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清朝开眼看世界第一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人是谁)

清朝开眼看世界第一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人是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732 更新时间:2023/12/17 5:33:10

长久以来,林则徐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拥有非常崇高的地位。他是晚晴道光朝的政治家,改革家,曾经先后担任湖广总督、两广总督等地方要职,死后清廷给其谥号“文忠”。

因为他在其钦差大臣任内主持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以及积极抵抗英国的殖民侵略而被后人誉为“民族英雄”。与此同时,因为其处于同西方接触打交道的最前线,又被称作“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那么,他在广东时,到底做了那些事情?又看见了什么呢?

清道光十八年11月15日(1839年1月9日),钦命钦差大臣、湖广总督林则徐由正阳门一路南下,直奔广东,受道光皇帝的指派前往查禁鸦片。

由于广东一带鸦片走私十分严重,白银的大量外流严重危害到了清王朝的财政收入,同时又严重危害国人的身心健康,朝廷三令五申严令各海口查禁鸦片走私。

由于广东官员的腐败以及洋人的势力,鸦片走私猖獗不已,成为朝廷心腹大患。由于林则徐在湖广总督等任上办事谨慎认真,为官公正清廉,因此得到道光皇帝的青睐,任为钦差大臣查禁鸦片。

他本人也因此迎来了人生的一大转折点。

经过两个月的舟车劳顿,历经四省到达粤省省城。林则徐秉持其一贯的认真作风,到粤不就就颁布了一系列关于鸦片的公告,同两广总督邓廷桢密切配合积极责成洋商呈交鸦片,也由此可以看出他坚定地决心。

由于当时的清朝士大夫都不屑于同洋人打交道,当林则徐到达广东之后才发现这些“蛮夷之地”的洋人并不如想像中的那般不堪一击,而且极其“阴险狡诈,嗜利如命”。

为了完成朝廷的任务,林则徐不得不放低姿态,了解这些远自西洋的敌手。尽管这被当时的士大夫口诛笔伐,视为莫大的耻辱。

第一件事便是设立翻译馆。

“中国官府完全不知外国之政事,又不寻求考问,故至今不如西洋”。这是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对于时人对外界的认识的生动描述,完全沉溺在自己的世界之中。

因此林则徐设立译馆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以及背负了来自社会各界的议论和压力。再加之当时并没有官方的翻译机构以及专业的英语人才。

林则徐所招募的翻译人员都是来自民间的不入流的“贩夫走卒”,不为正统所认可。林则徐便是以这样的一群人为基础搜集外文情报,进行对外政策制定甚至军事指挥的情报依据。

以此观之,清廷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处处被动由此可见根源,然而自大的清政府并没有吸取此次教训积极地去认识外部世界,从而在二十年后遭受更大的耻辱。

林则徐在对外认识的第二件贡献便是编译西方书籍。

林则徐组织翻译馆,翻译外国报纸等主要是了解西方的军事外交动向,以此来制定相应的对策。

但是他同时也组织了一部分人去翻译了一些西方的书籍,介绍相关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等知识,加强国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

并且对于当时将西方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武器视为“奇技淫巧”,林则徐对这种自大愚昧的认识进行了批评,并积极介绍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武器,这些举动都极大地影响到后来兴办洋务运动的曾国藩左宗棠等人。

在他翻译的各种书籍中在后来影响最大的便是《四洲志》,使得天朝的人们知道除了中国及周边地区之外,还有更为广阔的疆域,不同的风土人情。

而魏源又在《四洲志》的基础之上完成了更为详细具体的《海国图志》,引导近代中国人睁眼看世界。

尽管林则徐在广州期间极力进行探求新知的活动,然而以后来者观之,他的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还是非常之大。

1840年左右的林则徐可以说是当时清政府对外了解最多的政府官员了,但是从他上奏给道光皇帝的奏折观察,同当时其他官员描述英国的言辞别无二致。

在他的心中,英国任然是处于“蛮荒之地”西洋小国,其在广东的一系列活动只是为了获得天朝更多的赏赐。

后来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林则徐在1841年6月被发往伊利,“终日萧闲,一无所事”,体弱多病。10年后病死在前往广西的路上。

近年来一些研究者认为人们对于林则徐的评价有些言过其实,并且还认为他在广东禁言时的一些过激举动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林则徐没有革新的思想等等。

但是无论如何,他在广东的可贵的睁眼看世界的事实是抹杀不掉的,由他开始,近代中国人渐渐地走向世界,谋图自强。

更多文章

  • 琅琊榜梁武帝是谁(大梁的梁武帝是靖王吗)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琅琊榜梁武帝是谁

    看过热播架空历史剧《琅琊榜》的朋友,一定对剧中多疑狡诈、冷血凉薄梁帝萧选印象很深刻。抛开《琅琊榜》剧情,在这里说说他的原型梁武帝萧衍的悲喜人生。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南北朝南朝梁的建立者,在位48年,历史上皇帝在位时间排名第六,比三国蜀汉后主刘禅在位时间都长(在位41年)。他是南梁的开国

  • 古代柔然是现在哪个民族(古时的柔然是现在的什么族)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柔然是现在哪个民族

    伴随着中原王朝兴盛衰败的过程,北方草原民族其实也有这么一个规律。秦汉时期的匈奴,魏晋时期的鲜卑,到了北魏,强大的柔然民族,便在漠北地区崛起。五胡十六国,被鲜卑拓跋部所建立的北魏王朝统一的过程中,柔然也在漠北地区逐渐完成了他们的统一。过去在北方混得风生水起的鲜卑人,南下以后,万万没想到,自己也有一天需

  • 国家为什么要禁鲁班书(鲁班书有真实害的案例吗)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国家为什么要禁鲁班书

    我国自古以来就人才济济,出现了一大批术业有专攻的有志之士。其中,著名的木匠大师鲁班就是鼎鼎有名的一位。鲁班的多种奇妙创造,不仅仅为当时的人们提供了生活上的便利,还为后人的发明提供了一定的基础。由此可见,鲁班造福了整个国家和社会。鲁班曾写过一本书,名为《鲁班书》,这是一本有关于土木建筑的奇著。一共分为

  • 西游记中菩提祖师最后去哪了(菩提祖师怎么消失了)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菩提祖师最后去哪了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能够大闹天宫,大闹地府。就是因为菩提祖师教会了他72变和筋斗云。那么菩提祖师到底是什么人物?他会七十二变吗?他能够长生不老吗?他为什么把孙悟空赶走,再也没有出现过?大家都知道,孙悟空是石头缝里变的,是无父无母的,不受任何人的管教。所以他是自由的,他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他发现自

  • 伊朗为什么不叫波斯了(古代伊朗原来叫波斯国吗)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伊朗为什么不叫波斯了

    今天的伊朗坐落于黑海与波斯湾之间,与土耳其、伊拉克、土库曼斯坦、巴基斯坦等国家接壤,和亚洲东部肥沃的土地比起来,这里的农业条件稍显逊色。但是,凭借丰富的石油储藏量,伊朗以及整个中东国家,仍旧牢牢把控着世界的经济命脉。历史上,伊朗和中国的往来就十分频繁,"伊朗Iran"起源于"雅利安Arayn"一词,

  • 宋太宗为什么非灭北汉(赵光义为什么攻打北汉成功)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太宗为什么非灭北汉

    北宋太宗时期爆发了北宋和辽国关键性的一次战役,也就是高梁河之战,此战是中原王朝结束五代十国动乱后,第一次和比方辽国的直接硬碰硬的对决,宋太宗意在夺回燕云十六州。自古,失岭北则必祸燕云,丢燕云则必祸中原,可以说宋太宗立志夺回燕云十六州没有错,但是错在了自已以一个军事外行的身份去主导这场有关国运的战役。

  • 历史上有没有穆桂英这个人物(故事事迹都是真实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上有没有穆桂英

    穆桂英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但可惜的是,她却是一个完全虚构的人物,她是明代熊大木小说《杨家将》演义里创造出来的一个人物。穆桂英的故事很多,什么大破天门阵,穆桂英挂帅等,很多故事也都是传统戏曲的桥段,在民间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按理说,写故事写小说的人,编故事这本身没什么问题,但这本小说损就损在,他

  • 西汉如何走向灭亡(西汉灭亡的根因和直接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西汉如何走向灭亡

    汉元帝刘奭从小多才多艺聪明好学,精通六经。而且性格柔和,为人和善,《汉书》描述太子刘奭“柔仁好儒”。可是在他还是太子的时候他的父亲汉宣帝刘询就指出“乱我家者,太子也!”似乎早就预料出西汉最终走向灭亡的命运。为什么如此优秀的太子会让宣帝发出这样的感慨呢?原因就在于太子过于精通六经,对儒学达到了痴迷的程

  • 古代经略相公是什么官职(水浒传中经略相公是几品官)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经略相公是什么官

    在《水浒传》中,“花和尚”鲁智深曾与“九纹龙”史进这样说道“……洒家听得说,他(王进)在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处勾当,俺这渭州却是小种经略相公镇守……”。鲁智深所说的“老种经略相公”和“小种经略相公”是谁?“经略相公”又是个什么官职?“经略”是北宋军职“经略安抚制置使”的简称。北宋的“经略”不仅仅是“掌

  • 琅琊榜的梁朝历史是什么朝代(琅琊榜是南朝梁吗)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琅琊榜的梁朝历史

    两年前的一部《琅琊榜》不知道牵动了多少观众的心,除了演员们的高超演技外,剧情的跌宕起伏,丰富多彩,也是一大看点。《琅琊榜》剧照最近,《琅琊榜》第二部《琅琊榜之风起长林》也正在热播当中,能否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期待呢,与第一部相比又怎么样?《琅琊榜之风起长林》剧照琅琊榜我们是了解了,里面高手云集,纷争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