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贾元春为什么不受宠(贾元春不得宠为什么还是贵妃)

贾元春为什么不受宠(贾元春不得宠为什么还是贵妃)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078 更新时间:2024/1/25 17:03:25

贾元春封妃发生的就很诡异,贾元春省亲的时间安排又是很诡异,这两件事情加在一起。

从表面上看那是得到了皇帝无限的荣宠才有可能实现的事情,正所谓皇恩浩荡,才会有元春的封妃和省亲,这又是何等荣耀。这样看来元春不是得到了皇帝的圣宠吗?

我们来分析一下元春在皇宫中到底受不受宠,如果不受宠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

第一,贾元春封妃之事来的蹊跷、诡异

贾元春15岁入宫,从女史做起,历经过十多年的打拼,终于站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这本来是一件难得的好事,可她的封妃却是有些诡异的。

首先作为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集团贾家没有得到元春封妃的丝毫消息,封妃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四王八公应该多少都会得到一些内部消息。

贾家素来和北静王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来往相对也比较频繁,贾府不知道这个消息,那就证明北静王府也不知道这个消息。

贾府在接到要进宫面圣的这个消息时,反而是恐惧的,更多的认为是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

这也从侧面证明,元春当时能够封妃已经是不太可能发生的事,这对于贾府来说是意料之外的,并且在封妃之前他们没有得到任何的消息。

所以元春的封妃来到蹊跷而又诡异,是不符合常理的出牌,这背后看似恩宠正浓,实则已经暗流涌动。

第二,贾元春省亲的时间安排暗藏着皇帝对贾家的不满

元春封妃这已经是皇恩浩荡,而接下来的一件事情就是准许贾妃回家省亲。

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也找不出来几次,如此圣宠,正如烈火喷油,花团锦簇,一派盛景的气象呈现在了贾府之中。

可元春省亲的背后又发生了一生什么事情呢?

原来这次回家省亲根本就不是皇帝的本意,而是太上皇和皇太后下的圣旨,而朝廷正有新旧两党之分。

而太上皇、皇太后正是旧老党的一派,皇帝代表的是以新党为首的一派,而贾府能够呈现盛景到如今也正是承蒙祖上打下的一点老资本,和上一代的皇家也确实是老铁的关系。

只是这一代的新皇上任,已经是另一派作风,而贾府呢还是本本分分的守着上一代的皇家,俗语说的好”一朝天子一朝臣呢。

在新皇这里他看不到你贾家对他的忠心,当然就会想尽各种办法来清算这些异类份子。其实新皇早就已经对贾府虎视眈眈,只是在寻找合适的时机一网打尽。

而这次省亲,是太上皇和皇太后下的圣旨,当然没有谁敢违抗,皇帝即使不同意也是不能拒绝的,省亲的圣旨是下了,我们来看一下这省亲的时间又是如何安排的呢?

省亲的时间安排的是正月十五日上元之日,圣旨上的时间没有具体说明是白天还是晚上,封建礼教的规矩很多。

相对于皇宫之中的各种规矩就更多,首先元春做为皇妃是不能在娘家过夜的,这是礼节也是规矩。

开始元春回家省亲应该是计划白天的,因为贾母等人在正月十五日凌晨5点就着盛装来到门口等候迎接。

可后面又接到了太监的传话,贾妃要戌初才能从皇宫中起程,也就是要晚上七点才出发,贾府临时接到调整时间的通知。

元春按礼节不能在娘家过夜,可为什么还要选择在晚上出发?这其中又是谁在暗中刁难,在皇宫中又有谁敢来为难皇妃呢?那当然只有皇帝。从太监的回话中我们就可以窥探一二:

正等不耐烦,忽见一太监坐大马而来,贾母忙接入,问其消息。

太监道:“早多着呢!未初刻用过晚膳,未正二刻还到宝灵宫拜佛,酉初刻进大明宫领旨宴看灯方请旨,只怕戌初才起身呢。“

皇帝偏在这一天给元春安排了一些杂七杂八的锁事,把这事情都办完了才让其回娘家,可等完成这些事情就已经到晚上了,如果皇帝是发自内心的对元春的宠爱让她回家省亲的话,

那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应该不会再给她安排任何其他的事,这也证明皇帝并不是真心的,只是迫于太上皇、和皇太后的压力不得以而为之。

元春省亲的时间才六七个小时,在已丑正三刻,请驾回銮。皇帝在时间上做出这样的安排,也是在警告贾家,元春虽已经是高高在上的贵妃娘娘,

这次省亲圣旨也是太上皇和皇太后所下,但还是我皇帝说了算,实际上的元春是身处在牢笼之中,她只不过是皇帝想要达到某些政治目的的利用工具而已,何来宠爱!

第三,贾元春回家省亲,脸上流露出的是身处在皇宫之中道不尽的苦楚

贾元春如果在皇宫中得到的是皇帝的宠爱,当她和家人们见面就不会道出这句:“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我去了,不知多早晚才来!”

从这段话中道出了处在皇宫中的元春并没有得到皇帝的宠爱,相反道出了身处在皇宫中的无尽心酸,她对皇宫的形容是“不得见人的去处”,证明她在皇宫之中过的并不幸福,反而像一只被牢笼囚禁了自由的鸟儿。

第四,贾元春封妃,并没有给贾府带来实际上的升官进爵

自古以来,历史中哪一个封妃没有给娘家带来无限的荣耀和升官进爵呢?比如历史上杨贵妃封妃时就给娘家带来了满门的荣耀。她的哥哥杨国忠就官至宰相,封卫国公。她的三个姐姐分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另外当然还会有财物上的各种恩赐。

我们再来看元春的封妃给贾府带来了什么?虽然单子上写着一长串的财物赏赐,但折算其价值,和贾府兴建大观园的费用相比,那是远远不够的,贾府也因此掏空了“内囊”。除了这点微薄的财物赏赐之外。

另外贾府没有任何一个人有升官进爵,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元春的封妃只不过是皇帝想要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手段。

只是在形式上给某双眼睛看一下而已,暂时的稳定人心,等到合适的时机,将拉线收网一网打尽。

从以上这些观点来看,你觉得元春在宫中还能受宠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怎么可能受宠呢。

元春不只是没有受宠,并且在皇宫的日子是被受煎熬,元春封妃从表面上看风光无限,集荣宠万千,实则她只是皇帝为实现某些政治利益的牺牲品而已。她在精神上未曾得到过皇帝一丝的爱,至于宠爱那就更不可能了。

标签: 贾元春不得宠贵妃受宠还是为什么

更多文章

  • 孙权依然没有一统天下的原因(孙权有机会统一天下吗)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孙权,一统天下,原因,统一天下,机会,依然,没有

    很简单,孙权是弱君。他的实际的权力在三国三个皇帝里面是最弱于一个,江东士族把持着实际权力,如果孙策在,说不好能一统天下。但孙权无论文治还是武功都远远不如哥哥孙策,也不如刘备,曹操和曹丕。综合因素之下,孙权只能维持现状,这里要指出的是,刘备和曹操都说打江山出来的,唯独孙权是守江山的。公元200年,孙策

  • 李治为什么要杀高阳公主(高阳公主和李治是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治,公主,高阳,关系,为什么

    高阳公主是不是风姿绰约,这个我们就没法考究了。不过人家的出身的确令人羡慕,她是唐太宗的爱女,打小就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因此高阳公主特别喜欢惹事,这也让唐太宗比较头疼。不过怎么办呢?自己的女儿,难道杀了不成?唐太宗去世以后,唐高宗李治对这个姐姐,可就没那么好耐心了,抬手就把高阳公主给宰了,这是怎么回事

  • 韩信为什么害郦食其被烹(刘邦见郦食其的典故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郦食其,典故,刘邦见,韩信,故事,为什么

    按照现在的角度来看,郦食其就是一个死间(高级间谍),但郦食其原本可以不死,但他死于韩信的功名利禄之手,有句话说。出来混,迟早要还的。韩信必须为郦食其的死全权负责,这也是韩信一生最大的污点,刘邦对此肯定也是心怀芥蒂的。郦食其(公元前268年~公元前203年),字食其。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麾下的谋士,中

  • 丁汝昌是太平天国投降的吗(丁汝昌为什么会被清朝重用)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丁汝昌,投降,重用,清朝,为什么,太平天国

    为何会被重用,一是满清无人,二是丁汝昌的李中堂心腹。丁汝昌最后自杀,让后世对他有了一个忠诚和精忠的名声。但就个人能力来说,作为一个陆军下海的海军舰队司令,显然不如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伊东亨佑。丁汝昌比伊东亨佑大七岁。但就成就而言显然不如伊东亨佑。但问题在于,丁汝昌作为一个太平军降将,为何得到李鸿章的重用

  • 武则天孙女墓被意外考古发现(被挖出来有什么东西)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孙女,考古,武则天,东西,意外,发现,出来,什么

    公元684年,唐中宗李显被自己的老妈武则天给废了!理由很荒谬:这货总爱乱说话!那么李显究竟说了什么话,导致武则天非要把这个亲儿子给废了呢?原来李显打算提拔自己的老丈人韦玄贞为豫州刺史,甚至打算加封为侍中,也就是宰相。这事儿遭到了当朝宰相裴炎的强烈反对,李显对此非常不屑,就说了这么一句话:我把天下给我

  • 弟子规在当今社会是否适用(弟子规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及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弟子,意义,影响,社会,适用,生活,现代,当今,是否

    对现代社会来说,《弟子规》当然还适用,因为不管时代怎么变,人性始终是不变的。从《弟子规》中的三句话就可以看出来,可见对现代社会还是适用的。“财物轻,怨何生”,意思是说人与人之间如果不那么斤斤计较财物,彼此之间又哪里会产生怨恨呢?人与人之间产生的矛盾和怨恨,绝大多数都来自于经济利益的冲突,不管是单位的

  • 水浒传五大恶人排名(五大恶人分别是谁及其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恶人,排名,特点,及其,分别,水浒传

    在我看来,《水浒传》的五大恶人是高俅、宋江、陆谦、李逵、孙二娘。高俅从一个破落户的浮浪子弟出身,屡次遭遇好运,加上自己尤其善于投机、捕捉机遇,竟然摇身一变成了位高权重的太尉。身为太尉,可以主宰太多人的生杀大权,此后,高俅利用自己位高权重的巨大优势,干了不知道多少坏事。只因为高俅年轻时候被王进的父亲当

  • 水浒传武大之死哪些人有责任(杀死武大郎的凶手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武大郎,凶手,责任,杀死,哪些,水浒传

    到底谁才是害死武大的真正凶手?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害死武大的真正凶手是四个人——潘金莲、西门庆、王婆和武大郎自己。潘金莲是害死武大郎的罪魁祸首,也是排在第一的真正凶手。潘金莲自己长得妖艳无比、貌美如花,在大户人家做使女,男主人垂涎她的美色,想趁机霸占,潘金莲于心不甘,就偷偷告诉女主人了,男主人

  • 武松不仅杀了西门庆还杀了王婆吗(武松杀西门庆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西门庆,武松杀,王婆吗,原因,不仅

    头条牛人多,我想问问,为啥武松杀嫂杀西门庆为兄报仇,独独放过了始作俑者王婆呢?对这个问题,我认为要从三个方面来回答。第一,武大郎是潘金莲亲手毒死的,所以武松要杀死潘金莲武大郎之死,是一个完整的利益链条导致的,先说这个利益链条的第一环潘金莲。武大郎之死,武大郎自己也有责任,武大郎犯了三个错,导致了自己

  • 刘禅昏庸为什么没人篡位(诸葛亮为什么不废掉刘禅)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禅,篡位,昏庸,诸葛亮,为什么

    刘禅是权力游戏的高级玩家。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以纯熟的手法一步步将权力稳稳当当地收归了自己,并一直将权力牢牢抓在手中,直到亡国。诸葛亮时期,“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诸葛亮的丞相府成了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因此,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前,考虑到自己的身体状况,为可能到来的平稳过度做了安排。一方面,诸葛亮秘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