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我国姓陈的历史名人有哪些(简要介绍他的朝代和事迹)

我国姓陈的历史名人有哪些(简要介绍他的朝代和事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334 更新时间:2023/12/15 12:19:22

陈姓是中国的第五大姓,目前大陆地区共有6330万。同时,陈姓也是海外华人十大姓之一,越南的第二大姓,全球约有9800万,有“陈林半天下”之称。

陈姓主要源自姚姓和妫姓,另有少数民族改姓。陈姓不仅在古代中国建立政权,海外也有极大影响力,越南、苏里南、秘鲁、新加坡、韩国都有陈姓领导人。

当今,陈姓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尤以广东、福建、四川、浙江、江苏、河南、湖北、湖南等省多此姓,在台湾和广东两省,陈氏约占当地人口的10%以上。

陈平是西汉开国元勋,也是刘邦手下最具传奇色彩的谋士。每当刘邦陷于绝境之时,陈平都能力挽狂澜,六出奇计助刘邦统一天下,晚年更力保刘氏江山平稳过渡。

东汉时期,陈姓是名门望族之一,三公不断。陈蕃是东汉末年的名相,刚正不阿,与宦官集团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最终功亏一篑,满门含冤。

陈霸先本是南梁大将,和王僧辩撑起了南梁的半壁江山。南梁末年,宗室自相残杀,内外交困,陈霸先乘势而起,建立了南陈政权,是陈姓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

五代后期,南方诞生了一大批地方政权,有的自建国号,有的割据一方,陈洪进是其中之一。南唐灭亡后,陈洪进审时度势,归顺了北宋,福建正式纳入北宋版图。

两宋时期,陈姓担任过宰相职务的近二十位,典型的士大夫家族。最为知名的是四川阆中陈氏,一门之中诞生了四位状元,陈叟和陈尧佐兄弟俩还相继出任宰辅。

和平时期,陈姓出将入相,动乱年代,陈姓也不甘寂寞。元朝末年,湖北沔阳渔家子陈友谅揭竿而起,逐鹿中原,还曾建国称帝,最后惜败于朱元璋。

陈洪绶是明朝末年的著名画家,尤其擅长人物画,业内普遍认为在仇英、唐寅之上。近些年来,陈洪绶的画作备受市场欢迎,一幅画动辄2000万以上。

陈廷敬是清朝时期的名相,以清廉著称,宦海浮沉五十余年,备受康熙皇帝信任。此外,陈廷敬还是一位著名的学者,是《康熙字典》的总修官。

晚清时期,江西九江陈氏闻名天下,有陈氏五杰之称。陈氏五杰的第一杰是陈宝箴,晚清开明大臣,是地方督抚中唯一倾向维新变法的实权派人物。

陈寅恪是陈宝箴的孙子,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不世出的国学大师,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被誉为“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除了在中国历史上扮演重要角色,陈姓在海外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仅20世纪,陈姓在海外担任总统、总理级别的政治人物就超过十位,以越南最多。

更多文章

  • 高拱为什么对徐阶赶尽杀绝(两人为何反目成仇过不去)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高拱为什么对徐阶赶尽杀绝

    明朝能臣徐阶曾有恩于高拱,为什么高拱掌权,却要置徐阶于死地?徐阶、高拱在嘉靖、隆庆年间曾同朝为官,并且都有经天纬地之才。徐阶机敏过人,权谋老道,大奸臣严嵩的倒台就是徐阶的手笔。高拱性格耿直、有见识有魄力,开启了隆庆新政,令帝国发展走回正轨。在《大明王朝1566》中俩人是站在同一阵营的,同属裕王的老师

  • 阿拉伯帝国被谁灭了(最终被蒙古灭亡的阿拉伯帝国)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阿拉伯帝国被谁灭了

    蒙哥统治时期,蒙古人发动了一次对西南亚的远征,蒙古汗国的大军像滚滚波涛一样,第二次汹涌而来。蒙古第三次大征1256年,成吉思汗的孙子、蒙哥的弟弟旭烈兀,统率大军,渡过阿姆河,向波斯挺进,在花拉子模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各个小王国,被这支大军扫荡得一干二净。波斯和高加索的一些小国,纷纷投降,只有马赞兰地

  • 脏唐乱宋臭汉怎么解释(臭汉脏唐宋埋汰的解释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脏唐乱宋臭汉怎么解释

    民间有“臭汉脏唐埋汰宋”、“脏唐乱宋”等说法,之所以形容宋朝“埋汰”、“乱”,是因为宋朝人在皇帝的倡导之下,追求享乐,朝野上下物欲横流。北宋的国都汴梁城(今属河南开封),南宋的国都临安城(浙江杭州)曾经是古代娼妓业最为繁荣的都市,临安城曾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为“色海”。宋太祖赵匡胤曾直言不讳地

  • 张仪简介及人生经历(人物张仪的一生历史故事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张仪简介及人生经历

    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显著减少,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消灭智氏,以三家分晋的结果为标志,从而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在战国这一历史阶段,秦国、楚国、齐国、燕国、魏国、韩国、赵国这七个国家被称为“战国七雄”。在战国七雄争霸的过程中,各国不仅需要白起、王翦、廉颇、李

  • 1918年重大历史事件(1918年中国发生的重大事情)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1918年重大历史事件

    1月14日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北京政府段祺瑞内阁追随协约国的外交政策,拒不承认苏俄。本日,北京政府派军队封锁中俄边境,阻绝中俄交通,以防范“过激党人”。1918年段祺瑞内阁成员合影。右起:曹汝霖(交通兼财政总长)、刘冠雄(海军总长)、陆徵祥(外交总长)、段祺瑞(国务总理)、钱能训(内务总长)、段芝贵

  • 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和性质(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内容及感悟)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俄罗斯,它地大物博,横跨亚欧大陆,是东西方文明交融的桥梁。在18世纪之前,俄罗斯的文明方向总体上是走向东方,它继承了拜占庭的遗产,将东正教作为了正统思想,也建立了东方式的专制体制。到了18世纪,俄罗斯已经稳定了下来。当他们回头西望,发现西欧已经进入了近代文明,俄罗斯和西方的差距已经是两个时代的差距了

  • 苏联解体五大原因(导致苏联解体最重要的根本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苏联解体五大原因

    有人说美国最怕的就是俄罗斯经济和科技倒退60年,因为那时候是苏美争霸,苏联的强大让美国从心底就畏惧,其科技和经济与美国不仅相差无几,更可能超越美国。美苏争霸随时可能触发核战争,就在1991年9月6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随之苏联解体成15个国家,俄罗斯继承苏联的遗产,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强大的

  • 郑国渠简介和历史故事(朝代秦国修建郑国渠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郑国渠简介和历史

    公元前355年,诸侯混战,兵连祸结,在金戈铁马与纵横捭阖的较量中,两个国家几乎同时开启了一场变法。位处中原腹地的韩国,土地狭小,国力羸弱,又被列国紧紧围困,四面受敌,朝不保夕,国君韩昭侯欲改变现状,任用申不害主持变法,十五年,“国内以治,诸侯不来侵伐”。远离中原的秦国,祖上是给周王室养马戍边的来头,

  • 俄罗斯历代沙皇一览表(近代俄国历史上著名的沙皇)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俄罗斯历代沙皇一览表

    俄罗斯历史上共有26位沙皇,颇有意思的是,其中只有7位获得过外号。“雷帝”的第一重含义是才能、魄力和成就。伊凡四世(1530-1584)3岁时即任莫斯科大公,17岁时正式加冕为俄国第一个沙皇,并将莫斯科公国改为沙皇俄国,又称俄罗斯。在助手阿达谢夫、西尔维斯特的辅助下,伊凡四世首先颁布了新的法典,改组

  • 全球有多少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世界总共的国家数量)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全球有多少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世界上共有197个国家。其中联合国会员国193个,联合国观察员国2个(梵蒂冈和巴勒斯坦),既非联合国会员国也非联合国观察员国2个(库克群岛和纽埃)。世界各国在地球上的分布如下:1、亚洲:共有48个国家。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