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王阳明真有那么厉害吗(王阳明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王阳明真有那么厉害吗(王阳明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163 更新时间:2024/2/4 9:13:15

王阳明真的超级厉害!

很多西方人说咱们中国古代没有系统的哲学,其实你完全可以把王阳明推出来打他们的脸。

王阳明的伟大成就,主要在哲学范畴,而这个领域,涉猎者自古以来就不多,因为需要高智商、足够闲才行。

如果你是一个整天忙碌着养家糊口的人,整天为了碎银几两操碎了心,那你压根就没有这个闲情逸致来研究哲学。而目前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人,这才是王阳明逐渐被大家所淡忘的原因。

但是王阳明的存在,的确是相当伟大的。因为他开创了哲学史上的一个新时代。让人们的认识层面有了一个质的变化。

一、阳明心学、程朱理学与孔孟儒学的区别。

第一,儒学难以为继。

孔子孟子的儒学思想,本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并不吃香,我们看孔子周游列国后的结局,就能知道他碰了多少壁。

其实儒学真正发展壮大起来,是从汉朝汉武帝时期。那个时候汉武帝急切地想要集权于一身,于是大儒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帮助汉武帝集权于中央。

自此儒学发扬光大,可以说一直到唐朝为止,儒学都是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学派。无数读书人都是以学习儒学作为立身之本。

可是任何事物包括思想,发展到了一定时间,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漏洞,也会有尾大不掉的情况。唐朝后期,儒学基本走进了死胡同。

唐朝最后一个大儒韩愈曾经挖空心思想要拯救儒学,可惜势单力薄,并没有什么成效。如果再不变革,儒学将会消失于宋朝。

第二,理学发展。

这个时候程朱理学出现了,既然儒学那一套玩不转了,那就换个名字好了。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等一起上阵拯救儒学,开创了理学先河。

南宋时期的朱熹,进一步汇总了北宋五子的思想,从此将理学定义为新的主流思想。读书人学习理学,就是那个时代的潮流。

第三,心学和理学的区别。

可是为啥才过了两三百年,王阳明还要搞出一套心学思想呢?难道说理学也玩不转了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理学和心学虽然都来自于儒学,但两者之间却有本质的区别。

  1. 区别一:理学是客观唯心主义,他们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理”和“气”构成的。而心学则是主观唯心主义,他们认为“心外无物”,心代表一切,所有主动性都来自于心。

  2. 区别二:理学认为人应该遵循天理,也就是客观规律。可是心学却主张人应该遵循内心的修行,通过修心便可以参透世间万物的规律。

好家伙,我这么说只是非常肤浅的认知,不过大家也应该粗略地领略到了,心学思想的确比理学思想又上了一个层次,王阳明便是心学思想的建立者,实在是太猛了。

二、王阳明文武双全,不得不让人叹服。

王阳明的智商很高,随随便便就考上了进士,但是他对做官没啥太大的兴趣,整天就知道琢磨思想,这一点着实有点不一般。

不过没关系,王阳明是官二代,他老爹王华可是南京的吏部尚书,正儿八经的高级官吏。所以王阳明的家底十分厚实,足以让他忘却生活之苦,一心扑在悟道这件事上。

别以为王阳明只是个纯粹的读书人,他曾经做过一件谁都想不到的事情。当时宁王朱宸濠叛乱,朱宸濠就是那个怂恿唐伯虎给他做师爷的王爷,而且动不动就要发飙。

当时王阳明刚刚平定地方匪患,已经上交了兵权,手里压根没兵马。但是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果宁王朱宸濠顺江而下夺取了南京,那南方半壁江山可就危险了。

在这种情况下,王阳明先散布消息,谎称朝廷已经派遣各路大军共计16万来平叛。此后又设计,故意写密信给朱宸濠的伪相李士实、刘养正,让他们劝朱宸濠攻打南京。但同时又把这事儿泄露给朱宸濠。

果然没多久李士实、刘养正便来劝朱宸濠攻打南京,朱宸濠直接把这件事当成了朝廷请君入瓮的计谋,连续十多天按兵不动,为王阳明调兵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

等到朱宸濠反应过来以后,王阳明已经组建了一支8万人的平叛队伍,直奔朱宸濠的老巢南昌而来。朱宸濠倾巢而出,南昌空虚,只好选择回来救援。最终双方在鄱阳湖大战了三天,朱宸濠被王阳明擒获。

很难想象,一个整天读书,研究哲学的人,居然还是一个调兵遣将,运筹帷幄的高手。不得不服王阳明。

三、王阳明是很多大人物心目中的偶像。

王阳明实在是太优秀了,知行合一是心学的核心思想。后世若干大人物都受到过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影响。

比如说著名的内阁首辅徐阶,那就是典型的阳明心学的弟子。一贯打击心学的张居正,其实也深受心学的影响,他打击心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止自己的改革遭到一帮研究心学的高级知识分子的阻挠。

泰州学派的王艮、赵贞吉、李贽、汤显祖、徐光等人,也是王阳明心学的忠实信徒,他们自成一派,为发展心学做出了莫大的贡献。而他们本身也在理解心学的基础上,建立了属于自己的一番功勋。

在国内,阳明心学发展出了七大派系,每一派系都有若干弟子,影响深远。包括我们都知道的半个圣人曾国藩,对王阳明也是推崇备至。除此以外,在海外还发展出了韩国心学和日本心学。

尤其是日本心学,直接影响到了明治开国元勋伊藤博文、西乡隆盛等人。对马海战的日本指挥官东乡平八郎,打赢了俄国以后,当着众人的面拿出自己的腰牌,上面刻着七个大字:

一生伏首拜阳明。

由此可见,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对这位日本将领的影响有多大。现在你明白王阳明在哲学界有多高的地位了吧?

总结:阳明心学,重在修身。

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和王夫之,都对阳明心学提出了批判,王夫之甚至认为阳明心学是亡国之学,这是为啥呢?

因为这三位老兄都是唯物主义的坚定追随者。他们认为王阳明的思想过于强调心,忽略了事物的本质。导致那么多读书人空谈误国,却不注重实际条件。

其实这种理解是非常片面的,他们三位是处于明末清初改朝换代时期,所以体会更加深刻。其实阳明心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强调修身。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第一位的就是修身,如果做人都做不好,又谈什么齐家治国平天下呢?而且大多数人能把自己的内心修好,已经很不容易了,我认为应该先修身,再修事。

标签: 王阳明厉害到底什么样那么

更多文章

  • 李治娶武则天用的什么理由(武则天跟李治是真爱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治娶,武则天,理由,天用,什么

    先说我的观点:李治娶武则天算不上败坏人伦。 武则天入宫时十四岁,被唐太宗封为“才人”,赐号“媚娘”,所以也称武才人、武媚娘。才人在唐朝初期的后宫之中,其实地位很低。后宫所有妃嫔之中,皇后是第一档,地位远高于其他人。第二档为“四夫人”,通常有四位,即贵妃、淑妃、德妃、贤妃,隋炀帝的女儿就是李

  • 蒙古帝国第三次西征打到哪里(为什么不发动第四次西征)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帝国,蒙古,发动,哪里,第四,第三,为什么

    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崛起的时候,中亚地区的花剌子模国其实也逐渐崛起了,他们吞并了包括波斯、阿富汗等地,甚至把手伸到了西辽地区。 这下子成吉思汗有点坐不住了,啥情况?还有比我横的?于是成吉思汗就派了个450人的使团去试探试探人家,结果这波人全被花剌子模国给灭了。这还得了?成吉思汗可是个暴脾气!

  • 古代乳娘都是什么人(母亲为什么用奶妈照顾喂养孩子)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乳娘,喂养,奶妈,母亲,照顾,孩子,古代,为什么

    在中国古代,很多家庭生了孩子之后,会请一个乳娘,主要职责是给孩子喂奶,兼照顾孩子的生活,也称奶妈、嬷嬷等。通常来说,做乳娘的都是贫苦家庭的女子,因为她们为了生计,不得不放弃抚养自己亲生子女的抚养。普通家庭请乳娘,大多是因为生母奶水不够,不得已而为之。而权贵家庭请乳娘,那原因可就多了。 乳娘

  • 历史上芈姝和芈月关系(芈月和芈姝都嫁给谁了)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芈姝,芈月,历史,关系

    芈月是假的,芈姝更是无从谈起。电视剧里的芈月,居然成了楚威王庶出的小女儿,说实话,这种设定是有道理但是没有根据的。有道理,是因为芈月姓芈,又来自楚国,芈姓是楚国王族姓。没根据,是因为芈月的母亲曾经改嫁,她有两个不同姓氏的弟弟,分别叫魏冉和芈戎。魏冉的父亲姓魏,芈戎的父亲姓芈,即使芈月和芈戎是同父同母

  • 明朝共封了多少亲王和郡王(明朝亲王庶子封什么王)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亲王,郡王,庶子,明朝,多少,什么

    历史总喜欢不断轮回,汉朝刘邦搞分封制,把自己老刘家的子侄封了个遍,清一色的实权王爷。结果导致汉景帝时期的吴楚七国之乱,差点没把汉景帝给灭了。到了明朝,朱元璋没有吸取汉朝的教训,依旧把自己二十来个儿子全都分封为诸侯王。结果又造成了靖难之役。这回建文帝朱允炆就没那么幸运了,朱棣就这么把他给赶下了台。但是

  • 历史上嘉靖为什么不杀海瑞(海瑞上奏折骂嘉靖帝那一段)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海瑞,奏折,历史,为什么,嘉靖帝

    嘉靖皇帝只是喜欢修道,不喜欢上朝而已,但他绝不是一个昏君,相反嘉靖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聪明的皇帝,他为什么要处死海瑞呢? 公元1566年,即嘉靖四十五年,海瑞已经五十二岁了,还只是户部里的一个小官云南省主事,官秩为正六品。虽然职位不高,但此时海瑞的名气却很大,“海青天”的名声甚至比一些一品二

  • 英国胜利丘吉尔为什么下台(丘吉尔对英国的胜利的贡献)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丘吉尔,胜利,下台,英国,贡献,为什么

    这是一张1945年2月份雅尔塔会议时期的照片,照片上的三巨头,就是英美苏三国当时的领导人。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英国领导人还是丘吉尔。但是到了1945年7月17日的波茨坦会议时,情况发生了变化。当时丘吉尔兴高采烈地参加了在柏林近郊举办的波茨坦会议,其实就是分赃大会。可是会开到7月28日,英国大选的结果

  • 清朝的摄政王有多大的权力(大清朝摄政王是什么官)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摄政王,权力,大清朝,什么

    清朝的摄政王,无非就是多尔衮和载沣两位。多尔衮是清朝入关时期的摄政王,可以说大一统的清朝就是这位老兄奠定的基础。载沣则是清朝灭亡前的摄政王,由于他没有力挽狂澜的能力,所以清朝就这么没了。一个开启了帝国的宏图大业,一个结束了帝国的宏图大业。虽说都是摄政王,可是这两位的差距还真不是一星半点的。有人问,既

  • 齐襄公和文姜到底什么关系(齐桓公和文姜是兄妹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姜,齐襄公,齐桓公,兄妹,关系,到底,什么

    文姜号称春秋四大美女之一,另外三个分别是息妫、夏姬、西施。西施是大家都知道的,由此可见文姜究竟有多美。不过文姜的出身要比西施强得多,人家是正儿八经的千金小姐,她老爹是齐国国君齐僖公,异母哥哥是著名的齐襄公和齐桓公。可以说这姑娘从小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让文姜闻名天下的,可不是她的出身,也不是他的美貌,

  • 历史上因为小事而引发的大事(出其不意的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小事,引发,大事,出其不意,故事,因为

    崇祯年间有个御史叫毛羽健,这个人在历史上倒也不怎么出名。明朝的官员都比较刚,喜欢怼天怼地怼空气,尤其是御史,更是谁都敢怼。因此魏忠贤掌权那会儿,毛羽健就被怼下台了。为啥?因为他这回要怼的人,是阉党核心成员杨维垣、阮大铖两人。魏忠贤作为他们的大老板,能答应吗?因此毛羽健就麻溜地滚蛋回湖北老家了。等到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