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卫青死后为什么汉武帝杀他全族(卫青家族怎么被灭了)

卫青死后为什么汉武帝杀他全族(卫青家族怎么被灭了)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331 更新时间:2024/1/5 19:12:01

卫青和汉武帝是一家人,因为卫青娶了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汉武帝娶了卫青的姐姐卫子夫,所以两人是互为姐夫和小舅子的关系,是一家人。

虽然汉武帝并没有诛杀卫青家族,但他和卫青的关系却经历了一波三折,从最开始的无私信任,到后来的逐步打压,是皇帝与功臣之间关系的典型代表。

热恋期

卫青出身低贱,他的母亲是平阳公主的家奴,所以卫青长大后也成了平阳公主的家奴,没当平阳公主出行,他就骑着马陪同。在等级制度森严的汉代,以卫青这样的出身,如果没有极为特别的机遇,无论他有多么突出的才华,都不会有施展的机会。

但是,卫青恰好就碰上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汉武帝到平阳公主家喝酒的时候,看中了卫子夫,而平阳公主也察言观色,将卫子夫送给了汉武帝。这个时候,汉武帝还很年轻,朝政大权也掌握在太皇太后窦太后手里,所以汉武帝此时是有些郁闷的。卫子夫的到来,无疑让汉武帝心情好了很多,所以对卫子夫是百般宠爱,爱屋及乌,卫青也得到了汉武帝的重用。

卫子夫的受宠,使得当时的皇后陈阿娇十分愤怒,她的母亲馆陶大长公主刘嫖想要杀死卫青,结果被公孙敖所救。汉武帝为了表达自己的不满,当即立刻任命卫青为建章监、侍中,并且数日间连续赏赐卫青,多达千金。不久之后,卫青又被任命为太中大夫,俸禄千石。

这个时候的卫青,其实并没有显露出多少才华,之所以能在官场上平步青云,一半得益于姐姐卫子夫受宠于汉武帝,另一半得益于汉武帝与皇后的斗气。所以,汉武帝与卫青在这将近十年的时间里,更像是朋友,而不是君臣。

蜜月期

在享受了皇帝小舅子的福利十年后,卫青终于对汉武帝有所回报了。

公元前130年,匈奴兴兵南下,汉武对兵分四路进行抵挡,其中卫青被封为车骑将军,率领一路,其他三路分别为公孙敖、公孙贺李广,四将各带一万精兵。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卫青首次带兵出征,就展现出了他杰出的军事天赋,匈奴祭天圣地龙城之战中,俘虏七百余人,取得胜利。另外三路,公孙敖、公孙贺两路皆败,李广无功而还。因此,汉武帝封唯一凯旋归来的卫青为关内侯。

卫青一战封侯,名声大噪,这下再没有人说卫青是靠着姐姐的关系才上位的了,毕竟龙城之战可是实打实的军功。要知道,在汉朝如果不是皇族,想要封侯必须要有军功,是非常困难的,名将李广和匈奴打了一辈子仗,最终也没能封侯。

两年之后,即公元前128年,卫青再次兵出雁门,领三万骑兵,长驱而进斩首匈奴数千人。

公元前127年,匈奴大举入侵,卫青率大军进攻匈奴盘踞河套地区,活捉敌兵数千人,夺取牲畜数百万。因此功,卫青被晋封为长平侯,食邑三千八百户。

公元前124,卫青率领三万骑兵再次出击匈奴,最终俘虏右贤王的小王十余人,男女一万五千多人,牲畜达千百万头。汉武帝派使者到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加封食邑六千户。卫青的三个儿子也被汉武帝封为列侯,长子卫伉为宜春侯,次子卫不疑为阴安侯,幼子卫登为发干侯,均食邑一千三百户。

公元前123年春、夏,卫青两次领十万骑兵出击匈奴。歼灭匈奴军过万。随同出征的张骞获封为博望侯,霍去病封冠军侯。

在这段时间里,卫青屡屡为汉武帝立下军功,让汉武帝极有面子,所以官职越来越大,爵位越来越高,可以说君臣无猜。

打压期

然而,随着卫青的功劳越来越大,汉武帝也不免对卫青有所猜疑,毕竟卫青手握重兵,威望又高,客观上已经具备了谋反的条件。

尽管卫青为人谦让仁和,也十分注重不越界干涉政事,但作为皇帝,汉武帝总是不能对卫青完全放心。但是卫青功劳大,又没有犯错,总不能无缘无故地压低卫青的职位和爵位吧。所以,汉武帝采取了另一个办法,那就是培植一个可以和卫青抗衡的人,这个人就是霍去病。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给卫青与霍去病各五万骑兵,兵分两路,跨漠长征出击匈奴。表面上看,卫青与霍去病的地位是一样的,但实际上这就是汉武帝在打压卫青。

首先,给霍去病的士兵是精兵,而给卫青的则是挑剩下的士兵,战斗力差了不少。另外,原定计划是霍去病去打单于,卫青去打左贤王,结果中途得到情报,听说大单于在东路,于是汉武帝又将两人调换。最终人算不如天算,还是卫青碰上了大单于主力。

但是,从汉武帝的调动安排来看,他是希望霍去病遇到大单于,并且把大单于的脑袋带回来的,这样霍去病的功劳就可以力压卫青一头,从而起到对卫青的牵制作用。

卫青和霍去病回来后,两人同时封为大司马,授上将军衔。其实,按照军功和资历,此时的霍去病和卫青完全不能相比,但汉武帝就是这么安排,目的也是为了分卫青的军权,削弱卫青的力量。

卫青对此心知肚明,因此他更加小心翼翼,时时如履薄冰,对汉武帝也更加恭敬。但是,在被封为大司马之后,汉武帝再没有派卫青出征过。

公元前106年,卫青病逝,汉武帝为纪念他的彪炳战功,为“起冢象庐山”。

冰河期

俗话说,人走茶就凉。卫青死后,整个卫氏家族也风光不再,尽管汉武帝并没有专门针对卫青家族,但在复杂多变的政治斗争中,卫家的人先后失去了爵位和权势。

卫青死后,太子刘据失去了最大的靠山,最终在政治斗争中败北,巫蛊之乱中,刘据兵败被杀,他的母亲、皇后卫子夫被逼自尽。

卫子夫是卫青的三姐,另外还有两个姐姐。大姐卫孺嫁与公孙贺为妻,在巫蛊之乱中受公孙贺家族的牵连被杀。二姐最终嫁与陈掌(汉初丞相陈平孙子)为妻。

卫青的哥哥卫长平在卫青发迹之前就去世了,卫青的两个弟弟,史书记载不详,只知道其中一个被武帝派往云南平定南越,之后便没有消息了。

卫青有三个儿子,长子卫伉、次子卫不疑、三子卫登。

卫青死后,卫伉继承了长平侯的爵位,受公孙贺父子案件的牵连,和姑姑卫孺一起被处死。

卫不疑和卫登没有受到牵连,但在公元前112年,由于列侯无人响应号召从军赴南越,汉武帝借口酎金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夺去一百零六名列侯的爵位,其中便包括卫不疑和卫登。虽说当时被夺爵者几乎达到了列侯的一半,但也说明卫青在晚年的影响力已经不够大了,卫家的势力大大不如从前了。

倒是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弟霍光受到了汉武帝的信任,临死前被委为托孤大臣,汉武帝之后的昭帝、宣帝时期,权倾朝野,甚至可以随意废立皇帝。不过霍光死后,霍家也遭到了清洗。

综上所述,卫青死后,汉武帝并没有针对卫家展开杀害,但是卫青在生前就已经开始遭到汉武帝的猜疑,他死之后,卫家的势力大为削弱,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渐渐不能立足。而卫家的其他人中,又没有出现杰出的人才,使得卫家数人被牵连诛杀,而汉武帝也没有因为他们是卫青的家人而高看一眼。

标签: 卫青全族汉武帝家族为什么怎么

更多文章

  • 封建社会商人地位为什么那么低(古代商人地位低下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商人,地位,原因,封建社会,低下,古代,为什么,那么

    商人不仅在古代地位不高,在现代社会地位仍然不高。一个社会的组成是很复杂的,但基本由四个部分组成。老祖宗将所有人分为四个社会阶层,仔细想想,其实是很有道理的。首先,要有“生产者”。这些人就是“农”,他们负责种粮食、种棉花、种蔬菜水果、种植树木等工作,生产人们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物资。其次,要有“加工者”。

  • 刘裕杀了多少司马皇族(刘裕灭司马家满门真的吗 )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杂谈

    刘裕有很多外号,其中最有名的一个就是“皇帝杀手”,因为他前前后后一共杀了6个皇帝,是历史上杀皇帝最多的人。刘裕本是东晋北府兵的一名骨干将领,这支北府兵原本是由谢安的侄子谢玄统领,在淝水之战中打破前秦苻坚的百万大军,打得苻坚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但可惜中国也失去了一次南北大统一的机会。谢玄死后,北府兵由刘

  • 西晋灭亡后东吴为何不复国(司马睿为什么能建立东晋)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睿,东吴,灭亡,建立,不复国,西晋,东晋,为何,为什么

    西晋八王之乱后期,东海王司马越击败诸王,取得了最后胜利,以太傅录尚书事的身份掌控西晋政事。306年晋惠帝中毒死后,司马越立惠帝的弟弟司马炽为帝,是为晋怀帝,次年改年号为永嘉。永嘉元年(307年),司马越上书,奏请让安东将军兼徐州诸军事司马睿出镇建邺,其时王导为司马睿的司马,两人遂一起渡江赴任。司马睿

  • 正史上汉昭帝刘弗陵是个怎样的人(汉昭帝生平资料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正史,刘弗陵,生平,汉昭帝,简介,资料,怎样

    汉昭帝刘弗陵是汉武帝刘彻的小儿子。他是一个极其幸运,也极其聪明的皇帝,只可惜英年早逝。刘弗陵的出生极其具有传奇色彩,正史中记载他的母亲钩弋夫人怀孕14个月才生下他,而此时他的父亲汉武帝已经62岁了。老来得子,汉武帝当然非常高兴,对怀胎14个月这件事,他不仅不怀疑,而且觉得是一个很祥瑞的事情,因为传说

  • 李世民为什么宠爱高阳公主(唐太宗和高阳公主的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公主,高阳,李世民,唐太宗,宠爱,关系,为什么

    唐太宗李世民有21个活下来的公主,其中最受他宠爱的,自然是长孙皇后所生的四位公主。但除此之外,在其他庶出的公主之中,李世民最宠爱的莫过于十七女高阳公主。高阳公主出生时间未见于史料记载,但根据估算,约在武德九年或贞观初年,也就是说当高阳公主稍稍长大的时候,李世民已经稳坐皇帝宝座了。因此高阳公主得以经常

  • 吕布为什么害怕张飞(吕布后来忌惮打不过张飞了)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吕布,张飞,忌惮,害怕,后来,为什么

    要说论武艺,吕布绝对不怕张飞,只怕比张飞还要稍强一点。但是,每次吕布见了张飞,都有些发怵,根本原因在于张飞瞧不起吕布,并且丝毫不给他留面子。张飞和吕布第一次相见,是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吕布镇守虎牢关,公孙瓒自不量力挑战吕布,结果差一点被杀死,危急时刻,张飞出手。《三国演义》中写道,“傍边一将,圆睁

  • 李世民的儿子李恪到底有多强(李世民为啥不选李恪)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恪,李世民,儿子,为啥,到底

    吴王李恪其实资质平平,并无特别出彩之处,之所以他在后世史书中多次出现,其大半原因倒是因为他冤死于长孙无忌之手,一小半原因则是因为他的弟媳妇武则天。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生母杨妃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李恪出生于619年,即武德二年,这一年李唐王朝刚刚建立,四周强敌环伺,谁也不知道唐朝能够存在多久,

  • 清皇陵为什么会分东陵和西陵(东陵西陵为什么隔这么远)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西陵,皇陵,分东陵,为什么,这么

    就像一个王朝很难实现父传子一脉到底的愿望,各个王朝的皇帝死后想要葬在一起,似乎也是一个很难实现的愿望。西汉9位皇帝都葬在“五陵塬”上,但汉文帝的霸陵和汉宣帝的杜陵却不在其中。唐朝21代皇帝,但关中十八唐帝陵中,加上武则天也只埋葬了19位皇帝,唐昭宗李烨的和陵和唐哀帝李柷的温陵也不在其中。明朝十六帝,

  • 唐朝李承乾的后代简介(历史上李承乾有几个儿子)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李承乾,简介,后代,历史,儿子,唐朝

    李承乾虽然被唐太宗废为庶人,但他的孙子却在唐玄宗时期做到了宰相,并且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让李承乾得以陪葬昭陵,算是了了李承乾的一桩心愿。唐太宗李世民虽然有14个儿子,但嫡子只有三个,即李承乾、李泰和李治。其中,李承乾还是李世民的长子,所以作为嫡长子,李承乾在李世民登基之后,很快就被立为皇太子。李世民对

  • 福建水师在马尾海战全军覆没,为何北洋水师见死不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水师,马尾海战,福建,全军覆没,见死不救,北洋,为何

    中法战争期间,李鸿章的表现简直让人喷饭,镇南关大捷以后,李鸿章主动跟法国人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这事儿可能自打有人类以来,没有第二个国家做得出来。在陆战上已经取得了几次胜利,为什么还要签订不平等条约?刚打出来的民族自信心,一眨眼功夫又被李鸿章搞没了。以至于左宗棠拍着桌子大骂: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