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诸葛亮李严谁有兵权(三国刘备为什么把兵权交给李严)

诸葛亮李严谁有兵权(三国刘备为什么把兵权交给李严)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18 更新时间:2023/12/10 19:33:40

这是一个误会。

刘备令人困惑的遗命

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三国志.李严传》

“刘备以李严掌兵权”的说法来自上面的记载。

这个任命令人感觉有些自相矛盾。

首先,“统内外军事”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确实是史书上唯一一次出现的说法。

三国时期,掌握最高军权的任命,用的都是“督中外军事”。

曹真、曹爽司马懿姜维诸葛恪孙峻,全部都是用“督中外军事”。

李严的这个统中外军事,是个什么意思?

会不会这里的“统中外军事”就是“督中外军事”的意思呢?

不会!

曹真、曹爽、司马懿、姜维、诸葛恪等人,获得“督中外军事”权力时,或已是大将军,或已是太傅,都已是最高职位的大臣。

李严一个中都护,如何掌管中外军事呢?

其次,“留镇永安”显得与中都护、“统中外军事”自相矛盾。

中都护,是中军的重要职务,自然要随中军一起行动。

可是,刘备死后,中军自然要随刘禅回到成都,李严留在永安,如何行使中都护的职责呢?

而偏居永安的李严,又如何统内外军事呢?

虚衔

事实上,刘备对李严的任命,基本上都是以“尊崇为主”:名头很响,但都留了后手,不给实权。

刘备在永安时,李严被任命为尚书令。

西汉后期到东汉中期,这是一个职权极高的职务,被称为“三独坐”之一,是直接对君主负责执行一切政令的首脑!

可是,东汉后期,当大将军、三公录尚书事时,尚书令就被压制下去了。

而蜀汉一开国,诸葛亮就已经以丞相录尚书事了!

李严“统中外军事”的名号也是如此。

曹丕以曹真“督中外军事”,是在废除了相国之位之后。即没有明确首辅的情况下,“督中外军事”才有意义。

可是,刘备以李严“统中外军事”的同时,又令后主对诸葛亮“以父事之”,明确以诸葛亮为首辅!

意思很明显:李严的“统中外军事”,只是一个名号!

李严,并没有真的掌握军权!

蜀汉统治的一贯作法

有学者对蜀汉政权有职有籍可考者做过统计:一共189人。其中,随刘备、张飞的北方故旧22人,11.64%,诸葛亮等荆州人士66人,34.6%,巴蜀集团(含东州派、益州派)92人,48.1%,马超、姜维等陇西人士9人,4.7%。

从数据上看,巴蜀集团人士的比重是最高的,占了近一半。

可是,观整个蜀汉历史,几乎没有巴蜀集团人物在中央担任过实权大的重要的职务!

作为外来统治者,蜀汉集团一直不敢对巴蜀人士以实权相托,他们更喜欢用虚衔拉拢!

此后,诸葛亮要召李严到汉中,再次祭出这个招数:以李严为骠骑大将军。

只是···这不过又是一个虚名而已!

李严不是制衡诸葛亮的棋子

许多朋友认为刘备以李严来制衡诸葛亮。

其实,夷陵之战后,当时的蜀汉已经疲弱不堪,刘备哪里还有资本来玩制衡术,制造内部权力斗争呢?

当时,制衡的基本方式是:以宗亲集团、功臣集团一起辅政。其中,宗亲集团是主要的“监护人”。

可是··刘备没有靠谱的宗亲集团呀!

人为制造一个与诸葛亮抗衡的李严,刻意制造权力斗争,结果有三个:

1、诸葛亮败了,李严掌权。那么,蜀汉江山更安全吗?

2、李严败了。那么,制造这出竞争干啥呢?

3、久拖不决,勾心斗角,本就最弱的蜀汉越搞越乱。

显然,刘备没有必要非要找人来制衡诸葛亮!

而且,李严,无论是资历、威望还是资源都完全不可能拿来制衡诸葛亮呀!

何况,李严为人孤傲,人际关系并不好,完全不是一个权利游戏的玩家呀!

所以,刘备即便要找人制衡诸葛亮,也是不会找李严!

总的来说,李严虽然确实也是托孤之臣,获得了很高的尊崇,但他并不是制衡诸葛亮的棋子,更没有掌管军权。

蜀汉集团一直在拉拢巴蜀人士,但多以尊崇和地方权力为主,至于敏感的军权,是不敢托付的!

标签: 兵权李严诸葛亮刘备交给为什么

更多文章

  • 贾元春为什么不受宠(贾元春不得宠为什么还是贵妃)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贾元春,不得宠,贵妃,受宠,还是,为什么

    贾元春封妃发生的就很诡异,贾元春省亲的时间安排又是很诡异,这两件事情加在一起。从表面上看那是得到了皇帝无限的荣宠才有可能实现的事情,正所谓皇恩浩荡,才会有元春的封妃和省亲,这又是何等荣耀。这样看来元春不是得到了皇帝的圣宠吗?我们来分析一下元春在皇宫中到底受不受宠,如果不受宠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

  • 孙权依然没有一统天下的原因(孙权有机会统一天下吗)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孙权,一统天下,原因,统一天下,机会,依然,没有

    很简单,孙权是弱君。他的实际的权力在三国三个皇帝里面是最弱于一个,江东士族把持着实际权力,如果孙策在,说不好能一统天下。但孙权无论文治还是武功都远远不如哥哥孙策,也不如刘备,曹操和曹丕。综合因素之下,孙权只能维持现状,这里要指出的是,刘备和曹操都说打江山出来的,唯独孙权是守江山的。公元200年,孙策

  • 李治为什么要杀高阳公主(高阳公主和李治是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治,公主,高阳,关系,为什么

    高阳公主是不是风姿绰约,这个我们就没法考究了。不过人家的出身的确令人羡慕,她是唐太宗的爱女,打小就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因此高阳公主特别喜欢惹事,这也让唐太宗比较头疼。不过怎么办呢?自己的女儿,难道杀了不成?唐太宗去世以后,唐高宗李治对这个姐姐,可就没那么好耐心了,抬手就把高阳公主给宰了,这是怎么回事

  • 韩信为什么害郦食其被烹(刘邦见郦食其的典故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郦食其,典故,刘邦见,韩信,故事,为什么

    按照现在的角度来看,郦食其就是一个死间(高级间谍),但郦食其原本可以不死,但他死于韩信的功名利禄之手,有句话说。出来混,迟早要还的。韩信必须为郦食其的死全权负责,这也是韩信一生最大的污点,刘邦对此肯定也是心怀芥蒂的。郦食其(公元前268年~公元前203年),字食其。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麾下的谋士,中

  • 丁汝昌是太平天国投降的吗(丁汝昌为什么会被清朝重用)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丁汝昌,投降,重用,清朝,为什么,太平天国

    为何会被重用,一是满清无人,二是丁汝昌的李中堂心腹。丁汝昌最后自杀,让后世对他有了一个忠诚和精忠的名声。但就个人能力来说,作为一个陆军下海的海军舰队司令,显然不如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伊东亨佑。丁汝昌比伊东亨佑大七岁。但就成就而言显然不如伊东亨佑。但问题在于,丁汝昌作为一个太平军降将,为何得到李鸿章的重用

  • 武则天孙女墓被意外考古发现(被挖出来有什么东西)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孙女,考古,武则天,东西,意外,发现,出来,什么

    公元684年,唐中宗李显被自己的老妈武则天给废了!理由很荒谬:这货总爱乱说话!那么李显究竟说了什么话,导致武则天非要把这个亲儿子给废了呢?原来李显打算提拔自己的老丈人韦玄贞为豫州刺史,甚至打算加封为侍中,也就是宰相。这事儿遭到了当朝宰相裴炎的强烈反对,李显对此非常不屑,就说了这么一句话:我把天下给我

  • 弟子规在当今社会是否适用(弟子规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及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弟子,意义,影响,社会,适用,生活,现代,当今,是否

    对现代社会来说,《弟子规》当然还适用,因为不管时代怎么变,人性始终是不变的。从《弟子规》中的三句话就可以看出来,可见对现代社会还是适用的。“财物轻,怨何生”,意思是说人与人之间如果不那么斤斤计较财物,彼此之间又哪里会产生怨恨呢?人与人之间产生的矛盾和怨恨,绝大多数都来自于经济利益的冲突,不管是单位的

  • 水浒传五大恶人排名(五大恶人分别是谁及其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恶人,排名,特点,及其,分别,水浒传

    在我看来,《水浒传》的五大恶人是高俅、宋江、陆谦、李逵、孙二娘。高俅从一个破落户的浮浪子弟出身,屡次遭遇好运,加上自己尤其善于投机、捕捉机遇,竟然摇身一变成了位高权重的太尉。身为太尉,可以主宰太多人的生杀大权,此后,高俅利用自己位高权重的巨大优势,干了不知道多少坏事。只因为高俅年轻时候被王进的父亲当

  • 水浒传武大之死哪些人有责任(杀死武大郎的凶手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武大郎,凶手,责任,杀死,哪些,水浒传

    到底谁才是害死武大的真正凶手?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害死武大的真正凶手是四个人——潘金莲、西门庆、王婆和武大郎自己。潘金莲是害死武大郎的罪魁祸首,也是排在第一的真正凶手。潘金莲自己长得妖艳无比、貌美如花,在大户人家做使女,男主人垂涎她的美色,想趁机霸占,潘金莲于心不甘,就偷偷告诉女主人了,男主人

  • 武松不仅杀了西门庆还杀了王婆吗(武松杀西门庆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西门庆,武松杀,王婆吗,原因,不仅

    头条牛人多,我想问问,为啥武松杀嫂杀西门庆为兄报仇,独独放过了始作俑者王婆呢?对这个问题,我认为要从三个方面来回答。第一,武大郎是潘金莲亲手毒死的,所以武松要杀死潘金莲武大郎之死,是一个完整的利益链条导致的,先说这个利益链条的第一环潘金莲。武大郎之死,武大郎自己也有责任,武大郎犯了三个错,导致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