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陈鹤琴的教育思想(陈鹤琴先生幼儿教育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陈鹤琴先生幼儿教育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224 更新时间:2023/12/20 6:55:55

陈鹤琴(1892年3月5日-1982年12月30日),浙江省上县人,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教授,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

早年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留学美国五年,191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

五四运动期间回国后,最初担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讲授儿童心理学课程。东南大学成立后,任教授教务主任。后担任中央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和南京师范学院校长。

陈鹤琴提出了“活教育”理论,重视科学实验,主中国儿童教育的发展要适合国情,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呼吁建立儿童教育师资培训体系。

编写幼稚园、小学课本及儿童课外读物数十种、设计与推广玩具、教具和幼稚团设备。一生主要从事于一系列开创性的幼儿教育研究与实践,有《家庭教育》等著作。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

目的论

陈鹤琴指出,“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他从“做人”开始,把教育目的划分为依次递进的三个层次。

“做人”是“活教育”最为一般意义的目的。如建立起完美的人际关系,借以参与生活,控制自然,改进社会,追求个人及人类的幸福便是一个做人的问题。

所以活教育提倡学习如何做人,如何求社会进步、人类发展。第二层次“做中国人”就是要培养每一个国民,使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爱国主义品质,这体现了教育目的民族性。

陈鹤琴最后把教育目的归结到“做现代中国人”上。他认为这样的人应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条件:要有健全的身体,要有建设的能力,要有创造的能力,要能够合作,要有服务精神。

课程论

陈鹤琴认为,传统教育的课程内容是固定的,教材是呆板的,先生只是一节一节课地上,学生只是一节课一节课地学。这样的读书只能造就“书呆子”。

鉴于传统教育的严重弊端,唯有提倡“活教育”,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寻找“活教材”。

陈鹤琴所谓的“活教材”是指取自大自然、大社会的直接的书,即让儿童在与自然和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

“活教育”的课程论并不摒弃书本,只是强调历来为教育所忽视的活生生的自然和社会,而书本知识则应是现实世界的写照,应能在自然和社会中得到印证,并能够反映儿童的身心特点和生活特点。

他把活教育的内容具体化为“五指活动”。即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和学活动,其目的是培养儿童理想的生活。

方法论

陈鹤琴指出,活教育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是“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他认为“做”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因此也是“活教育”方法论的出发点。

陈鹤琴在强调做的同时,还强调思维的作用。他把活教育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个步骤:一是实验与观察;二是阅读与参考;三是发表与创作;四是批评与研讨。

这四个步骤是教学过程的一般程序,不是机械的、割裂的,它们同样体现了以“做”为基础的学生主动学习。

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

树立正确的家教观

先生认为,儿童早期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关系着人一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奠基作用。

他认为,家长应充分挖掘家庭教育的深层意义,在家教目标上尽快摆脱个人家庭的束缚,树立为国教子的大教育观,将能否为社会作贡献作为衡量孩子成材的标准,由“为个人型”“为国家型”转变。

家庭教育的内容不是单一的。家庭教育同幼儿园一样,也担负着儿童体、德、智、美、劳诸方面的教育任务,教育内容也相当丰富。

重视父母的作用

陈鹤琴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中父母的重要作用。他对父母提出了以下要求:1、父母要尊重儿童的人格;2、父母步调要一致;3、父母要给儿童以真正的爱。

家庭教育的科学实施

陈鹤琴认为,应该创设良好的家庭教养环境,包括物质的环境与人的环境,而人的环境尤为重要。

家长应为孩子选择和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用以支持他们的模仿,诸如良好的精神环境、游戏环境、艺术环境和阅读环境等。

父母应随时注意自己的眼神、表情、语言交流、行为举止、性格表现、作风习惯和对儿童的态度等等,这些都在无形之中给儿童以很大的积极或消极影响。

陈鹤琴指出,应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父母对子女教育第一步应从了解幼儿的心理入手,遵循科学的宏观指导。

他还进一步指出,应加强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联系,幼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和意义都非重大,但二者不能脱节,必须共同合作才能取得最大的教育效果。

陈鹤琴学前教育思想

课程实施

陈鹤琴在对学前儿童心理和教育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学前儿童发展的课程组织法,即“整个教学法”。陈鹤琴认为,“整个教学法,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习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学。”

因为学前儿童的生活和发展都是整体的,外界环境的作用也是以整体的方式对儿童产生影响的,所以为儿童设计的课程也必须是整个的、互相联系的,而不能是相互割裂的。

具体化后即为游戏法,同时要照顾儿童不同的发展水平,而采用小团体式教学。

课程编制

陈鹤琴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幼稚园课程编制应遵循的十大原则:1、课程的民族性;2、课程的科学性;3、课程的大众性;4、课程的儿童性;5、课程的连续发展性;6、课程的现实性;7、课程的适合性;

8、课程的教育性;9、课程的陶冶性;10、课程的言语性。

陈鹤琴修订了并形成了新的课程结构:节日、五爱教育、气候、动物、植物、工业、农业、儿童玩具、儿童卫生。陈鹤琴还提出了三个具体的课程编制方法:圆周法、直进法和混合法。

更多文章

  • 菲律宾有多少华人组织(在菲律宾的中国人和华侨多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菲律宾有多少华人

    从世界历史来看,中华民族那是最优秀的民族,自古以勤劳勇敢,不惧艰难,最具开拓精神著称于世。所以中华民族不光古代创造了伟大的文明,而且也通过前赴后继的移民,推动了整个世界的发展。尤其是东方区域,大部分国家的进步和发展,那是跟我国的带动直接相关,这也是这些国家至今都有无数中国后裔的原因。尤其是东南亚国家

  • 关于虞姬和项羽的故事详细 (两人的爱情故事是真实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虞姬和项羽的故事

    自古以来,我们听过不少感人的故事,不管是后半生残暴的商纣王还是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他们都曾经为了自己所爱之人失去了整个国家,难道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这是已经注定好的吗?其实并不是,结局如何其实多半看的是二人之间,他们彼此的结局都需要他们二人共同铸造。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故事,就是西楚霸王项羽和他唯一的

  • 我国姓陈的历史名人有哪些(简要介绍他的朝代和事迹)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姓陈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陈姓是中国的第五大姓,目前大陆地区共有6330万。同时,陈姓也是海外华人十大姓之一,越南的第二大姓,全球约有9800万,有“陈林半天下”之称。陈姓主要源自姚姓和妫姓,另有少数民族改姓。陈姓不仅在古代中国建立政权,海外也有极大影响力,越南、苏里南、秘鲁、新加坡、韩国都有陈姓领导人。当今,陈姓主要分布于

  • 高拱为什么对徐阶赶尽杀绝(两人为何反目成仇过不去)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高拱为什么对徐阶赶尽杀绝

    明朝能臣徐阶曾有恩于高拱,为什么高拱掌权,却要置徐阶于死地?徐阶、高拱在嘉靖、隆庆年间曾同朝为官,并且都有经天纬地之才。徐阶机敏过人,权谋老道,大奸臣严嵩的倒台就是徐阶的手笔。高拱性格耿直、有见识有魄力,开启了隆庆新政,令帝国发展走回正轨。在《大明王朝1566》中俩人是站在同一阵营的,同属裕王的老师

  • 阿拉伯帝国被谁灭了(最终被蒙古灭亡的阿拉伯帝国)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阿拉伯帝国被谁灭了

    蒙哥统治时期,蒙古人发动了一次对西南亚的远征,蒙古汗国的大军像滚滚波涛一样,第二次汹涌而来。蒙古第三次大征1256年,成吉思汗的孙子、蒙哥的弟弟旭烈兀,统率大军,渡过阿姆河,向波斯挺进,在花拉子模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各个小王国,被这支大军扫荡得一干二净。波斯和高加索的一些小国,纷纷投降,只有马赞兰地

  • 脏唐乱宋臭汉怎么解释(臭汉脏唐宋埋汰的解释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脏唐乱宋臭汉怎么解释

    民间有“臭汉脏唐埋汰宋”、“脏唐乱宋”等说法,之所以形容宋朝“埋汰”、“乱”,是因为宋朝人在皇帝的倡导之下,追求享乐,朝野上下物欲横流。北宋的国都汴梁城(今属河南开封),南宋的国都临安城(浙江杭州)曾经是古代娼妓业最为繁荣的都市,临安城曾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为“色海”。宋太祖赵匡胤曾直言不讳地

  • 张仪简介及人生经历(人物张仪的一生历史故事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张仪简介及人生经历

    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显著减少,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消灭智氏,以三家分晋的结果为标志,从而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在战国这一历史阶段,秦国、楚国、齐国、燕国、魏国、韩国、赵国这七个国家被称为“战国七雄”。在战国七雄争霸的过程中,各国不仅需要白起、王翦、廉颇、李

  • 1918年重大历史事件(1918年中国发生的重大事情)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1918年重大历史事件

    1月14日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北京政府段祺瑞内阁追随协约国的外交政策,拒不承认苏俄。本日,北京政府派军队封锁中俄边境,阻绝中俄交通,以防范“过激党人”。1918年段祺瑞内阁成员合影。右起:曹汝霖(交通兼财政总长)、刘冠雄(海军总长)、陆徵祥(外交总长)、段祺瑞(国务总理)、钱能训(内务总长)、段芝贵

  • 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和性质(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内容及感悟)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俄罗斯,它地大物博,横跨亚欧大陆,是东西方文明交融的桥梁。在18世纪之前,俄罗斯的文明方向总体上是走向东方,它继承了拜占庭的遗产,将东正教作为了正统思想,也建立了东方式的专制体制。到了18世纪,俄罗斯已经稳定了下来。当他们回头西望,发现西欧已经进入了近代文明,俄罗斯和西方的差距已经是两个时代的差距了

  • 苏联解体五大原因(导致苏联解体最重要的根本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苏联解体五大原因

    有人说美国最怕的就是俄罗斯经济和科技倒退60年,因为那时候是苏美争霸,苏联的强大让美国从心底就畏惧,其科技和经济与美国不仅相差无几,更可能超越美国。美苏争霸随时可能触发核战争,就在1991年9月6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随之苏联解体成15个国家,俄罗斯继承苏联的遗产,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