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丁汝昌是太平天国投降的吗(丁汝昌为什么会被清朝重用)

丁汝昌是太平天国投降的吗(丁汝昌为什么会被清朝重用)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340 更新时间:2024/1/1 2:42:44

为何会被重用,一是满清无人,二是丁汝昌李中堂心腹。丁汝昌最后自杀,让后世对他有了一个忠诚和精忠的名声。

但就个人能力来说,作为一个陆军下海的海军舰队司令,显然不如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伊东亨佑。

丁汝昌比伊东亨佑大七岁。但就成就而言显然不如伊东亨佑。但问题在于,丁汝昌作为一个太平军降将,为何得到李鸿章的重用,得以执掌北洋水师。

丁汝昌(1836—1895),原名丁先达,字禹亭,安徽庐江县人,官至北洋水师提督。执掌亚洲第一的现代化海军舰队,丁汝昌太平军出身。

是太平军主将程学部下,后来跟随程学启投降曾国荃,应该说,在太平军中丁汝昌职务很低,也就是个营连级军官,在李鸿章组建淮军,丁汝昌跟随程学启拨归李鸿章指挥,就此与李鸿章结识。

应该说,丁汝昌得李鸿章重用首先就在于是他和李鸿章是同乡

当时,无论曾国藩的湘军,还是左宗棠的楚军。最大的特点就在于用自己人,谁是自己人,最直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同乡,因为这样组成的军队(同乡或同族),有着巨大的凝聚力,战斗力强,彼此不会见死不救。

因为不是国家正式军队,这是上级唯一可以聚拢人气和权力的办法,后世常凯申学习曾文正公,用的就是就是这个方式,李鸿章自然也不能免俗,几次接触之后,发现丁汝昌作战勇敢,而且颇会用兵,一打听还是是合肥同乡,自然是大力提拔引为心腹。

但种方式的最大弊端在于,只看乡谊,不看能力,只看忠诚度,不看操守。所以在身边的大多数是奴才和庸碌之辈,真正的人才不能脱颖而出。丁汝昌就属于庸碌之才。

丁汝昌后来因为得罪刘铭传而赋闲在家十余载。此时的丁汝昌是记名提督(从一品)高官。李鸿章在组建北洋水师的时候,北洋水师需要一位富有实战经验丰富的提督(舰队司令)。

应该是从英国皇家海军毕业的高才生出任,也就是通晓现代军作战的人出任,比如刘步蟾,林泰曾都是合适人选,而最合适的应该是严复(翻译《天演论》),严复以全优成绩毕业于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

后因与李鸿章意见不和而辞职而去,这就说明一个问题,李鸿章用人为私。也就是说,李鸿章选拔舰队司令的标准就是必须是自己的心腹

李鸿章几经考虑选择了在家赋闲十年,就连陆军都未必熟悉的丁汝昌,而此时同时邀请他的还有远征新疆的左宗棠,如果丁汝昌选择左宗棠历史将会如何呢?

满清自己组建的在1866年成立,第一届毕业生是严复,林泰增,刘步蟾等。这些人后来去英国皇家海军学习,于五年后即1879年才回国。

刘步蟾36岁就担任北洋海军的右翼总兵(副司令了),赏头品顶戴。担任舰队司令肯定不能服众,李鸿章让自己的亲信丁汝昌担任北洋舰队司令是恰当的,但不是合理的。

可以说,李鸿章因为自身的私心而付出惨重的代价。不仅害死了丁汝昌,也害死了北洋水师,更让国家付出了最为惨重的代价

丁汝昌1884年开始执掌北洋水师,甲午中日海战发生在1894年,历时十年,我们还说丁汝昌不懂海军,显然不应该。我们今天对丁汝昌印象还不坏的原因就在于他没有投降,为国自杀。

(他自杀是为李鸿章而死,不是为满清)、但就整个甲午海战而言,无尺寸之功,第一时间受伤,丧失指挥能力,让北洋水师陷入个自为战的局面。丁汝昌罪责不小。只能说丁汝昌能力不行。

1895年,威海卫之战中失利,五十九岁的丁汝昌,在弹尽粮绝、外无援军的情况下,拒绝日军将领伊东祐亨劝降,服食鸦片自尽。

更多文章

  • 武则天孙女墓被意外考古发现(被挖出来有什么东西)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孙女,考古,武则天,东西,意外,发现,出来,什么

    公元684年,唐中宗李显被自己的老妈武则天给废了!理由很荒谬:这货总爱乱说话!那么李显究竟说了什么话,导致武则天非要把这个亲儿子给废了呢?原来李显打算提拔自己的老丈人韦玄贞为豫州刺史,甚至打算加封为侍中,也就是宰相。这事儿遭到了当朝宰相裴炎的强烈反对,李显对此非常不屑,就说了这么一句话:我把天下给我

  • 弟子规在当今社会是否适用(弟子规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及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弟子,意义,影响,社会,适用,生活,现代,当今,是否

    对现代社会来说,《弟子规》当然还适用,因为不管时代怎么变,人性始终是不变的。从《弟子规》中的三句话就可以看出来,可见对现代社会还是适用的。“财物轻,怨何生”,意思是说人与人之间如果不那么斤斤计较财物,彼此之间又哪里会产生怨恨呢?人与人之间产生的矛盾和怨恨,绝大多数都来自于经济利益的冲突,不管是单位的

  • 水浒传五大恶人排名(五大恶人分别是谁及其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恶人,排名,特点,及其,分别,水浒传

    在我看来,《水浒传》的五大恶人是高俅、宋江、陆谦、李逵、孙二娘。高俅从一个破落户的浮浪子弟出身,屡次遭遇好运,加上自己尤其善于投机、捕捉机遇,竟然摇身一变成了位高权重的太尉。身为太尉,可以主宰太多人的生杀大权,此后,高俅利用自己位高权重的巨大优势,干了不知道多少坏事。只因为高俅年轻时候被王进的父亲当

  • 水浒传武大之死哪些人有责任(杀死武大郎的凶手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武大郎,凶手,责任,杀死,哪些,水浒传

    到底谁才是害死武大的真正凶手?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害死武大的真正凶手是四个人——潘金莲、西门庆、王婆和武大郎自己。潘金莲是害死武大郎的罪魁祸首,也是排在第一的真正凶手。潘金莲自己长得妖艳无比、貌美如花,在大户人家做使女,男主人垂涎她的美色,想趁机霸占,潘金莲于心不甘,就偷偷告诉女主人了,男主人

  • 武松不仅杀了西门庆还杀了王婆吗(武松杀西门庆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西门庆,武松杀,王婆吗,原因,不仅

    头条牛人多,我想问问,为啥武松杀嫂杀西门庆为兄报仇,独独放过了始作俑者王婆呢?对这个问题,我认为要从三个方面来回答。第一,武大郎是潘金莲亲手毒死的,所以武松要杀死潘金莲武大郎之死,是一个完整的利益链条导致的,先说这个利益链条的第一环潘金莲。武大郎之死,武大郎自己也有责任,武大郎犯了三个错,导致了自己

  • 刘禅昏庸为什么没人篡位(诸葛亮为什么不废掉刘禅)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禅,篡位,昏庸,诸葛亮,为什么

    刘禅是权力游戏的高级玩家。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以纯熟的手法一步步将权力稳稳当当地收归了自己,并一直将权力牢牢抓在手中,直到亡国。诸葛亮时期,“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诸葛亮的丞相府成了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因此,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前,考虑到自己的身体状况,为可能到来的平稳过度做了安排。一方面,诸葛亮秘奏

  • 夷陵之战是孙权和谁的战争(夷陵之战前孙权求和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夷陵,孙权求,战争

    刚袭杀关羽之初,孙权还是很嚣张的。北面,孙权一度重新进驻了曹丕放弃的襄阳;西面,孙权把刘璋搬了出来,表为益州牧,进入秭归,做出一副觊觎益州的姿态。不过,当刘备真的要东征时,原本嚣张的孙权却急忙求和!刘备的反应也十分奇怪。一方面,刘备言辞拒绝了孙权、诸葛瑾求和的请求,另一方面,又在攻占秭归后延迟了5个

  • 吴三桂在山海关的兵力(镇守山海关时有多少兵马)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守山,兵马,兵力,山海关,吴三桂,多少

    1644年三月初五,驻扎在宁远的吴三桂接到圣旨。崇祯封他为平西伯,令他放弃宁远,火速入京。当吴三桂放弃宁远,开始南进时,或许他还没有意识到:他接下来的这段旅程,对中国的历史有着何等重要的影响。在宁远时,吴三桂的基本军力是:精兵4万,辽民7、8万,“皆耐搏战”。其中,彝丁突骑数千非常强悍,“敌望之辄遁

  • 诸葛亮为什么不派姜维去守街亭(三国中马谡在街亭败给了谁)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街亭,姜维,马谡,诸葛亮,为什么

    街亭之战中,诸葛亮用马谡为将,一是不无私心,二是低估了作战难度。题中所询问的赵云、姜维,实际上当时不可能被委去守街亭。赵云与邓芝一起,走箕谷道,发起佯攻,吸引曹真的注意力。因此,想要调赵云来指挥街亭之战,诸葛亮还缺一架直升飞机。姜维则是还没有过“试用期”。姜维刚刚降蜀,而且,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降蜀的

  • 秦始皇与隋文帝对比谁的功绩更伟大(你认为谁更厉害一些)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隋文帝,功绩,秦始皇,对比,厉害,伟大,认为,一些

    美国著名学者麦克·哈特写过一本书,名字叫《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在这个排行榜上,共有8位中国人上榜,分别是:孔子、蔡伦、秦始皇、毛泽东、成吉思汗、老子、隋文帝、孟子。很明显就能看出,这8人只有2人是封建社会的皇帝,也就是秦始皇与隋文帝,可见在外国人心目中,秦始皇与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