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和亲历史悠久,在历代的统治者中,都会用和亲的方式来换取一些政治资本,从而实现统治阶级的各种利益,而作为公主和郡主的肩上就担负了和亲的使命。
在《红楼梦》中,探春就是因为和亲而远嫁,成为了政治联姻的牺牲品。她本不是公主,也不是郡主,这和亲的重任为何会落在她的肩膀上呢?
第一,因为南安郡王战死沙场,打了败仗
朝廷与海外的藩邦打了一场仗,朝廷这边派出的总指挥军是南安郡王,南安郡王不只没打赢这场战役,还牺牲了自己的性命。
这场战役主战军被敌军打死,朝廷面临着的就是一场败仗,为了尽量避免损失,只好无奈的选择了和亲之路。
南安郡王打了败仗,他捅的这个娄子当然还得靠他来修补,和亲那就只能是他南安郡王的女儿,他的女儿虽不是公主,但也是郡主,又是南安郡王打了败仗,去和亲自然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可南安太妃又怎么舍得自己的女儿去趟这浑水,所以荣国府的府姑娘们就成为了南安太妃挑选的对象,而探春就是那个被她挑中的人。
第二,被形势所逼,探春和荣国府皆身不由己
探春想远嫁海外吗?贾府又同意探春远嫁吗?当然是不想的,只是身不由己。
试想一下南安太妃自己的女儿不嫁,而要把探春认作义女,代为和亲,这是为什么?
这可以从侧面证明,这趟和亲远嫁是风险重重的,如果是好事情当然是轮不到探春了,只是此时的荣国府又能拒绝南安太妃吗?
当然是不能拒绝的,这是国家大事,虽然是由南安太妃出面,这上面也一定有皇帝的授意。
而此时的荣国府也非往日的辉煌盛景了,从贾母的叹息声中,仿佛预知了这个家族的未来。
朝廷或许已经把对荣国府的清理布上了日程,如果此时探春能够远嫁和亲,或许能给这个家族带来一定的转机,能够为国家利益而牺牲自我朝廷自然要看这一情面。
拘于这样的形势下,探春和荣国府只能无奈的接受和亲远嫁。
第三,探春聪慧过人,让南安太妃一眼相中
南安太妃为什么没有挑中其他的姐妹,在这众多的姐妹中,偏偏挑中了探春呢?
探春是贾府的三小姐,虽是庶出女儿,但从小跟在王夫人身边长大,探春的能干南安太妃可能早就有所耳闻。
所以她到贾府时,就直接点名要见探春,见到探春的模样,就更加肯定了南安太妃要认作义女代为远嫁的心。
可见探春不只有才能,而且人也长得漂亮,是集才华和美貌一身的女子。也正是因为南安太妃的相中,才有之后探春的远嫁。
其实从作者给探春的判词中,对于探春的远嫁早在《红楼梦》第五回中就给出了答案:“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探春远嫁的结局是确定的,至于是因为什么原因,那就是南安郡王打了败仗,代替郡主远嫁和亲。
由于自己家族的衰落,也没有拒绝的资本,只能顺从,或许皇帝还会念及三分情义,网开一面,当然贾府的落败也不是探春远嫁所能拯救的,对探春和亲的命运也亦无力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