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晋武帝为何传位给傻儿子(晋武帝的儿子昏庸无能)

晋武帝为何传位给傻儿子(晋武帝的儿子昏庸无能)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29 更新时间:2023/12/15 11:44:56

毫无疑问,晋惠帝司马衷是一个傻子,可为什么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炎会立这个傻儿子为太子呢?

表面原因是因为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

表面的原因,是因为司马炎看中了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觉得这个孙子很聪明,能够兴盛晋朝,所以想通过传位给司马衷,间接的传位给司马遹。

据说司马遹幼年聪慧,五岁的时候,公众晚上失火,众人都惊慌失措,唯独司马遹拉着司马炎的衣角,把他拉到了暗处。司马炎很奇怪,就问他原因,司马遹说“晚上起火,应该防备非常之变,皇帝不应该处在火光之下。”五岁的孩子,能有这种认识,因为司马炎认为这个孙子不简单。

司马炎曾带着司马遹接见群臣,并当着大臣的面夸赞司马遹像当年的司马懿,认为他将来会兴旺司马家族。这就是给大臣们看看,我司马家族有如此杰出的人才,你们都要死心塌地的辅佐他。

但是,司马遹的父亲司马衷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傻子,这就让司马炎很为难,想要传位给司马遹,必须首先传位给司马衷,等司马衷死后再传位给司马遹,只有这样司马遹才能当上皇帝。

思来想去,司马炎最终还是决定将傻儿子司马衷立为太子。

潜在的原因是两任皇后的支持

司马衷虽然傻,但从法理上说,他确实最正统的接班人。司马炎的皇后叫做杨艳,为司马炎生了三子三女,这三个儿子就是司马炎的嫡子,只有嫡子才有继承皇位的权利。

但是,嫡长子在两岁的时候就夭折了,司马衷是嫡次子,所以是理所当然的继承人。

随着司马衷的长大,司马炎发现这个儿子智力有点问题,就想换掉他。但是杨艳坚持认为,宗法制度不能更改,于是这事就放了下来。

杨艳玲妹岁病逝,弥留之际推荐自己的堂妹杨芷为皇后。司马炎很看重夫妻之情,便答应了她。公元276年,十八岁的杨芷被立为皇后。

杨芷称为皇后之后,也曾生下一个儿子,不过早夭了。所以,杨芷继承了姐姐的遗愿,劝司马炎不要更换太子。

司马炎在两任皇后的劝说下,始终没有改立太子,司马衷也就安安稳稳的做了23年的皇太子。

根本的原因是防止皇权旁落

这话还要从头说起。

晋朝的开国皇帝虽然是司马炎,但司马家族的事业基础,确实由司马懿确定的,当时司马懿已经掌握了曹魏朝廷的大权,只是没有篡位称帝而已。

司马懿有九个儿子,其中最为杰出的就是司马师司马昭,看过三国的朋友应对对这两位很熟悉了。

司马懿死后,位子交给了司马师。但是,司马师没有儿子,于是就将司马昭的一个儿子,叫做司马攸的过继给了司马师。按照法理,司马师死后应该传位给司马攸。

但是,司马师死的时候,政局还非常乱,而司马攸的年龄很小,不可能有掌控全局的能力。为了保住司马家族的地位,司马师只好传位给司马昭。

司马昭即位之后,是应该在自己死前将位子传给司马攸的,但是最终私心占了上风,司马昭最后传位给了司马炎。

虽然司马炎和司马攸都是司马昭的亲生儿子,但在法理上,司马攸已经是司马师的儿子了,如果传位给司马攸,那么代表的就不是司马昭这一支,而是司马师这一支了。

但是,司马攸毕竟是法定的继承人,司马昭这么做,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是很不地道的。幸亏司马炎英明神武,干得不错,这才没有引起大的动荡。

可到了司马衷就不行了,当时很多大臣都认为,不应该立傻子司马衷,而是应该立司马攸。

司马炎当然不肯立司马攸,所以坚持不肯改立太子,因为一旦改立,那么为什么不改立司马攸呢?司马炎觉得无法和大臣们交代,只好咬牙坚持,儿子虽然傻,可孙子聪明啊,将来还是有希望的。

司马攸当时被封为齐王,聪明仁慈,声望很高。司马炎很不放心,于是逼着司马攸离开京城,到他自己的封地去。当时司马攸恰好生病,但司马炎天天逼着他程,结果司马攸不得不上路了,只是上的不是回家的路,而是黄泉路!

司马攸一死,司马炎做贼心虚,更不可能更换太子了,否则舆论上就无法自圆其说。

为了保住司马衷的皇位,司马炎煞费苦心

不过,司马炎也知道,司马衷智力低下,是不可能胜任皇位的。那怎么办呢?司马炎想了很多办法。

比如有一次,司马炎正在和群臣开会,突然说道,“你们都说太子傻,不如今天来考考太子吧。”

于是,司马炎当场出题,命人告诉太子,让司马衷把答案写上来。过了不久,司马衷的答案果然到了,大臣们看后,都觉得意见中肯,写得很好。

其实,这就是司马炎一手安排好的,事先早已让人写好了答案。据说当时的答案写得文采飞扬,司马衷的老婆贾南风看过之后,觉得这也太假了,司马衷怎么可能说出如此文绉绉的话来,于是就让“枪手”重新修改了一遍,这才达到了最佳效果。

总之,司马炎为了稳固司马衷的太子地位做了很多工作,但最重要的还是给司马衷找了个能力极强的老婆--贾南风。

贾南风长的很丑,但是为人心机深沉,且心狠手辣,并非良配。但司马炎恰恰认为,只有贾南风这样的女人,才能保住司马衷的太子位,而且在将来司马衷当了皇帝后,贾南风还能帮助司马衷对付大臣们。

事实证明,司马炎看人的眼光还是挺准的。但是他也只看到了前半部分,而没有看到最终结果。

司马衷的继位,导致了西晋的灭亡

司马炎死后,司马衷顺利继位,是为晋惠帝。

晋惠帝登基之后,不改往日的傻子本色。有一年闹灾荒,老百姓没饭吃,晋惠帝很奇怪的反问,“何不食肉糜?”还有一次,晋惠帝到华林园区玩,听到蛤蟆叫,就问随从,“它们是为官家叫,还是为私家叫呢?”

由于晋惠帝太傻,大权逐渐落入了贾南风手中。贾南风专权之后,很多皇族开始起兵反对,从此开始了八王之乱,最终导致了西晋王朝的覆灭。

至于那个被司马炎视为可以兴旺司马家族的司马遹,早就被贾南风诬陷谋反给杀了,司马炎的如意算盘最终落空。

综上所述,司马炎明知道儿子司马衷是傻子,仍旧将其立为太子,并且始终没有改立,根本原因在于司马攸的威胁,使得他只好立法理上最正统的司马衷为太子。

其次,杨艳和杨芷两任皇后对司马衷的支持,皇孙司马遹的杰出才干,也是司马炎始终没有改立的太子的原因之一。

标签: 晋武帝传位儿子昏庸无能为何

更多文章

  • 慈禧为什么不废掉光绪帝(光绪为什么不能掌权)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光绪帝,掌权,慈禧,废掉,为什么

    1889年,19岁的光绪花了500万两白银大婚,同年宣布亲政。慈禧太后也没办法,只好答应把政权交给光绪,前提是给她2000万两白银修个颐和园养老。你以为慈禧会乖乖放权吗?实际上光绪亲政是有条件的亲政。朝中3品及以上官员的任免权,依旧在慈禧太后手里。等于说核心权力依旧在慈禧手里,换你是光绪,你能答应吗

  • 乾隆当了多少年太上皇(乾隆三年太上皇生活怎么过的)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乾隆,上皇,生活,多少,怎么

    乾隆曾经发誓,这辈子只干60年皇帝,因为他不能超过自己的爷爷康熙,康熙干了61年。其实乾隆心里想着,压根用不着发誓。为啥?因为康熙是8岁登基,活了69岁去世。乾隆到了25岁才登基,他要是干60年,不得活85岁啊?乾隆压根就没考虑过自己能活那么大。可是到了85岁生日这一天,乾隆犯难了,他没想到自己能活

  • 卫青死后为什么汉武帝杀他全族(卫青家族怎么被灭了)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卫青,全族,汉武帝,家族,为什么,怎么

    卫青和汉武帝是一家人,因为卫青娶了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汉武帝娶了卫青的姐姐卫子夫,所以两人是互为姐夫和小舅子的关系,是一家人。虽然汉武帝并没有诛杀卫青家族,但他和卫青的关系却经历了一波三折,从最开始的无私信任,到后来的逐步打压,是皇帝与功臣之间关系的典型代表。卫青出身低贱,他的母亲是平阳公主的家奴

  • 封建社会商人地位为什么那么低(古代商人地位低下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商人,地位,原因,封建社会,低下,古代,为什么,那么

    商人不仅在古代地位不高,在现代社会地位仍然不高。一个社会的组成是很复杂的,但基本由四个部分组成。老祖宗将所有人分为四个社会阶层,仔细想想,其实是很有道理的。首先,要有“生产者”。这些人就是“农”,他们负责种粮食、种棉花、种蔬菜水果、种植树木等工作,生产人们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物资。其次,要有“加工者”。

  • 刘裕杀了多少司马皇族(刘裕灭司马家满门真的吗 )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杂谈

    刘裕有很多外号,其中最有名的一个就是“皇帝杀手”,因为他前前后后一共杀了6个皇帝,是历史上杀皇帝最多的人。刘裕本是东晋北府兵的一名骨干将领,这支北府兵原本是由谢安的侄子谢玄统领,在淝水之战中打破前秦苻坚的百万大军,打得苻坚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但可惜中国也失去了一次南北大统一的机会。谢玄死后,北府兵由刘

  • 西晋灭亡后东吴为何不复国(司马睿为什么能建立东晋)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睿,东吴,灭亡,建立,不复国,西晋,东晋,为何,为什么

    西晋八王之乱后期,东海王司马越击败诸王,取得了最后胜利,以太傅录尚书事的身份掌控西晋政事。306年晋惠帝中毒死后,司马越立惠帝的弟弟司马炽为帝,是为晋怀帝,次年改年号为永嘉。永嘉元年(307年),司马越上书,奏请让安东将军兼徐州诸军事司马睿出镇建邺,其时王导为司马睿的司马,两人遂一起渡江赴任。司马睿

  • 正史上汉昭帝刘弗陵是个怎样的人(汉昭帝生平资料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正史,刘弗陵,生平,汉昭帝,简介,资料,怎样

    汉昭帝刘弗陵是汉武帝刘彻的小儿子。他是一个极其幸运,也极其聪明的皇帝,只可惜英年早逝。刘弗陵的出生极其具有传奇色彩,正史中记载他的母亲钩弋夫人怀孕14个月才生下他,而此时他的父亲汉武帝已经62岁了。老来得子,汉武帝当然非常高兴,对怀胎14个月这件事,他不仅不怀疑,而且觉得是一个很祥瑞的事情,因为传说

  • 李世民为什么宠爱高阳公主(唐太宗和高阳公主的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公主,高阳,李世民,唐太宗,宠爱,关系,为什么

    唐太宗李世民有21个活下来的公主,其中最受他宠爱的,自然是长孙皇后所生的四位公主。但除此之外,在其他庶出的公主之中,李世民最宠爱的莫过于十七女高阳公主。高阳公主出生时间未见于史料记载,但根据估算,约在武德九年或贞观初年,也就是说当高阳公主稍稍长大的时候,李世民已经稳坐皇帝宝座了。因此高阳公主得以经常

  • 吕布为什么害怕张飞(吕布后来忌惮打不过张飞了)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吕布,张飞,忌惮,害怕,后来,为什么

    要说论武艺,吕布绝对不怕张飞,只怕比张飞还要稍强一点。但是,每次吕布见了张飞,都有些发怵,根本原因在于张飞瞧不起吕布,并且丝毫不给他留面子。张飞和吕布第一次相见,是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吕布镇守虎牢关,公孙瓒自不量力挑战吕布,结果差一点被杀死,危急时刻,张飞出手。《三国演义》中写道,“傍边一将,圆睁

  • 李世民的儿子李恪到底有多强(李世民为啥不选李恪)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恪,李世民,儿子,为啥,到底

    吴王李恪其实资质平平,并无特别出彩之处,之所以他在后世史书中多次出现,其大半原因倒是因为他冤死于长孙无忌之手,一小半原因则是因为他的弟媳妇武则天。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生母杨妃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李恪出生于619年,即武德二年,这一年李唐王朝刚刚建立,四周强敌环伺,谁也不知道唐朝能够存在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