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仁:爱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调德冶,德冶的基本精神实质是泛爱众和博施济众,孔子把仁引入礼中,变传统礼治为德治,他并没有否定礼治,他的德治无疑是对礼治的继承和改造。爱人既为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而此种爱人又是推己及人,由亲亲而扩大到泛众。义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礼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它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智智:同知,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等。内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质、知的来源、知的内容、知的效果等几方面。关于知的性质,孔子认为,知是一个道德范畴,是一种人的行为规范知识。信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为儒家的五常之一。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凡在言论和行为上做到真实无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当权者讲信用,百姓也会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恕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有宽恕、容人之意。忠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孝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孔子还认为父母可能有过失,儿女应该婉言规劝,力求其改正,并非对父母绝对服从。这些思想正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体现。然而孔子论孝,还讲父母在,不远游,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表现了其时代的局限性。孝被后世之儒定为繁琐仪式,《礼记》中规定父母死后水浆不入口,三日不举火,哭泣无数以至身病体羸变成精神和肉体的自我摧残。宋明时代把孝道作为道德论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理学家朱熹提倡父权绝对化。孝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中,剔除宣扬封建主义糟粕外,也有一些合理因素,提倡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养老,将孝亲与忠于民族大义相结合,主张死后薄葬节用等。悌悌: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孔子非常重视悌的品德,其弟子有若根据他的思想,把悌与孝并称,视之为仁之本儒家思想不仅是封建产物,但作为一种精神思想,在不同朝代的应变、发展中表现出极大的生命力。他的特点便是时时刻刻,无处不在,在日常生活中、在小事中。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更是文化上的优势。对儒家文化发源地中国来说,它应该吸取历史的教训,既不能妄自菲薄,对孔孟之学全盘否定,又不能陶醉于历史,在故纸堆中被束缚。至关重要的是,在各种不良思潮泛滥和冲击的形势下,中国必须保持文化的主体性和独立性。
更多文章
国学的核心思想价值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其核心思想为:儒家正统思想“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国学”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与“太学馆”“玄学馆”相当。唐代贞元中,李勃隐居读书于庐山白鹿洞,至南唐时,在其遗址建学馆,以授生徒,号为“庐山国学”。到宋代,又改称“白鹿洞书院”,这时的“国学”实为藏书与讲学之所。今“国学”之意是指以中国
墨子学说的核心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墨子热心救世,其学说的基本内容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皆为救世术。墨子围绕救世这一目标而阐发的尚贤、尚同等相互关联,不可分割、替代,给我们认识其理论体系的核心带来了巨大困难。学者们见仁见智,观点各异。张尔田、郭沫若等认为墨子学术的宗旨是天志,天志是墨子的规矩,墨子
唯物主义思想的主要核心与理念?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物质的客观实在,空间、时间和机械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人是自然的产物,是灵魂和肉体的统一,唯物地阐述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人是认识的主体,主体和客体通过感觉直接联系达到统一,自然是可以被认识的,主张直观的反映论。
儒家思想的核心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仁仁:爱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调德冶,德
我们中国的道家思想包括哪些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道家思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思想文化以其独特深刻的内涵,渗透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门类,它对人生价值、生存方式、社会政治和自我修养等方面的诸多理解和认识,不仅对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我们现代人们的生活发展也有着引人深思的启示。道家思想不仅渗透到中国古代哲学、政治
今天的"礼"的意思和古代的"礼"概念是一样的,这种说法正确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不一样1.从社会影响而言,新闻最根本的属性是每日都在影响社会的工作。是2.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新闻学院是普利策倡导和捐资所建?是3.新闻工作的弱点是容易浮光掠影。是4.普利策创立了《纽约新闻报》。否5.时效性是新闻写作的一大特性。是6.新闻工作者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准确全面的判断离不开平时的各种关于中国社
中国古代以无为为代表思想的是哪一位哲人?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您好,答案是“老子”。【老子简介】根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受藏室之史也。”也就是说,老子出生在今天的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曾任周朝守藏室的史官。“守藏室之史”,也就是掌管国家文物典籍的史官。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的地方,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老子
三十六计安天下。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三十六计“安天下”就是安定天下,平定天下,因为三国是被称作群雄逐鹿的乱世,所以一统天下被称为安天下。三十六计安天下就是用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来平定天下。《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
蕴含哲理的诗句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诵读古诗词,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体察特定时期的民情风俗,还能够使我们懂得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因为许多古诗词都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现采撷几句富含哲理的诗句,与大家共享。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宋代诗人苏轼
《韩非子》中,“其安易持也,其未兆易谋也。”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事情或者是局势稳定时容易控制,坏事或者是祸难刚刚出苗头时,也就是没有明显征兆时容易谋划。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判,其微易散。为之于其未有,制之于其未乱。注①兆:征兆,苗头。②判:分解开。这里指分化以致消解。与下句“散”意思近同。译:局势安定时容易维持,事情没露苗头时容易筹谋,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