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雍正为什么囚禁老三致死(雍正登基后为什么不放过老三)

雍正为什么囚禁老三致死(雍正登基后为什么不放过老三)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851 更新时间:2023/12/21 9:19:27

俗话说,成者王侯败者寇。历史上,九子夺嫡一场皇位之争,胤祉不仅参与了,而且在争储的手段上很有一套,甚至可以说是在皇子当中最有心机的。

胤祉向来温文尔雅,同时他又潜心研究学问,表面上悠然于是非之外,并非有意于皇权。这样表面看来,胤祉确实对雍正没有威胁,那么为什么雍正要将胤祉囚禁致死呢?

原因很简单,一是胤祉不仅不争不抢,还拉拢了一大批文人,所以并没有完全置身于皇位的争斗之外;二是雍正一直觉得三哥胤祉跟他不是一条心,不怎么待见他。

康熙众多皇子中,胤祉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也是康熙最宠爱的皇子。要说论文,文学和书法都是他强项,他的主编的《律历渊源》这本书引入了西方的五线谱。论武他也是不逊色于其他皇子,在骑射方面也是深得康熙的赏识,胤祉曾在围猎过程中,在众多皇子里面的表现出类拔萃,这更令康熙更加欢心。

康熙在世时,胤祉就备受康熙喜欢了。当时的情况是大阿哥被圈禁,二阿哥也被废。此时论年龄,三阿哥胤祉是最年长的儿子,而且康熙经常到胤祉府上逗留,以示宠爱。

当然胤祉也是经常捧得康熙欢心,所以雍正是很忌惮他这个哥哥的。雍正即位后,胤祉名改为允祉,他的境遇一落千丈,命运也跟他名字一样随之变化。

胤祉曾与废太子关系亲近

雍正对于他的这个皇兄很忌惮的原因,因为他是最年长的皇子,又很有才华,更颇得康熙的宠爱,在朝堂中跟文人相交甚好。所以对于雍正来说,胤祉既有能力又有资历,他的存在无形中对雍正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康熙第一次废黜了太子胤礽,当时朝局一片混乱,诸多阿哥们对太子位置虎视眈眈,都有夺取储君之位之心。只有胤祉他一直站在太子这边,大阿哥胤禔还使用卑劣手段魇镇太子,胤祉得知告诉康熙,康熙一怒将胤禔夺爵并圈禁,虽说胤禔魇镇太子这种行为很卑劣,但胤祉向康熙揭发兄长,也算是有心机的表现,可见他在争储应该也是动了心思的,并非置身事外之人。在太子胤礽复立时,胤祉也被封为诚亲王。

雍正曾经在奏折上写过“三哥原本善于说谎哄人”大约是说他帮太子打击大阿哥胤禔魇镇太子之事,所以康熙把大哥胤禔圈禁。后来太子又再度被废。

这时候三阿哥胤祉论年龄和资历,都是康熙众皇子中最优秀的继承人之一,也是最适合人选。所以在这种权利诱惑的情况下,要说胤祉没一点想法,也说不过去,自然而然地就给对手构成了威胁。

当然,在雍正的兄弟当中,胤祉不算是最坏的人,主要是雍正觉得他城府深,有心机,对这个兄长有所忌惮。

雍正觉得这个三哥文才好,又与一帮清流人甚好,随时写点若隐若现的文章,要是写一些对雍正不利的含沙射影的书籍,他的存在怎能让雍正安心?所以这也是将他圈禁到死的原因。

还有其中一条缘由就是三阿哥胤祉曾经跟废太子走的很近,康熙第一次废太子的时候,他是始终站在太子胤礽一边,康熙还亲自问他废太子的情况。

因为胤祉与太子关系很亲近,所以康熙也怕他帮太子助纣为虐,了解他并没有参与,康熙也没有处罚他。所以让猜忌心很重的雍正产生了忌惮。

胤祉与雍正有参与过竞争

胤祉是个学霸,学识渊博受康熙赏识。康熙一高兴就封胤祉为诚郡王,当时的雍正远远不及他三哥,雍正只是一个贝勒,而且胤祉在学术上更是得到了康熙的充分信任,这给胤禛带来不少的威胁和压力。之后,康熙封胤祉与胤禛都为亲王,他们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了。

胤祉在争储的手段是有一套的,只不过胤祉把自己包装得很好,比较低调。还有一点可以证明,其实胤祉对皇位是有着觊觎之心。

孟光祖事件就可以看出,孟光祖是胤祉的门人,他的门人曾经也到地方活动交流。这些事康熙看在眼里,在康熙看来,胤祉驾御不了属下所做所为的能力,治国的能力比起其他皇子稍有逊色,这一点康熙很清楚。

当时,孟光祖在畅通出行各个地方,地方官既不检查也没人上奏,可见在其主起到了不小的影响力。孟光祖打着胤祉的旗号在各个省地跟大员交流,结交督抚。孟光祖在各个省地活动都好几年了,一直在为胤祉争取地方大员的支持,曾与年羹和佟国勷有过礼尚往来。康熙知道后的态度是微妙的:“倘若胤祉有一天受到了牵连,希望你们站出来能为他辩白。”

显然,康熙内心并不想对胤祉有参与此事,更不希望胤祉因此而受到牵连。康熙只是杀掉孟光祖,对涉事官员革职处罚,之后再也没有追究此事了。

可想而知,康熙对这个儿子真的非常宠爱。胤祉表面上是学霸,并不代表他对皇位没有动过心思,不在意政治,只是相对其他阿哥来说比较低调。

而早在康熙年间,胤祉就已经参与过许多政务了,在康熙征噶尔丹的时候,康熙还让胤祉执掌过镶红旗大营,随一起出征,所以康熙对他的宠爱远远比其他阿哥。

雍正对他实力的忌惮,胤祉落下把柄

主要是胤祉与胤禛不是一条心,众所周知,在古代文人掌握着社会舆论很重要的,他们的言论在当时也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胤禛是一个爱面子的人,肯定怕胤祉把他抹黑。在当时以胤祉的实力想去要“抹黑”一个人,也就一句话的事。

而在雍正推行新政时,刚好就得罪了许多文人,当时对雍正不利的言论比比皆是。所以雍正首先要清理掉这帮文人喷子,而胤祉就是他先要清理的对象。

在雍正六年,有人弹劾胤祉向苏克济索要钱财,而雍正励精图治,对于贪官一律整治,所以雍正以胤祉“无人臣之礼”的理由,先夺取他的爵位,降为郡王,后把他囚禁在自己府上,之后刚恢复自由身的胤祉,雍正又把他幽禁起来,为什么呢?

在十三爷胤祥死时,雍正悲痛万分,胤祉迟迟未到,并且没有一点悲伤的表情,没有看出哀悼之情,十三爷胤祥是雍正的超级铁杆,雍正对胤祥感情深厚,他去世,雍正都悲伤不已。

胤祉这样的举动被雍正认为无情无义,兄弟死了,也不伤心,知道胤祉的行为直接犯了雍正的忌。接着庄亲王胤禄等人也上书弹劾他,这更让雍正下定决心清理他了。

都知道雍正对兄弟是出了名的刻薄,不过对于胤祥、胤礼这两个铁杆同盟兄弟,雍正还是顾及兄弟情份加于善待。只要对他不利或者有威胁的对手,都会找理由清理掉。所以雍正打击胤祉,既是对胤祉的能力忌惮,更是对他所作所为极其不满。

这件事也直接成为雍正幽禁胤祉的导火线,新账旧仇一起算,雍正清理胤祉并非偶然,直接给胤祉定十二条大罪,夺了他的爵位,把胤祉幽禁于景山永安亭。两年后,允祉孤独地死在了那里,雍正以郡王之名将他安葬。

结语

实际上,胤祉对康熙心思的揣摩,且对朝局的掌握和判断,都达到了一定的高水平,只是他的运气差了点。在雍正上位时,他是第一个承认雍正皇位的,但只是没表明自己的站队。

如果表明站队,主动向雍正上交投名状,雍正会不会像十三爷那样把他当成铁杆同盟,为雍正所用,结局会不会有一线生机?不过话说回来,即便及时上交投名状也未必能逃得过去。正所谓那句话:卿不死,孤不安!

标签: 老三雍正囚禁登基致死放过为什么

更多文章

  • 胤禛自荐追缴国库欠款(四阿哥胤禛何时掌管户部的)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国库,户部,掌管,追缴,自荐,哥胤禛,欠款,何时

    在追缴国库时,四阿哥和八阿哥并没有借国库的银子,两位夺嫡高手都在大斗术智。而太子身为储君欠款五十万两,邬思道曾讲万里江山有朝一日都是他的,为甚今一处庄园明一座宅院,还要营造私巢?《雍正王朝》康熙时期,官员俸禄低,于是许多官员开始挪借国库的钱。加上康熙讨伐准葛尔部落,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打仗,维护了北

  • 如果地球发出射线能到达宇宙边缘吗(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边缘,宇宙,射线,人类可知,地球,发出,到达,如果

    从地球发出一束绝对直的射线,有多大概率它会到达宇宙边缘?我尽量简单地回答这个问题。先说结论:首先,在宇宙中不存在一束“绝对直的射线”;其次,射线到达“宇宙边缘”的概率为0;第三,射线百分之百会被阻断。有许多我们觉得天经地义的东西,其实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比如说一维的点、绝对平的平面,还有绝对直的直线

  • 隆科多为什么一开始支持雍正后又背叛(隆科多的最后下场)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隆科,下场,雍正,背叛,支持,开始,最后,为什么

    《雍正王朝》中,老国舅隆科多这个身兼九门提督,是当时满朝文武中炙手可热的重量级人物。后来选择了扶持雍正,雍正继位的时候,也是出了大力,他手握两万精兵,并替刚即位的雍正献计献策,代表雍正一朝实权重臣稳定政治局势,隆科多是忠于雍正的,但情势很快发生变化!隆科多这人,一开始也是默默默无闻的,依靠佟国维,他

  • 康熙王朝容妃为何进宗人府(康熙把容妃打入冷宫那么残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容妃,宗人府,冷宫,康熙,王朝,打入,残忍,为何,那么

    容妃既不争宠,也不夺权,安分守己,深得康熙宠爱,连孝庄都特别看好这个孙媳妇,然而,容妃就是因为秉承老祖宗孝庄的嘱托,最终却沦为最低等的奴才,刷着臭气熏天的马桶,还得承受任人欺辱的凄惨下场。《康熙王朝》中的女性角色,最亮点的无非是容妃和惠妃,惠妃总是自带莫名喜感出场。但容妃不同,容妃是以康熙“知音爱人

  • 年羹尧为什么杀孙嘉诚(雍正王朝年羹尧孙嘉诚的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年羹尧,杀孙嘉诚,王朝,雍正,关系,为什么

    年羹尧是一个心狠手辣,杀伐果断,做事干练、胆大心细的人,从年羹尧“血洗江夏镇”的差事,就知道年羹尧的野心和胆识了。孙嘉诚是一个忠臣,也是一个耿人,任何人他都敢喷,谁也不服,这样的俩个人放在一起,结果可想而知。雍正知道年和孙的性格,把他们俩放一起纯属制造矛盾,可以说孙嘉诚是雍正派去的炮灰,反正孙嘉诚的

  • 邬思道为什么不让雍正接见老十七(康熙知道邬思道在四爷府)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邬思道,四爷府,雍正,老十七,接见,康熙,知道,为什么

    在帝王的麾下讨生活,如果你不能摆正自己,不能够审时度势知进退,很容易就会被干掉的,像邬思道这样智慧之人,洞悉人心,以一句“天子无私事”晓之以理,骑虎难下,巧妙让他躲过了一劫!《雍正王朝》中,所有人物情节都围绕着“夺嫡”主线,诸位皇子形成多方势力,而四爷胤禛不管是下江南赈灾,还是追缴户部欠款,目的也只

  • 康熙有多少儿子都是什么下场(历史上九个儿子各自下场)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下场,康熙,儿子,历史,各自,多少,什么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无论历史上,还是影视剧演绎着,皇子们之间的储君斗争屡见不鲜,康熙年间,党派之间斗争更是激烈。其中“九子夺嫡”最为激烈,所以康熙帝晚年一直都在惶恐中度过,也沉痛于夺嫡事件中。康熙皇帝共有24个儿子,他们虽然贵为皇子,但绝大部分最终下场非常凄凉,康熙帝驾崩时,有五位尚未成年的儿子,幸

  • 康熙九子夺嫡哪些阿哥没有参与(没参与阿哥各自下场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康熙九子夺嫡,参与,结局,阿哥,各自,哪些,没有

    康熙8岁登基,在位61年执政生涯,69岁去世。而康熙皇帝子嗣的队伍很“壮观”,儿子35个,20个女儿,儿子序齿有24个,能够长大成人有20位,这个“阵亡率”堪比一场规模化的战争!康熙皇帝比较注重儿子们的教育,希望都能成为“内襄政本,外领师干”的人,但太子胤礽两废后,其他兄弟各自形成政治势力,野心也随

  • 是哪位妃子让70岁的乾隆翻牌子(愉妃的历史原型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愉妃,妃子,原型,牌子,乾隆,历史,结局,70

    都说乾隆是出了名的花心大猪蹄子,即便到了80岁还在选妃,但最令人称奇的是,70岁超高龄的愉妃,却在晚年被乾隆翻牌子。愉妃一生活了79岁,算是长寿的妃子了。但青春年华时,乾隆的目光尚且不曾在她的脸上停留,更何况如今人老色衰。那么愉妃晚年有何魅力能在她70岁的时候,反而吸引着后宫佳丽如云的乾隆翻她的牌子

  • 苏联挖到12226米停止了(前苏联挖地球为什么不挖了)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苏联,地球,停止,为什么,12226

    48年前苏联打算挖穿地球,到达12262米停止了,有着深刻而无法回避的原因——没钱了。那么到底又发现了些什么呢?当然是珍贵的地质研究资料矿石材料!有同学要不服气了,我美国有外星人科技加持,岂能输给当时的苏联呢?让我把这个往事好好说一说吧。如果有人告诉你,地球内部的奥秘,我们今天清清楚楚,早就摸得滚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