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是浙江的地级市,也是最早改革开放的城市之一。今天介绍几位浙江温州籍的解放军高级将领,他们是:
△潘瑞吉: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渠口乡泰石村人,解放军中将军衔。1945年10月生,1963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南昌陆军学院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陆军第12集团军政治委员,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沈阳军区政治部主任。2002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
△朱清益,浙江永嘉桥下镇朱山村人,空军中将军衔。1948年12月生,历任总参谋部陆军航空兵部政委、总参谋部政治部主任、兰州军区党委常委、副司令员兼军区空军党委副书记、司令员。2007年7月晋升为空军中将军衔。
△刘际潘,温州苍南县龙港镇刘店人,海军少将军衔。1936年1月生,195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历任海军舟山基地副司令员,海军上海基地副司令员、司令员、东海舰队副司令员职务。1988年8月被中央军委授予海军少将军衔。
△温新超,浙江苍南县渔寮乡流源村人,海军少将军衔。1955年4月出生,1970年12月入伍。曾任海军东海舰队政治部副主任、海军舟山基地政委。2007年7月晋升海军少将。
△朱力平,温州文成人,武警少将警衔。历任浙江省消防总队副总队长、总队长、江苏省公安消防总队总队长,公安部消防局总工程师、公安部消防局副局长。2006年8月晋升少将警衔。
当然介绍的不全,欢迎大家补充。
历史名人:王十朋、张璁、叶适、刘基、项乔。近代:孙诒让、夏鼐、苏步青、郑振铎、叶永烈、南怀谨、谷超豪、等等!供参考!
历史上的温州有哪些名流千古的文臣武将?
浙江温州是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城市,被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尽管许多人说到它时第一印象会是某家著名的皮革厂,但毫无疑问,温州拥有着优秀的历史文化、丰富的历史古迹,以及许许多多的著名历史人物。那么,温州有多少历史名人呢?
说到温州的历史名人,笔者相信名头最大的便是被民间传颂为“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明朝开国元勋刘基,作为谋士,他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吾之子房也”,作为文人,他和宋濂、高启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此外,他还通晓兵法、天文等知识,更是被后世神化说,他有预言的本领。
元末至大四年(1311),刘基出生于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也就是今天的浙江温州市文成县一带。他从小聪慧过人,不但“一目七行”,还能够过目不忘,二十三岁便考中进士,不过后来因官场黑暗而多次辞官。至正二十年(1360),朱元璋将他请到应天,刘基在其帐下很快就展现出了自己的过人才智,并接连帮助朱元璋消灭主要对手张士诚、陈友谅。
明朝建立后,刘基受封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不久,因为朝中许多大臣嫉妒而诋毁刘基,他便索性辞官归隐,回到了故乡,尽管此后朱元璋亲自下诏要刘基进京受赏,但他都没有接受。洪武八年(1375),刘基感染风寒,不久病逝,享年六十五岁,明武宗时,朝廷追封刘基为太师,赐谥号“文成”。
除了刘基,温州还有因为名作“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被选入中学课本而知名的南宋诗人赵师秀。乾道六年(1170),赵师秀出生于永嘉,就是今天位于温州辖下的永嘉县一带,他出身不凡,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八世孙,因文采斐然而位列“永嘉四灵”之一,被时人誉为“鬼才”。
著名英国学者李约瑟对中国的科技发展史很有研究,他在自己所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对明代的中国发明家赵士桢给予了高度评价。嘉靖三十二年(1553),赵士桢出生于温州乐清。他本是太学生,因为书法出众而知名,后来,万历皇帝见到他的字,很是欣赏,便召他入宫做了鸿胪寺主簿。
所谓鸿胪寺,就是一个主管祭祀和外交等礼仪事务的机关,其职能中有着管理“外吏朝觐,诸蕃入贡”一项,赵士桢进入鸿胪寺后,得以和外国的使臣、商人进行深入交流。也是从这时,他对研发和制造火器产生了兴趣,于是他醉心于此,自主研发了“迅雷铳”等武器,还写下《神器谱》等武器图谱。
除了他们,温州历史上还出现过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的状元,力主抗金又政绩斐然的南宋政治家王十朋、宋末爱国诗人,被乾隆夸赞为“风高千古”的林景熙、著有名著《岭外代答》的南宋地理学家周去非等名人。
王十朋,
字龟龄,号梅溪。生于温州乐清四都左原梅溪村。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爱国名臣。
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被宋高宗亲擢为进士第一(状元)。官秘书郎。曾数次建议整顿朝政,起用抗金将领。孝宗立,累官侍御史,力陈抗金恢复之计。历知饶、夔、湖、泉诸州,救灾除弊,有治绩,时人绘像而祠之。
叶适
2,叶适,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生于瑞安,后居于永嘉水心村,世称水心先生。
淳熙五年(1178年),叶适中榜眼。历仕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历官平江府观察推官、太学博士、尚书左选郎、国子司业、知泉州、兵部侍郎等职,曾参与策划“绍熙内禅”
3、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
刘基佐朱元璋平天下,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4、张璁
张璁,字秉用,号罗峰,浙江温州府永嘉(今温州市龙湾区)三都人,明朝嘉靖年间重臣,“大礼议”事件中重要人物。后因避讳,由世宗钦赐名孚敬,字茂恭。官至内阁首辅。世称“张阁老”,因在位期间清廉奉公,又被赐称为“太师”。
卒谥文忠。著有《礼记章句》、《大礼要略》、《罗山奏疏》、《罗山文集》、《正先师孔子祀典集议》、《金辨疑》、《杜律训解》、《敕谕录》、《谕对录》、《钦明大狱录》、《霏雪编》、《嘉靖温州府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