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拿破仑的一生是怎样的?

拿破仑的一生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449 更新时间:2024/2/6 6:32:03

戎马一生,拿破仑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从土伦战役到滑铁卢战役的23年间,指挥过无数次战役,他连续大败五次反法同盟,征服了许多国家而成为欧洲霸主,写下了世界战争史上的许多神话。总之,拿破仑这个历史人物是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他的主要活动在于维护新兴的资产阶级政权,巩固初生的资本主义制度,反对本国封建贵族的复辟和抗击欧洲反动势力的干涉与镇压。拿破仑是依靠进步力量来反对反动力量,将封建的欧洲打的落花流水,觉得天翻地覆。就拿破仑的全部政治军事活动来言,毫无疑问,功大于过!

历史上初出茅庐的诸葛亮到底是如何找工作的呢?

诸葛亮隐居于山野,躬耕于南阳,他是消极的面对自己施展才华的机会吗?他是静等命运的安排吗?他是得过且过,当天和尚撞天钟吗?非也!他是待价而沽而已。

所谓庸人就是为了一份工作,成天忙忙碌碌、慌慌张张、四处碰壁或者委曲求全、将就着度日;所谓高人就是不急不慢,顺应时势,充实自己,静待时机。所谓时不利我时,龙潜于渊。时若利我时,一飞冲天。

诸葛亮无疑是高人,你以为他在山野开荒隐居?错了,如果他真的是那样,在那个既没有网络也没有电话的时代,诸葛亮就不会成为后来搅动天下风云的蜀汉第一人了。而是中年闰土之类的满口黄牙,摇个大蒲扇一问三不知的老实巴交的农民了。

他不但天天苦读积累知识,还到处交游扩大人脉圈,打听天下形势。所以他虽然号称隐居,却以局外人的清醒冷眼旁观着局内的一切变化。比局内人看的更清楚,沉浸的更深。然后他通过交友穿着道服摇着鹅毛扇子,一副不沾染尘世的清高却到处谈天说地、说古论今、分析时事、解读新闻、展示观点、炫耀学问。

不知不觉中,对自己做了最有感染力的推销,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通过他交往的这些名士去传播他的才名,这远比他直接找老板王婆卖瓜的效果好的多。

比如他这个所谓的农民、隐者的朋友圈就有司马徽,崔州平,徐庶石韬等名士,其中那个徐庶就是江湖公认的人力资源猎头名家,那些为数不多的大BOSS动辄来找他咨询天下又出了什么可用之材等等。他还有个哥哥诸葛瑾在东吴当了个不大不小的官儿。

很多人认为,诸葛亮为啥不去找曹操呢?再不济找孙权也行啊?刘备三兄弟江湖飘零、一事无成,被人东追西赶,惶惶如丧家之犬。起码曹操是上市公司,进去就少不了高薪锦衣玉食,而且最终确实也成就了一份大业;孙权虽然家底稍弱,那也是安稳繁荣、营收稳定。

这就是诸葛亮高明之处,曹操缺人吗?人家那里人才济济,全都是汉朝的科班出身。曹操自己还是从管理者走上了总经理的位置的,最不迷信的就是江湖人才。而且倘若诸葛亮投奔曹操,曹操那种情况就像你自以为有才毛遂自荐跑去找王健林、马云一样,几句话下来送你一句夸夸其谈,就赶走了。再不然随便给你个职位说我们赛马不相马,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你就只好唯唯诺诺的傻眼。

孙权那里去推销三分天下?孙权心说老子已经两分天下独霸一方了。再去推销东吴灭魏二十年规划?孙权心里雪亮,那个老曹可不是善茬,少来骗我没有读过书。

所以要想展示才华、经天纬地,就只有这个既落魄还有远大理想的刘备了。他跟曹操孙权只是打工而已,他跟刘备就是搭伙创业还有工资。当然刚好刘备还有那个用人胸怀,不然历史上诸葛亮辅佐的可能就是张备、李备,反正不会老死深山。这就是诸葛亮找工作的构想和方法,可谓看似未动实已动,貌似无心全是心。看似不争,实为大争!高人!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首先,当时的诸葛亮不是找工作,而是有人主动提供offer给他。

首先,诸葛亮出身仕宦人家,祖上诸葛丰曾任司隶校尉,其父诸葛圭任太山都丞。诸葛亮父亲去世的早,从小跟随叔父诸葛玄生活。诸葛玄先在袁术处为官,后来投奔荆州依附刘表。诸葛玄去世后,诸葛亮及其兄弟便在隆中整理田园,躬耕陇亩,没有出仕。

按照诸葛亮的家世,虽然比不上袁氏家族四世三公,但也是书香门第,自己也是少年成名,如果投靠刘表,凭借着叔父留下的政治资源和自己的才学,谋个一官半职是没有问题的。不过诸葛亮自视甚高,常常自比管仲乐毅,应该为齐桓公燕昭王这样的君主服务,刘表虚有其名,诸葛亮看不上他。

从经济角度来看,诸葛亮在隆中是有自留地的,虽不是家财巨万,但生活是没有问题的。所以,诸葛亮找工作的紧迫性并不强烈。

当时的士人如果想做官,主要还是得通过地方官的举荐。诸葛亮不肯委身巴结这些地方官,所以也没有人举荐他。所以他虽然名气不小,但一直到二十七岁还是赋闲在家。

直到徐庶到刘备帐下效力,才引出诸葛亮这位大神。刘备当时队伍不大,正是求贤若渴的时候,于是就让徐庶带诸葛亮一起前来。徐庶说,这位诸葛大神可不是随便一句话就叫来的,您得亲自去请。刘备用人之际,也不在乎放下身段,其实他当时四海孤穷,也没啥身段不好放的。

于是,刘备就慕名前来拜访诸葛亮。可能是因为当时通讯不太发达,诸葛亮并不知道刘备在找他,有时一连出门好几天,让刘皇叔扑了好几个空。不过刘备也是卯上了,非得见见这条卧龙长什么样。就这样三番五次,终于见到了诸葛亮,于是就有了著名的“隆中对”。

自此之后,诸葛亮正式出山,开始了二十七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生。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什么是“哲学”?学“哲学”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什么是哲学回答起来太庞杂,这个是哲学,那个是哲学,还有另外那些……没完没了。其实这个发问是想问的是:哲学是什么(定义)?虽然这个提问并无统一的标准答案,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有一点是跑不脱的,那就是哲学是有关事物形而上学的可能性探讨的学问。不管你是西方哲学还是东方哲学;不管你是古代哲学还是近现代哲学;不

  • 大同的历史是什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大同是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首批13个较大的市之一、中国第九大古都、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1]、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通枢纽城市、中国雕塑之都、中国十佳运动休闲城市。中国煤都。大同发现的最早的人类遗迹,是大同阳高县发现的距今十万年以前的许家窑人遗址,这个也

  • 喜欢看历史小说和名人传记的人,是什么心理?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自打小学语文学到鲁迅国学大师的作品,有一种特殊的爱国情怀,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从中发现鲁迅先生笔下如刀枪,对种种现实描述得一针见血!敢于直面挑战所有黑暗和不公。用满腔热血抒写现实!下石陈氏族人,家风家教是有着优良传统的宗族文化底蕴,仁德最为突出,明朝就有陈广难兄难弟的经典传奇,代代传承习武精神,团结

  • 同是通俗演义,《东周列国志》为什么比《三国演义》更有历史含金量?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论文学影响力,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远不及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若论两部书所对应的历史,则“东周”的历史影响大大重于“三国”。《三国演义》是以史书《三国志》为蓝本,讲述了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三国争斗,最后三国归晋的故事,时间跨度为90余年。从大历史的视角看,三国历史只是一个大分裂时代的开篇。这个大分裂

  • 如何评价《东周列国志》?能与《三国演义》相比吗?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两部作品各有千秋,切入点不同,演绎的故事不同,反映的历史也不同,在文学史上定位也不同,不能拿正来类比。简单说,列国志,大体是春秋战国到秦统一时的历史,概括了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先秦诸子文献,甚至把后来的《搜神记》倒加进去,再加后来的传说,神话等,错综而成!国别多,人物众,情节短,有的人物事件,几句话

  • 与围魏救赵相关的历史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战国时(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求救于齐国。齐将田忌、孙膑率军救赵,趁魏国都城兵力空虚,引兵直攻魏国。庞涓率魏军回救,齐军乘其疲惫,于中途大败魏军,遂解赵围。事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此种战略后来常为兵家所采用,称为“围魏救赵”法。涉及人物:齐:田忌、田婴、孙膑魏:庞涓、魏惠王、庞

  • 对你影响最大的人物传记是哪个?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就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是以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自己为原型的自传体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其实就作者自己。里面的很多生活细节和故事情节、人物命运,都是真实的。主人公保尔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战争中,造成身体的严重残疾以及疾病,但是保尔在战争结束后的生产和建设时期,身残志坚,以钢铁般

  • 有哪些重要的古代历史人物传记值得细细品读?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英雄记》其一:王粲的《英雄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记载“英雄”的传记.该书全书已佚,存在书名讹误、材料真伪与具体写作时间等问题.据史料分析,其主体部分当写成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九月,作者归曹前,反映了曹操统一北方以前汉末群雄割据时代最宽泛的“英雄”概念.《英雄记》曹操曹操与刘备密言,备

  • 中国古代有没有双胞胎或多胞胎名人?或者有没有此类的传奇传记?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我是汗青行者,我来回答。中国古代有名的双胞胎有赵飞燕赵合德姐妹、李世民李元霸兄弟等。赵飞燕是汉成帝刘骜的第二任皇后。独创“掌上舞”,以美貌著称于史书,与杨玉环合称“环肥燕瘦”。赵合德是赵飞燕的同胞妹妹,她与姐姐同侍汉成帝,是汉成帝的宠妃。她们姐妹二人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颇具传奇和神话性质的美女,在历代文

  • 历史上,西厢桃花别样红,蒋星煜有哪些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蒋星煜先生,作家、戏曲史(理)论家、有名学者、有名戏曲史家、《西厢记》研究大家、有名的中国戏曲史专家、文化学者、当代戏曲研究的泰斗。他自己生活上面一个特点呢,就是对任何事情都感觉兴趣。外事原则,他言:“自己有一个原则,不开心的事情,当时不开心,忘记掉,不要受这个影响,一辈子不开心自寻苦吃,犯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