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孟子是什么学派的代表之一(孟子的主要观点和思想理论)

孟子是什么学派的代表之一(孟子的主要观点和思想理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98 更新时间:2024/1/23 16:55:41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从今天开始,我会用十多篇文章来介绍介绍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孟子的思想,通过《孟子》这本书来比较系统地了解孟子的思想,主要参考的版本是傅佩荣老师的《傅佩荣译解孟子》。

一说到孟子,我们都知道,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儒家学派的代表思想家之一,人称“亚圣”。

孟子出生于公元前372年, 比孔子小差不多200岁,比庄子大3岁,和西方的亚里士多德是同时代的思想家。

在孟子的时代,也是我们常说的“百家争鸣”的时代,是古代思想和文化高度繁荣的一段时期,当然和孟子同时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有很多,比如商鞅、庄子、惠子、鬼谷子、公孙龙,还有稍晚一些的韩非子荀子等等。

那是一个人才辈出,百家争鸣的时代,儒家、法家、道家、名家等各家思想层出不穷,都有各自的思想和主张,而我们今天要分享的《孟子》正是其中对中华文化影响至深的儒家经典。

《孟子》和《大学》《中庸》《论语》被称为“四书”,是儒家思想的基础和灵魂。那《孟子》究竟讲了什么,为什么值得千百年来人们传颂?在分享孟子的思想和贡献之前,让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孟子的生平。

孟子本名孟轲,是战国时期邹国人,在今天山东邹城一带。他的祖先是鲁国的贵族孟孙氏。

孟孙氏衰落后,一部分人迁到了邹国,孟子就在那里出生的,而到了孟子这代,他们家族也没有什么贵族光环了。所以,孟子其实和孔子差不多,也是一个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的人。

孟轲在成为孟子之前,其实也是个熊孩子,好在他有一个精通教育心理学的母亲,传说孟子的母亲是一位非常懂得教育小孩的妈妈,有很多“孟母教子”的小故事。

比如“孟母三迁”、“买肉啖子”、“断机教子”等等。其中“孟母三迁”说的是,孟母为了不让孟子和其他熊孩子在一起,还曾搬了三次家。

孟母已经懂得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当然,孟母是出了名的“虎妈”,在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母亲问他:“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差不多的”,孟母看到孟轲很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

孟子被母亲的举动吓到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就像这剪断的布一样,就废了。

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学问能增长知识,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以后就要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孟子听了之后吓了一跳,从此再也不敢怠慢学习。

在母亲的影响下,孟轲果然学有所成,他成为了孔子的孙子的弟子,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孟子受业于子思的门下,算起来是孔子的第五代传人。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学说,提出了“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的治国理念,是位非常有抱负的政治家。

和孔子一样,孟子想把自己的治国理念推广出去,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他和孔子一样,周游列国游说各国诸侯。孟子曾经游历过齐、宋、滕、魏、鲁等国,前后有二十多年。

在游历过程中,虽然孟子受到了列国的尊崇和礼遇,待遇比孔子那时候也强多了,可是他的思想基本没有被哪个国君推行,因为实际上完全做到“仁政”是很难的。

孟子在战国中期,大家都忙着交战,真正施行仁者的难度也非常大。经过二十几年的游历,没有啥实际成果,于是孟子归隐故土,和弟子们著书立说,写成了《孟子》一书。

说到《孟子》一书,大家应该比较熟悉。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哲学经典名句,都是出自《孟子》一书。

宋代大思想家朱熹把《孟子》,以及《论语》、《中庸》、《大学》并称《四书》。

《四书》是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的灵魂和基础,《四书》是宋代每年的科举考试必考的内容,也将孟子的地位推向了高峰,孟子成为儒家思想的代表,开始以“孔孟”并称。到了元朝,更是追封孟子为“亚圣公“,“亚圣”之名就成了孟子的代称。

孟子虽然并非功成名就,甚至可以说他的政治抱负并没有得到施展,但是为什么《孟子》一书被封为儒家经典,孟子也被尊称为“亚圣”呢?接下来,说说孟子思想的几个关键点。

首先是:性善论。说到孟子的思想,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孟子的性善论,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孟子的伦理哲学中,“性善论”是他的一个标签,与荀子的“性恶论”相对,至于孟子说的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向善,其实一直有争论。但不管怎么样,人性的善都是孟子伦理思想的出发点。

超认为孟子的“性善论”强调了教育的可能性,而荀子的“性恶论”强调了教育的必要性,他们只是殊途同归,目的是一致的。关于孟子的伦理学后面我们再继续讲。

孟子以“性善论”作为人们修养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论根据,认为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的要求源于人的本性本心,有伦理学意义,同时“性善论”认为通过学习人人可以成为舜那样的君子,又强调了教育的可能性,具有很大的的教育意义。

其次是孟子的治国理念,总结起来就是:仁政无敌。核心关键字就是“仁”,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他治国理念的核心。

那什么是“仁”呢?孟子说“仁者爱人”,仁就有爱人的心,而且是发展人的本性的一种仁爱之心。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就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

最后是关于孟子的教育理念,总结起来就是:因材施教。秉持了孔子的衣钵,孟子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不仅授徒讲学,培养出了乐正子、公孙丑、万章等优秀的学生,还和弟子一起著书立说。

在教育方法上,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因材施教”,提出了“易子而教”的传统教育方法。什么是易子而教?有一天,他的学生公孙丑问老师,有的君子为何不亲自教育自己的儿子呢?

孟子说,父子之间由于感情深厚,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往往不严,对于儿子的一些错误和毛病也因为溺爱而放任,这样正确的教育就很难进行。所以,君子不能教自己的孩子,要让别人来教育,这样既能从严要求,也能保持父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不伤害感情。

标签: 孟子学派观点理论思想代表之一主要什么

更多文章

  • 刮骨疗毒的故事(三国演义中关羽刮骨疗毒的主要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刮骨疗毒,关羽,内容,故事,主要,三国演义

    家都知道,关羽是三国时期有名的猛将,这不仅表现在他的骁勇善战,还表现在他的大义凛然、做事豪迈的英雄气概。都说关羽为人气度非凡,耐力超群,这一点有很多事例可以证明,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他曾经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进行“刮骨疗毒”的手术,这在常人看来简直无法想象。因为,普通人擦破点皮都会疼痛,更何况要在骨

  • 庄子是什么时期的人(道家学派庄子的年代及代表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庄子,学派,道家,年代,时期,思想,代表,什么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在哲学思想上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观点,使道家真正成为一个学派,他自己也成为了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道家之祖”。庄子之学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字,大

  • 秦始皇到底有多残忍(历史上的秦始皇为何如此残暴)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始皇,历史,残暴,残忍,为何,如此,到底

    大国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绵延不断的文化和历史让我们得以在今天的文化竞争中的自信得以大大增强。在这历史长河中,从秦王嬴政时起,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开始确立。在历代君主中,不乏有贤明的,如:贞观长歌——唐太宗李世民;大汉天子——汉武帝刘彻;开皇之治——隋文帝杨坚;世界之王——成吉思汗;中华始治——汉文

  • 秦朝多少年历史(中国历史上秦朝统一后多久灭亡的)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灭亡,统一,秦朝,中国,多久,多少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的王朝,秦始皇先后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完成了统一大业。但是这个短命的秦朝只统治了15年就灭亡了,经历了秦始皇、胡亥、秦二世3代。那么,这个短命的王朝为何被灭国呢?诗经女孩带你一起来看。一、秦朝一共统治了多少年?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自秦始皇至秦二

  • 猴王出世主要内容(关于课文猴王出世的课堂笔记 )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俺老孙来也。”“我也曾花果山伏虎降龙,我也曾上天堂大闹天宫。饥时把老君的丹,略略咬了两三颗;渴时把玉帝的酒,轻轻呼了六七钟。睁着一双不白不黑的金睛眼,天惨淡,月朦胧;拿着一条不短不长的金箍棒,来无影,去无踪。”(《西游记》第八十一回)一、生字预习【芝】zhī(芝兰)(芝麻)字义:古书上指白芷。【遂

  • 赵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历史上的赵高是怎么样形象)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高,历史,形象,人物,怎么样,什么样,一个

    在很多历史剧中,赵高都被塑造成一个太监的模样,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赵高宦官的身份;赵高第一次出现,就是以宦官的身份服侍秦始皇起家,后来凭借自身的勤奋和机敏而得到秦始皇的赏识,开始平步青云,直至成为中车府令。这中车府令的官职或许不是很高,但却是很重要,因为中车府令是皇帝的侍从车马班长,不仅驾驭车马的能力

  • 被称为诗杰的唐代诗人是谁呢(关于诗杰称呼的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诗杰,称呼,诗人,来历,称为,唐代,关于

    王勃,字子安,唐诗著名的诗人,绛州龙门(山西河津)人,被称为“诗杰”,与当时的骆宾王、卢邻照、杨炯等人齐名,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是四个人当中最有才华,最有创造力的诗人,其主要成就是骈文和诗歌,作品华丽唯美,以其最具有代表性的《滕王阁序》来说,整篇文章洋洋洒洒,写得不仅有气势,同时也最能够体现出诗

  • 安南国是现在的哪里(明朝皇帝对于安南国的态度)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安南国,皇帝,态度,明朝,对于,现在,哪里,国是

    安南,秦时称为交趾郡,东汉时改名交州,也就是现在的越南北方一带。“安南”一词始于唐朝调露元年(679年)唐高宗李治曾在这里设立了安南都护府,直到清嘉庆八年才更改国号为越南。安南虽然称臣千年之久,但早在五代十国时就已经脱离南汉成为了独立的政权。后来明太祖朱元璋为了保证地区的安宁,特意在《皇明祖训》中记

  • 老舍的原名叫什么(著名作家老舍的个人生活及代表作)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老舍,原名,代表作,作家,著名,生活,个人,什么

    老舍是一个讽刺小说家,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都以讽刺出之。然而决不如鲁迅那么刻薄,反而令人觉得他是一个可亲可爱的长者,这或者要感谢他那北方人的忠厚气质。鲁迅小说里没有一个好人,老舍小说里的李子荣、张大哥、丁二爷,都十分可爱。他口角边虽常常挂着讥嘲的笑意,眼里却蕴着两眶热泪。——苏雪林《幽默作家老舍

  • 哪吒的师傅是谁(封神英雄榜中哪吒的师傅叫什么名字)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师傅,哪吒,封神,英雄,名字,什么

    《封神演义》中,元始天尊门下有十二金仙,在封神大战中大放异彩。这十二人虽然在黄河阵中一度被削去顶上三花,废为凡人,然而后来却得到 大机缘大造化,成功渡过杀劫,以仙道成就长生,成为独立于天庭之外的世外神仙。十二金仙中,对于今人来说太乙真的名气最大,那么太乙真人在十二金仙中能排第几?他真正的实力在仙界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