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卧薪尝胆的人物

历史上卧薪尝胆的人物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279 更新时间:2024/2/24 22:06:47

卧薪尝胆出自苏轼《拟孙权曹操书》。“越王勾践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这里仅有“尝胆”,没有提到“卧薪”,这是苏轼发挥想象,戏说孙权“卧薪尝胆”而创作出来的成语。

卧薪尝胆典故的主要人物

这是春秋末期吴越之间的故事,吴王夫差率人攻越,战胜后,却未斩草除根,以至留下了隐患,越王勾践为示不忘国耻,以国君之尊隆,卧而薪草,并悬以苦胆,时尝之,在这样的决心下,听言纳谏,任用闲才,以大夫文仲和范蠡为臂膀,先用美人西施以耗其国,再间其君臣如伍子胥者,最后以“三千越甲”吞灭吴国,而勾践也成为了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主要人物:吴王夫差,越王勾践。望采纳。

卧薪尝胆是谁的典故

说起成语卧薪尝胆,总会想起越王勾践,因为这是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了。吴国,位于太湖平原的东侧;越国,则据有钱塘江以南的绍兴-宁波平原,属于一衣带水的近邻。吴、越之间的第一次联系,就是以一次争端开始的。《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载,吴王阖闾以“越不从伐楚,南伐越”,吴国打赢了这次位于“里”(浙江嘉兴)的战役。没多久,越王勾践又和吴国在里打了一仗,《左传》还是记录为“吴伐越”。此战中,阖闾被越人砍中脚趾,伤重死了。之后,吴王夫差为父报仇,将勾践围困于绍兴会稽山上,勾践不得不向吴王夫差屈辱求和。《国语?越语》记载,勾践派越国大夫文种去游说夫差,假如真的要和越国,越国“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可能两败俱伤;假如解围,越国也能提供“带甲万人事君也”,供吴国驱策。夫差最终接受了后者。自此,越国臣属于吴,受到吴国的控制,越王勾践还到吴国服了三年的劳役,每天如奴隶般生活。吴、越停战之后,勾践开始了“十年生聚”,为了提醒自己要复国和在吴国为奴隶时受的苦,他就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最终吴国被勾践所灭,吴王羞愧自杀。这就是成语卧薪尝胆的典故。不过,“卧薪”和“尝胆”组成成语,还要到宋朝时期。苏轼在《拟孙权答曹操书》中第一次使用:“仆受遣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于是,后世很多学者对这个成语表示质疑。我们知道,如今想要了解吴越两国的历史,首推《左传》和《国语》,因为这两本书成书时代较早而史实比较可信的,当然还有太史公的《史记》。不过,《左传》和《国语》都没记载有越王勾践曾经卧薪尝胆,而《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只记载了越王勾践曾经“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意思就是把胆放在座前坐的时候能看到胆尝的东西也是胆。可见勾践“尝胆”应该是真的,只是没有“卧薪”。至南宋时,吕祖谦在《左氏传说》里提及:吴王夫差“坐薪尝胆”。明朝张溥在《春秋列国论》里也提及:“夫差即位,卧薪尝胆。”或许“卧薪”原来指的是吴王夫差,只是后来被人移植到越王勾践身上。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温州都出了哪些名人?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温州是浙江的地级市,也是最早改革开放的城市之一。今天介绍几位浙江温州籍的解放军高级将领,他们是:△潘瑞吉: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渠口乡泰石村人,解放军中将军衔。1945年10月生,1963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南昌陆军学院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陆军第12集团军政治委员,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沈

  • 成语“背水一战”说的是哪位西汉杰出军事家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韩信攻打赵国的时候在井陉背水一战,也称井陉之战,主帅陈余迂腐而又傲慢,并拒绝采纳谋士李左车正确的作战方案,结果赵军全部就歼,陈余被杀,赵王歇和李左车束手就擒。欢迎关注,每天更新一些有趣的历史。《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说,汉将韩信率军攻赵,穿出井陉口,命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与敌人交战。韩信以前临大敌,后

  • 如何评价刘伯温?他到底是不是温州人?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谢谢头条家的史先生的邀请!@头条家的史先生按照《明史》记载,刘伯温是青田人。刘基,字伯温,青田人。今天的青田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属浙江丽水,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国土面积2800平方公里,人口35万。2017年,青田县GDP为222.9亿元,上年增长7.2%,是丽水市最强县。(丽水地图,青田县在最东边)

  • 犹太人和温州人做生意谁更胜一筹?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如果说犹太人与温州人做生意谁更胜一筹。我认为,这是个东西方文化较量的问题。犹太人是指整个犹太民族,而温州人只是华夏民族的一部分。根本不是较量的范畴,也不成比例。犹太人原地处欧洲中东部,长期被其他民族裹挟,历史上长期没有固定场所。因此造就犹太人以打工、做手工、做生意为主的生活方式,练就了一种讨价还价的

  • 温州有哪些历史名人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林景熙高明郭沔周去非周达观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赵师秀〔字灵秀〕翁卷〔字灵舒〕玄觉王十朋叶适王振鹏谢庭循任道逊赵士桢刘基张璁黄公望陈傅良近现代:孙诒让夏承焘苏步青杨忠道夏鼐南怀瑾郑振铎林斤澜叶永烈曾联松项乔王季思戴家祥姜立夫洪氏闾张肇骞张淑仪潘怀素方介堪郑曼青赵超构叶芳高铭暄陈光中戴金星施立明

  • 描述温州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温州,文化灿烂的东瓯名镇,公元前192年是东瓯王驺摇的都地。公元323年建郡,为永嘉郡,传说建郡城时有白鹿衔花绕城一周,故名鹿城。公元675年始称温州。历史上以手工业发达著称,是青瓷发源地之一,造纸、造船、丝绸、绣品、漆器、鞋革等在我国历史上均有一定地位。南宋时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有“一片繁荣海上头

  • “四面楚歌”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常言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项羽尽管被围垓下,但仍有8000楚兵保护项王,他在山沟里扎下20里连营,粮草还殷实,刘邦一时间还奈何不了他。张良出场了,这个鬼点子满身的哥们,向刘邦分析道:“楚兵跟随项羽征战多年,离乡日久。现在他们身陷重围,容易思念亲人,被困深山,已是走投无路。如能勾起他们的思乡之情,

  • 四面楚歌的故事500字左右!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前202年,韩信布置十面埋伏,把项羽围困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县东南,垓音gāi)。项羽的人马少,粮食也快完了。他想带领一支人马冲杀出去。但是汉军和诸侯的人马把楚军包围得重重叠叠。项羽打退一批,又来一批;杀出一层,还有一层;这儿还没杀出去,那儿的汉兵又围了上来。项羽没法突围,只好仍回到垓下大营,吩咐

  • 凿壁偷光的少年, 长大后怎样了?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匡衡是我们打小就非常熟悉的历史人物,他曾以凿壁偷光的苦读事迹名传千古,下面掌心就简述其一生。儒学大家,经学泰斗西汉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匡衡小时家境不好,上不起学,但他特别喜欢读书,因为白天要帮助父母干农活,只有晚上能读书。由于家里点不起灯,他于是在墙上凿了个小孔,把邻居家的烛光引过来

  • 凿壁借光的匡衡后来怎样了?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凿壁借光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故事的主角匡衡简直是励志的代表,那么他后来怎么样了呢?刻苦学习的匡衡在学术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尤其擅长解读《诗经》,当时的人曾经说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这里的匡鼎指的就是匡衡,意思就是说匡衡解说的《诗经》能使人眉头舒展,心情舒畅,匡衡对《诗经》的了解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