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韩信为什么害郦食其被烹(刘邦见郦食其的典故故事)

韩信为什么害郦食其被烹(刘邦见郦食其的典故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718 更新时间:2024/1/1 19:44:04

按照现在的角度来看,郦食其就是一个死间(高级间谍),但郦食其原本可以不死,但他死于韩信的功名利禄之手,有句话说。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韩信必须为郦食其的死全权负责,这也是韩信一生最大的污点,刘邦对此肯定也是心怀芥蒂的。

郦食其(公元前268年~公元前203年),字食其。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麾下的谋士,中国历史上的著名说客

郦食其少年家贫,颇有政治头脑,当时根本看不上实力雄厚的项羽,后来直接投靠的刘邦,素以善辩人闻名天下。

为刘邦建立灭秦抗楚“统一战线”做了重大贡献,相当于刘邦的外交大臣。后奉命出使齐国,劝齐王田广以七十余城归顺。

应该说不亚于项羽巨鹿之战,韩信背水之战,在汉王四年(公元前203年),大将军韩信攻打齐国,导致郦食其为齐王田广烹杀,时年六十五岁,后刘邦加封破例封其子郦疥为高梁侯。

郦食其之死必须是韩信负全责,韩信伐齐,是不希望郦食其立下这样的不世之功,武力侵占才能显示自己的军事能力

正好借助郦食其在齐国的时候,齐国毫无防备的时候,一举拿下齐国。韩信不顾齐国已经降服的情况,带兵偷袭齐国。

齐王最初以为是误会,让郦食其去制止汉军,但郦食其很聪明,知道被己被韩信坑了利用,郦食其拒前往,在这种情况下,郦食其被烹杀。

实际上,韩信出兵伐齐,也是为了自己实际控制齐地,为日后当齐王埋下伏笔,如果是郦食其控制齐地,显然就没有韩信的事情了

而当时,刘邦更需要韩信,而不是郦食其这样的耍嘴皮子的,刘邦也没有治韩信的罪,也不许郦家人为他报仇。可以说,死的不值。

我们不得而知,当韩信在长乐宫被刺死的时候,有没有想起七年前被烹杀的郦食其。真是一报还一报,早晚而已。不必去争早与迟。

韩信以齐王封号、但以淮阴侯入史,以战神,军事家闻名后世,但不得不说,郦食其被杀韩信应该负很大的责任

对于郦食其而言,他为汉军刘邦的谋划一辈子,最终还是间接死在了汉军手中。

就难想象,他到底是不是刘邦与韩信设定一个“死间”。如果是,郦食其可就太冤了。如果不是,只能用利欲熏心四个字来形容韩信。

这里值得一提是郦食其还有一个弟弟叫郦商。此人战功赫赫。军中威望极高,刘邦登基以后,为右丞相,封号涿侯。可以说,郦食其郦商绝非无能之辈。

在伐齐这个问题上,刘邦派郦食其去说齐,但同时也派韩信袭齐,一阴一阳,一文一武。也就说明,齐地必须得拿下。

实际上韩信武力攻伐齐地,使得刘邦集团利益最大化,彻底解决了齐人于楚汉间摇摆造成的风险。

当然,郦食其这种做法也是做火中取栗的事情。如果齐王不投降,说不定也会杀掉郦食其。所以郦食其的结局也许就是注定的。

标签: 郦食其典故刘邦见韩信故事为什么

更多文章

  • 丁汝昌是太平天国投降的吗(丁汝昌为什么会被清朝重用)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丁汝昌,投降,重用,清朝,为什么,太平天国

    为何会被重用,一是满清无人,二是丁汝昌的李中堂心腹。丁汝昌最后自杀,让后世对他有了一个忠诚和精忠的名声。但就个人能力来说,作为一个陆军下海的海军舰队司令,显然不如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伊东亨佑。丁汝昌比伊东亨佑大七岁。但就成就而言显然不如伊东亨佑。但问题在于,丁汝昌作为一个太平军降将,为何得到李鸿章的重用

  • 武则天孙女墓被意外考古发现(被挖出来有什么东西)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孙女,考古,武则天,东西,意外,发现,出来,什么

    公元684年,唐中宗李显被自己的老妈武则天给废了!理由很荒谬:这货总爱乱说话!那么李显究竟说了什么话,导致武则天非要把这个亲儿子给废了呢?原来李显打算提拔自己的老丈人韦玄贞为豫州刺史,甚至打算加封为侍中,也就是宰相。这事儿遭到了当朝宰相裴炎的强烈反对,李显对此非常不屑,就说了这么一句话:我把天下给我

  • 弟子规在当今社会是否适用(弟子规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及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弟子,意义,影响,社会,适用,生活,现代,当今,是否

    对现代社会来说,《弟子规》当然还适用,因为不管时代怎么变,人性始终是不变的。从《弟子规》中的三句话就可以看出来,可见对现代社会还是适用的。“财物轻,怨何生”,意思是说人与人之间如果不那么斤斤计较财物,彼此之间又哪里会产生怨恨呢?人与人之间产生的矛盾和怨恨,绝大多数都来自于经济利益的冲突,不管是单位的

  • 水浒传五大恶人排名(五大恶人分别是谁及其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恶人,排名,特点,及其,分别,水浒传

    在我看来,《水浒传》的五大恶人是高俅、宋江、陆谦、李逵、孙二娘。高俅从一个破落户的浮浪子弟出身,屡次遭遇好运,加上自己尤其善于投机、捕捉机遇,竟然摇身一变成了位高权重的太尉。身为太尉,可以主宰太多人的生杀大权,此后,高俅利用自己位高权重的巨大优势,干了不知道多少坏事。只因为高俅年轻时候被王进的父亲当

  • 水浒传武大之死哪些人有责任(杀死武大郎的凶手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武大郎,凶手,责任,杀死,哪些,水浒传

    到底谁才是害死武大的真正凶手?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害死武大的真正凶手是四个人——潘金莲、西门庆、王婆和武大郎自己。潘金莲是害死武大郎的罪魁祸首,也是排在第一的真正凶手。潘金莲自己长得妖艳无比、貌美如花,在大户人家做使女,男主人垂涎她的美色,想趁机霸占,潘金莲于心不甘,就偷偷告诉女主人了,男主人

  • 武松不仅杀了西门庆还杀了王婆吗(武松杀西门庆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西门庆,武松杀,王婆吗,原因,不仅

    头条牛人多,我想问问,为啥武松杀嫂杀西门庆为兄报仇,独独放过了始作俑者王婆呢?对这个问题,我认为要从三个方面来回答。第一,武大郎是潘金莲亲手毒死的,所以武松要杀死潘金莲武大郎之死,是一个完整的利益链条导致的,先说这个利益链条的第一环潘金莲。武大郎之死,武大郎自己也有责任,武大郎犯了三个错,导致了自己

  • 刘禅昏庸为什么没人篡位(诸葛亮为什么不废掉刘禅)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禅,篡位,昏庸,诸葛亮,为什么

    刘禅是权力游戏的高级玩家。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以纯熟的手法一步步将权力稳稳当当地收归了自己,并一直将权力牢牢抓在手中,直到亡国。诸葛亮时期,“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诸葛亮的丞相府成了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因此,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前,考虑到自己的身体状况,为可能到来的平稳过度做了安排。一方面,诸葛亮秘奏

  • 夷陵之战是孙权和谁的战争(夷陵之战前孙权求和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夷陵,孙权求,战争

    刚袭杀关羽之初,孙权还是很嚣张的。北面,孙权一度重新进驻了曹丕放弃的襄阳;西面,孙权把刘璋搬了出来,表为益州牧,进入秭归,做出一副觊觎益州的姿态。不过,当刘备真的要东征时,原本嚣张的孙权却急忙求和!刘备的反应也十分奇怪。一方面,刘备言辞拒绝了孙权、诸葛瑾求和的请求,另一方面,又在攻占秭归后延迟了5个

  • 吴三桂在山海关的兵力(镇守山海关时有多少兵马)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守山,兵马,兵力,山海关,吴三桂,多少

    1644年三月初五,驻扎在宁远的吴三桂接到圣旨。崇祯封他为平西伯,令他放弃宁远,火速入京。当吴三桂放弃宁远,开始南进时,或许他还没有意识到:他接下来的这段旅程,对中国的历史有着何等重要的影响。在宁远时,吴三桂的基本军力是:精兵4万,辽民7、8万,“皆耐搏战”。其中,彝丁突骑数千非常强悍,“敌望之辄遁

  • 诸葛亮为什么不派姜维去守街亭(三国中马谡在街亭败给了谁)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街亭,姜维,马谡,诸葛亮,为什么

    街亭之战中,诸葛亮用马谡为将,一是不无私心,二是低估了作战难度。题中所询问的赵云、姜维,实际上当时不可能被委去守街亭。赵云与邓芝一起,走箕谷道,发起佯攻,吸引曹真的注意力。因此,想要调赵云来指挥街亭之战,诸葛亮还缺一架直升飞机。姜维则是还没有过“试用期”。姜维刚刚降蜀,而且,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降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