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人为本以人道代替天道,相信人的智慧和力量,重视人的价值和地位,考虑人际和谐,善于运用人的智慧和计谋等。二.以德为先优秀的品格因素会给领导者带来较大的影响力和树立良好的威信,使下属产生敬重感,作为学习的榜样。三.中庸之道中庸在《礼记.中庸》中解释是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程颐的解释是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朱熹则解释道: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中庸之道运用于管理中包括以下几方面观念:1.凡事要适度:中庸之道反对处事走极端,主张任何事情要遵循一个适当的度。2.统一把握好矛盾的双方:从事物对立的两方面找出解决的问题的答案。即所谓执两用中,这样就能统一考虑到矛盾中对立的两极,不至出现偏颇,在对立面的互补中取得一种整合效应。3.掌握灵活多变的原则:要能衡量事物的情势相应的变通。4.保持矛盾双方的协调:《礼记.中庸》中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的目的是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但和并不是无原则的和。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不同的东西和谐地配合叫做和,和的各方面有所不同;相同的东西相加叫做同,同的各方面之间完全相同。由此看出孔子反对在管理中人云亦云,盲目附和,而是追求一种有原则的协调与和谐。四.无为而治无为是道或天道的一项重要属性,并非无所作为。《老子》中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道要效法天道,就管理者来说,无为是指人适应自然,自觉服从客观规律的管理行为过程。道家的管理宗旨就是通过无为,最后达到无不治的管理效果。具体说,无为而治在管理实践中的作用有:1.无为可以减少管理的心理阻力,避免引起反感。道家认为,以智取天下,别人还之以智;以力为出发点,别人还之以力。《老子》认为智慧出,有大伪。治天下者机智巧诈,被管理者反而因之作奸作伪。因此,在管理中不人为破坏自然规则,顺应自然,就能够防止下属出现心理抵触,使下属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管理要求,实施有效管理。2.无为可以减少冲突。道家认为,过分的利益引诱,回导致相互争斗。管理者既要满足下属的合理需求,又要防止贪欲带来损害。圣人为腹不为目,主张生活简单,反对追求官能享受。管理者无为,清心寡欲,即不过分注重利益,就会有利于管理。3.无为可以充分发挥组织机构的作用。老子有句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夫烹小鱼者不可扰,扰之则鱼碎;治大国者当无为,为之则民伤。在组织中一旦建立起稳定的组织机构,明确各自的分工职责,就应充分发挥其作用。管理者应适当超脱,避免主,随意决策,不干扰日常的管理工作。这样就能达到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的境界。道家无为论其实是最优管理原则。从正面看:无为而治主张实行开明,自由,各司其职;从方面看:无为而治是反对蛮干妄为,粗暴干涉。五.以和为贵和既是和谐,协调的意思,也有合作的含义。和谐是管理成功的标志,是管理追求的理想境界。兵法讲得更明确:上下同欲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前两者是讲内部关系和谐,后者是指审时度势,把握战机,不是绝对不打,而是要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日本企业经营战略专家上野明概括成功企业的特征时说:不单纯重视‘和为贵'的想法,而且重视‘和而不同'的想法。下级对上级能坦率提出反对意见,上级能谦虚地倾听部下的反对意见的厂风,是优秀企业的共同点。
更多文章
会出现比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更高级的哲学思想吗?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现阶段最科学的哲学思想。但随着人们对宇宙认识的不断深化,假如有足以产生新的哲学思想的事实依据,也有可能产生新的、更高级的哲学思想。但是,根据目前的天文科学进展,产生更高级哲学思想的可能性是非常久远、渺茫的事情。所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依然是
人有了空余时间和多余的思想,才产生艺术、哲学和宗教,你认同吗?儒家做到这点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艺术、哲学和宗教与儒家都是属于文化范畴之内的,人为地割裂他们,是不妥当的。艺术:通过塑造形象,反映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满足审美需求。其中包括(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文学、戏剧、电影)等。哲学:世界观的学说。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根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根据
王明阳的思想和著作内容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传习录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阳明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
有学者认为老子哲学是客观唯心主义,你是怎么认为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哲学,哲学,哲学,写五千个哲学有意义吗?管屁用五千言没见一个哲学,科学的名词,还不得字里行间,字外玄妙之悟吗?再好的经典都毁在这两个名词上,精神灵魂全失去,枯燥无味。唯心唯物,本就是一家相付相承一分家就各走极端蒙人。五千字,五千言也只是假说,什么学也代替不了。能代替都成神仙了。谢谢悟空邀请仅个人浅见
墨家学说是出世还是入世?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应该是入世,请参照下面一些墨家的相关资料和学说主张,希望对你有用墨家中国古代主要哲学派别之一。约产生于战国时期。该派创始人为墨翟(见墨子),故名。墨家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学术团体,其首领称“矩子”,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须向团体奉献。墨家学派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
天、地、人与“能量”从哲学的角度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天、地、人与能量,从哲学角度如何理解?天地人合指世界万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具有哲学研究的三大要素即自然,社会,人类产生发展的概栝和总结。天地人自身不是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而是发展,运动,变化的,具有特殊的能量场,信息场,地球场,宇宙场等特点。中国古代的伟人对天地人都有论述,具有朴素的哲学思想。一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在人类哲学史上,唯物主义经历了三种历史形式,即古代的朴素唯物论、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论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机械唯物主义。首先,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基本特征是:它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却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不到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与变化发展,或者只是
如何深入和快速理解王东岳的哲学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王老先生知识广,对于中西哲学家观点的解释有条有理,思维表达清晰,令人羡慕、佩服。这里挑几点不足,若有不对,请高人指正。1、王先生说不赞成唯物唯心的划分,但实际上他在认识论上的观点是唯心的,他把自己的认识论观点与实践、与物质基础相脱离。2、王先生认为宇宙信息是有限的,这种是错误的,因为信息的本源物质是
一句话说明白,哲学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本来不想回答这个问题的,因为这和我的财经类问题不垂直。但看到一些人的回答,真的还是没有用一句话把哲学说明白。一句话:关系学哲学是什么?一句话:哲学就是关系学。也许你听了这个答案,会感到非常疑惑?别疑惑,记得2008年一次聚餐时,我向一位哲学博士请教什么是哲学时,他给出的是”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这种
中国还有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大师吗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是A周敦颐周敦颐是我国理学的开山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李贽,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王夫之,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黄宗羲,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