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晚清四大名臣为什么都是汉族(晚清是被汉人重臣控制吗)

晚清四大名臣为什么都是汉族(晚清是被汉人重臣控制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169 更新时间:2024/1/23 4:11:41

晚清四大名臣分别是谁?其实这种说法压根不准确,应该说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就算是这样,也是有两种说法的:

第一个版本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

第二个版本是: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

相对来说,第一个版本是大家更容易接受的,因为李鸿章和张之洞更加有名气一些。而胡林翼和彭玉麟虽然也是湘军重要将领,名气却没那么大。

因此我们以第一个版本来看看,为啥这4个人都是汉人,却没有一个想着要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呢?其实4个人有4个不同的理由。

一、曾国藩深受儒家思想的教育。

我们熟悉曾国藩,那是因为他是湘军统帅,并且镇压了太平军运动。可是我们不知道的是,曾国藩还是一位非常著名的理学大师。

理学,也就是程朱理学,是儒家思想的一种延伸,所以说我们也可以称曾国藩为儒学大师。儒学最讲究什么?自从董仲舒改革以后,儒学就成了君主们的统治工具,所以最讲究忠君爱国。忠君要放在爱国跟前。

深受理学思想的束缚,你让曾国藩起兵造反,那还不如那把刀杀了他不可。他对理学的崇拜,一定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可以说理学思想是曾国藩的立身之本。

那么曾国藩对理学究竟崇尚到什么程度呢?其实我们从他自律的生活中,就能看得出来。在他的日记里有这么几件小事。

  • 第一件事,曾国藩每天都定时定点起床,基本上没有懈怠的时候。每当他起床懈怠的时候,他都会在日记上写上这么一句话:晏起,真下流矣!也就是说起晚了,真是下流啊!

  • 第二件事,曾国藩的同事有一回娶了一房小妾,曾国藩听说以后,心里有很强的欲望,想要看看这个小妾好不好看。回来以后他在日记上写道:友人纳姬,欲强之见,狎亵大不敬。也就是说,朋友的小妾长得好看,我想看一眼,都算是很大的罪过了。

  • 第三件事,33岁的曾国藩,看到朋友的两个小妾长得很漂亮。他多看了两眼,并且心生邪念。回来以后他立刻又写道:同见海秋两姬人,谐谑为虐,绝无闲检,放荡至此,与禽兽何异!直接把自己骂成了禽兽。

  • 对理学如此崇尚的曾国藩,你想让他反叛清朝,从思想上根本就不可能!如果曾国藩真的这么做了,那他的立身之本就没了,他整个人都会垮台。他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成绩,其根源就在于他有一颗忠君报国的思想。

    所以说曾国藩的确有能力灭了清朝,可是他没有这么做,那是思想上的禁锢太多。他弟弟曾国荃可就没那么禁锢了,曾经希望曾国藩起兵,结果被曾国藩臭骂了一顿。

    二、左宗棠压根没工夫去推翻清朝。

    左宗棠没考上进士,这是他一生的硬伤。因为没考上进士,所以他在官场,其实没有多少朋友。因为官场同僚们第一次见面,都会问一下你是某某年的进士,说不定两人还是同年,这样一来大家就有了共同话题。

    可是左宗棠啥也没有,他就考了个举人,在家教书种地,过了很多年普通人的日子。所以说左宗棠在朝堂之中,是没有任何根基可言的。

    他之所以能够得到重用,完全是因为自身的能力很强大。他对谁都不服气,甚至也不服气曾国藩。这就使得他在湘军中的人缘也很一般。

    因此从始至终,左宗棠的势力其实都不算太大。在平定太平军以后,左宗棠还能够得到重用,这本身就很不容易了。所以左宗棠压根就没有奢望靠自己的力量推翻清王朝。

    实话实说,慈禧太后对左宗棠还是相当器重的。本来让左宗棠到福建建立南洋水师,结果西北战乱,因此左宗棠又被派到西北去剿灭捻军叛乱。

    等到捻军被平定以后,左宗棠又带着人马进入新疆,击败了阿古柏集团,收复了新疆的大片土地。

    在这之后,左宗棠就老了,他实在是没有任何时间去考虑推翻清朝的事情。从情理上来说,左宗棠的一切都是清朝给的,他没理由推翻清朝。

    三、李鸿章是慈禧的忠实粉丝。

    李鸿章早年跟着曾国藩后面做幕僚,后来在曾国藩的建议下,自己跑老家发展了淮军势力,从此也开始在政坛上发光发热。

    他比曾国藩、左宗棠要小一些,算得上是他们的晚辈。军事能力也比不上前两者,所以他知道,淮军只是他的政治资本,却绝对不足以让他推翻清王朝。

    李鸿章当时为了升迁,一门心思跟着慈禧太后后面混。找了一个好靠山,手里又有兵权,自然能够混得开。

    当初左宗棠做浙江巡抚的时候,李鸿章还只是一个幕僚。可是没几年功夫,大家都是总督级别的人了。由此可见李鸿章的升迁之路有多快。

    因此李鸿章对慈禧是感恩戴德的,他从没想过背叛慈禧。慈禧向11国宣战时,东南各省选择概不奉诏,甚至推举李鸿章为总统。可最后李鸿章还是选择放弃这一切,向慈禧效忠。

    四、张之洞没这个实力。

    张之洞虽说也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可是他手里的军事实力是最弱小的。张之洞主要的功绩,在于发展中国的近代工业。

    他在湖广地区搞了一系列工厂,为后来中国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除了工业上的成绩,张之洞对教育也有很大的支持。

    可是张之洞在军事上偏偏没有多少涉猎,因此以他的实力能在湖广地区自立都成问题,更别说推翻清朝了。

    总结:四个人四种不同的命运。

    曾国藩有实力推翻清朝,但是理学思想束缚着他,使得他不能这么做。左宗棠未必有实力推翻清朝,而且他太忙了,没时间搞这档子事。

    李鸿章没实力推翻清朝,他只希望依靠慈禧太后和淮军的力量,使得自己掌握大权。而张之洞没实力推翻清朝,他只希望在教育、工业上,为国家民族做点实事。

    标签: 名臣重臣汉人控制晚清为什么汉族

    更多文章

    • 晋武帝为何传位给傻儿子(晋武帝的儿子昏庸无能)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晋武帝,传位,儿子,昏庸,无能,为何

      毫无疑问,晋惠帝司马衷是一个傻子,可为什么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炎会立这个傻儿子为太子呢?表面的原因,是因为司马炎看中了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觉得这个孙子很聪明,能够兴盛晋朝,所以想通过传位给司马衷,间接的传位给司马遹。据说司马遹幼年聪慧,五岁的时候,公众晚上失火,众人都惊慌失措,唯独司马遹拉着司马炎的衣

    • 慈禧为什么不废掉光绪帝(光绪为什么不能掌权)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光绪帝,掌权,慈禧,废掉,为什么

      1889年,19岁的光绪花了500万两白银大婚,同年宣布亲政。慈禧太后也没办法,只好答应把政权交给光绪,前提是给她2000万两白银修个颐和园养老。你以为慈禧会乖乖放权吗?实际上光绪亲政是有条件的亲政。朝中3品及以上官员的任免权,依旧在慈禧太后手里。等于说核心权力依旧在慈禧手里,换你是光绪,你能答应吗

    • 乾隆当了多少年太上皇(乾隆三年太上皇生活怎么过的)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乾隆,上皇,生活,多少,怎么

      乾隆曾经发誓,这辈子只干60年皇帝,因为他不能超过自己的爷爷康熙,康熙干了61年。其实乾隆心里想着,压根用不着发誓。为啥?因为康熙是8岁登基,活了69岁去世。乾隆到了25岁才登基,他要是干60年,不得活85岁啊?乾隆压根就没考虑过自己能活那么大。可是到了85岁生日这一天,乾隆犯难了,他没想到自己能活

    • 卫青死后为什么汉武帝杀他全族(卫青家族怎么被灭了)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卫青,全族,汉武帝,家族,为什么,怎么

      卫青和汉武帝是一家人,因为卫青娶了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汉武帝娶了卫青的姐姐卫子夫,所以两人是互为姐夫和小舅子的关系,是一家人。虽然汉武帝并没有诛杀卫青家族,但他和卫青的关系却经历了一波三折,从最开始的无私信任,到后来的逐步打压,是皇帝与功臣之间关系的典型代表。卫青出身低贱,他的母亲是平阳公主的家奴

    • 封建社会商人地位为什么那么低(古代商人地位低下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商人,地位,原因,封建社会,低下,古代,为什么,那么

      商人不仅在古代地位不高,在现代社会地位仍然不高。一个社会的组成是很复杂的,但基本由四个部分组成。老祖宗将所有人分为四个社会阶层,仔细想想,其实是很有道理的。首先,要有“生产者”。这些人就是“农”,他们负责种粮食、种棉花、种蔬菜水果、种植树木等工作,生产人们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物资。其次,要有“加工者”。

    • 刘裕杀了多少司马皇族(刘裕灭司马家满门真的吗 )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杂谈

      刘裕有很多外号,其中最有名的一个就是“皇帝杀手”,因为他前前后后一共杀了6个皇帝,是历史上杀皇帝最多的人。刘裕本是东晋北府兵的一名骨干将领,这支北府兵原本是由谢安的侄子谢玄统领,在淝水之战中打破前秦苻坚的百万大军,打得苻坚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但可惜中国也失去了一次南北大统一的机会。谢玄死后,北府兵由刘

    • 西晋灭亡后东吴为何不复国(司马睿为什么能建立东晋)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睿,东吴,灭亡,建立,不复国,西晋,东晋,为何,为什么

      西晋八王之乱后期,东海王司马越击败诸王,取得了最后胜利,以太傅录尚书事的身份掌控西晋政事。306年晋惠帝中毒死后,司马越立惠帝的弟弟司马炽为帝,是为晋怀帝,次年改年号为永嘉。永嘉元年(307年),司马越上书,奏请让安东将军兼徐州诸军事司马睿出镇建邺,其时王导为司马睿的司马,两人遂一起渡江赴任。司马睿

    • 正史上汉昭帝刘弗陵是个怎样的人(汉昭帝生平资料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正史,刘弗陵,生平,汉昭帝,简介,资料,怎样

      汉昭帝刘弗陵是汉武帝刘彻的小儿子。他是一个极其幸运,也极其聪明的皇帝,只可惜英年早逝。刘弗陵的出生极其具有传奇色彩,正史中记载他的母亲钩弋夫人怀孕14个月才生下他,而此时他的父亲汉武帝已经62岁了。老来得子,汉武帝当然非常高兴,对怀胎14个月这件事,他不仅不怀疑,而且觉得是一个很祥瑞的事情,因为传说

    • 李世民为什么宠爱高阳公主(唐太宗和高阳公主的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公主,高阳,李世民,唐太宗,宠爱,关系,为什么

      唐太宗李世民有21个活下来的公主,其中最受他宠爱的,自然是长孙皇后所生的四位公主。但除此之外,在其他庶出的公主之中,李世民最宠爱的莫过于十七女高阳公主。高阳公主出生时间未见于史料记载,但根据估算,约在武德九年或贞观初年,也就是说当高阳公主稍稍长大的时候,李世民已经稳坐皇帝宝座了。因此高阳公主得以经常

    • 吕布为什么害怕张飞(吕布后来忌惮打不过张飞了)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吕布,张飞,忌惮,害怕,后来,为什么

      要说论武艺,吕布绝对不怕张飞,只怕比张飞还要稍强一点。但是,每次吕布见了张飞,都有些发怵,根本原因在于张飞瞧不起吕布,并且丝毫不给他留面子。张飞和吕布第一次相见,是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吕布镇守虎牢关,公孙瓒自不量力挑战吕布,结果差一点被杀死,危急时刻,张飞出手。《三国演义》中写道,“傍边一将,圆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