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如何深入和快速理解王东岳的哲学思想?

如何深入和快速理解王东岳的哲学思想?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727 更新时间:2024/1/24 18:32:45

老先生知识广,对于中西哲学家观点的解释有条有理,思维表达清晰,令人羡慕、佩服。这里挑几点不足,若有不对,请高人指正。

1、王先生说不赞成唯物唯心的划分,但实际上他在认识论上的观点是唯心的,他把自己的认识论观点与实践、与物质基础相脱离。

2、王先生认为宇宙信息是有限的,这种是错误的,因为信息的本源物质是不灭的,并且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3、王先生认为只有少数人才懂哲学,是纯理性的、智慧的火花,我认为哲学思想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之中。王先生承认抽象思维的作用,但是只认为技术是从经验到抽象的过程,而认为哲学、科学却是先有思维模型再用实验去证实的过程,另外王先生不待见辩证思维方式。我们知道,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而且辩证唯物主义更强调方法论的重要性,原因是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就是辩证的,即是运动的、联系的系统的,因此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方法必须用运动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王先生只讲世界观,不谈方法论,没有目的性,而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改造世界,为人类自己服务。(首)

个人觉得,深入和快速有点悖论,除非思想很浅薄无需深入,但凡有一定思想内涵的,快速就难以深入,深入就无法快速。

王东岳先生其人的确有很深的医学背景,从小又喜好哲学思考,读过大量哲学著作,同时对中国古代思想史也颇有研究。他说过,他的思想建构来自科学、哲学、中国传统化三种学问的建构,但他的著作并不直接表述这三种学问,而是以这三种学问作为自己思想的底层基础,从而建构出自己的新世界观体系。

可以想象,这三种学问,哪一个要想学有所成或学到一定深度都是很困难的事,更不要说还要把三者融通为一个系统之内的思想。不论王先生能不能达到目的,就这一点而言,都是难以通过“快速”而达“深入”的。

如果读者真对他的“无用”学问感兴趣的话,最好还是收起一些浮躁的心理,抱着一些“虚心”的态度,先认真读过他的书,然后再说他的思想价值为好。

就“虚心”他有一个表述,虚心的意思就是,在读别人的著作之前,读者先要把自己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观点完全放空,尽量不抱之前已经有的一些成见,仿佛自己完全没有思考,只是追着作者的思路走,只有当系统读懂了作者本意后,再开始思考作者思路与自己思路的不同之处,找到各自的侧重与差异点。

经听郭德纲先生说过一个传统相声教徒弟的方法。他说招收一批学员不会上来就教你说相声,先去干杂活,扫地擦桌子之类,这样的干活要很长时间,目的,一个是观察学员品行,一个是压低学员的自信,让学员先建立“我是求学来的”的态度,是求着师父教我说相声学本领,只有这样才可能学会说相声。要是学员一上来就学,师父教的技巧他总想点评一番对错好坏,又怎么可能学会呢?这真是异曲同工了。

我个人几年来一直在学习王东岳先生的思想,自我感觉受益颇多,但限于科学知识浅薄,读起来很觉吃力。当然了,每个人的学识各有侧重,但就算如此,也还是以先读懂思想为基础才好,因为读者和作者毕竟没有完全一样的学识、思路、用语习惯,只要是有相当深度的思想家的著作,都是值得我们放低心态,虚心研读的。

王先生说过,中国人读哲学著作天生就很困难,这是东西方文化底层文化带来的认知差异造成的。中国人虽然已经“新文化运动”了一百年,仍然带有大量的传统文化痕迹,仍然习惯于直观感受世界,这和哲学对世界表象必须地剥离是有着非的不同。

以上只是一个普通读者的一点读书心得,希望对题主读书有些帮助吧。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一句话说明白,哲学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本来不想回答这个问题的,因为这和我的财经类问题不垂直。但看到一些人的回答,真的还是没有用一句话把哲学说明白。一句话:关系学哲学是什么?一句话:哲学就是关系学。也许你听了这个答案,会感到非常疑惑?别疑惑,记得2008年一次聚餐时,我向一位哲学博士请教什么是哲学时,他给出的是”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这种

  • 中国还有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大师吗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是A周敦颐周敦颐是我国理学的开山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李贽,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王夫之,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黄宗羲,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

  • 什么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魏晋玄学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魏晋玄学,是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与世俗所谓玄学、玄虚实有不同,“玄”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扬雄也讲玄,他在《太玄?玄》说:“玄者,幽万类,不见形者也。”王弼《老子指略》说:“玄,谓之深者也。”玄学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

  •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观主要是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观点分为四个部分。1,本原原因论。亚里士多德把世界的本原看成一切事物的载体,并且认为,一切事物的生成和存在都有原因,包括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亚里士多德称之为“四因说”。2,运动论。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由潜能变为现实”就是运动的本质。运动的条件是时间和地点:没有时间我们就无

  • 如何客观评价老子在哲学上的贡献?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道德经》札记之三:当亚里士多德遇见老子老子和亚里士多德是中西方哲学的两个代表性符号。本文仿电视片《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尝试从这两种哲学思想并行同存关系比较的角度解读《道德经》。上古的中华大地,从伏羲氏的手中诞生了一部兼三才、包万物、无所不言的奇书---《易经》,人类最早的哲学书籍。几千年后的春秋

  • 关于”平衡”的认识,儒家”中庸说”,”道家“阴阳说”,有什么相同之处,不同之处?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的众家学说,归根结底一个字,那就是“易”。何为“易”?从造字来说,上日下月,就称之为“易”。把他分为两个字,就是阴阳。既然事物都存在阴阳两种属性,那么事物的发展就有个协调的过程,协调的结果就会使人们得到更好的生活,这就产生了辅助阴阳发挥平衡作用的中庸。周公为满足人们的需要,满足当时的人们穿好的衣

  • 阴阳平衡的内涵体现在哪方面?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阴阳平衡是生命活力的根本。阴阳平衡则人健康、有神;阴阳失衡人就会患病、早衰,甚则死亡。所以养生的宗旨是维系生命的阴阳平衡。(一)什么是阴阳?1.阴阳运动是万事万物的运动规律中国古代哲学经典巨著《易经》告诉我们,阴阳运动是万事万物的运动规律。太极图就是阴阳运动哲理的缩影。阳:凡是向阳光的、外向的、明亮

  • 道德经中平衡的表述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第四章:道之动,先天法则。.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道冲而用之或不盈,道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可是它的变化又从来不会对之身造成伤害。.渊兮似万物之宗。它就是万物最基础的源泉。.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

  • 哲瀚念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哲瀚zhéhàn。这两个字不是一个词语,两字的分除释义如下:一、哲解释:智慧卓越或有卓越智慧的人:~人。先~。造字本义:动词,中国古代对思想、言语进行折中以求达到平衡、和谐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二、瀚解释:广大:浩~。造字本义:名词,古代指北方的大海。亦多用为征战、武功等典故。扩展资料一、哲组词:哲理、

  • 一些学生接受国学教育,为何要穿着国学服装?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一些学生接受国学教育,让学生穿国学服装,是希望从形式上让学生具体感知中华民族的传统元素,这对促进掌握认识国学知识,提升爱国热情有一定意义。但同时,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关键还在于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努力学习历史上一些优秀人物的励志故事和爱国情怀。一些学生接受国学教育,为何要穿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