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暮江吟古诗全文翻译(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暮江吟古诗全文翻译(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745 更新时间:2023/12/26 17:04:44

白居易的《暮江吟》,从红日西沉写到新月东升,开篇就是千古名句!

前一阵买了本讲中国二十四节气知识的小册子,翻到白露那一章,开头就放了一首白居易的《暮江吟》,我们小时候曾经学过这一首诗。

这一首诗是白氏七绝力作,被《唐宋诗醇》赞为“作色秋江图”。作者圣手妙笔,以诗作画,全诗四句,每一句都是一幅画面感极强的风景图。开篇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更是千古名句。

白居易诗风平易近人,表面上看,这首诗的内容理解起来全无困难。但是诗序》曾有云:“诗者,志之所之也”。然而,《暮江吟》背后所言的“志”却不容易弄明白。

一、《暮江吟》赏析

《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词作意译:

一道落日的余晖,徐徐自江面上铺开,把江水染成了一半珊瑚红,一半碧玉绿。我爱这九月初三夜晚江面上的风景。月光照耀下,草丛中挂满了珍珠般的露水,天上的月儿像一把精致迷人的弯弓。

这一首诗写于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白居易外放杭州刺史的途中,在九月初三的夜晚,他乘船行至长江下游某地时,有感而发。

这一首诗和白居易的诗风略有不同,比较注重“炼”字,并且末句连用比喻,显得十分精致。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第一句中的“铺”,第二句中的“瑟瑟”以及第三句中的“可怜”。

夕阳照到江面上,他不说“照”而说“铺”,显得动作十分轻柔。更衬得这日沉月升之间的风景画,一派宁静柔美。“可怜”的意思是指“可爱”,它直接吐露出作者的心声,表达了这首诗的情感倾

至于“瑟瑟”,原来是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指风声,另一种是指碧玉的色彩。因为有这两种不同的意思,所以“半江瑟瑟半江红”的解释,也出现了一点分歧。

一些人说“瑟瑟”在这里是描写颜色,半红半绿,在视觉上来说更有美感。

而另一些人则认为,“瑟瑟”在此处应当是指风声。并且举了白居易自己的《琵琶行》为例来说,诗中“枫叶荻花秋瑟瑟”的“瑟瑟”就是描写风的声音。

因此“半江瑟瑟半江红”有可能是指:太阳照到的一半江水被染红了,而没有染红的另一半,被微风吹动,泛起了波纹。不过这一说法,大多数人都不认同。

白居易这一首七绝描写的风景,时间跨度比较大。开头从傍晚写起,第四句已经是明月当空了。当中的色彩描写,借代与比喻等修辞手法,运用非常出色。

同时,因为“可怜”二字的存在,让读者能明显感受到白居易远离朝堂后荡舟五湖的逸志闲情。由于心情太过愉快,他竟然从傍晚看日落,一直赏玩到了皓月当空。

落日余晖,江上残照,草丛中的露水和天上的弯月,本来都属平常之物,却被他用丹画妙笔,绘成了一座精致的七宝楼台。

二、《暮江吟》中日月的精神意象

中国的古诗是言志的。那么,白居易这一首《暮江吟》到底在言什么呢?有学者运用现代学理论对它进行了解析。《暮江吟》这首诗里面有两个“主角”,一个是“太阳”,另一个是“月亮”。

这首诗先从太阳讲起,再到月亮结束,中间包含了一个月升日沉的交替过程。要知道诗背后所言的“志”在哪里,就应该先弄明白在这一首诗中“太阳”和“月亮”各自象征着什么。

在西方文化当中,太阳和月亮是“二元对立”的。一个是光明,另一个是黑暗;一个是主动,另一个是被动。

在中国神话中,太阳代表的是炽热、光明和希望,它是奋发向上的,积极进取的,而月亮则代表温润、贞洁、美丽与永恒。

中国神话里有《羿射九日》的传说。故事里面天帝的九个儿子就是九个太阳,它们一齐出动时,带给人间是巨大的灾难。因此,太阳在中国思维里面带有一定的“攻击性”。

而中国神话中的月亮总是和嫦娥这样的女性,以及“团圆”意象联系在一起。因此它象征着一段关系的恒定,与态度上的保守。

中国的月亮别号“太阴”。那么一个日月交替的过程,就是一种由阳向阴的更迭过程。从光明走向黑暗,从炽热走向温润,从进攻走到保守,就是这一过程。

于是,我们结合《暮江吟》的创作时间和背景就知道: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白居易因上书言事不被采纳,主动要求外放杭州当官。

这个时候他已经五十岁了,早已经厌烦了朝廷内的党争。“一道残阳铺水中”中的“残阳”是指代他中年以前那种激进的政治态度,现在已经所剩无几。

从前,他以杜甫为榜样,在朝中当谏官,努力创作了像《卖炭翁》、《观刈麦》这样的“敏感”作品,后来又和激进派宰相武元衡交朋友,结果遭到政治报复,吃足了苦头。

但是那个时候,他还没有完全放弃自己的理想,于是我们看到在他眼前的江水是“一半碧绿一半红”,这正象征着他眼中时事的阴阳两极。

但是,经过了许多事以后,他再度回到了权力中心,却发现一切都没有改变。党争还在继续,他的主张也不被皇帝所接纳。然后他主动请求外放,说明他内心已经豁然开朗了。

他不再执着于在朝廷里当一名谏官,而是要到地方为人民干一点实事,比如到杭州为老百姓修筑水堤。

他在九月初三这个日子想通了这个道理,他感觉自己依然可以坚持自己的理想,但是不再选择像开始一样积极的方式,而是选择了一种温和的办法。

所以,他笔下的月亮最后变成了一把弓箭,它可以帮助他继续实现治国的理想。于是这个日子,就变得十分“可怜”(可爱)了。

结语

中国古诗是言志的,就像古人常说:文以载道一样。好的诗,一定要表达作者的志向,但是如今的人并不这样看。

《暮江吟》言的是什么志,上面只是一种猜测,未必一定是正确的。白居易这一首七绝,因为描写技法传神,“炼”字得当;即使并不言志,依然是一首绝妙的好诗。

标签: 暮江吟古诗全诗全文作者翻译思想表达感情怎样

更多文章

  • 火影忍者女性角色介绍(火影忍者十大实力美女排行榜)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火影忍者,排行榜,女性,实力,角色,介绍,美女

    《火影忍者》十大美女排行,春野樱未进前三!NO.1玖辛奈男一号漩涡鸣人的母亲,四代火影之妻,戏份少,台词少,可是却成功的在男忍们的心中树立了贤妻良母的形象。按照自来也大人的描述,“她有一头红发,调皮,爱说笑”,这样的美人应该是很受欢迎的,难怪我们的波风帅哥会狠心让千千万他的女粉丝断肠,过早娶妻。NO

  • 彗星来的那一夜剧情解析(电影的故事相当细思极恐)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彗星,解析,剧情,细思极恐,电影,故事,相当

    它只拍了5个晚上,却好于95%的科幻片,故事相当细思极恐!首先是缺点,这部电影制作规模非常地小,耗资方面跟好莱坞科幻大片完全不是一个量级,成本仅仅花了5万美元,你敢信?所以全片不存在任何的特效场景,至少我是看不出来哪里用了电脑特效,从主流商业片角度来说是毫无娱乐性和观赏性可言,极其写实,看上去跟普通

  • 范仲淹最有名的诗句有哪些(范仲淹最经典的5首宋词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范仲淹,宋词,赏析,诗句,经典,有名,哪些

    范仲淹最经典的5首宋词,长烟落日,碧云黄叶,每一首都是名作!他是北宋名臣,文武兼备”、智谋过人,在文学上,他写就《岳阳楼记》,成为千古名篇,在军事上,他戍守边关,抵御西夏,功绩斐然,他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在北宋词坛“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他是范仲淹。北宋之初,词的内容多以艳情为主

  • 红楼梦中探春为什么远嫁 (探春远嫁的原因和结果)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杂谈

    中国的和亲历史悠久,在历代的统治者中,都会用和亲的方式来换取一些政治资本,从而实现统治阶级的各种利益,而作为公主和郡主的肩上就担负了和亲的使命。在《红楼梦》中,探春就是因为和亲而远嫁,成为了政治联姻的牺牲品。她本不是公主,也不是郡主,这和亲的重任为何会落在她的肩膀上呢?第一,因为南安郡王战死沙场,打

  • 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是如何自尽的(悲剧是怎样形成的)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孔雀,刘兰芝,悲剧,自尽,形成,东南,如何,怎样

    《孔雀东南飞》讲述的是焦仲卿和刘兰芝夫妇的悲壮爱情故事。刘兰芝心灵手巧,聪敏好学,贤良淑德,她在未出嫁前就学会了很多的技能,能织出精美的白绢、学会了裁剪衣裳、会弹箜篌,也能诵读诗书。十七岁时嫁给焦仲卿,焦仲卿是太守府的小官吏,他没有太多的空余时间陪伴他的娘子,但小两口的感情并未受到影响,反而是更加的

  • 诸葛亮李严谁有兵权(三国刘备为什么把兵权交给李严)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兵权,李严,诸葛亮,刘备,交给,为什么

    这是一个误会。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三国志.李严传》“刘备以李严掌兵权”的说法来自上面的记载。这个任命令人感觉有些自相矛盾。首先,“统内外军事”到底是什么意思?这确实是史书上唯一一次出现的说法。三国时期,掌握最高军权的任命,用的都是“督中

  • 贾元春为什么不受宠(贾元春不得宠为什么还是贵妃)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贾元春,不得宠,贵妃,受宠,还是,为什么

    贾元春封妃发生的就很诡异,贾元春省亲的时间安排又是很诡异,这两件事情加在一起。从表面上看那是得到了皇帝无限的荣宠才有可能实现的事情,正所谓皇恩浩荡,才会有元春的封妃和省亲,这又是何等荣耀。这样看来元春不是得到了皇帝的圣宠吗?我们来分析一下元春在皇宫中到底受不受宠,如果不受宠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

  • 孙权依然没有一统天下的原因(孙权有机会统一天下吗)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孙权,一统天下,原因,统一天下,机会,依然,没有

    很简单,孙权是弱君。他的实际的权力在三国三个皇帝里面是最弱于一个,江东士族把持着实际权力,如果孙策在,说不好能一统天下。但孙权无论文治还是武功都远远不如哥哥孙策,也不如刘备,曹操和曹丕。综合因素之下,孙权只能维持现状,这里要指出的是,刘备和曹操都说打江山出来的,唯独孙权是守江山的。公元200年,孙策

  • 李治为什么要杀高阳公主(高阳公主和李治是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治,公主,高阳,关系,为什么

    高阳公主是不是风姿绰约,这个我们就没法考究了。不过人家的出身的确令人羡慕,她是唐太宗的爱女,打小就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因此高阳公主特别喜欢惹事,这也让唐太宗比较头疼。不过怎么办呢?自己的女儿,难道杀了不成?唐太宗去世以后,唐高宗李治对这个姐姐,可就没那么好耐心了,抬手就把高阳公主给宰了,这是怎么回事

  • 韩信为什么害郦食其被烹(刘邦见郦食其的典故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郦食其,典故,刘邦见,韩信,故事,为什么

    按照现在的角度来看,郦食其就是一个死间(高级间谍),但郦食其原本可以不死,但他死于韩信的功名利禄之手,有句话说。出来混,迟早要还的。韩信必须为郦食其的死全权负责,这也是韩信一生最大的污点,刘邦对此肯定也是心怀芥蒂的。郦食其(公元前268年~公元前203年),字食其。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麾下的谋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