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赵惠文王为什么饿死赵武灵王(赵武灵王死在哪里)

赵惠文王为什么饿死赵武灵王(赵武灵王死在哪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025 更新时间:2024/1/13 19:38:54

正如题主所述,年仅14岁的赵惠文王真的是饿死了自己的父亲赵武灵王,这算不算弑夫?应该算,算是间接的弑父吧,而且他的动机就是要他的父亲死

赵武灵王赵雍(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95年),嬴姓赵氏。

赵国第六位国君、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赵肃侯赵语的儿子,生于赵肃侯赵语十年(公元前340年),卒于赵惠文王赵何四年(公元前295年)。

赵武灵王在位的时候,为人所熟知的是,他推行“胡服骑射”军事政策,学习胡人穿短衣,学习骑马射箭,充分发挥骑兵的优势,不断推动赵国军力日益强盛。

在赵武灵王的带领下,赵国不但修筑了赵长城,后来还取得了赫赫战功:“吞灭中山国,大败林胡、楼烦二族,开辟云中、雁门、代郡三郡,”令人刮目相看。

赵武灵王在军事上真的是一个奇才,很多时候不按常理出牌。比如他在40岁的年龄就想到了禅位于儿子赵惠文王,为的就是自己专心打仗,发展军事力量。

赵武灵王禅位以后被尊称为“主父”,就相当于太上皇。

赵武灵王虽然是一代霸主,但是一生中犯了几个致命的错误。

一、没有按照嫡长子继位的原则,不立长而立幼

赵武灵王的父亲去世的时候,他才15岁,当时魏惠王联合楚,秦,燕,齐四国以会葬的名义,图谋瓜分掉赵国。

小小的赵武灵王在辅政大臣的配合下,态度强硬,不允许这些国家的军队进入自己的国家,只允许他们少量的使者可以来拜祭。

并且做好了戒严,准备好随时战斗。这些国家一看无利可图,只得撤军,匆匆离去。

赵武灵王在大臣肥义的辅佐下,励精图治,积极搞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并且改变了逐鹿中原的南进的战略,而是调整为北向进军胡地,开拓疆土。

但是在军事上非常有作为的赵武灵王,最大的失误就是没有立长子公子章为太子。而是立了幼子公子何为太子,当时公子何才十岁。

公子何的母亲吴娃临死的时候,希望赵武灵王能立自己的儿子公子何为太子。看着爱妃逝去,赵武灵王痛心不已,于是答应了她的请求。

这样就为赵武灵王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立嫡立长被认为是历朝历代,在继承皇位上最好的法则。但是赵武灵王却打破了这个规则,只是因为自己内心有一个偏爱。

二、过早的把皇位让给幼子

赵武灵王第2个错误,在自己40岁左右的年龄就提出了禅让王位,他的目的是自己有更多的精力去进行军事的扩张。

让儿子公子何主持内政,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把儿子培养起来,不至于像自己,等父亲去世,自己15岁就开始号令天下。而所有的经验,都要自己慢慢学。

赵武灵王这样安排,大臣们也就这样认了,专心辅佐新君公子何,也就是赵惠文王。

可是赵武灵王慢慢的觉得自己的话不好使了,当主父不如当皇上来得更过瘾。他又后悔了,希望能够回到过去,自己重新掌权。

自己种下的苦果只能自己品尝,如果不是赵武灵王过早的禅让,怎会出现如此尴尬的局面?如果赵武灵王心甘情愿做儿子赵惠文王的幕后支持者,也不会有后面的悲剧的产生。

三、让位之后,赵武灵王又想夺回皇位

赵武灵王在看到自己的长子公子章向自己的幼子公子何恭恭敬敬的行礼时,他心里非常的不舒服。因为他觉得这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本来应该颠倒过来。

所以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赵武灵王就不断地向公子章示好。无形中让有些大臣嗅到了别样的味道,觉得公子章还有可能成为王位的继承者。

于是有些好事之人开始在公子章的耳旁吹风,意思是说皇位本来就是你的,你为什么心甘情愿的做臣子呢?

而赵武灵王此刻非常希望有个人来分一下赵惠文王的权利,那么这个最佳的人选就是公子章了。他希望通过两个儿子的内斗,相互削弱,自己再把权力夺回来。

其实赵武灵王的这些打算被辅佐赵惠文王的大臣看在眼里,并且秘密做好了提防。

赵惠文王四年(公元前295年),而赵武灵王还在作死的路上继续着,他以看墓地为由,要求两个儿子公子章和公子何一起跟随自己前去。

到了晚上,赵武灵王和公子章住在沙丘宫,而公子何住在另一处。在赵武灵王的默许下,公子章想发动政变,于是假传赵武灵王的旨意,让公子何前来。

公子何的辅政大臣肥义怕有诈就亲自前去,说如果自己不回,就可能有意外,并且做好了让李兑和公子成后续的救援工作。

公子章一看公子何没来,于是就杀了大臣肥义。随后,李兑和公子成率领大军赶到,平息了叛军公子章一行人。并且围困住了赵武灵王的行宫沙丘宫,这就是沙丘宫之变。

遭遇沙丘之乱,赵武灵王被幽禁沙丘宫数月,因饥饿而死。一代霸主,就这样活活被饿死,也是令人唏嘘不已。

赵惠文王剧照

那么为什么赵武灵王会被饿死呢?

1、赵武灵王是沙丘宫之变的始作俑者

自作孽不可活,赵武灵王一手导致了沙丘宫之变,想夺取儿子公子何名正言顺的皇位。他的这个做法没有站在正义的一面,是不被人所支持的,而是被人所谴责的。

因为赵武灵王的这一做法,必定会削弱赵国的力量,导致赵国内部发生内战,人民生活流离失所,所以是大家都不愿看到的事情。

2、大臣李兑、公子成等人希望赵武灵王死

大臣李兑、公子成等人团团围住沙丘宫,他们自然希望赵武灵王死,因为他们是赵惠文王的支持者,如果赵武灵王活下来,他们必然没有好果子吃。

但是他们也知道自己不能亲手杀了赵武灵王,毕竟他是新君的父亲,是太上皇。

赵武灵王剧照

3、新君赵惠文王希望赵武灵王死

虽然新君赵惠文王才14岁,但是他知道父亲赵武灵王此时是不站在自己一边的。赵武灵王存在一天就想分他的权利,还有可能剥夺了他的权利。所以赵惠文王自然不希望赵武灵王活着。

综上,赵武灵王作为沙丘宫之变的始作俑者,必定是一个悲剧人物。在他没有东西可吃,身处绝境的时候,大臣们不救他,皇上不救他,注定了他是死路一条。

所以赵武灵王的死,也可以看作他的儿子赵惠文王弑父的结果,虽然不是直接的结果,也是间接的结果,也算是赵惠文王亲手杀了他的父亲吧。

更多文章

  • 西安洛阳谁是第一古都(洛阳和西安是几朝古都)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西安洛阳谁是第一古都

    熟悉中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中国封建王朝中,非常讲究“正统”的名义,谁是正统王朝,谁才是受命于天,具有统治上的合法性。一般情形下,军事力量的强盛是代表正统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它也并不是决定性的,因为即便是武力再强大,也必须要控制两个城市,才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它们就是——长安与洛阳!长安和洛阳到底谁才

  • 雅利安人是现在哪个国家的人(雅利安人是从哪里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雅利安人是现在哪个国家的人

    我们在接触中西亚的历史时,经常会遇到伊朗、波斯、雅利安人等历史概念,不了解这些概念的内涵,便无以理清中西亚的古代史。1、雅利安人雅利安人是古代印欧语族的一支,“雅利安”的含义有两种说法:其一,源自波斯文,意思是“有信仰的人”;其二,源自梵文,意思是“高贵的人”。这两种含义正好代表了雅利安人的两大分支

  • 清朝开眼看世界第一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人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长久以来,林则徐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拥有非常崇高的地位。他是晚晴道光朝的政治家,改革家,曾经先后担任湖广总督、两广总督等地方要职,死后清廷给其谥号“文忠”。因为他在其钦差大臣任内主持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以及积极抵抗英国的殖民侵略而被后人誉为“民族英雄”。与此同时,因为其处于同西方接触打交道的最前线,又被

  • 琅琊榜梁武帝是谁(大梁的梁武帝是靖王吗)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琅琊榜梁武帝是谁

    看过热播架空历史剧《琅琊榜》的朋友,一定对剧中多疑狡诈、冷血凉薄梁帝萧选印象很深刻。抛开《琅琊榜》剧情,在这里说说他的原型梁武帝萧衍的悲喜人生。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南北朝南朝梁的建立者,在位48年,历史上皇帝在位时间排名第六,比三国蜀汉后主刘禅在位时间都长(在位41年)。他是南梁的开国

  • 古代柔然是现在哪个民族(古时的柔然是现在的什么族)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柔然是现在哪个民族

    伴随着中原王朝兴盛衰败的过程,北方草原民族其实也有这么一个规律。秦汉时期的匈奴,魏晋时期的鲜卑,到了北魏,强大的柔然民族,便在漠北地区崛起。五胡十六国,被鲜卑拓跋部所建立的北魏王朝统一的过程中,柔然也在漠北地区逐渐完成了他们的统一。过去在北方混得风生水起的鲜卑人,南下以后,万万没想到,自己也有一天需

  • 国家为什么要禁鲁班书(鲁班书有真实害的案例吗)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国家为什么要禁鲁班书

    我国自古以来就人才济济,出现了一大批术业有专攻的有志之士。其中,著名的木匠大师鲁班就是鼎鼎有名的一位。鲁班的多种奇妙创造,不仅仅为当时的人们提供了生活上的便利,还为后人的发明提供了一定的基础。由此可见,鲁班造福了整个国家和社会。鲁班曾写过一本书,名为《鲁班书》,这是一本有关于土木建筑的奇著。一共分为

  • 西游记中菩提祖师最后去哪了(菩提祖师怎么消失了)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菩提祖师最后去哪了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能够大闹天宫,大闹地府。就是因为菩提祖师教会了他72变和筋斗云。那么菩提祖师到底是什么人物?他会七十二变吗?他能够长生不老吗?他为什么把孙悟空赶走,再也没有出现过?大家都知道,孙悟空是石头缝里变的,是无父无母的,不受任何人的管教。所以他是自由的,他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他发现自

  • 伊朗为什么不叫波斯了(古代伊朗原来叫波斯国吗)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伊朗为什么不叫波斯了

    今天的伊朗坐落于黑海与波斯湾之间,与土耳其、伊拉克、土库曼斯坦、巴基斯坦等国家接壤,和亚洲东部肥沃的土地比起来,这里的农业条件稍显逊色。但是,凭借丰富的石油储藏量,伊朗以及整个中东国家,仍旧牢牢把控着世界的经济命脉。历史上,伊朗和中国的往来就十分频繁,"伊朗Iran"起源于"雅利安Arayn"一词,

  • 宋太宗为什么非灭北汉(赵光义为什么攻打北汉成功)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太宗为什么非灭北汉

    北宋太宗时期爆发了北宋和辽国关键性的一次战役,也就是高梁河之战,此战是中原王朝结束五代十国动乱后,第一次和比方辽国的直接硬碰硬的对决,宋太宗意在夺回燕云十六州。自古,失岭北则必祸燕云,丢燕云则必祸中原,可以说宋太宗立志夺回燕云十六州没有错,但是错在了自已以一个军事外行的身份去主导这场有关国运的战役。

  • 历史上有没有穆桂英这个人物(故事事迹都是真实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上有没有穆桂英

    穆桂英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但可惜的是,她却是一个完全虚构的人物,她是明代熊大木小说《杨家将》演义里创造出来的一个人物。穆桂英的故事很多,什么大破天门阵,穆桂英挂帅等,很多故事也都是传统戏曲的桥段,在民间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按理说,写故事写小说的人,编故事这本身没什么问题,但这本小说损就损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