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人有了空余时间和多余的思想,才产生艺术、哲学和宗教,你认同吗?儒家做到这点了吗?

人有了空余时间和多余的思想,才产生艺术、哲学和宗教,你认同吗?儒家做到这点了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80 更新时间:2024/1/24 13:56:36

艺术、哲学和宗教与儒家都是属于文化范畴之内的,人为地割裂他们,是不妥当的。

艺术:通过塑造形象,反映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满足审美需求。其中包括(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文学、戏剧、电影)等。

哲学:世界观的学说。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根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根据两个问题不同解释而形成两大对立派别:唯心和唯物主义哲学。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特殊意识形态。

儒家文化:是以儒家学说为指导思想的文化流派。儒家学说为春秋时期孔丘所创,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中心思想是:恕、忠、孝、悌、勇、仁、义、礼、智、信。″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儒家文化阐述的是如何做人的问题,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宗教思想崇拜的是神,神是万能的,是主宰人类一切事物的。

艺术是反映现实生活的工具与方法。

他们各自都在自己的领域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人类的文明进步,产生过重大的影响。既使是将来也不可能完全忽视他们的存在。

俗话说,饱暖思淫欲,而穷则思变。

宗教之类,实际上更属于穷则思变。

儒家思想则是属于饱暖思淫欲,不过,孔孟之道还是追求大同世界,追求大道的。然而后世统治者则把孔孟之道渐渐的改成为为统治者服务了。

但是,这并不能否定儒家思想,特别是孔孟之道的伟大,。

我一直觉得,中国现在就是缺了孔孟思想,都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结果全都追求数理化,追求物质文明去了,而忽略了精神文明建设。

当今世界什么哲学思想最能给我们提供精神指引呢?

当今世界,易经哲学思想才能为人类提供精神指引。因为易经是天道哲学,倡导人向大自然学习。人类要以宇宙为学校,奉自然为宗师。宇宙自然进化几十亿年规律成熟才创造出万物和人类,人类的所有科学技术各个学科,都以自然为条件创立。自然存在这些物质条件,才有了这些学科。易经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文化现象,是六千六百年的伏羲氏创立。伏羲氏用0和1做为阴阳符号画出八大自然现象,造出“天地水火山泽风雷”八个字,开了文明大门。同样认识宇宙自然,西方是认识物质条件,形成六十四个化学元素周期表。为科学造物做出了准备。中国圣人是到周文王发现宇宙自然六十四个自然现象,六十四个自然现象是中国哲学智慧繁衍的条件。经孔子作易传,为六十四个自然现象注释内涵。易经最终构建了从自然现象中觉悟的社会生活常理,这些常理贯穿了人类历史的全部。并成为永恒的真理,说永恒是因为这是太阳系的自然规律形成的中国哲学。比方说,水天需。水和天两个自然现象造出需求这个词,万物因水而生,人体百分之七十是水构成。天是空间,从自然现象造出需求一词。需求这个常理每天都用。大家不知来自易经,一用就是三千四百年。需是需求,需卦就是讲信用,需就是要,有要就给,是需。所以光明,能亨通天下。对一切贞正的事物皆吉,即使要跨越高山大川也是有利的。天下万物都在寻求平衡,要说需,就是需要平衡。这是大自然必须做到的。为了满足天下万物各方面的需要,需的意义也便成了无穷无尽的了。需的性质,就是讲诚信,给万物带来了光明和畅通。能使万物贞正而吉祥,万物相互感应,万物之需,就是必须。万物的需要,必须由大自然来完成。人类今天用科学技术创造需求,但需求这个常理早已不是向自然学习。自然创造的需求是天下为公。天是指大自然,公是指万物和人类。需使需要者满意,这里饱含诚信,光明和畅通。这是贞吉的基本条件,是万物寻求平衡的基本原因。大自然把几十亿年进化创造的物质财富共产给万物和人类,伏羲氏时代的原始共产主义公社是向自然学习的结果。今天的人受西方动物法则优胜劣汰,强食弱肉影响,根本不信自然法则。需求演变成你死我活的争夺,全世界范围的殖民地,一次世界大战,二次世界大战的瓜分世界独潮。西方文化正在引导人类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易经的六十四个社会生活常理能够指导人类走向永恒的光明,天人合一是人类唯一出路,天人合一的哲学在中国二千五百多年前就成熟和完善了。易经所有常理中国人一直用到现在,就是识字不识理了,中国人重学易经才能当下社会一切人生矛盾。中国人自己学懂,才能输出给世界,实现文明共享。一带一路是中国带给世界的物质文明共享,易经哲学是中国带给世界的精神文明共享。

强大内心的终极武器王阳明“心学”王阳明心学是哲学历史上少有的简洁明快的哲学之一,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哲学,它的理念深邃精辟,告诉了我们许多在生活中忽视的真理,同时也为我们的人生划出了完美的人生路线。

对我们有什么用?就是能够给我们强大的精神指引!

我们都是自己的上帝

王阳明告诉我们“人人皆平等”。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中,不要做任何人和事物的奴隶,只听从自己的内心,按照自己的良知去做事,就可以了。

只俯首于自己的内心

王阳明告诉我们“蔑视权贵,追求自由,崇尚独立”。外来的说教,只要和我们心中的良知不相符,它就是错的。我们要听从自己的内心,用自己的良知来判断一切,不迷信权威,不人云亦云,不吠声吠影,不逆来顺受甘做“牺牲品”,为自己抗争。

去心中贼之私情

王阳明告诉我们“真实地面对自己的良知”。人应该在自己良知的指引下去获得想要的东西,才有选择的自由。比如,恐惧它不是真实的,它只是自己心里对未来的一种暗示,是我们自己心灵的产物,虽然危险真实存在,但是否恐惧却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倘若违背自己的良知,就会失去这种选择。

人生在世不可拘泥常规

王阳明告诉我们“真正的大丈夫,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我们要顺应时代的趋势,与时俱进,随时变化,不能被世间的规规矩矩和一些诺言所控制,只要良知认为可以做的事,就大胆去做,勇敢地打破常规。

如何对待险恶

王阳明告诉我们“要自我克制”。遇到问题,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加强对自己的改造。和险恶别有用心的人打交道的时候,不能揭发他们的恶性,要主动出击,积极进取,用自己高尚的道德和完美的智慧不停的告诉他们:不要以为我好欺负,我只是不给你们一般见识。

顺其自然

王阳明告诉我们“不要瞎操心”。伟大是圣人做出惊天的伟业,都没有预先的计划,他们听从自己的良知,不断光明自己的良知,通过各种事情磨炼自己的内心,故能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静时心也定,动时心也定。

不和外界的事物对立

王阳明告诉我们“善恶在心中,顺应万物的规律”。天下事物哪里有善恶之分,这些所谓的善恶都是我们主观加上去的,要想获得幸福,就不能以自己的好恶来评价外在的事物,以此,就不会受到外物的限制和支配,心灵才能得以安放,达到幸福的境界。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王明阳的思想和著作内容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传习录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阳明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

  • 有学者认为老子哲学是客观唯心主义,你是怎么认为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哲学,哲学,哲学,写五千个哲学有意义吗?管屁用五千言没见一个哲学,科学的名词,还不得字里行间,字外玄妙之悟吗?再好的经典都毁在这两个名词上,精神灵魂全失去,枯燥无味。唯心唯物,本就是一家相付相承一分家就各走极端蒙人。五千字,五千言也只是假说,什么学也代替不了。能代替都成神仙了。谢谢悟空邀请仅个人浅见

  • 墨家学说是出世还是入世?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应该是入世,请参照下面一些墨家的相关资料和学说主张,希望对你有用墨家中国古代主要哲学派别之一。约产生于战国时期。该派创始人为墨翟(见墨子),故名。墨家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学术团体,其首领称“矩子”,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须向团体奉献。墨家学派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

  • 天、地、人与“能量”从哲学的角度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天、地、人与能量,从哲学角度如何理解?天地人合指世界万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具有哲学研究的三大要素即自然,社会,人类产生发展的概栝和总结。天地人自身不是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而是发展,运动,变化的,具有特殊的能量场,信息场,地球场,宇宙场等特点。中国古代的伟人对天地人都有论述,具有朴素的哲学思想。一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在人类哲学史上,唯物主义经历了三种历史形式,即古代的朴素唯物论、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论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机械唯物主义。首先,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基本特征是:它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却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不到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与变化发展,或者只是

  • 如何深入和快速理解王东岳的哲学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王老先生知识广,对于中西哲学家观点的解释有条有理,思维表达清晰,令人羡慕、佩服。这里挑几点不足,若有不对,请高人指正。1、王先生说不赞成唯物唯心的划分,但实际上他在认识论上的观点是唯心的,他把自己的认识论观点与实践、与物质基础相脱离。2、王先生认为宇宙信息是有限的,这种是错误的,因为信息的本源物质是

  • 一句话说明白,哲学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本来不想回答这个问题的,因为这和我的财经类问题不垂直。但看到一些人的回答,真的还是没有用一句话把哲学说明白。一句话:关系学哲学是什么?一句话:哲学就是关系学。也许你听了这个答案,会感到非常疑惑?别疑惑,记得2008年一次聚餐时,我向一位哲学博士请教什么是哲学时,他给出的是”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这种

  • 中国还有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大师吗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是A周敦颐周敦颐是我国理学的开山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李贽,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王夫之,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黄宗羲,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

  • 什么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魏晋玄学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魏晋玄学,是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与世俗所谓玄学、玄虚实有不同,“玄”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扬雄也讲玄,他在《太玄?玄》说:“玄者,幽万类,不见形者也。”王弼《老子指略》说:“玄,谓之深者也。”玄学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

  •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观主要是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观点分为四个部分。1,本原原因论。亚里士多德把世界的本原看成一切事物的载体,并且认为,一切事物的生成和存在都有原因,包括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亚里士多德称之为“四因说”。2,运动论。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由潜能变为现实”就是运动的本质。运动的条件是时间和地点:没有时间我们就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