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马一生,拿破仑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从土伦战役到滑铁卢战役的23年间,指挥过无数次战役,他连续大败五次反法同盟,征服了许多国家而成为欧洲霸主,写下了世界战争史上的许多神话。总之,拿破仑这个历史人物是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他的主要活动在于维护新兴的资产阶级政权,巩固初生的资本主义制度,反对本国封建贵族的复辟和抗击欧洲反动势力的干涉与镇压。拿破仑是依靠进步力量来反对反动力量,将封建的欧洲打的落花流水,觉得天翻地覆。就拿破仑的全部政治军事活动来言,毫无疑问,功大于过!
历史上初出茅庐的诸葛亮到底是如何找工作的呢?
诸葛亮隐居于山野,躬耕于南阳,他是消极的面对自己施展才华的机会吗?他是静等命运的安排吗?他是得过且过,当天和尚撞天钟吗?非也!他是待价而沽而已。
所谓庸人就是为了一份工作,成天忙忙碌碌、慌慌张张、四处碰壁或者委曲求全、将就着度日;所谓高人就是不急不慢,顺应时势,充实自己,静待时机。所谓时不利我时,龙潜于渊。时若利我时,一飞冲天。
诸葛亮无疑是高人,你以为他在山野开荒隐居?错了,如果他真的是那样,在那个既没有网络也没有电话的时代,诸葛亮就不会成为后来搅动天下风云的蜀汉第一人了。而是中年闰土之类的满口黄牙,摇个大蒲扇一问三不知的老实巴交的农民了。
他不但天天苦读积累知识,还到处交游扩大人脉圈,打听天下形势。所以他虽然号称隐居,却以局外人的清醒冷眼旁观着局内的一切变化。比局内人看的更清楚,沉浸的更深。然后他通过交友穿着道服摇着鹅毛扇子,一副不沾染尘世的清高却到处谈天说地、说古论今、分析时事、解读新闻、展示观点、炫耀学问。
不知不觉中,对自己做了最有感染力的推销,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通过他交往的这些名士去传播他的才名,这远比他直接找老板王婆卖瓜的效果好的多。
比如他这个所谓的农民、隐者的朋友圈就有司马徽,崔州平,徐庶,石韬等名士,其中那个徐庶就是江湖公认的人力资源猎头名家,那些为数不多的大BOSS动辄来找他咨询天下又出了什么可用之材等等。他还有个哥哥诸葛瑾在东吴当了个不大不小的官儿。
很多人认为,诸葛亮为啥不去找曹操呢?再不济找孙权也行啊?刘备三兄弟江湖飘零、一事无成,被人东追西赶,惶惶如丧家之犬。起码曹操是上市公司,进去就少不了高薪锦衣玉食,而且最终确实也成就了一份大业;孙权虽然家底稍弱,那也是安稳繁荣、营收稳定。
这就是诸葛亮高明之处,曹操缺人吗?人家那里人才济济,全都是汉朝的科班出身。曹操自己还是从管理者走上了总经理的位置的,最不迷信的就是江湖人才。而且倘若诸葛亮投奔曹操,曹操那种情况就像你自以为有才毛遂自荐跑去找王健林、马云一样,几句话下来送你一句夸夸其谈,就赶走了。再不然随便给你个职位说我们赛马不相马,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你就只好唯唯诺诺的傻眼。
孙权那里去推销三分天下?孙权心说老子已经两分天下独霸一方了。再去推销东吴灭魏二十年规划?孙权心里雪亮,那个老曹可不是善茬,少来骗我没有读过书。
所以要想展示才华、经天纬地,就只有这个既落魄还有远大理想的刘备了。他跟曹操孙权只是打工而已,他跟刘备就是搭伙创业还有工资。当然刚好刘备还有那个用人胸怀,不然历史上诸葛亮辅佐的可能就是张备、李备,反正不会老死深山。这就是诸葛亮找工作的构想和方法,可谓看似未动实已动,貌似无心全是心。看似不争,实为大争!高人!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首先,当时的诸葛亮不是找工作,而是有人主动提供offer给他。
首先,诸葛亮出身仕宦人家,祖上诸葛丰曾任司隶校尉,其父诸葛圭任太山都丞。诸葛亮父亲去世的早,从小跟随叔父诸葛玄生活。诸葛玄先在袁术处为官,后来投奔荆州依附刘表。诸葛玄去世后,诸葛亮及其兄弟便在隆中整理田园,躬耕陇亩,没有出仕。
按照诸葛亮的家世,虽然比不上袁氏家族四世三公,但也是书香门第,自己也是少年成名,如果投靠刘表,凭借着叔父留下的政治资源和自己的才学,谋个一官半职是没有问题的。不过诸葛亮自视甚高,常常自比管仲、乐毅,应该为齐桓公、燕昭王这样的君主服务,刘表虚有其名,诸葛亮看不上他。
从经济角度来看,诸葛亮在隆中是有自留地的,虽不是家财巨万,但生活是没有问题的。所以,诸葛亮找工作的紧迫性并不强烈。
当时的士人如果想做官,主要还是得通过地方官的举荐。诸葛亮不肯委身巴结这些地方官,所以也没有人举荐他。所以他虽然名气不小,但一直到二十七岁还是赋闲在家。
直到徐庶到刘备帐下效力,才引出诸葛亮这位大神。刘备当时队伍不大,正是求贤若渴的时候,于是就让徐庶带诸葛亮一起前来。徐庶说,这位诸葛大神可不是随便一句话就叫来的,您得亲自去请。刘备用人之际,也不在乎放下身段,其实他当时四海孤穷,也没啥身段不好放的。
于是,刘备就慕名前来拜访诸葛亮。可能是因为当时通讯不太发达,诸葛亮并不知道刘备在找他,有时一连出门好几天,让刘皇叔扑了好几个空。不过刘备也是卯上了,非得见见这条卧龙长什么样。就这样三番五次,终于见到了诸葛亮,于是就有了著名的“隆中对”。
自此之后,诸葛亮正式出山,开始了二十七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