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郑经是郑成功的什么人(郑经和郑成功是什么样的关系)

郑经是郑成功的什么人(郑经和郑成功是什么样的关系)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849 更新时间:2023/12/9 19:07:18

郑成功我们大家都知道是民族英雄,在公元1661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宝岛台湾。并且清军入侵的时候丝毫没有屈服,一身正骨。

蔡元培先生还专门写诗来称赞郑成功:“叱咤天风镇海涛,指挥若定阵云高。”极大地称赞了郑成功收复台湾时的镇定自若和霸气。但是郑成功的儿子却不一样,名叫郑经,却一点也不“正经”。

违背伦理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身体和精神状况大不如从前。再加上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被清政府下令处死,祖坟被挖,郑成功怒不可揭,气急攻心身体状况变得更差。郑经是郑成功的长子,与名门闺秀成亲之后,两个人感情生活不和睦。

在帮助郑成功镇守各个沿海岛屿的时候,他违背伦理道德与自己亲弟弟的乳娘私通并且生下了一个儿子。郑经丝毫没有感到羞耻,还向郑成功报告自己的小妾生下了一个儿子。

受儒家理学的影响,郑成功极度看重伦理道德,再加上一些士大夫的煽风点火,郑成功知道这件事后感到非常愤怒,想要处死郑经、乳母和小孩。

但是因为自己兄弟郑泰的阻拦,只处死了乳母和郑经的儿子,但是没有一个人敢杀郑经,郑经也逃过一死。郑成功在收复台湾半年后,暴毙而死,年仅39岁,一代民族英雄就此消逝。

王位争夺

郑成功去世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对王位的争夺,所有人都虎视眈眈地盯着王位,郑经也不例外迅速入了王位大战。

有人为了阻止郑经的上位,利用郑经与乳母私通的事违背伦理来斥责郑经没有资格成为王,并且大多数人扶持郑经的兄弟郑袭,郑经的境地非常困难。

但是郑经并没有就此放弃,他借着清政府和台湾停战的机会进攻台湾,并且为了争得对台湾的控制权,不惜用自损八百杀敌一千的方式。

郑氏集团长期据于金夏,而郑经为夺权,将好不容易守住的金夏地区的主力全部撤离,让清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自己的老巢。郑经回到台湾后,打败了郑袭,并且剿灭了全部残存势力,最终以武力夺权的方式登上宝座。

郑经上位后,郑氏集团的军队实力因为战争大大削弱,军队毫无凝聚力,人心惶惶。并且因为郑经自杀式的取得台湾放弃金夏的战争方式,失去了在大陆的唯一据点,生存空间进一步缩小。而郑经也深知这一点,开始养精蓄锐,为下一步做准备。

倒打一耙

1673年,镇守云南的吴三桂起兵反清,发起叛乱,史称“三藩之乱”。在叛乱之初,吴三桂把清军疏漏的地方全部占领,包括贵州、湖南、以及湖北部分地区,与清军对峙。

1674年,耿精忠回应吴三桂,顺利占领了福建地区并发动兵力攻打浙江和江西。对反清分子来说,形势一片大好!

而郑经知道这个形势后,想要邀请耿精忠一起并肩作战。但是,因为耿精忠拒绝了郑经的部分要求,郑经勃然大怒。他阻挠了耿清忠的贸易往来,让他遭受了巨大的财产损失。

并且出兵作战,迫使耿精忠停下在前线的作战派兵救援,而耿精忠也不得不答应了郑经的要求。但是因为郑经的阻挠,失去了攻打清军的最佳时机。而清军看准了这一点,集中力量攻打耿精忠,迫使耿精忠投降,加入到清军的队伍中,一起攻打郑经。

在这样两面夹难的情况下,郑经选择开辟另一条道路。郑经转战广东,寻找另一藩,并且占领了一些沿海据点。但是因为战争,郑经的势力削弱,想要与吴三桂会和的目标难以实现。

在1680年,郑经的沿海据点全部被毁掉,他只能带着残存军队灰溜溜地回到了台湾。此时只剩下吴三桂和孙世璠勉强支撑。

得寸进尺

没有统一台湾一直是康熙皇帝的一个心病,一方面给沿海地区造成巨大威胁,容易引起暴乱和盗贼倭寇。并且一些沿海城市是整个中国的主要粮食产量地和商业贸易,所以也是赋税重地。

这是关乎整个国家经济命脉的发展。郑氏家族也存在着隐患,是一些反清人士的希望,很有可能再次引发暴乱,所以收复台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刚开始康熙皇帝本着不想再发起战争的想法,想通过和平的方式来解决。康熙皇帝做出了很大的让步,他派遣明珠大臣前往台湾进行谈判,允许郑氏封藩,并且世世代代守着台湾。而贪婪的郑经看到皇帝做出让步以后得寸进尺,要效仿朝鲜,不削发,并且称臣纳贡。

康熙皇帝当然不同意这个条件,但是康熙仍然希望用和平的方式来解决,再一次派遣大臣明珠前往谈判。

但是郑经仍然坚持之前的想法,谈判再次破裂,和平统一的计划也泡汤了。但是在1681年,郑经去世,郑氏家族又再次陷入内斗,军队力量又再一次削弱。康熙皇帝瞄准时机,派出军队,最终通过武力收回了台湾。

郑经,谐音为“正经”,但是这一生过得却一点也不正经。年轻时违背道德伦理与弟弟的乳母私通,把本来身体就不好的郑成功活活气死。

因为自己的盟友拒绝了自己的请求没有得到那点蝇头小利,便分不清敌我,在盟友背后狠狠地捅了一刀,倒打一耙,最后盟友变成敌人。

本来他可以做出让步,让台湾回归,并且他可以封藩,本来双赢的局面他非得得寸进尺,阻碍台湾统一,后来落得个整个家族团灭的结果,令人感到唏嘘。

就这样,郑经一步步坑惨了身边所有的人,包括自己的亲人,自己的盟友,甚至到最后郑氏集团也被毁掉。但是在一步步毁掉的过程中,他自己却浑然不知,以为自己尝到了甜头,殊不知在前方等待他的是灾难。

他违背伦理道德,他背信弃义,在盟友背后使坏,他阻碍台湾的统一。郑经一步一步地走入深渊,他凝望着深渊,深渊却把他吞噬,最终毁掉了自己。

郑经落得如此的下场,与他的目光短浅和贪婪有很大关系。因为他贪图眼前的蝇头小利就能在耿精忠和尚之信的背后捅一刀,本来可以封藩,却因为不知好歹家族被团灭。

爱默生说过:“贪吃蜂蜜的苍蝇会溺死在蜂蜜里。”一些人只在乎眼前的利益,并且欲望不断的膨胀逐渐变得贪婪想要一口吞个大象,可能在过程中一些人聪明尝到了甜头,但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他们最终会毁了自己。

标签: 郑经郑成功关系什么样

更多文章

  • 沉鱼落雁四大美女分别指的是谁(四大美女的原名叫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原名,美女,沉鱼落雁,分别,什么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结局究竟有多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我们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人物成语。但关于四大美女的结局,却很少有人知道。因为她们的绝世容颜,她们少了大多数普通人所拥有的幸福安宁。那么历史上的她们,有着怎样的结局?她们又是如何走向生命的终结的呢?首先来谈谈第一个,四大美人中的沉鱼西施。西施本名施

  •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是哪些(常见的来源于历史典故的成语)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历史,典故,来源于,出自,故事,常见,哪些

    1.七擒七纵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成语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成语典故公元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率领军队南征。正当大功告成准备撤兵的时候,南方彝族的首领孟获,纠集了被打败的散兵来袭击蜀

  • 汉成帝和赵合德有什么关系(汉成帝与赵合德是真爱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合德,汉成帝,关系,什么

    《母仪天下》是很多年前的一部电视剧,主要讲的是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一生的传奇故事,王政君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命的皇后,她的一生都是耐人寻味的,似乎一直都在权力争夺的夹缝中寻求自保的方式。袁立精湛的演技,也把王政君一生各个阶段的状态完美地呈现给了观众。然而多年过去了,这部剧给小编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却不是袁立饰

  • 明朝多少个皇帝(大明16帝的生平简介和主要功绩)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生平,功绩,简介,皇帝,明朝,16帝,多少,主要,大明

    大明王朝,从公元1368年开国皇帝朱元璋建立,到公元1644年崇祯朝灭亡,总共传了16帝,享国276年,大明皇帝的平均年龄41岁,其中40岁前去世的有11位,接下来咱们就说说明朝16帝。第一位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字国瑞,原名朱重八、朱兴宗。出生于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明朝开国皇帝,年

  • 古代酒过三巡是什么意思(菜过五味酒过三巡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典故,意思,古代,什么

    春节对于每一个而言,都是一个非常值得庆祝的节日。作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首,代表的是喜庆、祥和、团圆等多种情感。春节时有很多古老的传统习俗,时至今日依然在民间流传,人们除了会烹饪一大桌子美食之外,还会在聚餐的时候推杯换盏。中国饮食文化中最不能缺少的就是美酒和佳肴,甚至因此还形成了酒文化和食文化。这两种

  • 元末诸侯割据形势图(元末诸侯割据的局面演变特征)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诸侯,割据,局面,形势,特征,演变,元末

    元朝末年,地主豪强大肆兼并土地,朝廷内部腐朽昏庸,再加上贪官污吏、天灾瘟疫,上百万人沦为流民,到处哀鸿遍野,尸骸枕藉,老百姓过的是民不聊生,元朝社会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随后,元朝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红巾军农民起义。朱元璋便是是红巾军的首领之一,他带领起义军推翻了元朝统治,建立了大明王朝,开创了一个新的

  • 苟杳吕洞宾的故事(民间故事狗咬吕洞宾的典故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典故,民间,来历,苟杳,故事,狗咬吕洞宾

    我们在形容一个人不知好歹时,经常会说:“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用起来大家都会,但是至于狗为什么要咬吕洞宾?人们就不得而知了,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一讲这句话的来历吧。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吕洞宾是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它的意思是狗见了吕洞宾这样做善事的好人也要咬,吕洞宾是八仙之一,他热心助人,但这狗

  • 左宗棠收复新疆时的清军装备(带了多少兵马的军事力量)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兵马,清军,左宗棠,军事,收复,装备,力量,新疆,多少

    放眼整个近代,左宗棠的军队装备非常有特色。他的军队,既装备了一些西方最先进的武器,也装备了许多自己“魔改”的“土装备”,中西结合,效果极佳。作为以实战崛起的将领,左宗棠对装备的见解是独到的。1862年,他担任浙江巡抚,镇压太平天国。当时,他与中法混合的“常捷军”,中英混合的“常安军”、“定胜军”配合

  • 瓦岗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瓦岗寨中真实将领人物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瓦岗寨,将领,历史,人物,故事,真实,存在

    瓦岗寨的创始人是隋朝末年东郡魏城(今河南花县)的翟让。翟让出生于底层,曾在东郡做过法曹。他因犯罪被捕,被判处死刑。然而,他命不该绝。看守他的狱卒黄俊汉认为他是英雄,于是晚上偷偷放了他。逃离的翟让跑到瓦岗,驻军创业。瓦岗位于今天河南省化县的东南部。它是黄河东南岸的一座山。毗邻大运河同济运河和永济运河河

  • 泼水节的传说故事(中国民间傣族泼水节的主要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民间,传说,内容,泼水节,故事,中国,主要,傣族

    傣历是一种阴阳合历,而傣族新年一般在阳历4月13日至17日举行,为期三至六天,当地居民将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的傣族又称此节日为“尚罕”和“尚键”,两名称均源于梵语,意为周转、变更和转移,指太阳已经在黄道十二宫运转一周开始向新的一年过渡。在这个欢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