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西方哲学存在的问题以及解答

古代西方哲学存在的问题以及解答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331 更新时间:2023/12/23 19:52:41

古罗马留存至今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的有拉丁语、基督教(罗马法)。

西方哲学的第一个概念是(识)

在与神学、科学的比较中认识哲学。

神学中的哲学包含神秘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体系,唯物主义则包含于科学范畴之内。哲学综上所述为一个综合所有学科的体系,是科学与神学与其他学科的载体。

谈谈你对苏格拉底命题“认识你自己”的理解

在那浩瀚的银河系中领悟自己的存在如同领悟一颗沙粒的存在一样,是不可能成功的。正如笛卡尔命题中“我思故我在”阐述的那样,经由思想发觉该问题是自明的,才发觉人存在的意义是主观的。观察者在观察到一个事物的一方面是绝对不可能通过一方面的反映就洞察到整个事物的内涵。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一个事实。命题“认识你自己”绝对不能实现。

谈谈你对柏拉图的“洞光穴影”的理解

人们始终生活在光线之中。有些光线改变了那些保持不变的光线才发现光线改变。光线的强弱与光线的范围取决于发射光线源头的功能。由于该现象的发生,那么就表明一切可以感受到了,触摸到的事物与物体都是可以发射光线并且都是有着互相作用的影响。动态光线与静态光线不同点在于动态光线的位置是不断运动并相互作用的,静态光线是不会受到其他光源的影响。

谈谈你对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理解。

思考之前正在做什么,我又是如知道思考之前做的事情?既然不是这样,那么何谓存在的意义。唯心主义关于存在的问题在唯物主义中得到了解决。观察者的心智决定着观察一事物的方面与属性。理解事物方面的不同,导致有着不同的哲学意义。“我思故我在”是自明的命题,只有确定这一点,之后思考的问题才有意义。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医认为,天人合一,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自然界也分阴阳五行?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分,你承认植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你承认蛇蛙冬眠惊蛰出洞,你承认鸿雁冬南夏北。那么人这个动物是不是也有一定规律?也要顺应大自然,承认天人合一?自然界的五运就是金木水火土,是一种现象,也是一种规律,是宇宙天体运动造成的变化,科不科学?远高于科学。这些知识不落后,按照这天人合一整体观来治病救人才能把人救的

  • 语言的名言中国人在古代有关于语言的哲学思想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刘向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

  • 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1、重视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5、追求精神境界,重视道德需要。6、强调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人类

  • 国学经典《大学》的主要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大学概括为以下内容:1、三纲八目的追求2、弘扬光明的品德3、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4、找准自己的位置5、凡事抓住根本6、获得知识的途径7、不要自欺欺人8、修身先正心9、齐家先修身10、治国先齐家11、平天下先治国朱熹曾概括为“三纲领”与“八条目”。所谓“三纲领”就是《大学》开首所讲的“大学之道,在明

  • 对中国传统造物哲学的认识及其在现代设计中如何应用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体用合一的原则。(我试《老子》第一章谈“对中国传统造物哲学的认识及其在现代设计中如何应用”)“中国传统造物哲学的认识”可以应用在现代设计中,也不可应用在现代设计中这个就叫做“传统造物”也就象现代设计这个名称一样有能够指称现代的设计与不一定是现代的设计的区别,所以常叫现代设计。而“对中国传统造物哲学的

  • 古代哲学家关于天人关系的言论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董仲舒(前179~前104,一说约前194~前114),汉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汉族,汉广川郡(今河北省衡水市景县广川镇)人。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胶西王刘端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此后,居家著书,朝廷每有大议,令使者及廷尉就其家而问之

  • 进化论与智慧设计的对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其实智慧设计论之所以看起来有道理,就是因为它在人类目前尚不能探究生命最初起源的时候提出了能够解释生命的假设,那既然是一种假设,无论是有无证据支持,只要能自圆其说,那么就不能否认它的价值。同样作为假说的进化论,之所以在当今能够成为“金科玉律”,正是因为有无数的证据对其进行支持,而这些证据让我深信进化论

  • 中国古代哲学怎么解释时间和空间关系?是如何转换的?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哲学大都认为宇宙空间是“天圆地方”,一而不二(董仲舒),一样东西不能占有两个空间。时间上都以当时为起点,向前延伸至无限的亘古,向后延绵至无穷的未来。换句话说,时间是直线型的(唯有释迦认为时间是轮回的、循环的)。而且,时间和空间同时并存,是不可分割,不可互相转换的。只有禅宗认为,时即是空,空即

  • 关于古代哲学与绘画的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古人喜欢面对身边的自然景物感悟到做人的道理,便形成了诸如“上善若水”之类的哲学思想。这是一种精神的物化方式。绘画艺术的价值体现也是如此,之所以有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气韵生动”“传神写照”的绘画境界。如果绘画作品不是画家个人的精神思想的物化,而只是一种对客观事物的麻木复制,这种绘画作品就没有了艺

  • 天人相应,顺乎自然”是中国的传统养生的指导思想,试问你对该思想如何理解?O(∩_∩)O~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是中医养生学的指导思想。人体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又与外界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大自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人类生命的源泉。《灵枢岁露论》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这说明人是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