唯一能够和韦后相抗衡的势力,只剩下太平公主。太平公主是李显的唯一的妹妹,擅长权谋之术,朝中很多大佬都支持她。

上官婉儿经此一劫之后,开始为自己的后路做打算。她意识到,如果韦后一伙人失败,那么自己也必将死无葬身之地,于是,她开始暗中联络太平公主,想要左右逢源。

公元710年,韦后和女儿安乐公主合谋,毒死了中宗李显。此时的政局十分复杂,各方势力都在虎视眈眈。

韦后的意愿,当然是效仿武则天称帝。但太平公主一方绝不会答应,而且还有李显唯一的弟弟李旦,这些都是维护李唐宗室的。

于是,上官婉儿就与太平公主合谋,写下了一份诏书,立李重茂为帝,李旦辅政,韦后为皇太后摄政,以平衡各方势力。

上官婉儿以为有了这份诏书,就能证明自己是站在李唐这边的,但是,半个月后,李旦的儿子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了唐隆政变,杀死了韦后和安乐公主。当士兵杀入宫中时,上官婉儿以为自己写了有利于皇室的遗诏有功,“持烛率宫人迎之”,李隆基却不买账,下令将其斩于旗下。

其实,李隆基杀死上官婉儿并非不知其有功,而是为了分化太平公主的势力。当时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虽然是相互合作,但当韦后势力集团覆灭后,两人就会立刻成为对手。李隆基很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当然不会留下上官婉儿作为太平公主的帮手。

李旦登基后,太平公主为上官婉儿鸣冤请命,李旦为其平反,赠以谥号“惠文”。但是,仅过了两年,李隆基登基,斗倒了太平公主后,李隆基下令将上官婉儿的墓捣毁、拖走棺木弃尸。

综上所述,李隆基执意杀死上官婉儿,其主要目的是分化太平公主的势力,于是借着剿除韦后余孽的名义,杀死了上官婉儿。而上官婉儿自认为可以游走于两方势力之间,玩弄韦后和李隆基等人于股掌之上,却不料玩火自焚,最终落了个惨死的下场。

标签: 婉儿上官李隆基真相才女历史结局唐代

更多文章

  • 嘉庆怎么对待乾隆的妃子(乾隆哪些妃子活到嘉庆年间)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妃子,嘉庆,乾隆,年间,对待,哪些,怎么

    整个清朝,后宫的嫔妃数量都是比较少的,像汉武帝、晋武帝、唐玄宗那样后宫佳丽三千的盛况不复存在了。但由于几任皇帝在位时间比较长,天下也比较太平,所以嫔妃的数量还是比较多的。清朝历史上,嫔妃最多的数康熙,共有66位;乾隆以43名屈居第二;排名第三的是雍正,共有31名。乾隆十六岁大婚,一生共有皇后3位,皇

  • 汉宣帝为何给刘据谥号为戾(汉武帝戾太子刘据)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据,宣帝,汉武帝,谥号,太子,为何

    太子刘据在巫蛊之祸中,被迫自尽,这是汉朝以来最大的一场冤案。当刘据的孙子刘病已当了皇帝之后,却并没有为当年刘据的冤案翻案,并且还给刘据定了一个恶谥为“戾”。这是由当时的形势所决定的,宣帝这么做,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巩固自己十分不稳固的皇位。要说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巫蛊之案的来龙去脉。汉武帝晚年,迷信

  • 北宋灭亡时杨家将为何不出来救北宋(大宋灭亡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灭亡,杨家将,救北宋,原因,大宋,出来,为何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将领很多,但在普通老百姓眼中,最厉害的却是杨家将,这当然得益于《杨家将演义》。就如同很多人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只是因为《三国演义》流传甚广,而没有小说演义的南北朝、五代十国反而了解的人很少。 在演义中,杨家将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比如双龙会、穆桂英挂帅、四郎探母、大破天门阵

  • 三国时期的合肥之战谁赢了(合肥战役张辽八百破十万)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合肥,战役,张辽,时期,三国,八百,十万

    孙策临死前对孙权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孙策对这个弟弟还是很了解的,孙权搞搞阴谋整整人还行,上战场打仗那是真不行。关键是孙权还没有自知之明,总以为自己是很会打仗,动不动就“御驾亲征”。赤壁之战时,孙权让周瑜率大军到前线抗击曹操

  • 汉武帝为什么怕窦太后(历史上窦太后是汉武帝什么人)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武帝,太后,历史,为什么

    汉武帝一代雄主,纵横捭阖,立有不世之功业,但要说他最害怕谁,那无疑就是他的祖母窦太后了,理由很简单而且唯一,因为窦太后随时可以废掉他的皇位。 窦太后的名字没有记载,唐朝人司马贞给她考证她的名字是窦漪房,但此处存疑。窦漪房大约出生于汉高祖元年,此时秦朝已经灭亡,但项羽分封了十八位诸侯,天下仍

  • 古代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的意思与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将军,意思,区别,古代

    东汉末年,三国期间,将军的封号特别乱,哪个高,哪个低?今天咱们就来理一理。 吴国为了表彰陆逊的功劳,曾专门设置了一个“上大将军”,这有一点像后世李渊为了表彰李世民的功劳,增设了一个“天策上将”职务,地位虽然崇高,但不属于常规职务。大将军的地位尚在三公之上,只在大司马之下。名号有建威大将军、

  • 三国时期太守、刺史和州牧都是什么级别的官员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州牧,刺史,官员,时期,太守,级别,三国,什么

    看《三国演义》的时候,经常搞不清太守、刺史、州牧是什么关系,谁的官职更大,谁管着谁,后来读书多了才慢慢了解,今天我就来科普一下。(豫州牧——刘备) 我们从头说起。周朝的时候,县比郡大,一个县有好几个郡。春秋战国时期,一个小国就是一个县,比如有一个小国叫做权国,在被楚国灭掉之后,就将其改为权

  • 大月氏国是现在哪里(西域大月氏国是现在是什么国家)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大月氏,西域,国是,国家,现在,哪里,什么

    大月氏为中亚古国,中心区域在今阿姆河北岸。大月氏为古族名,是公元前2世纪以前居住于中国西北部、后迁徙到中亚地区的游牧民族。公元前5~前2世纪初,其族游牧于河西走廊西部张掖至敦煌一带,称“月氏”。秦统一六国时,月氏势力强大,成为有“控弦十余万”的强大的游牧民族,时谓“东胡强,月氏盛”,敢于同匈奴抗衡,

  • 刘秀为什么立郭圣通为皇后(刘秀废郭圣通愧疚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立郭,郭圣通,皇后,刘秀废,愧疚,为什么

    因为刘秀过河拆桥呗!刘秀打小就有一个梦想:娶妻当娶阴丽华。这话早就四海皆知,也就是说刘秀早就向阴丽华公开表白,并且成功娶了阴丽华。但是娶了阴丽华才3个月,刘秀就跑河北去创业了。势单力薄的情况下,你想好好创业?那也得看看当地的经商环境吧?刘秀来了以后便四处碰壁,一点儿优势都没有。由此可见,在经商环境不

  • 刘备为什么不给关羽谥号(关羽被杀对刘备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备,羽谥号,关羽,影响,为什么

    关羽大意失荆州,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关羽去世以后,身体留在了东吴,脑袋送给了曹操,只有衣冠冢是在刘备这儿。所以说关羽是分成了三个地方下葬的。最重要的当然是脑袋,被曹操弄了个木头身子,以诸侯的礼仪葬在了洛阳。可是关羽去世以后,刘备作为大老板,居然没有给他弄个谥号,这倒是挺奇怪的。一直到了关羽去世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